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

老人 0 40

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第1张

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
导读:不少喂母乳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感觉吧,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断奶。我当时给儿子断奶,也是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失恋”一样,母爱是无私的,却有时候也自私,总觉得断奶后“他就不再是我的唯一了”,那种亲密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很多妈妈断奶时都是边狠心断奶

不少喂母乳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感觉吧,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断奶。我当时给儿子断奶,也是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失恋”一样,母爱是无私的,却有时候也自私,总觉得断奶后“他就不再是我的唯一了”,那种亲密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很多妈妈断奶时都是边狠心断奶边流泪和孩子说“对不起~”。

其实,“断奶”不仅会带给妈妈这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不好受,母乳就像是和妈妈的一种连接,而断奶了,心里难免会有失落、会焦虑,还可能会没有安全感。

尤其,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枚没经验的“虎妈妈”,断奶方法不正确,瞬间让这种感觉飙升几个度,就如下面这些做法。

网友现身说法,看你用过哪个?机器猫的小花园:断奶时抹了臭豆腐,娃的哭声真的是响彻云霄,也把为娘的心撕碎了……终究会过去:我抹的牙膏,前两个晚上宝宝会想吃,我就抱抱她,哄着也睡着了。麻麻是超人:我当时抹的万金油,她闻味道不对,不肯吃,但是拼命的哭,不夸张哭了2个多小时,就那样,哭了几天,倒是把奶断了。平静的大海:断奶时抹了牙膏和红墨水,告诉他neinei流血血了,摸了药药,他一看那么恶心,坚决不吃了,还给我把衣服拉来盖上。

京妈说:给宝宝断奶时,选择在乳头上抹点墨水、辣椒水、黄连水、大蒜、臭豆腐、芥末、清凉油、牙膏、藿香正气水……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很熟悉吧,孩子吃上一口,是再也不会再碰了,但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不好好吃饭、不爱说话,内心是无比失落的。

宁哥的小迷妹:我儿子13个月断的,断奶当天贴了个创可贴,他一想吃,就让他看看他就摇头不吃,但是不喝奶粉,然后吃饭;但是我贴创可贴过敏了,儿子断奶是没怎么受罪、也没哭,倒是我过敏痒的我想哭。

京妈说:断奶时贴个创可贴、胶带之类的东西,孩子看到neinei没有了,虽然心里想吃但也只能忍了,其实换位思考,孩子内心肯定也是很挣扎的;

小欢:儿子一岁断的奶,说断奶,爸爸早上直接把他送到奶奶家,住了三天,哭了三天找妈妈,我在家哭了三天,回来后就不吃了,给也不吃了。喵喵:国庆节带儿子回姥姥家,节后没带回来,姥姥说,刚开始的几天,很不开心,总念叨找妈妈,想吃奶,姥姥带着出去玩会也就好了,适应了几天也就好了,等过了一个月再回去接他,就不再找奶吃了。

京妈说:不少妈妈会选择这样的断奶方法吧,直接和宝宝分开,把孩子送去奶奶家(或姥姥家),或者妈妈出去走几天,不与宝宝见面式断奶,等再见面也就自然不吃了。

这种方法是有效,但是对孩子最不好,本来断奶期间孩子就容易情绪不好,再加上没有妈妈的陪伴,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如何正确的给孩子断奶

家长团的“智慧”是不容小觑,可能还有很多京妈没写到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断奶方法。也的确,孩子是会被这些“可怕”的东西、场面给吓住,不再吃奶,但家长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孩子好吗?

京妈还是建议,给宝宝断奶,方法要正确,准备断奶时候,要考虑下面几点。

1、年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甚至更长时间”。

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1岁以后根据母子双方共同意愿“爱喂多久喂多久”。

所以,母乳喂养,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可以喂到2岁后断奶甚至自然离乳;若是母乳不够或因为其他方面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宝宝断奶的年龄。

2、季节

断奶的季节也有讲究,断奶时要避开冬天和夏天,最好是选择春秋季。尤其不建议选择炎热的夏天给宝宝断奶,本来因为热宝宝就可能食欲不好,再加上断奶心情不好、孩子适应配方奶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样长时间吃不好、心情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方法

正确断奶的方法,建议循序渐进式断奶。

也就是决定断奶后,要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延长喂奶的间隔,同时增加辅食的量,让宝宝适应并接受配方奶。

方法:再具体一点,就是妈妈可以先故意的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掉不太重要的一顿奶,加大辅食量,一周左右后,如果宝宝适应、消化吸收情况良好,妈妈也不涨奶,那就可以再减少次重要的一顿奶,这样逐渐的减少喂奶次数,最后实现完全断奶。

PS:

① 切忌使用“暴力式断奶法”,否则可能导致妈妈严重堵奶、乳腺炎等,导致宝宝严重的分离焦虑;

② 减少喂奶次数,最好先减少白天再减少晚上喂奶,白天会有很多可以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情,相对来说,宝宝的适应度要高;但早晨和晚上孩子对妈妈依恋度高,减少喂奶会有难度。

