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徐州,仁兄弟奶奶去世,你去吊唁的礼仪通常是以下这些:1 穿着得体:穿着整洁、得体,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男性应着西装、衬衫、领带,女性则着套装、裙子或连衣裙等正式服装。2 送花圈:送花圈是一种常见的吊唁方式,可以在葬礼上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你
在徐州,仁兄弟奶奶去世,你去吊唁的礼仪通常是以下这些:
1 穿着得体:穿着整洁、得体,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男性应着西装、衬衫、领带,女性则着套装、裙子或连衣裙等正式服装。
2 送花圈:送花圈是一种常见的吊唁方式,可以在葬礼上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你可以在花圈上写上“奠”或“哀婉”等字样,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3 送慰问品:除了送花圈之外,你还可以送一些慰问品,如水果、糖果、糕点等,以表达对逝者家人的慰问之情。
4 参加葬礼:在参加葬礼时,应保持安静、肃穆,不要大声喧哗或打闹。在葬礼进行时,可以向逝者献上鲜花或鞠躬等,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总之,在徐州,仁兄弟奶奶去世后,你去吊唁的礼仪应以尊重逝者、慰问家属为主,同时遵守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
兄弟的奶奶过世,可以随500。
白事中,随份子钱的说法是单数比较好,比如100元、300元、500元、700元、900元等等。但是要避免偶数、双数,因为“双”与“伤”谐音,有伤心的意思在里面。而且以前的人们认为,阴间的单数才是吉利的,所以老人去世后穿的寿衣也都是单数的。不过也有的地方并没有这些忌讳,具体要看不同的习俗。此外有的还会在尾数多给1元,寓意依依不舍。再就是如果遇到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情况,如果给的是整数,扣除1元之后,尾数就是九,对于丧事来说是不吉利的,所以要在礼钱中多加一元。
我的奶奶谢凤香,生于1929年12月22日,卒于2021年12月8日,享年92岁。
奶奶有2个哥哥,1个姐姐,她是最小的女儿。
奶奶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要出工,便将1岁的孩童绑在家里,孩童哭了睡,醒是哭,一直到晚上8点多母亲干活归家,才能被喂上口吃的,换下块尿布。
这样养了一段时间,怕是养不活,奶奶的母亲便到处打听哪里可以收养孩子。
于是奶奶来到了爷爷家石家岗,做了童养媳,这就样,两户贫下中农打算合力将孩子养大。
奶奶的母亲一人出工养三个孩子,虽说小女儿有人家帮着养,但劳力少,吃饭的人多,口粮总是不足,大哥眼见快饿死了,想多一口粮食给弟妹吃,便在十几岁外出逃荒,从此杳无音信。
