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平安之福 “登泰山 保平安”,祈祷平安,是大多数游客攀登泰山怀着的美好愿望。泰山老奶奶,更是老百姓心目中“有求必应”的平安守护神。多少人,怀揣着对平安吉祥的向往,对泰山老奶奶的虔诚,攀登泰山,祈福纳祥。 2、 求子之福 泰山
1、 平安之福
“登泰山 保平安”,祈祷平安,是大多数游客攀登泰山怀着的美好愿望。泰山老奶奶,更是老百姓心目中“有求必应”的平安守护神。多少人,怀揣着对平安吉祥的向往,对泰山老奶奶的虔诚,攀登泰山,祈福纳祥。
2、 求子之福
泰山老奶奶能福佑众生、广布恩露,人们信奉为滋生万物、主管生育的送子娘娘,泰山求子风俗从古至今持续已久。祈求而得的孩子受泰山老奶奶福泽,将会茁壮成长。日后一旦生儿育女,必定要到泰山还愿。若求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
3、 生死之福
“魂归蒿里”,蒿里山,位于泰山之前,是世界华人的魂魄所在。泰山主生死,而蒿里山在泰山旁,被公认为是聚敛魂魄的鬼都。穿过奈河,进入蒿里山阴曹地府,魂魄在这里得到转世,也就有了人们的今生来世。
4、 家宅之福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刻在泰山石上的“泰山石敢当”被尊为“镇宅之宝”。石敢当具有镇宅、厌殃、消灾、弭难、保佑平安等功能,可保家宅平安。
5、 祈愿之福
每年三月十五和三月二十八分别是泰山老奶奶和东岳泰山神的寿诞,这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善男信女都会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泰山,焚香祭拜,共同为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神祝寿祈福。
二、延伸阅读——传统五福
福开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人们孜孜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不仅提出了体现中华特色“福”,而且以“福”字为中心衍生出“福气”、“福分”、“福地”、“福相”、“福门”、“福将”、“福泰”、“福星”、“鸿福”等一系列概念,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福文化”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五福”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福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福理想”的标志。
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经常说“五福临门”。“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长寿、富贵、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传统习俗中,五福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1、长寿之福
《尚书》把“寿”列为五福之首。后世注解者对《尚书》中“寿”字的解释比较一致,都理解为“长寿”或“高寿”之意。
首先,长寿理想体现中华民族敬重人的生命价值。古人强调,人为万物之灵长,应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尚书·泰誓上》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隋唐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卫生歌》中说:“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穹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萁裘五福寿为最。”正是出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敬重,寿命长短才显得至关重要。人生的一切幸福都建立在生命存续的基础上,生命价值与寿命长短紧密相关,寿命长短自然成为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
其次,长寿理想是社会各阶层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在中国历史上,祈求长寿在各个社会阶层中都具有高度的社会共识:封建帝王希望“万寿无疆”,平民百姓向往“寿比南山”,父母期待新生婴儿“长命百岁”。活多少岁方为长寿?孔子嫡孙、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其编订的《五经正义》中说:“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庄子·盗跖》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再次,长寿理想的实现途径是奉行养生之道。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了融合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道家和道教重视修炼养身,将长生不老作为身体修炼的终极目标;儒家强调道德养生,孔子提出“知者乐,仁者寿”,董仲舒对“仁者寿”的原因作了精辟解释:“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最后,长寿理想与多子多福观念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父系血缘为本位的社会,父系血统的延续至关重要。个体寿命久长既有利于婚育,更有利于人丁兴旺、传宗接代和永继香火;子孙众多不仅仅是个人的福气,更是家庭和家族的福分,即所谓“多子多福”。