给孩子断奶的几个注意事项

1、提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要断奶

很多妈妈准备给孩子断奶,会直接吃点回奶药断奶,孩子想吃奶不是不让吃就是一下子奶水很少了,导致孩子一头懵,吃不饱心里还失落,弄得孩子很难受,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前和孩子沟通,等孩子从心里上能接受了再去断奶,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是最低的,大人也不会很痛苦;毕竟如给孩子讲“奶精灵”的故事。

2、提前适应配方奶

很多吃习惯母乳的孩子,对配方奶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多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妈妈,决定给孩子断奶,结果断奶了孩子不吃配方奶,每天只吃几口辅食,个子不长、体重也不增加,慎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直接“断崖式”的断奶,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断奶前,除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仍需要继续吃配方奶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提前接受并适应配方奶。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孩子断奶了,配方奶一口都不喝,影响生长的情况了。

3、断奶前后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

很多人说孩子断奶后容易生病,这可能是由于孩子胃口不好或心情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所致。甚至有些妈妈趁着孩子生病期间,吃奶较少的时候给孩子断奶,这样的做法是完全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断奶时机切不可选择孩子生病时(或出牙、搬家、换保姆、外出游玩、妈妈准备上班时等),这些时候选择断奶都会加大难度。

准备断奶时,最好是先带孩子去保健医生那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医生说孩子身体状况好、消化能力也好,是可以考虑断奶的。而且,断奶后,仍然需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不适或异常时,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4、断奶期间要有耐心

很多妈妈给孩子断奶,本来因为要断奶,孩子和妈妈的心情都不好,再加上孩子哭闹、不吃配方奶、影响睡眠等,妈妈可能就扛不住了,脾气不好的妈妈可能对孩子大骂,心软的妈妈可能会放弃给孩子断奶。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妈妈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耐心的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三天就断奶了,也有的看孩子可能断断续续两周都不能断奶,具体的断奶时长也要看孩子需求,但不管时间多长,妈妈需要和宝宝多接触,仍保持亲子关系。

断奶后宝宝可能会很粘人,也易发脾气,而妈妈受激素影响也会很失落、容易感伤,这些都需要耐心的去面对。

5、决定断奶,妈妈要“狠心”

说到断奶,几乎每个妈妈都有一把辛酸泪,反反复复尝试了好几次,就是断不了,都下定决定要断奶了,听到孩子一哭,心软了;晚上孩子找奶吃,给吃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反复断奶不成功的局面。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期间,有耐心是必须的,妈妈首先不能焦虑和烦躁,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要多耐心的坚持;而且也要狠心,不能听到孩子一哭就“投降”了给孩子吃奶了,一定要“狠心”些,长痛不如短痛,坚持几天,也就断了。

6、断奶期间要多陪伴孩子

很多选择“分离断奶”的妈妈,自己都偷偷抹眼泪,想想孩子想妈妈、想吃奶时更是多么的无助。

正确做法:断奶期间,妈妈不仅不能离开孩子,更要多孩子格外的关心和照料,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抚慰他不安情绪,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坎儿。

7、家人要多支持断奶工作

很多家庭,不觉得断奶是件复杂的事儿,而且觉得养育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断奶也很简单,直接不给孩子吃奶就可以断奶,并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从细微处给予支持。

正确做法:从断奶前,家人也要多发挥作用,做好支持工作,如多陪伴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意识的逐渐减少孩子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提前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等尤其是爸爸的陪伴很重要,要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接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总结一下:打算给宝宝断奶,断奶时间要选对、方法要正确、多陪伴宝宝、有耐心还要坚持。

很多宝妈因为断奶下不了决心,因此会将孩子送到姥姥家断奶。而热情姥姥也是用加倍的爱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女。

赵女士自儿子出生以来,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将儿子养得皮肤白皙红润,小身子可壮实了。但是生孩子以来,赵女士就变成了全职妈妈,一家三口的开销全靠孩子爸爸一人养活。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销也越大,所以便打算回归工作,为儿子多赚一些奶粉钱。正巧孩子也到了断奶的年龄。

婆婆家离得比较远,不方便平时俩夫妇看望孩子,于是赵女士就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里断奶,顺便让姥姥帮忙带孩子,自己好去工作。

老人家不太会使用视频通话,没办法随时让赵女士和孩子通话, 两个月后当赵女士终于有假期回来看孩子的时候,赵女士几乎都认不出儿子来了。

原来儿子的脸不止大了一圈, 腮上的肉就像挂在脸上,加上儿子本身眼睛就不算大,脸上胖的眼睛都成两个小豆豆了,从正面看几乎都看不到耳朵。

一了解才知道,姥姥出于疼爱孙子。又觉得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就给孩子吃各种有营养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赵女士无奈又感到好笑。

不少父母都会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但是这样也不是全是好的,将孩子给长辈的效果肯定不如父母亲自教育,即使老人带娃有经验,但思想却还停留在以前,因此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害处。

1 容易溺爱孩子

在孩子犯错或是任性胡闹的时候,孩子父母可能还会狠下心来教育孩子,但对于老人来说,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而言是其次,让孩子过得舒心快乐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为了能够让孩子高兴,对于孩子的各类要求会比较宽松,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会处于“孩子还小不懂事”的心理,放纵孩子的行为。

