。.jpg)
导读: 1、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文种,下列关于请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请示不要报送到领导者个人,这句话对不对3、公文中请示的写作要特别注意做到4、叶伯伯答疑之二十六(公文能否主送抄送个人)5、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
- 1、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文种,下列关于请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2、请示不要报送到领导者个人,这句话对不对
- 3、公文中请示的写作要特别注意做到
- 4、叶伯伯答疑之二十六(公文能否主送抄送个人)
- 5、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什么文件
- 6、下列有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正确的说法是( )。
- 7、公文知识:请示与报告的辨析
答案:D
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B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C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D项错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五项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请示不得向领导者个人送达。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的规则
“请示”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其危害性大体上有三点:一是未经文秘机构签收、登记,成了“帐外公文”,公文的流向、处理情况不得而知,查无踪迹,成了“断线的风筝”;二是这类公文到了领导同志手里,领导同志也颇为难,批,没有部门的审批意见,只能以经验、凭感觉办事,往往失去决策的科学性;不批,也有可能影响报送单位的工作;三是现实中一些单位拿着直送领导的批示件当“尚方宝剑”,到有关部门要钱要物,借领导批示向对方施加压力,引起矛盾。所以,领导同志一般不受理这类直报的请示,而退给文秘机构统一签收、登记、分办,这便形成了公文“倒流”,它破坏了公文处理的正常程序,造成了不必要的紊乱。如果上级领导个别交办、答应的事项,由此而上报的“请示”,最好也应主送该领导所在的机关,并在公文中作出说明。收文机关在分办时,自然会把这份公文分送给这位领导同志批阅。
公文中请示的写作要特别注意做到
1请示应做到一文一事。一个请示只能有一个请求事项,而不能有多个请求事项。这是因为,多个请求事项会给上级机关的批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缺乏针对性和单一性,导致请求的事项不突出,不明确,不利干所请求事项的及时解决。另外,若请示多个跨部门、跨领域问题,也给上级机关指示和批准带来了公文处理上的难度,影响办事效率。
2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示若有多个主送机关叫多头请示,多头请示会使受文的多个上级机关不便于批复,或者说无法批复。尤其会造成批复的结果不尽一致,容易把问题做成“夹生饭”,从而延误了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请示不宜向上级机关的领导者个人行文。
3请示的事项应当力求明确、简洁。请求上级对什么问题作出指示,要求批准什么事项,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拖泥带水,不知所云。否则,上级机关很难做出指示或批准。
4不能越级请示。不允许越级请示。这是中各级机关的职责路线和职能所决定的"
5请示不能同时抄报下级机关。请示虽然是正式公文,但不能抄报下属机关。这是由请示的性质所决定的。请示属干上行文,在尚未得到上级机关指示或批准前,不宜将尚无定论的事项告知下级机关。假设已经告知了下级机关,而又没有得到上级机关的指示或批准,就会在下级机关造成思想上或政策上的混乱,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动荡。
叶伯伯答疑之二十六
(公文能否主送抄送个人)
昔夕
叶老师:请教一下,红头文件(如批复)能否抄报个人(如××副县长)?
徐×
叶教授,请问主送可以给个人吗?市政府党组可以给党组成员下发通知吗?
