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送给奶奶的阳光》教案(冀教版)

老人 0 60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送给奶奶的阳光》教案(冀教版),第1张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送给奶奶阳光》教案(冀教版)
导读: #教案# 导语《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案# 导语《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课文,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学习关爱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歌引趣,质疑导入

 1放《种太阳》这首歌,大家说说你都听懂了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2老师认识一个叫鹿儿的小女孩,她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奶奶,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9课《送给奶奶的阳光》。

 3板书:19、送给奶奶的阳光

 二、自由试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生字。(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鹿儿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

 1、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到了就在书上画下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相关语句。

 (1)清晨,她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

 (2)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万物沐浴在阳光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a(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一起用心来感受: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你们听——叽叽喳喳,小鸟在说话,你们看—— 原野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溪水清清,波光粼粼,河岸边柳树姑娘轻抚长发,在阳光下,微风中,更显得婀娜多姿……)

 b小朋友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c师范读第3小节。

 d生指导有感情朗读。

 3、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伸出了双脚索性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

 4、师引读第5小节。

 “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5、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师引读:

 屋外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屋里却仍有着丝丝寒意,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听着鸟儿在阳光中自由的飞翔,还不时叽叽喳喳地说话,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看着鹿儿从屋外回家时,开心的笑脸,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6、为什么鹿儿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呢?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二)交流,个别说。

 过渡:因为奶奶的腿坏了,想见阳光,所以鹿儿要把这灿烂、明媚、温暖的阳光带回家,送给奶奶。鹿儿是怎样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6—10节,找出写描写鹿儿送阳光过程中的动作神态的词句读一读。

 2、个别说。

 师出示句子: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师: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这里的“紧紧”和下面一句中的哪个词意思一样的?

 那么“紧紧”和“严严实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鹿儿把阳光……(就是指她把阳光小心地包好,藏好)

 此时鹿儿的心里是怎么想到呢?

 3、组织讨论:你从这些词句中还读懂了什么呢?

 出示“一……就……”

 鹿儿把阳光包得紧紧地,一进家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间喊着——

 一路上鹿儿想着奶奶能见到阳光了,会多么开心,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引导揣摩人物心理。(兴奋、焦急、快乐)

 4、练习复述,加上鹿儿的心理活动。

 5、来,让我们一起去给奶奶送阳光。(边做动作边复述课文6—10节)。

 (三)过渡:奶奶收到鹿儿的礼物了么?

 1、交流:没有。

 (1)追问:你从哪儿知道的?个别读第11节。

 (2)齐读11节。思考:为什么鹿儿“简直要哭出声来了”?

 (3)看到伤心的鹿儿,奶奶为什么却笑了。

 相机出示14节:自由读奶奶的话,“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边读边想:奶奶从鹿儿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4)个别说。

 (5)在鹿儿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似阳光一样灿烂,会把一切照得亮堂堂的,给人温暖呢?(一颗火热的爱心、对奶奶的孝心)

 2、阳光虽然没有了,奶奶到底有没有收到鹿儿的礼物呢?

 3、难怪奶奶“高兴极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鹿儿说些什么吗?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多么可爱的鹿儿啊!

 2、小结:老师感受到阳光也跑到我们每位小朋友心中去了,老师也相信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颗阳光般灿烂的心灵,会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五、作业

 为长辈做一件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 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

 2.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读课题

 1.教师谈话:大家喜欢自己的奶奶吗?大家给奶奶送过礼物吗? (教师板 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1)指名读课题,教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

 (2)齐读课题。(出示太阳放光芒的)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学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

 (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

 (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

 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聪明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 (渗透学习方法)

 3.读课文。 可小声读, 可以高声读, 可以双人读, 可以个别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题。 出示“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的画面。

 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

 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 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 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出来。

 7.课件出示:她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的三句话。(师巡视,认真倾听)

 8.指名多人读句子。 (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在老师、同伴的评价中让孩子 们读好这些句子,感受到文文对奶奶的关心、体贴。 ) 过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能解答第一个问题了吗?(指名说,老师顺势擦 去第一个问题)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给她的阳光吗?

 9.(出示教学插图)师述: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

 10.自由读 5、6、7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师读第 5 自然段,生读 6、7 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文文的内心感 受,读好这两句话。 过渡:看到伤心的文文,奶奶却笑了。

 13.(学生看插图)出示奶奶的话。

 (1)自由读奶奶的话,边读边想:奶奶从文文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并读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14.同学们,面对伤心的文文,你准备怎样对她说呢?(顺势擦去第二个问题)

 三、整体回归,思想升华 齐读课文。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要重点指导的字: “包、我、高、兴”(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组词。

 3.学习笔顺。

 4.描红,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晚辈对长辈的关爱的之情。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晚辈对长辈的关爱的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板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给你的长辈送过礼物吗?送过什么?为什么送?

 2、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3、师:从中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送给奶奶的阳光。

 二、读文识字

 1、从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2、带着疑问,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3、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4、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5、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教师感情范读。

 2、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顺着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感悟晚辈对长辈的关爱。(让学生在读中悟)

 4、 思想教育: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打算怎样做?