二哥长到了十多岁,跟着村里来的红军,参加了革命。
军队里会发粮食,二哥想尽办法留给两个妹妹吃。
奶奶就这样长到了8岁,奶奶的母亲却病了,两个小女孩一起照看妈妈。
一天夜里,母亲去世了,两姐妹不知道怎么办,10岁的姐姐说,你在家跪着守着妈妈,我去找大人。
姐姐在晚上跑了出去,想去找二哥,一整夜到处跑,到处打听,总算找到了二哥。
等有大人来的时候,8岁的奶奶在已经去世母亲的床边跪了一夜。
二哥终于回来了,三个孩子就在村里大人的帮助下安葬了妈妈。
奶奶看到同龄的孩子有父母抱,向二哥哭闹,边哭边问二哥:为什么别家小孩子有爸爸,我怎么没有,我也要爸爸。
二哥一把搂过妹妹说:那你偷偷的叫我爸爸好不好,我当你的爸爸,我养你。
我不知道二哥是怎么带大两个妹妹的,但总算是大了,她们都嫁到了湖北红安卓旺山村石家岗。
爷爷是手艺人,做杆秤的。
奶奶和爷爷结婚后,生育了五个儿子,二个女儿。
五个儿子有的读完了小学,有的读完了初中,也有的读了高中,他们都传承了爷爷做秤的手艺,手艺学成后改革开放,可以外出做手艺赚钱,几个哥哥跟着爷爷做手艺,赚钱养弟弟妹妹。
奶奶在家边养孩子做工分。
7个子女都成了家,立了业,大儿子有3个孩子,二儿子有2个孩子,三儿子有2个孩子,四儿子有2个孩子,小儿子有3个孩子。大女儿有2个孩子,小女儿有2个孩子。一共16个孙子,4个外孙。
奶奶的10个孙子结了婚,后来奶奶又有了12个曾孙。
所谓儿孙满堂,无外乎此。
奶奶在十年前就需要人照顾,五个儿子商量着每家照顾2个月。
就这样一直轮一直轮,轮了好多年。
奶奶能自理的时候照顾起来轻松,到每家就是多副碗筷的事。
奶奶不能自理的时候照顾起来就很吃力,特别是近几年,奶奶大小便常常失禁,完全不能自理了。
大儿子70多岁了,妻子早就去世了,他也是个老人,平时需要女儿的照顾。
二儿子也60多岁,做过手术,照顾也很吃力。
其他几个儿子各有各的事,好在每家轮2个月,每一家都很尽心。
奶奶最后的几个月是小姑姑照顾的,小姑姑说哥哥们老了,很不容易。
小姑父也很同意,表示随时可以搭把手。
小姑姑接奶奶过去的时候还在上班,早上做好饭,中午再回家做饭,晚上再来照顾,很是忙碌。
有一次小姑姑下班到家已是8点多,还没走近屋子便闻到一股臭味。
进门一看,满床满地的屎尿,小姑姑有些崩溃,哭着问奶奶:妈,你能不能忍一下,要拉就拉到尿不湿里等我回来再换,你拉拉扯扯的我怎么换啊,我也会累啊。
奶奶说:孩子啊,我也不是故意的啊。
小姑姑换了雨鞋就开始收拾,洗床,洗衣服,洗澡,到了凌晨2点多总算收拾妥当,满头大汗又精疲力尽。
这样的情景,奶奶在几个儿子家的时候,也是如此。
因为太累,小姑姑还是辞职了,专门照顾奶奶。
有一次,小姑姑问奶奶:妈,我们这边老人死了女儿都要哭丧的,到时候你死了,我哭不出来怎么办?
奶奶说:孩子啊,我这辈子受了那么多苦,你数着数就哭了,怎么能哭不出来呢。
奶奶去世前一天,精神特别的好,说话声音也大,和小姑姑闹着要回村里。
村里没亲人在,儿子女儿要么在外地,要么在镇上。
小姑姑说:石家岗一个人都没有,回去怎么办呢?
奶奶说:我不管,我一定要回去,你把我送到任何一个儿子家都行。
小姑姑说:那没有人照顾你怎么办呢?
