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

老人 0 35

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第1张

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
导读: 我也明白,这法理和血缘上的关系题主十分清楚,他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是想论一下 情感 上的亲疏。那我就说说自已的感受。 从我记事起,就看着奶奶总是戴着个口罩,因为她有肺气肿,一到冬天就受不了。奶奶没带过我们兄妹,一方面是身体原因

我也明白,这法理和血缘上的关系题主十分清楚,他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是想论一下 情感 上的亲疏。那我就说说自已的感受。

从我记事起,就看着奶奶总是戴着个口罩,因为她有肺气肿,一到冬天就受不了。奶奶没带过我们兄妹,一方面是身体原因,一方面是姥姥在我家,还有一方面是老娘说的:奶奶不疼你们,疼她的外孙。

其实我知道,奶奶是因为自已作主把姑姑许配给了一个外乡人,后来生活的不好,心里内疚。所以把我大伯、叔叔及我们家给她的钱粮,都明着暗着支援了姑家。

姥姥在我们家18年。全家7口人吃穿及缝补洗浆,都由她操持,我们兄妹几人也都是她带大。我至今最温馨、最初的记忆,就是姥姥一早忙完推磨摊煎饼及全家的早饭,再过来把我从被窝里抱起穿衣,然后踮着缠过的小脚,拽着我的小手到大街上,去喝那2分钱一碗、白生生香喷喷的豆腐脑。

想对题主说:奶奶和外婆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我们祖辈的亲人!当然,她们谁和我们共同生活的时间长,自然那感情就更深。

奶奶和外婆都是祖母辈的,只不过一方是父系一方是母系。从传统来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儿嫁人之后就是外人了,显得奶奶亲外婆远点。但现在时代在进步,像我们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女孩也是和男孩一样,就是奶奶和外婆都亲,我们是江苏的,现在我们那大部分称外婆也是奶奶,有很多人表示外婆就是外婆干嘛非要喊奶奶,说小孩都不知道外公外婆是谁了,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长大了小孩自然分得清,还有奶奶就是一种称呼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我家宝宝就喊我爸妈爷爷奶奶,当时宝宝生下来的时候我老公还说准备和我姓,我爸妈没有同意,其实这种问题双方理解大度一点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所以我认为奶奶和外婆都是一样的,我虽是女孩我也要养我父母老,我们家就相当于我公婆多了一个女儿我爸妈多了一个儿子

我明确地告诉你奶奶属于父系,外婆属于母系,虽说但是至亲,按照传统观念,奶奶是自家人,姥姥家是亲戚,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再问

个人观点:奶奶和外婆对于宝宝来说,只是称呼上不一样罢了,他受到的爱是一样的。 分析如下:

奶奶 对宝宝的爱,那是掏心掏肺的爱。甚至超过自己亲生的儿女。 奶奶当妈妈时,由于经验不足,加上工作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给予自己孩子过多的爱。等到她们当了奶奶,退休了,积累的知识也多了,特别是 育儿 知识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他们把自己的宝贝孙子,当做心头肉一样去爱。

姥姥对外孙的爱和奶奶同样多。她们几乎把全部爱给了宝宝。 有一部分宝宝就是姥姥一手带大的。有个别宝妈信不过奶奶,干脆让自己母亲带孩子,这充分说明这一点。

奶奶和姥姥对宝宝的爱一样,但只是因为个人原因有的奶奶或者姥姥不能给予宝宝过多地爱。 例如奶奶或者姥姥上班、身体不舒服等因素导致不能带孩子。但,无论哪一方带孩子都是尽心尽力,把宝宝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看护。

综上所述,我觉得无论姥姥还是奶奶对宝宝的爱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是人都知道奶奶是父亲的生身母亲,外婆是母亲的亲生母亲。一般民族都是父系,随父姓氏是自家人,外婆是外姓氏人。也算是内外区别吧。

我们家的奶奶对她儿子一家不管不问,俩孙子没管过一下下,你所想到的事情都没管过,和陌生人差不多,除了生了她儿子,就没有别的了!我老公还是他奶奶带大的!而我们的家外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女儿一家,不为别的,只是心疼女儿,想让女儿有个幸福的家!我老公受伤,摔断胳膊,她作为母亲,不关心一下,只说一句话,看他造化!上面所说句句属实!