2、富贵之福
《尚书》把“富”列为第二福。现代注解者对《尚书》中“富”字的解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界定为“富裕”,有的解释为“富足”,有的理解为“富贵”。“富裕”说和“富足”都是从经济角度强调物质财产或财富的充足富余。“富贵”说则包含了经济与政治两个维度,其中“富”主要指物质财富和经济地位,“贵”主要指官职禄位和政治地位。综合而言,“富贵”说既包括“财”也包含“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深厚民间基础的“财文化”和“禄文化”。获取富贵,避免贫贱,是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富贵之福的实现途径有二:一是发财致富。福与富起源于同一个字,古人对“福”的释义多作“富”,“福”与“富”可以互解;中国传统吉祥图《百福图》就是以古字体写出各样“福”与“富”字一百个,《百福图》中“福”即“富”。东汉训诂学家刘熙《释名》说:“福,富也。”传统社会里的“财”主要指物资和金钱,也可以称为“利”。古人认为求财谋利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是功名致贵。在中国传统社会,“禄”被认为是福的重要标志之一,“禄,福也”。功名利禄的核心是获得权力和做官从政,只有获得功名利禄,才能体现社会地位的“高贵”“显贵”。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广大平民阶层获得官职和权力的唯一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即所谓“学而优则仕”。传统社会的官位不是非功利和超功利的,掌握权力也能获财,如“当官发财”“加官进禄”。富贵是“钱”与“权”的结合,既有钱又有权,就能享受富贵之福。
3、康宁之福
《尚书》把“康宁”列为第三福。何谓康宁?有的解释为“平安而无疾病”,有的解释为“身心舒泰无疾病”,有的理解为“康健平安”。归纳起来,“康宁”就是身心健康和平安无事,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主要指生理层面,其标志是没有疾病缠身,没有疾病困扰。古人非常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格言联璧》中说:“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实用的“养身”经验,如卫生养身、饮食养身、运
动养身、修炼养身、药物养身、治疗养身等,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传统“养身文化”。
二是心理安宁。心理安宁主要指心灵宁静和心态平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健康。古人认为,达成心理安宁的具体方法很多,其根本途径在于“养心”。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
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格言联璧》提出“六心”说:“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三是平安无事。“平安”就是没有风险,没有遭遇危险,“平安是福”的观念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源远流长。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无灾无难便是幸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无事之家,不知其乐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4、 好德之福
《尚书》把“攸好德”列为第四福。攸,所也;好,喜好;攸好德,所爱好的美德。以德为尚也是一种幸福,而且是幸福的根本所在。遵循厚德载福和积德成福的理念,把爱好美德视为人生幸福的要素之一,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福文化的鲜明特色。五福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厚,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在古人看来,德是福的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不断增长,培植其他四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五福。千百年来人们这样祈盼,为此付之行动,成就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式样——“五福文化”。