奶奶说:放心哪,我以后就不要你照顾了,也不要儿子照顾了。
小姑姑见说不通,就哄奶奶说:那明天再送你回去好不好,我今天回去将石家岗哥的屋里收拾一下。
奶奶终于点点头,开口说好。
第二天早上5点多,奶奶昏迷了,小姑姑见不好,立即喊来姑父开车,将奶奶送到了石家岗,在路上又给哥哥姐姐们打电话。
大家接到电话很快赶到石家岗,中午的时候人就聚齐了。
早上6点多的时候,我收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奶奶过世了,让我回来。
我一惊,觉得很突然,随即和几个妹妹打了电话,让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回家。
我们到家已是晚上了,奶奶当时还没有放进棺材里,爸爸说,奶奶的身体还是软的。
爸爸还说,奶奶中午的时候就没呼吸,但有微弱的心跳,身上是软软的,是在等人。
奶奶二哥是36岁去世的,急性阑尾炎,二哥家的儿子是奶奶的侄子,我的表叔,那是奶奶娘有的亲人。
表叔每年都给奶奶拜年,但近些年没来了,爸爸说表叔也不在了。
下午一点多,谢家的表姑母来了,小姑姑在她耳边说:妈,谢家的人都来看你了,你走吧。
奶奶的身体才慢慢的硬了起来。
谢家两个表姑母都70多岁了,给奶奶磕头,被人扶起时满眼的泪。
小姑姑说,奶奶经常说自己1岁多就没叫过爸,8岁多就没叫过妈,儿子们到了70多,还能有个妈来叫一叫,多好。
小姑姑还说,奶奶走的时候,在喊二哥。
奶奶最想的是二哥,我想,奶奶去那边了,肯定能见到心爱的二哥,心爱的妈妈,从没有被爸爸抱过的奶奶,还能被爸爸抱一抱,到时还能见上逃荒的大哥,早去的姐姐。
第二天所有的亲属都到齐了,我帮着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第三天是奶奶出殡的日子。
爸爸是奶奶的第二个儿子,我是爸爸的大女儿,家族中的第三个孙女。
爸爸找到我,说等一下让我代表家属致哀悼词。
然后我第一次知道了奶奶的名字,哀悼词是奶奶的生平。
哀悼仪式结束就要送葬,送奶奶上山安息,老家的农村还是最原始的村子,现在仍是土葬。
村里的8个青壮年抬棺材,抬棺材的人,我叫他们哥哥。
鞭炮摆了一排一路走一路响,我们戴着长长的白布,送别奶奶。
走出村子,穿过桥洞,上山就来到了墓地,磕了几个头,我们就该回去了。
因为奶奶的去世,家族里所有人都回来了,就连过年时,亲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相聚。
我回到了从小生活的村子,见到了十几年也没有见过的叔伯阿姨婶婶们。
我到村里到处转,摘了村里远房哥家的橘子,我说好吃,远房哥让我多摘点。
村里的池塘水变清了,再也不会灌溉水稻,也不会有水牛在里面拉屎。
村里有一条调整公路修了过来,格局发生了变化,有些老房子还在,那棵上百年的桂花树也还在,它再也不用担心每年开花的时候,被一堆小孩子爬上去采花了。
那座山还是那座山,我们爬了上去,和小时候一样,只是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村里生活着。
十几年后的重逢与往事的追忆,因为奶奶的离去。
奶奶去世,我觉得我肯定哭不出来,奶奶的孙子孙女很多,多到她顾不了那么多。
我少去奶奶家,奶奶也顾不上我,偶尔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才会去奶奶家吃顿饭,印象里,奶奶家的碗是大海碗,奶奶烧的干豆角很好吃。
对于奶奶的去世,我本无太多的伤心,奶奶不能自理后的生活质量一般,能这样无病无痛的走是奶奶的福气,是好事。
但致追悼词时,相逢后回忆时,我眼泪便一直朝下掉。
如今,奶奶的儿子女儿也老了,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奶奶的孙子孙女们都长大了,有的当了公务员,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老家吃得很开,有的还上着学。
我们的大家族这么大,奶奶92岁的人生这么长,但我写出来,却又觉得这么短,这么短的一篇回忆文,又是一位农村老人怎样的一生啊。
拾零
写于2021年12月9日
1、首先要注意,如果病房的人少,应该避免在没有老人亲人的状态下,和老人独处,迷信的说法是避免老人借魂,科学的说法就是避免两个不熟悉的人互相吓到对方。
2、如果口才不好,不要多说话,无言的陪伴就可以,口才好就说一些让大家宽心的话语。
3、不要买东西,这个时候老人什么都不需要了,如果老人去世后,这些东西都要扔掉的。
扩展资料看望重病人的注意事项:
平常如果有亲戚朋友或朋友有病重住院治疗的,适度的关心体贴,住院看望是务必要做的一项礼数,可是在采访病重人的情况下,还要留意有很多的常见问题,包含赠予的礼品和语句中间的沟通交流,挑选看望的时间,这种都很重要,给病人产生温暖,对加速病人病况的修复是有协助的。
事前掌握基本信息,如患者病况、现阶段心态、所属医院门诊、现住医院病房、能否看望、看望病人时间。假如患者心态很不稳定,一定要十分留意言谈举止,并事前准备好开导的话。
我觉得需要随礼。白事随份子。其中有两种白丧和喜丧两种。白丧指死者60岁前的葬礼,喜丧指是指死者70岁后的葬礼。不管是什么样的葬礼,均不宜从丧家带回任何物。即便是喜丧的供尖,也应该多加注意。白事随礼金,朝向均应向外,也就是说人民币上的头像要向外,给予丧家即可,即可化解白煞冲撞。
原则1,根据民间谚语,奇数更好(例如100、300、500、700、900等)。),偶数要避免,因为“双”和“伤”是同音字,意思是“悲伤”。当然,有些地方可能没有这种禁忌,所以它并不完全局限于此。
原则2,尾数加1(如101,301),一方面意味着对死者的悲伤和哀悼。另一方面,根据中国传统习俗,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会收到一个装有一美元硬币和糖果的幸运工具。一旦亲朋好友的钱是一个整数,在扣除一美元后,最终的数字将是九,导致不幸的意思是葬礼将持续很长时间。
原则3:钱不在多。根据双方的关系和各自的经济状况,几百元通常就足够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也可以考虑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为死者建立一个在线纪念馆,可以存储死者生前的图像数据,邀请亲朋好友献花祭拜,在所选作品上留言,随时随地进行纪念和祭拜。从长远来看,这更具创新性和意义。
我觉得需要随礼。白事随份子。其中有两种白丧和喜丧两种。白丧指死者60岁前的葬礼,喜丧指是指死者70岁后的葬礼。不管是什么样的葬礼,均不宜从丧家带回任何物。即便是喜丧的供尖,也应该多加注意。白事随礼金,朝向均应向外,也就是说人民币上的头像要向外,给予丧家即可,即可化解白煞冲撞。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生老病死。死亡对于自然界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对于生物来说是很让人难受的一个话题。比如一只兔子由于某种原因死了,那么其他兔子尤其是它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都会感到难过。这种情形在西游记里就有描写,猴子死了,孙悟空很伤心,所以就去学习仙术。在人的世界里,死亡更是一件伤心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亡者的亲人。因为死亡预示着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所以人们都把死亡看的很重。对于自己亡故的亲人,都会采用一些习俗来怀念他们。所以本文就主要说一下我所知道的人死了之后的一些风俗。
我家乡在西北。人死了之后有一些习俗。首先呢,就是人死之后,要在家里一般放置四五天冬天可能长一点,因为天气热,尸体容易坏掉,因此放置时间不长。在这期间,亡者的亲人要在遗体前守孝,就是轮流跪着。身上要穿着白色的孝服。在这期间,村里的阴阳会在这户人家或者其他人家的地里找一个好的地方。然后就开挖坟墓。之后,会挑一个日子在早晨就将亡者装在棺材里下葬。之后亲人们都会在坟前痛苦,然后会烧纸。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之后,会在家里摆设简单的饭菜,招待那些帮忙埋葬的人,以及前来吊唁的亲人。完了后,就是要烧纸,一般是隔七天烧一次,分为一七到七七,四十九天后就不再烧纸了。然后会等到在一百天的时候烧一次纸。这次的规模比较大,亲朋好友都会来,还要带着纸来。照例是去坟上烧纸,然后回来款待亲朋。完了后就是三年纸。就是每年在忌日烧一次形式和以前的一样。其中,一,三年的规模大,
第二年的小一点。这就是烧纸的情况。另外,在亲人去世后,会在门口放一个碗,然后每次到吃饭的时候,都会在里面放一点饭菜,怀念亲人。直到三年丧期过后就停止了。并且会在亡者以前住的屋子里的桌子上会放一个相片,然后摆个香炉,逢年过节会上几柱香。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这里对于亲人去世后的一些风俗。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