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百事孝为先。老传统咱就不提了,以现如今的 社会 说,奶奶和外婆没有区别,都是我们的长辈,而且奶奶和外婆都是百分之百的疼爱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的,而且他们疼爱的是无微不至,我们当地有个流传叫隔辈的更亲。有各别现象不能代表大多数,做为儿女要多付出,决对能得到家庭的和睦,你也得到快乐感。

严格讲应该是有区别的。奶奶是儿子的母亲,外婆是女儿的母亲,虽然都是母亲,但和子女的关系是不同的。

奶奶更多倾向于自己的儿子,外婆倾向于自己的女儿,当小夫妻结婚生子后,这个时候就看得出奶奶和外婆的关系到底哪个亲一些了。

奶奶如果身体可以,愿意帮儿子带孩子,外婆就不同了,看在女儿生孩子很辛苦的份上,主动帮忙带孩子。

奶奶对孙辈的关系应该没有外婆那边亲,主要是外婆心疼女儿又心疼孙辈的缘故吧,奶奶一般比较心疼自己的女儿,对儿媳妇就不是十分关心。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女方的父母格外心疼自己的女儿,在女儿成家后,都希望女儿能经常回娘家,享受天伦之乐。奶奶这边因为是娶了别人家的女儿,关系度没有亲家高。

媳妇终归是媳妇,不能替代女儿,但婆婆也是从媳妇做起的,要理解媳妇,并且像女儿那样心疼媳妇,体谅媳妇才好,这样婆媳关系会好相处。

我是这样认为的,未来我也是当奶奶的,我希望自己的儿子很优秀,更希望儿媳妇也很出色,我会把她当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因为我没有机会养女儿,儿媳妇就有机会体验我的母爱。

我想起了一个笑话,是说一个老人带着孙子和外孙子去河里游泳。为了逗孩子玩,他一头扎进水里,半天没动静,孙子在岸上哇哇大哭,不停的哭喊:我爷爷,我爷爷,这时侯外孙子在旁边悠悠地来了一句:你爷爷死了,我爷爷还活着呢。水里的老头听得一清二楚,从河里钻出来,抱起孙子就走,把外孙子晾在了河边,哈哈

本质上没啥区别,都是两个老太太。我家两个老太太差不多,一样爱孙辈疼子女,勤劳节俭会持家,在我眼里没啥不同。相同背景下的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与时代背景有关。

如果说有差别就是性格差异,毕竟各自家庭环境不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性格,我的两个妈,一个性格开朗一个内敛,但她俩亲家在一起很有共同话题。

我是幸运的,有一个好妈妈也有一个好婆婆,她们都非常好,我唯有感恩。

做法如下:

1、先主动跟李奶奶打招呼问好,简单关心下李奶奶。

2、向李奶奶说明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表层,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层。因此,使用过的口罩是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风险的。

3、告诉李奶奶如果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或接触过此类人群,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身体健康者,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

扩展资料:

摘掉口罩时,注意事项如下:

1、不要触碰口罩的外层,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

2、不要触碰口罩的内层(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

3、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4、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

睡觉的时间到了,哄小柠檬上床睡觉,她要我给她讲她最喜欢听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耐着性子跟她讲了三遍。讲完睡前故事,她又要我给她唱歌,于是我给她从《小火车》唱到《白龙马》,从《你笑起来真好看》唱到《快乐的节日》又唱到《猴哥猴哥》,唱了好多首之后,她说“妈妈我想听《太阳戴口罩》”。