“德”的含义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人生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切有关社会人生的健全身休、健全心理、健全道德、健全社会功能等健全通则都包括进
来了。《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韩昨子·二柄》:“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管子·心术上》:“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庄子·外篇·缮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者也。”德是什么?德是性情的端端正正的体现。《礼记·大学》:“德者本也”。德是万事万物、人生社会的根本。
“好德”是一切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晋人范文子说:“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又说:“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儒家提出以行善为中心的“德福一致”思想,倡导仁爱、忠义、礼仪、睿智、诚信等五种道德准则,践行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五种美德品质,实现大德必寿、义而富贵、善者康宁、修德善终。
品德修养如何转化为福?一般是经由行善积德再实现积德成福。《尚书·汤诰》说:“天道福善祸*。”孙思邈在《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周易》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认为:“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孔子主张以义取利,反对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清人石成金认为,幸福不会“不期而至”,只有先播种才会有收获,行善修德就是一种“种福”行为。“世人皆欲长寿富贵等类,但此诸福,未有不从种根而生者。盖言行有利于人者,俱为之方便,即俱为种福。兹非方便于人,实种福于己。”石成金还为世人如何行善积德开出十个方子: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5、 善终之福
《尚书》把“考终命”列为第五福。考,老也;终命,高寿善终;考终命,即尽享天年,长寿而亡,寿终正寝,民间的通俗说法为“好死”。善终者能避免横祸,无疾而终,心无烦恼与牵挂、安然而自在的离开人间。善终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后享受的“福分”。
考终命含义非常丰富。一是坦然面对死亡。死亡是每个人必然面对的人生归宿,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不同的生死观念。古人认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是衡量善终的首要标志。儒家提倡的生死观是乐天知命,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既然生不由己,死亦天命,那么,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好好把握住“生”。道家主张自然主义生死观,强调要顺应自然。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必然不可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样,这是自然规律。“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二是无疾而终。在离世的时候,没有遭受慢性疾病的折磨和痛苦,而是机体的自然衰老,,生命的自然终止。无疾而终取决于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既要珍惜
生命,明白养生、养心之道,又要懂健身之法,还要知调养之术。无疾而终的欲求具有非常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三是终生无憾。个人安然离世,所有的欲求得到满足,所有的愿望得到实现,
没有留下遗憾,没有留下后悔,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大地。
四是死得其所。儒家认为,“善终”不仅体现在自然生命的绵长,也体现在死的社会价值上。儒家推崇个人为了集体利益而慷慨赴死的价值取向,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义凛然。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泰山奶奶生日适合送什么花 -