 5、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情收获。

 6、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

 1、重点指导“屋”、“念”两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五、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课下搜集的有关晚辈对长辈关爱的故事或文章,讲一讲,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课文朗读

 谈感情收获

 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识记文中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

奶奶的这句话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和明了了孙女对自己的爱她在安慰孙女的同时用一句谎言呵护了孙女童稚无邪的心灵,没有抹杀,只有尊重这种爱是至高的伟大的隔代的挚爱莫过于此

看起来送的是阳关,实际送的是孝心,送的是温暖至于“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这是奶奶对小鹿的夸奖和赞美言下之意是小鹿的内心是阳光的是开朗的更是孝顺的

《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这篇课文就是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感想: 花儿拥有阳光,变得娇艳欲滴;树木拥有阳光,变得苍翠挺拔;大地拥有阳光,变得生机勃勃······在我心中,总有一缕阳光,时刻温暖我的心灵。

我给你找了5篇体会,自己挑吧!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而快乐的家庭里的孩子,我们有父母的疼爱,有老师的教导,有同学的关心,还有一个温暖的“被窝”在时刻温暖着我们,使我们不感寒冷,无忧无愁。可是,在快乐的日子里,我们忽略了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世界同一角落的孩子们,他们没有一个温暖的被窝,生活在冰冷的世界。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要珍惜这幸福快乐的童年,好好地学习知识,学习本领,去圆我们五彩缤纷的梦。一根渺小的火柴,照亮不了这个开阔的世界,但是却能温暖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在小女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感受不到寒冷和饥饿,在她的眼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献给她。但是,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冰冷,却不能不让我们深受震撼。除夕之夜,一个小女孩不得不走上街头,赤着脚走在雪地里。这幅不幸的是那个不公平时代的最好见证。我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在这里得到滋润和洗礼。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基本的美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可是,我们有多少人的手里有那样一根火柴呢?而这个一无所有的小女孩,却用她微薄的渴望和梦想帮助了我们。为什么我和小女孩同龄,生活的环境却不同呢?这是因为她在制度下生活,而我在里生活。他们那里充满了冷酷、无情,我们这里充满了温暖和爱意。可是,我有时却不能很好地用功学习,这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今后,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不要辜负我们的祖国,不辜负我们的社会,为将来把我们的国际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看看,她的家庭是家破人亡的,而我的家庭却幸福美满的。我有疼爱我的家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可是我却不昕话,常惹他们生气,还要顶嘴,这真不应该。现在爸爸、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将来,我应该配合,认真完成,怎么能反对呢连母亲的骂声都觉得珍贵,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渺小。小女孩和我们是,我们就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而小女孩却要在大年夜冻死,为什么我们都是十二岁的轻少年,一个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个就过着悲惨的生活?这就是和的区别。如果是天堂,那就是地狱。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恶魔,它不但杀害了小女孩,也杀害了和小女孩一样的可怜人。小女孩虽然是冻死的,可罪魁祸首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我现在不但不喜欢它,反倒更憎恨它!读了这篇童话后,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是多么温暖。我多么希望小女孩能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她的生活中再也不会有寒冷、饥饿、痛苦、孤独了只有温暖、食物、欢乐、爱抚和幸福。她也会戴着和我们一起上学。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的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珍惜她所给我的一切,并努力学习为她增光添彩。

  教学要求:

 1阅读诗歌《给奶奶送阳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2了解改写的种类,明确本次改写的要求。

 3按要求将《给奶奶送阳光》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过程:

 一、例文分析:

 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读好诗,理解诗。

 1 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

 2 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二、讲解改写方法,揭示习作要求:

 回忆《但愿人长久》、《黄鹤搂送别》等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

 题:

 1作者是怎样使这么短的诗变成了这么长的记叙文的呢

 (合理的想象,增加必要的情节。)

 2《赠汪伦》我们可以想象成赠╳╳╳吗因此作者将诗变成

 记叙文的同时还要注意什么

 (不改变原意)

 3揭示改写的含义及要求

 三、活动铺垫,打开词句运用思路:

 1老师出示几个词或词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第一相关印象(要求:能脱口而出的):

 A范例出示: 老师

 我们能脱口而出的词句有:

 1) 词语有:蜡烛、粉笔、春蚕、铺路石、高尚、纯洁等

 2) 句子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2 用《给奶奶送阳光》中的几个中心词句进行思维训练,词句

 素材积累

 1)五六岁的小女孩

 2)生病的奶奶

 3)阳光

 今天我们就来改写这篇小女孩给老奶奶送阳光的诗歌。

 四、 图文结合,展开想象:

 师:(请打开书看图读文)现在你就是文中、图中的那个小女孩,

 就是你给奶奶送 阳光,阳光你能送到吗

 (让生读文看图思考辩论,强调写时该围绕两方面的阳光来写)

 师:你是怎样把天上的明媚的阳光送给你奶奶的又怎样把心中的阳光送给你奶奶的下面请大家读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借助想象,增加必要的情节。

 生:------

五、生说生评 合作完善。

六、尝试部分练笔。

七、交流

八、布置课后完成习作。

附原文:

 奶奶的腿不好,

 不能出门晒太阳。

 有一天我去玩,

 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

 我赶紧兜起裙子,

 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你送阳光来了!”

 我高兴地喊叫着,

 跑到奶奶身边,

 轻轻地展开裙子,

 可是阳光不见了……

 奶奶摸着我的头:

 “小宝贝,我晒到阳光了--

 你不就是我家的一颗小太阳吗……”

今天,读了短文《给奶奶送阳光》,故事说,4岁的鹿儿出门玩,看到可爱的阳光,就用小围裙包回家送给奶奶,回到家,阳光没有了,她急哭了,奶奶笑着抱着她。我觉得鹿儿一点不傻,她这样做说明了她爱奶奶。我想,每个人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得到回报。爱是任何人都可以表达的,爱并不需要做得多么伟大,爱其实很简单,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