“?”我问她,“这是什么歌呀?妈妈好像没有听过”

“就是太阳戴口罩呀”,小柠檬说。

我飞速搜索了一下我脑海中的儿歌小曲库,算上我小时候听的,加上这三年新学习的新歌曲,我也算是小有成绩。可是《太阳戴口罩》我真的不知道,就连听也没听过。

于是我开始好好思考了一下,你看,这个歌曲名字《太阳戴口罩》,一听就是因为这个新冠疫情才创作的歌曲,这么新的歌曲,就算我不会也是情有可原。默默感叹一下祖国的艺术家们,现在的艺术真的贴近生活,这疫情一年不到,已经有儿歌深入人心了。

又想,她是怎么知道这首《太阳戴口罩》的歌,一定是奶奶,想着奶奶还真是时尚,知道给听这么新的歌,又或者是奶奶带出去玩的时候跟别的小朋友交流所得。不管是两种情况里的哪一种,都要给奶奶点个赞。

转瞬,反思了一下自己,我宝宝新学的儿歌,我连听也没听过,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陪伴小柠檬有点少了。“最近工作是有点累,有点忙,有点忽略她了,好像是有好几天没有跟她一起唱唱跳跳,跟她分享当天的收获和心情了”,我心里想,“忙成这样到底值还是不值呢,工资嘛就那么多,我这一个小时用来工作可能做不出什么很大的改变,但是我要是这一个小时用来陪孩子,对孩子来说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哎”,我在心里叹气,“或许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深吸一口气,默默的下定决心:“我以后还是要尽可能多的抽点时间陪她,等她以后长大了,有自己的朋友圈,我想陪她,她也有可能不太想我粘着她了”。

想到这里,心里还有点难过。

“妈妈,妈妈,妈妈~”小柠檬把我从思考中拽了回来,可能是她等的有点着急了吧,我决定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她教我唱这首《太阳戴口罩》。

于是我对她说:“对不起宝宝,我真的不会这首歌,你可以教妈妈怎么唱么?”

小柠檬看着我,说,“妈妈,你会呀,你之前还给我唱过呢”

“哦?是 怎么唱的呢?”

小柠檬开始唱了:“太阳戴口罩~,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说“那不是“太阳戴口罩”,是“太阳当空照”呀!”

小柠檬,也咯咯咯咯的笑起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回家看望老人,大多是现实情况的不允许,而并非他们刻意为之。时间的长短、工作压力的轻重以及现如今的想当然,都在影响年轻人是否回家看望老人。

  ·休假时间短、路途遥远、路费昂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拼,为自己为后代谋一条出路,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过得并不宽裕。而每逢年过节,农村的老人都会打电话过来,催促年轻人回家过年。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他们的法定假期非常短,回去也就过个一两天时间,就要马上回来上班,但是,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工资会高很多。再者,如果离家远的,年轻人更不愿回去,要么花多些钱买高铁票,要么花少点钱买张长途票。牺牲时间和牺牲金钱总要选择一项,这可能就是大多数务工人员的困境。

  ·忙于自身工作和社交

年轻人想要回家看望父母,大多只能够选择节假日,除了回去要花费一大笔开销,还要暂时停下手上的工作和社交。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想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那些在外务工人员,更要把握工作机会和必要的社交,因为务工人员工作的可替代性太高了。好比如农民工,他们接单都是一次性的,总不能到了节假日就暂停手上的工作回家陪父母,如果真的这样做,包工头可不会轻易答应,必然会有人取代你的工作。其实在节假日留下来工作,就是在和老板打好关系,不至于给老板留下坏印象,这种关乎到饭碗的社交不得不做。

  ·总想着陪伴父母不急于一时

很多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的父母身体健康,年岁不大,就认为以后有的是时间陪伴父母,现在并不着急。可是,在网友统计的人生十大后悔事件中,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经常后悔不能够在父母健在时好好侍奉在侧。所以说,如果年轻人可以多回家看看父母,就多回家看看。