1个回答回答时间:2022年4月21日
最佳回答:康乃馨。康乃馨,原名:香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caryophyllus又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caryophyllusL
请问谁知道拜神用什么鲜花,求告知泰山奶奶吧 - 百度贴吧
回复数: 3发贴时间: 2018年06月25日
1楼: 平时正常能看到的,谢谢
2楼: 个人觉得,能送给母亲的都可以——泰山娘娘
贴吧
供奉泰山奶奶用什么花束好 - 民俗文化专家答疑 - 问一问
5分钟内回复 好评率98%
供奉泰山奶奶用什么花束好
马上提问
供泰山奶奶用什么花
125人正在咨询
请泰山奶奶像回家供奉
131人正在咨询
泰山奶奶佛像
135人正在咨询
供泰山奶奶用什么花
125人正在咨询
优选社会民生答主在线答疑
在线
社会民生惠子
民生百事通
44
“回答有帮助”
已帮助226人
擅长:民俗文化,时事政治,公务办理
提问
在线
社会民生吴老师
民生百事通
活跃之星
44
“态度非常好”
已帮助2791人
擅长:民俗文化,公务办理,时事政治
提问
更多答主
问一问
泰山奶奶喜欢什么花 - D时代
7月28日泰山奶奶开财库,所以泰山奶奶面前要放招财的植物!17286℃四大的DA很厉害吗 25012℃X1106S二极管参数 27108℃连信拉黑后对方能看到距离吗 8213℃
wwwdtimecom
大家还在搜
供泰山奶奶用什么花
请泰山奶奶像回家供奉
泰山老奶奶殿外种什么树
泰山奶奶佛像
泰山老奶奶供奉位置
有泰山奶奶的堂口厉害吗
泰山奶奶与观音左右摆放图
供奉泰山老奶奶的花束
泰山奶奶的生日应该买什么贡品 -
2个回答回答时间:2017年9月28日
最佳回答:水果、糕点、鲜花都可以。香蜡纸烛少不了。泰山奶奶是以中国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
我想问问如果我所求心愿达成想去泰山奶奶送花送什么花呢
回复数: 2发贴时间: 2017年03月08日
1楼: 前几天我爬上泰山,真心诚意泰山奶奶保佑我今年能找到
2楼: 许愿时候说如若实现定来给奶奶献上XX。我们这边老人
贴吧
平日里 给泰山奶奶上什么贡品最好啊 - 泰山奶奶吧 - 百度贴吧
回复数: 7发贴时间: 2013年01月09日
2楼: 希望你作参考,以上是我泰山道家正路之神供奉的大致
4楼: 杮子不能用。梨也不能用。火龙果也不能用。
贴吧
或者说该带些什么来奉祀泰山奶奶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吧 - 百度贴吧
发贴时间: 2020年06月28日
1楼: 上香朝拜、许愿还愿,
泰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人们都有这一习俗,据泰安县志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 泰山老奶奶 )祈愿。"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并向碧霞元君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若没达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许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礼、挂袍送匾、出资修庙,也有植树造林者。 进香 泰山进香有"春香"、"秋香"之分。由于东岳大帝的生日是三月二十八日,碧霞元君的生日是四月十八日,所以香火最盛。进香的准备工作也十分复杂,需要联络会员、收敛会费、购置祭品等。准备妥当后就开始起程上山进香,进香的步骤有"起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供、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上山进焚的香纸主要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之君玺",有钱的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增加效力。送子娘娘:近年来到泰山求子嗣又出现了新的风俗,那就是压枝(压子)和全枝(拴子)。所谓压枝是指用石头压在树枝上,谐音“压子” 所谓拴枝是用红布条拴在树枝上,谐音“栓子”。 上山进香求子称作“拴娃娃”或“偷子”。进香的程序是“起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供,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上山进焚的香纸主要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东岳大帝为副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用锡箔、裱糊、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之君玺”,有钱的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以期增加效力。进香之后,就可以“拴娃娃”了。