2 缺乏自主性

可以发现,很多老人家带出来的孩子自主能力会比较差,这是基本是出于两方面的问题。老人家精力并没有那么充足,与其手把手教孩子做好某个事情,不如自己帮他们包办来得省心。

还有一些舍不得孩子做事情的爷爷奶奶,将孩子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情都帮忙着做,想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让孩子开心。

3 饮食不合理

老人家对于科学饮食并不了解,只是想把所有好的东西全部给到孩子,于是会将所有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孩子吃。要是让孩子吃蔬菜或者什么,会被认为没营养。

老人也有可能不清楚水果等重要性,没有年轻父母的花样那么多,想方设法地给孩子权衡营养,他们只会按照老一套的方法给孩子补充营养。

4 学习思想跟不上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家反应更加缓慢,要是由老人家带孩子,孩子的冲劲没有年轻父母带的那么高。孩子在小时候其实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如果生活在一个都是老人家的氛围里。

受不到这方面氛围的熏陶,孩子在学习上会倦怠。等到之后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的阶段,老人家对孙辈的要求也没有很高,孩子没人督促,也就得过且过了。

孩子还是自己带还是更放心的,免得一段时间看到孩子的成长收获“惊喜”。要是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将孩子托管给专业的老师,效果会更好。父母在忙于工作的时候,也要多分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

断奶是每个吃母乳的宝宝必然要经历的一劫。但把宝宝送回乡下断奶,真的有必要吗?个人认为,像狠心把母子分离、摸辣椒水或苦瓜汁这种堪称“粗暴”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宝宝断奶,还有可能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并不可取。

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失安全感,特别是部分对母乳依赖性特别强的宝宝,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使宝宝更加厌食、睡眠差、不愿和别人交流、精神萎靡,甚至生病。

那么该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断奶呢?其实也并非像有的宝妈想象中那么难,从半断奶到断奶,只要你在这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轻松断奶不必愁!

半断奶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1、所谓半断奶,是指让4-6个月的宝宝养成吃母乳以外食物的习惯,比如牛奶、羊奶、米糊、果蔬汁等。

2、在开始半断奶之前,要先练习用奶瓶和匙子吃食。如给宝宝喝30ML的果汁,可以先用匙子喂一部分,剩余的装在奶瓶里喂。

3、刚开始,宝宝可能会排斥,也许舌头不好使,有时会把奶和果汁撒溢出来,但宝妈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应耐心继续努力,坚持直到宝宝适应为止。

4、对于母乳不足或厌恶牛奶的宝宝,可以适当让他吃些面汤、米汤、肉汤等,并在他习惯适应之后开始在里面添加代乳品,并加少量其它有形食物。

5、假如宝宝怎么也不肯用匙子、奶瓶吃食,就说明半断奶可能稍微有些早了。

断奶如何进行

1、宝宝从开始断奶至完全断掉需要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这也是我们逐步给他添加辅食,量从少到多乃至全部代替母乳的过程。

2、宝妈们平时就要做好给宝宝断奶的准备,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否则突然断奶,会致使宝宝无法适应,持续哭闹、连续消瘦,影响宝宝的健康。

3、通常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添加辅食了,面粥汤水、饼干、水果汁、蔬菜汁等等,减少哺乳1次,使肠胃消化功能慢慢适应。

4、宝宝10个月以后,就可以以米、面类食物为主食,奶类、代乳类为辅食。这样,一但宝宝断奶,就不至于“断粮”了。

5、准备断奶之前,宝妈可以吃一些回奶的食物,如:用生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煎水当茶喝,连吃3-4天,奶水即会慢慢变少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宝妈断奶时涨奶的痛苦。

宝宝即将断奶,意味着他不再唯一依赖妈妈而生存。我们为他步入成长的新阶段而感到欣慰,同时也有小小的“失落”感——宝宝不再那么需要我。所以,在宝宝还没有完全断奶之前,宝妈们请好好珍惜和享受这只属于你和宝宝二人的亲密时光吧!

宝宝到适合的年龄,妈妈就需要及时的断奶,但是断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宝宝离不开妈妈,一离开妈妈以后就会哭闹不止,那么断奶到底要不要离开妈妈身边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宝宝断奶妈妈不能走开,因为失去母乳已经比较痛苦了,妈妈在离开就等于雪上加霜。如果妈妈在身边,可以适当的给予安慰,可以减轻失去母乳的痛苦。

其实,妈妈要留意宝宝的表现。如果宝宝平时比较黏人,妈妈不在的时候哭闹不止,说明宝宝不能很好的脱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最好不要在断奶时离开,至少可以给宝宝心理上的安慰。

相反,宝宝平时表现良好,不会特别黏妈妈,即使妈妈不在也不会苦恼,那么可以考虑在断奶时离开。这样孩子不哭不闹的,就会顺利的度过断奶期。

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就算是妈妈离开宝宝身边也应该有一个熟悉的抚养人,比如宝宝的爸爸奶奶或者外婆。这样至少可以给宝宝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也能保证宝宝安全,不要把宝宝托管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