国家同样把“多回家看看”写进了相关法律条例,用来警惕不孝子女。但是,多回家看望老人这本身就是道德义务,是我们每个人自然而然就做出的行为,即使没有法律的要求,我们也应该多回家看看。

我认为这个奶奶的行为非常温暖,值得大家去点赞学习,通过一件小事将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在南京一所小区门口总是摆放着一个免费的茶水摊,前面的东西很简单,只有桌子和水壶,但内容却充满了温暖。不管是迎来送往的路人,只要是了都可以到这个茶水摊喝一杯茶水。

这处茶摊的主人是已经72岁的崔奶奶,她和南京众多市民有一个无声的约定,每年夏天都会准时出摊。据环卫工人赵师傅介绍,自己是这里的常客,崔奶奶每年都会搞,有时候自己带的水喝完了就会过来接一点儿,非常的省钱方便。崔奶奶的家就在这个茶水摊的几百米开外,因为天气很炎热,所以催崔奶奶总是会凌晨三点多钟就起来烧水,将这些水装在暖水瓶内摆了满满一餐桌和灶台,只为了让水的温度适宜。 

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茶水摊,里面的水都是催奶奶精心熬制的,甘草水中总是带有一些甜味,让口渴的人感觉更加爽口。崔奶奶会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固定的地点,有时候要跑上六七趟才能完全搬完。据崔奶奶所说,自己如此坚持是因为不想失约,毕竟大伙都已经习惯了。她之所以有这样的善举,完全是因为她曾经在烈日下摆过修车摊,所以明白茶水的重要性。 

而且崔奶奶还将自己的爱心传播了出去,有很多好心人送来了口罩,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便民物品,可以预防中暑,崔奶奶也将它们全都放在了茶水摊上,只要大家有需要就可以分文不收的拿取使用。即便是有人要过来帮忙,也都被崔奶奶拒绝了。就像奶奶说的那样,做一件事就要爱一件事,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首先,拿奶奶的钱是不道德的行为,会给你和奶奶带来困扰和伤害。如果你已经做了这件事,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坦诚面对:向奶奶道歉,告诉她你拿了她的钱,并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用谎言来掩盖,因为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圆,这会让你感到更加困扰和不安。

2 尽可能补偿:尽可能地赔偿奶奶的钱,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找父母或其他亲属帮忙补偿。这不仅可以减轻你的心理负担,也会让奶奶感到你的悔过和诚意。

3 学习道德规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习道德规范,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自律能力,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4 寻求帮助:如果你感到无法独自处理自己的错误和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家庭辅导,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拿奶奶的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也是一种可纠正的错误。只要你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并且学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你可以克服这个困难,重新获得自己和奶奶的信任和尊重。

拒绝吃饭喝水,不讲话紧闭双眼等应该是一般现象吧。而我的母亲不一样,临终前是这样的,那天傍晚,她忽然叫肚孑疼,热水代敷无效,与姐姐商讨,大约肚子胀气吧,煮些罗卜汤喝喝,也无用。她一直哼着,不停哼,我们决定送她去医院,这次她死活不肯去,保姆抚她走背她走,她都拒绝去。问她为什么,回答不想去,一边哼,一边叫着,老头,快来救救我呀,我疼呀。你快把我带走吧。,当时一筹莫展,正发愁,忽然她不叫了,讲不疼了。我赶紧让她好好闭眼休息,明天一切好了。她点着头,让我今夜灯开亮些,然后讲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很快睡着了。晚上,来了邻居,我讲了这情况,她讲,我姑妈归天前也这样叫疼,然后就走了没了。她让我夜里灯开着,勿关。我心中不悦,心想母亲好好的,肚子疼而已,怎么联糸上逝世呢。但毕竟也85岁了,离王医生的判词已多活了四年了。夜间-直无声响,也不小便了,我正疑心,去看下她,竟然没有了呼噜声,平日睡眠一直有这声音的,而且脸特安静安详感,我赶紧摸了摸鼻息,似乎没有气了。听听心脏,无音。搭了下脉博,也无跳动,于是打了12O来,心电图直线中,半夜2点,叫耒了兄弟子妹们,都耒了。原来她已径知道自己这次熬不过去了,所以不愿死在医院中。而平日,有一丁点不舒服,她也吵着要去医院,怕死的人。这次她有预感,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死活不去医院。后来家中耒了许多亲友邻居朋友,来看望她,仪式感极重,我才明白,最后躺倒家中,有这么的意义。