据《寿春岁时纪》载,在碧霞元君祠,庙祝在神座前摆放着许多镀了金色的泥娃娃,供人抱取。如果求生男孩就拴一个金男娃;求生女孩,就拴一个金女娃。凡来“拴娃娃”的都必须向庙祝交钱,谓之“喜钱”。日后若赖以神助,如愿得子,就必须为泥娃娃披红挂彩,并送回原处,谓之“还子”,并要向泰山娘娘进香还愿。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关于“拴娃娃”的习俗写得十分清楚,称“拴来的泥娃娃照样要天天喂它吃东西”。并记载了北方民间这样一个传说:有个人家,主妇锁上门出去走亲戚,中午被留下吃饭没回来,邻居突然听到她屋里有小孩哭声,可这户人家并没有儿女,后来才知道是拴来的娃娃饿哭了。 民间向来还有“心到神知”之说。也有些人在向泰山娘娘求子时,并不先进泰山朝拜,而是在当地举行虔诚而隆重的求子仪式。首先,由妻子出面,带上礼品去求当地的“神妈子”择定吉日,安排求子仪式。第二步,购置香烛、火纸、红布条、供品等。其中,必有枣和栗子两种食品,取其“早生贵子”的谐音,红布条上写有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第三步,求子妇女点燃九炷香,与“神妈子”一起跪在供桌前,祈祷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后将红布条焚烧。求子妇女进香后各取一只枣和栗子吃下,与“神妈子”一起跪至香火全部燃尽。 当然,日后一旦生儿育女,必定要到泰山碧霞元君祠还愿。若求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还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献礼者,有挂袍送匾者,有捐资修庙者,也有植树造林者。现碧霞元君殿内有个黄铜大香炉,高一米多,三足两耳、雕龙、工艺精湛,就是台湾信士陈英杰先生求子如愿,答谢神恩所捐献的。 眼光娘娘(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祛病防疾,在众多的元君庙(殿)中,塑有不小与祛病防疾有关的娘娘,癍疹娘娘(癍疹圣母保佑和慈元君)、痘疹娘娘(痘疹圣母立毓隐形元君)等。天津天后宫的娘娘们,眼光娘娘手托一只大眼睛,象征着明目祛眼疾,雅称“眼光明目元君”癍疹娘娘左手握一形似莲蓬的东西,上有许多癍点,雅称“癍疹回生元君”耳光娘娘作双手捧一个耳状,雅称“耳光元君”。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眼光、癍疹,还是送生,催生,这些娘娘们只分管一个方面,唯碧霞元君名前加“天仙”、“永佑”之类的定语,说明她比其他娘娘高一个档次,或者说是她们的统帅,分管单项工作的娘娘们的职能,泰山奶奶都有。 民众到泰山为泰山奶奶烧香叩头,除为已为人祈求祛病外,还有一种预防疾病的心理。不少人在泰山碧霞祠院内用硬币或石块磨碰“御碑”,口里不停地念叨“御碑磨,御碑碰,磨御碑不生病。”
算命大事做到运筹帷幄的方法如下,他们是没有神明指点的。像是我们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星相效应,就是在别的人面前非常的内向,却又想表达,而且认为在陌生人说话是说明自己不明智的,有些变化的生活是非常讨厌被人限制的,这些话都和我们所想的差不多,也就是对人格的描述,但是有的人会把自己主动地带入在里面,这样也就会说明自己特别符合他们说的这几点。我们的人格特点,虽然这些说法都是特别的广泛的,但是自己也会相对应,其实算命他和星座是差不多的,如果我们算命的人给的答案也符合,我们心里想的,就会自己代入这些,不管是不是符合也都会说自己是符合的,我们总是会找到逻辑,让它符合,从来不会对占卜是有一点怀疑的,了解了这个理论,在想算命先生和占卜的东西都是在描述非常模糊的东西,这些模糊的东西其实放在谁的身上都是可以用的,这些描述的不是说你赞同,是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说它是错的。还有人会说你遇到的不一样,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学的名词,算命的人虽然说你不出情况就可能考上大学,如果以后没考上大学,算命的人就会说提前退学,或者是遇到了不好的老师,你也不会说算命的,其实算的不准。但是如果你考上大学之后,你就会相信他,算命大师说的非常的准,所以当算命先生给了你一种方案之后,你就会自己去配合,从而证明出这种说法,无形也是给了他可能,其实这也是一个心理暗示,就会说明如果你知道结果,你也会成功的到底。很多人都会说他非常厉害,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一个智商的压制,不管是生活中只是那些,如果慌乱之后就不会再选择道路而已,其实这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心里,都是自己做的事情,如果连自己也不相信,就不用再去尽一个算命的先生,如果自己已经下定决定,下定决心就去做就可以了。
泰山奶奶在堂口管理的事情包括:
1 庇佑众生,主管幸福、财富、健康、子嗣等方面的神仙。
2 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指挥泰山的神兵神将,维护人间的和平与稳定,保护人间生活的幸福。
3 能为众生造福,如“贫者愿富,疾者愿安”,为人们带来富足的生活。
4 满足疾者愿安的想法,身有疾病不得痊愈的人可以祭拜泰山奶奶,祈求健康。