叶伯伯答
通常情况下,对外发送的正式文件一般不主送、抄送领导者个人,这体现了“公文姓‘公’,一般只发组织不发个人”的常规。这样做,尤其能够有效避免上报公文漏办、误办、批示矛盾和重复办理等弊端;有利于避免机关个别负责人违规的非组织行为。
但亦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会涉及到主送、抄送个人的。
第一,一般不得以机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名义向上级机关领导者个人报送请示、报告,也不得以内部签报、白头信函等形式代替需要上级审批的公文直接报送上级机关领导者个人。
但在个别特定情况下,比如***直接交办的个别事项和确需直接报送***的敏感绝密事项、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落实上级机关负责人指示、批示办理情况的报告,则可根据需要,向上级机关负责人专报。确系按领导同志专项交办事项报送的文件,亦应在文中将行文缘由予以说明。
第二,有些事项性的普发性公文如会议通知等,在发给有关机关单位的同时为准确及时办理,可主送与会者个人。涉及个人职务职称变动的公文如任职决定、晋职通知等,必要时也可主送(抄送)任职晋职者个人。
第三,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的某些企事业单位,内部行文请求批准解决有关具体业务事项,可按规定主送分管领导个人。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有些下发公文会涉及到股东权责利益,按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也应该主送有关股东集体和个人。
第四,有些以临时议事机构、领导小组名义制发的公文,为确保其成员领导者个人及时了解处理相关事项,必要时可抄送成员个人。
第五,各级各类按照《党组工作条例》规定,党组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党组会议议题由党组书记提出,或者由党组其他成员提出建议、党组书记综合考虑后确定。会议议题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党组成员。照此规定,政府党组可以在会前给党组成员下发会议议题通知之类公文。
而县政府的批复,是不能抄送副县长等领导,尤其是本机关单位领导的。机关单位对外行文当然要送本机关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阅处,这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规定。但不能把阅处领导和职能部门列入抄送对象,因为抄送是指除主送机关单位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单位,而非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
(参阅《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最新规范•观念•技巧》修订版)
法律分析:***直接交办的事项。
法律依据:《公文写作与处理一本通》 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现行公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是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业务。
答案:B,D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英下级机关,故A、C项错误。请示应"-3迭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故8项正确。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故D项正确。故选BD。
公文中请示和报告是两种典型的上行文,原则上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公文的请示与报告的辨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性质不同
请示是下级单位向其所属的上级单位请求批准或指示的一类公务文书,属于呈请性公文。而报告是下级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交流情况的一类文书,属于陈述性公文。
第二,目的不同
请示事项都是亟待解决的紧急情况,写请示的目的就在于尽快得到上级的指示或批复。而报告主要是将下级单位的情况反馈给上级机关知晓,是下情上达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答复上级询问,接受上级机关的监督,并不要求得到批复。
第三,内容不同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不允许一篇请示包含多个审批事项,主要是时效性的要求,方便上级尽快做出决断给予指示。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多事,主要是对近期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典型的比如政府工作报告。
第四,时间要求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发文,在未经领导机关许可之前禁止实施,不允许先斩后奏。而报告没有强制性的时间要求,一般事后行文较多,主要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也可事前或事中行文,对拟定的工作计划、工作流程等报上级审阅,自觉接受上级监督。
第五,结束语写法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批准或指示,语气必须要委婉,不可指令上级做出回应,故其结束语通常由“征询语+期复语”组成。比如“妥否(当否),请批示(请批准)”“以上所请,如无不妥,请批准”“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且请示的结束语不可省略。而报告不需要上级给予审批,故其结束语通常比较固定,比如“以上报告,请审议”“特此报告”等,且报告的结束语可以省略。
对于请示和报告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性考查其适用范围或者结束语,题目比较基础,易得分;另一种就是将请示与报告作比较进行综合性考查,需要大家在准确把握两者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题,稍有难度。但总体来看,法定公文的考查难度一般,多为识记性考点,是大家考试中必拿之分,切不可因马虎而丢分。
好了,今天的理论讲解就到此结束啦,下面练习两道真题来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1 公文中,( )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A报告 B请示 C批复 D函
答案A。解析: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用于向上级请求批准或指示。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函用于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本题属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属于上行文,故答案选A。本题就属于直接考查法定公文的适用范围,题目比较简单。
2 下列表述适用请示结语的有( )。
A妥否,请批示 B望严格执行
C特提请审议 D以上报告,请审阅
答案A。解析:请示结束语语气比较委婉,由征询语+期复语组成,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依然属于直接考查法定公文的结束语,题目较为简单。
3 关于请示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B“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可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D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