老人身上给出的意味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信号的很多的,三十多年前我祖母发出走向尽头的信号是这样的:那时候我祖母一贯的身体很 健康 ,也很长寿,说话很健谈,在九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帮助家庭理些家务事,如打扫卫生,擦椅擦床等,还能稳健地背着我的小外甥到我家的周边逛逛,按她的体格我估计她能活满一百岁,谁知她在九十七岁的时候,到了年尾的临近冬至的时候,平时很健谈的她有时说话我们感觉到不对劲,开始有点乱言乱语,发生的事情也很健忘,一天比一天严重,这样我们意识到她已不长人世了,于是我们家里开始为我祖母置办寿衣寿裤,置办她要离世的一切物品,开始放下工作轮流看护她,护理她的日常生活,这样过了十多天,我祖母终于断气了,我祖母临终发出的信号就如此。

奶奶生前几个月很多表现都是临终征兆,只怪我太后知后觉了,如果时间能重来,我一定会寸步不离地陪在她身边。

奶奶守寡多年,独自抚养4个孩子长大,因此性格很强势。偏偏妈妈也是一个火爆的性格,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牙齿磕舌头,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几句,事后又各自后悔。

我是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和奶奶的感情很深,为了让奶奶的晚年过得舒心一些,便和公婆还有老公商量了之后,把奶奶接到了我婆家,和我们一同居住。

奶奶到我家的时候,84岁,身体很硬朗,走路一阵风。她总是闲不住,要找活做。她每天6点就起床,背着我们的衣服去河里洗,尽管家里有洗衣机,她说洗不干净;洗完衣服又给我们做早饭,吃完饭带孩子,扫地拖地,叠衣服,她一天到晚都能找到事做,忙得像个陀螺,不停歇。

“奶奶,你休息,我让你来家里是享福的,不是让你干活的。”我总是心疼她,担心累着她。可是只要我让她休息,她就会很生气,“是不是嫌弃我老了,不中用了,那我回家去。”说着,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要往楼下走。她是一个倔强又可爱的老太太。

奶奶一辈子没有生过什么病,这可能和她爱劳动,常吃粗粮有关。和我们同住的日子里,连感冒药我都 没怎么给她买过,她的身体一直很好。周边的乡邻都说她看起来像70多岁,完全不像快90岁的人。耳不聋,背不驼,做事说话干净利索。和我们一起坐车出去玩,她也从不晕车。

2019年,我怀了二胎,婆婆和我商量着请个月嫂,专门照顾小孩。一旁的奶奶接过了话茬:“到时如果我人新鲜(我们这里的土话,意思是身体好),大人小孩都交给我,请啥月嫂,费钱。”于是,我们将这事搁置了下来,不然奶奶又得说我们嫌弃她了。

预产期是10月1号,奶奶在8月份的一天突然给我说:“你还是请个月嫂吧,她们专业一些,孩子带得好些。”我当时不以为然,还跟奶奶开玩笑地撒娇:“你不是说你来嘛,我就要你照顾我,我从小习惯了吃你做的饭菜,习惯了和你睡在一个床上。”

“我不走,我陪你。”奶奶当时拉着我的手说。后面回忆起来,就在我快生孩子的那段时间,奶奶经常不吃饭,她老说自己嘴里发苦,没胃口,吃不下饭。而我每次都是吃两碗,而且一会儿就饿了,一天吃好几顿,嘴巴就没停过。但是奶奶总说自己不饿,而且连晚饭都不吃了。