5 被称为“送子娘娘”,人们认为泰山奶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所以是百姓心目中的慈母和圣母形象。
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在道教中地位崇高,被尊称为“天仙圣母”,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
具体如下:
一、盘古头化泰山
其实关于泰山的信仰,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古代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盘古因为过于劳累,身体倒下化作了万物,而他的头腹手脚分别化作了我国的五岳,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则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而双脚则变成了西岳华山,也就是金庸小说里岳不群当掌门的那座山。
可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也是三国时候,徐整写的《三五历记》中才记载的,所以说盘古头化东岳的这个传说应该是在这之后,而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先秦时期已有体现,这个传说可信度并不高。
二、碧霞元君传说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故事。
话说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武王认为封赏建立功勋的开国功臣,可思来想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礼物封赏给这些大臣们。
在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他还真的想出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他就将全国的土地分别封赏给了这些建立功勋的大臣们。
这姜子牙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全国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就唯独剩下一座东岳泰山,他想将这座山留给自己,可是没有封赏的人却还有好几个。
泰山这块风水宝地,不仅武王的护驾大臣黄飞虎看上了,而且还搬武王作为威胁,说是武王答应了自己,把这块宝地封赏给自己。
三、泰山石敢当
关于泰山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我们都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再讲一个泰山比较出名泰山石敢当的故事。
传说原来泰山山脚下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人,他勇猛异常,在泰山一带很有威望,泰安南边五六十里有个叫大汶口镇的地方。
这里有户人家姓张,他女儿这年十六岁,生的清新自然,靓丽脱俗。可是貌美的东西从来就是被人觊觎的,这张姓人家里果然进了一个妖物,每天太阳下山的时候就从东南方突然刮起一股妖风,这股妖风刮开姑娘门直吹她屋里,天长日久,女孩就面黄肌瘦,虚弱的不得了。
这家人找了许多先生,也治不好她,于是就抬了头毛驴跑到石敢当家里求救。
那石敢当一听立马就怒火中烧,于是交代下人说,备下十二对童男童女,男的一人一鼓,女的一人一锣,再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捻成很粗的灯芯,准备一口锅,一把椅子,把东西备齐了,我们一起降妖去。
等这天天黑的时候,石敢当用火把灯芯点着,然后用锅把盆子扣住,偷偷的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不一会儿,东南风就刮来一阵妖风,眼看着风吹倒跟头,石敢当当即用脚一踢,锅翻了,灯光亮起来刺伤了妖怪的眼,同时十二对对童男童女一起将锣鼓打得通天大响震伤了妖怪的耳朵。
妖怪无奈只好往南方逃了,逃往了福建一带,后来福建又有农户家里姑娘得了这个病,于是石敢当又被请去治妖,可是这方法总是治标不治本,他往哪里走,妖怪就往反方向逃,治来治去,妖怪还是到处祸害姑娘。
这天石敢当走到泰山底下看到泰山上那么多石头,又想要到降妖的难题,妖怪一会儿跑这里,一会儿跑那里,妖怪的脚程他可跟不上,可是又不忍妖怪祸害人间。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到泰山找了一大堆石头,上面刻上了泰山石敢当几个字,谁家闹妖怪,他就分谁家一个,让他们放到家里的墙上。
这样一来,妖怪果然就不敢到处为非作歹了。
直到现在,泰山石敢当依然是,驱邪避煞,保家宅平安的镇宅之物。
四、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五、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泰山奶奶是中国内陆的山神信仰,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在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书《续道藏》载其全名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罚罪 ”。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建祠奉祀。到了明代,这段文字被铸造在碧霞祠的御制铜钟上,从此香火兴盛。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及数千里。”
