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笔者年届古稀,棋牌不会,歌舞不能,唯能涂鸦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割舍。我曾自嘲:“辛苦寒灯五十霜,用完笔墨十箩筐。闲鸥野鹤乱飞舞,不知何处是家乡。”我对古代书法先贤心存敬畏,对兰亭序、圣教序、祭侄稿、勤礼碑等名碑名帖,百读不厌;对当
笔者年届古稀,棋牌不会,歌舞不能,唯能涂鸦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割舍。我曾自嘲:“辛苦寒灯五十霜,用完笔墨十箩筐。闲鸥野鹤乱飞舞,不知何处是家乡。”
我对古代书法先贤心存敬畏,对兰亭序、圣教序、祭侄稿、勤礼碑等名碑名帖,百读不厌;对当代书法名家,也甘当学生,打心眼里佩服。
2002年我刚退休,就到当地老年大学报到,拜当地书法家张贵为师。张老师真草隶篆兼工,篆刻诗文俱佳。学员们除向张老师讨教书法技艺,还求他的墨宝,求他刻印,张老师一律无偿满足。几年下来,我们和张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1月,张贵老师因病仙逝,我们这些老学员陷入了沉痛的哀思之中。我为张老师撰写一副挽联:
雅风不逝,精书善画流芳远;
懿德永存,尚义怀仁旷日长。
后来,我离开了老年大学,转向网络的书法老师学习写字。张旭光先生是当今书坛名家,虽未谋面,我也是他不知名的学生。张先生书法取法“二王”,却不类“二王”皮相,自成面貌。他的行草书自然流畅,古朴典雅,很有书卷气。我给张旭光老师撰一嵌名联为:
张逸少神,宗伯高法; (注:伯高即张旭)
取东坡意,光山谷风。
。。。。。。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林百欣中学在学校美术教师黄福生老师的带领下,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篆刻艺术教育,将篆刻艺术引入美术课程。在学习中,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篆刻技巧,还及时加入了情感教育的内容。从篆刻中,学生们一方面有动手的能力,一方面了解了我们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并可以通过篆刻来提高艺术欣赏的能力。
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篆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介绍,然后确定一个主题,比如说他确定的主题叫“感恩之印”,学生把自己对父母、对朋友的感激的、祝福的、激励的话写出来,化为篆书,然后印石、刀刻出来,印好这个印,赠送他的父母或者朋友,父母和朋友再写上他们的感言,然后学生再拿着带有父母感言的这方印再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话语、刻出的这方印以及父母感受的评语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教学的几个环节就落实到一方印上,而在整个的各个环节,是贯穿着18个学时来把它完成,这就是它和义务教育不同之处
2005年11月,林百欣中学高中部的171名学生进行《三字经》的现场篆刻演示,让学生们用传统艺术手法再现我国古典著作,林百欣中学无疑找到了一个将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的好办法。在同学们挥动着手里的篆刻刀中,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2007年9月,林百欣中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感恩我师”现场篆刻,以此表达对老师不尽的感激之情。在悠悠流淌的古筝声中,110多位学子齐齐挥动刻刀,为自己亲爱的老师刻一枚印章。同学们拿着印石,挥动刻刀,一笔一划、聚精会神地雕刻着,他们要篆刻自己最崇敬的老师的名字,并把它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老师。同学们刻好了,用红艳艳的印泥一印,老师的名字就印在早已准备好的纸张上,接着同学们又写下了感谢师恩的一句话。老师们拿到这个凝聚着真情的礼物时,也特别回赠了同学们一张“收藏证”。
篆刻大致分名号印与闲章,而观赏性强的就是闲章了,闲章内容可以是吉语、诗句、成语、俗语、趣话等都可入印,所以称作“引首章、压脚章”。你要刻两个字的话我为你推荐,比如吉语:“吉祥、如意、长年、延寿、大利、康宁、千秋”等等,多了去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