要知道奶奶以前的饭量可是和我差不多的,每顿都会吃两碗饭,很喜欢吃肉,而且是肥肉,尤其是扣肉,能吃几大块,她不挑食,什么菜都吃。每次和她吃饭,看着她大快朵颐,都感觉很有食欲。

“我现在晚上一点都不能吃,一吃就感觉堵在喉咙口,呼吸都困难。”奶奶好多次在我问她咋不吃晚饭时,这样回答我。我那时以为是她老人家上了年纪,食欲下降,很正常。

以前每天都会洗澡的奶奶,从那段时间开始,不爱洗澡了,晚上也不陪我看电视了(以前陪我看到12点都没问题),每天天没黑,泡个脚,就上床去睡觉了。早上,我早起送孩子去学校,在房间进进出出,她都是微微地鼾声,睡得很沉。我以为是进入秋天后,天气转凉,老人嗜睡,而已。

好几次,我送大宝去学校回来,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的奶奶,睡到了8点都还没有醒。而且晚上她总是做梦,因为经常大喊大叫,喊好久。有好几次我被她的叫声喊醒,我凑近去听,也听不清她叫的什么。然后我喊她,怎么都喊不醒,只能摇她身子,然后她突然惊醒地那种。我问她做了什么梦,她就一脸茫然地摇头。

除了下雪天,每天都要去河里洗衣服的奶奶,那段时间也不去河里了,她让我用洗衣机洗,然后跟我说:“我现在腿没力气,(我们家住三楼,以前奶奶每天楼上楼下的爬很多趟,从不说累)走你们这楼梯,只上一层就爬不动了。”

那段时间,很明显地感觉到,奶奶似乎真的老了,精神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行动和思维也变得迟缓了。我还特意带她去医院,买了一些补品,对心脑血管好的口服液。

孩子出生后,我从医院回来,老远就看见奶奶在我们家大门口张望着。她看着小家伙,脸上乐开了花。在看过孩子后,奶奶执意要回家,她说自己年龄大了,呼出来的气息对小婴儿不好,不管我们怎么劝说,她都不听。

此后每逢赶集日,奶奶都会来看望我们,但每次都是打电话叫我抱着孩子下楼,她说自己没力气走上我们的三楼了。孩子快满月的前一天,是赶集日,奶奶给孩子带来了一摞钱,缠在孩子的胳膊上,还夹带了一个红包。

我们这里孩子满月的习俗是要回娘家,娘家的长辈会给孩子手臂上缠线,寓意“长寿线”,家里老人年龄越大的,缠上越好。所以奶奶,提前一天就来给孩子缠长寿线了。那天奶奶走的时候,又给我塞了一个红包,我一脸懵。

“这些年,一直住在你们家,吃你的喝你的,你还月月给我钱,我没怎么花,也没地方花,需要的你都给我买了,这点钱是给两个孩子的,让他们以后读书用,考个好大学,这是我的一番心意,必须收下。”奶奶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手冰凉。

“奶奶,你刚给了孩子一个红包,现在又给我一个红包,我明天回娘家,你不是还得给我红包?哪里来那么多钱哦?”我还是毫无察觉地和奶奶开着玩笑。

“今天的是今天的,明天来,还有红包,这些钱都是你给了我,我帮你存着的。”奶奶把红包往我手里塞,我没接,她就放进了孩子的帽子兜兜里。我当时想着,先收着,第二天回娘家,多包点钱回送给奶奶,给她悄悄放在枕头下。

第二天,孩子满月日,我们早早起来,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娘家时,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丫头,今天你们先不过来了,奶奶住院了。”于是,我们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得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结石,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问题不大。