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在沾化历代民间则只知泰山奶奶,不知碧霞元君。这是因为,世传泰山奶奶是泰山大帝的妻子,娘家是沾化久山。久山是沾化重镇,临河近海,建有驿站、巡检司、永利盐场,以繁华闻名遐迩。沾化民间关于泰山奶奶的故事甚多,自撷取二则以飨读者。
传说有一花姓夫妇,年过五旬喜得一女,取名花仙,视若掌珠。其实花仙不但长相丑陋而且头秃,被人们称为丑姑。有一年,花老夫妇因瘟疫相继去世,花仙便成了孤儿。她虽然没有亲门近支,但是善良的乡亲轮流抚养她,东家做条裤,西家缝件袄,吃着百家门的饭,日日长大。乡亲们指望花仙长大成人找个好婆家,也好对得起花老夫妇的在天之灵。
花仙家院子里有一棵老冬枣树,结的枣圆如铃、甜如蜜、脆如梨,非常好吃。花仙父母在世时,勤于管理,每年都结好多枣,除供乡亲们尝鲜外,还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求尝。父亲去世前,拉着不太懂事的花仙说:“这棵枣树,千万别糟践了,听您爷爷说,这种树非常难得,来之不易。”父母去世后,花仙不会管理,已经多年不结枣了。
可是,没想到有一年老枣树特别旺,葱茏的绿叶间竟然结出好几颗枣。枣子熟了,又红又大,玲珑剔透,花仙摘下来自己舍不得吃,敬奉养育她的婶子大娘。婶子大娘们被她的感恩之心所打动,谁都不肯吃,非要花仙自己吃不可。花仙无奈,只得依从她们。谁也没想到,花仙吃了那枣子后,竟然出现了奇迹。不几天功夫,花仙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粗矮的身形变得苗条修长,满头秃疮结痂囫囵脱下,长出满头秀发,眉清目秀,俨然变成一个楚楚动人美若天仙的窈窕淑女,而囫囵脱下的秃疮结痂则变成大银碗。从此,她便用银碗讨饭。从此沾化就有了“拿着银碗讨饭吃”的俗语。
有一天,全村人都做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梦。梦见一个骑着猎豹的裸女,从村北的马虎岭上来到花仙家,好多人都来围观。裸女自称是山神,对大家说,花仙是泰山大帝的娘娘,我是奉命带她去泰山同大帝完婚的。说罢就给花仙梳洗打扮,转眼间把花仙打扮的如同天仙下凡。山神将花仙扶上猎豹,猎豹腾空而起,踏上五彩祥云朝泰山方向飞奔而去。第二天,村里人们边纷纷议论着梦境之事,便去花仙家看个究竟,只见屋内空空,不见花仙姑娘的踪影。
后来,和花仙要好的几个久山姑娘很想念她,于是长途跋涉来到泰山,想见花仙一面。她们边寻找边打问,当她们向一位胡须飘然的老人问询时,老人默默沉思片刻,只遥指了一下泰山之巅金光闪闪的碧霞祠,不答一言飘然而去。当姑娘们精疲力尽地爬到山顶进入碧霞祠时,但见碧霞元君神像神似花仙姑娘。姑娘们意识到花仙真的成了神仙,便欲跪拜,但怎么也跪不下,只觉得眼前一阵昏黑,等她们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已经安然无恙地回到久山。
关于花仙成仙得道的故事,还有一则。传说花仙是一个很丑陋的姑娘,头上长满了秃疮,人们都叫她秃姑。她天生男孩子性格,顽皮异常,到处惹事生非。有一天花仙偷了邻居周婶家的瓠子,用刀把瓠子一切两半,将一半挖出瓠瓤,然后把瓠子皮扣在秃头上,又抓住商大娘家的大花公鸡抱在怀中,骑在花爷爷家的垣墙上玩耍。这时从南面天空中飘来一片祥云,但见云中有铁拐李、汉中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八位仙人。
道行最深的铁拐李一眼瞅见花仙,觉得很是惊奇,认为这位小姑娘具有仙风道骨。于是就对七位仙家说:诸位,今天我们仙班要添丁增员了,下边这位小女子骑着龙,抱着凤,玉冠霞帔,非同一般啊!说话间,垣墙变为龙,公鸡变成凤凰,瓠子皮变成玉冠,秃姑娘瞬间变成身材窈窕、满头秀发的靓丽仙女,腾空而起,踏上祥云跟随八仙而去。花仙位列仙班,云游四方,后分封到泰山,被尊为碧霞圣母,沾化人则尊称泰山奶奶,而久山人则尊称泰山老姑。从此人们经常见到一位美丽仙女给人们消灾治病、惩治邪恶,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明清民国时期,沾化有许多泰山奶奶庙,普通人家尤其久山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着泰山奶奶神像。在子弟科考、外出买卖,甚至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前,必给泰山奶奶上一柱香;渔民出海,要向泰山奶奶祈福求平安。每到农渔休闲时节,人们成群接队到泰山进香奉贡,祭拜泰山奶奶。据说,泰山脚下的客栈总是把沾化久山的客人待为上宾,吃“二笼包子”住上房,每开宴之前首先吆喝一声“沾化久山的客到了吗?”,哪怕没有久山的客人,只要有人答应“到了”,方可开宴。
泰山奶奶的故事,老一辈讲,少一辈讲,口口相传,几百年来深深扎根于民间,不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且丰富了沾化的文化内涵,2007年10月列入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