可谁知,奶奶就这样在医院吊水消炎,辗转3家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一直都是爸爸在照顾。因为我要在家里带两个小孩,家里距离县城医院近30公里。这期间,也就只有在周末去医院看一下奶奶,奶奶那时还能说话,她总是安慰我:“没事,你别担心,不要把孩子带到医院来了。”每次,我刚到,她就催我走。

临近春节,奶奶执意从医院回家。刚回到家,全国疫情,禁足在家,只隔了几公里,我都不能去看望她老人家。而回家后的奶奶,不到一个星期,就不能下床走路了,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吐。

我们不想就这样放弃奶奶,老公又开车,和爸爸带着奶奶来到了长沙湘雅医院。因为奶奶不能行走了,一直是老公背着,或者是用轮椅推着,陪奶奶做完了一系列检查,医生告知我们,奶奶毕竟年纪大了,各项器官衰竭,不是单纯的结石。医生不建议我们继续治疗,并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从长沙回来后,奶奶开始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还总是拉一些黑色的便便,而且是一会儿一点,一会儿一点。嘴里也不停地流一些涎水,一咳嗽就会有血。她总是指着肚子,用嘶哑的声音喊道:“疼。”嘴型是那样,可是发不出声音来。爸妈就用热毛巾给她敷上,能缓解一下疼痛。

突然有一天早上,卧床许久,很多天没吃东西的奶奶竟然坐起来了,还能说话,她说想吃合渣汤(我们这里用豆子磨的浆和青菜碎碎煮的汤,老一辈人都很喜欢吃)爸妈高兴地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奶奶吃了一大碗汤,还吃了一个鸡蛋,奶奶肯定要好了。

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绝处逢生的喜悦中,总觉得如果奶奶能吃下东西,那就会好起来了。爸妈问奶奶还想吃什么,给她做,可是奶奶摇了摇头,又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2天后,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最爱的人,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距离她90岁的生日还有8天。在奶奶离世的那晚,她不停地用手抓着什么,嘴里发出嘶哑的喉音,一直喊着我爷爷的名字,还有我去世的大姑的名字。我们所有的家人,戴着口罩,围坐在奶奶的床前,陪伴着她在这人世间的最后时刻。

每一个人都心如刀割,却无计可施。当奶奶入殓的那一刻,我头痛欲裂,怎么都接受不了。我扑到奶奶面前,抱着她,声嘶力竭地唤她,可她再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回应我了。

奶奶离世后,很久很久,我都没能走出来,每晚都会梦见奶奶,在梦中,出现了很多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那时很穷,日子过得很苦,但是奶奶很宠我,有好吃的都是留给我的,只要奶奶在我身边,我就感觉很窝心。

好多次都被老公摇醒,他说我又在梦中一声声地喊奶奶了。我总是叮嘱他:“当你听到我叫奶奶时,千万不要叫醒我,因为我在梦里看到奶奶了。”我多希望这不是梦,而奶奶还陪在我的身边。

如果时间能倒流,和奶奶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我定会好好珍惜!

原来我老妈每天都去遛弯,和人聊天。可去年开始,懒了,每天睡不醒的睡。坐着也睡躺着也睡。看电视也睡。反正没事就闭眼睛睡。

吃的方面也比过去少了。原来老妈比我还能吃,饺子能吃十几个。家里经常得炖肉,还爱吃油炸的东西。80多岁的人了,我都吃不过她。去年开始饭量少了一半,饺子就能吃几个,肉也不吃了。

住院后,老说梦见我家故去的亲人了,三天两头的梦见。听说梦见故去的人就是他们在召唤她呢!我是做好了思想准备了。果然,住院半个月后,老妈走了!90岁差俩月。

开始出现饭量大减,很少说话,两手攥不到一起,手老是摊开的 ,胡言乱语说些看到已经离世的亲人等!动不动就给家里人交代后事,开始张罗离世要穿戴的寿衣,气候季节交替的时候,有些老人容易一病不起。

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身体特别好,声音也很洪亮,入睡非常容易,在她86岁那年刚立春感冒后,就一天天严重卧床,思维很清晰就是出现吃的很少,比较虚弱,亲人们去看望都是闭着眼睛说话 ,稍微一有精力的时候就给身边家人交代后事,一到天麻麻黑就开始胡言乱语,说我爷爷在大门口等她,还说有两个童儿在大门口的花椒树下等她,听的人慎得慌也很心酸,感觉奶奶是不是真要走了。后来就不停念叨还没有回来看望过她的家人,到了晚上就要着让家里人把备好的寿衣给她穿上,连鞋子都要穿好,说她随时要走。奶奶真的是见完家里所有亲人,寿衣穿戴的整整齐齐才咽气的,她是真的预感到自己不行了!

吃什么东西都吐,想看老朋友。如果做梦,第一天梦到很多动物,第二天梦到去世的亲人过来找他,一个星期内老人就要走了。

根据老人家说,一个老人白天无缘无故就喜欢瞌睡,就很容易出事,我奶奶之前就是,大白天的就喜欢打瞌睡,以为她是累的,但是那段时间每天都如此就感觉怪怪的。

开始吃不下饭就要注意了,我们家的老人再怎么感冒生病,一旦开始吃不下饭,我们家就会很紧张。

还有就是老年人真的经不起任何摔跤,我奶奶就是摔跤前人都是很精神硬朗的,有一次在姑姑家不小心摔了,之后精神、身体状况就大不如从前,慢慢的人就更严重了,没过两年就去世了。

不过那些信号也不能全信,还是要相信医疗 科技 ,生前好好对老人,比死后做什么都强。

老父亲前年走的,90岁。在他去世的半年前后,自己因为经常出去小区附近遛弯,他自己摔倒了两次,第一次自己回家身上有土,家人才知道,第二次我被电话急找到家附近的路边,他自己摔倒被好心路人扶到路边。后来也出去走(已成习惯),这期间脑子清醒没什么问题。再后来饭量只是之前的三分之一,后来走路不远就要坐下休息,我其实已经特别注意了……[流泪],后来面色很不好,我老娘是医生,我们送他去了医院,在他去世的前两天凌晨两点十分,在黑暗中他半晕半醒时,趁我没注意,自己拔掉氧气管鼻饲管,我惊讶告诉他不行时,他睁大眼睛看着我,一句话没说出来,慢慢昏迷…最后在医院去世的[流泪]

我爸临宗前屁股旁的一个伤口突然干了,早几天专门抓空,说以前旧 社会 发生的事情,过了几天到半夜喘气很急,我们都起来了到了凌晨3点钟去了,不过96岁很安详,

我父亲生病时(查出来时已经晚期)我们找一个医生亲戚一起骗他是肠梗阻,庆幸的是一直怕得癌症的他居然信了,一直坚信他很快就会好的,叫我妈妈农活不要做,等他一起,当然要收花生,也不要我妈去,脾气那个好啊。我妈说一辈子就最后这次生病我爸没发过脾气,对她真的太好了,从来没有的事。等到最后我妈告诉他,他的病不好治,他才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就四处打量,也不闭眼睡觉了,一直就这看看那看看,想多看看这个家,这个他一生呵护的家人。当时我弟弟要给他理发,他坚决不让,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他想多活几天,(我们这人要咽气时给理的一次发)只让给他刮胡子。可是当我奶奶他的妈妈来看他时,不知道怎么奶奶拉着他的手突然哭着叫了声:三儿。爸爸在也忍不住哭了,一个人在坚强可在自己母亲面前永远是弱者。可也就一哭,气没上了

我是哭着写完这篇文章的,我父亲离开8年了,我一直想他,想小时候他扛着我去好远的地方看**,就是因为我喜欢。他是我的天,我遇到再大的难题他都不会说什么,只会默默的帮我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题。

不要管老人身体有哪些信息,只要在他们有生之年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