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明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朋友聊天发来一句:“老师的节日,家长的难日。”我看得心头一惊,忙问怎么了?才知道她在为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而犯愁。教师节,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这想必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困惑。送不送红包?怎么送?送了有什么好处
明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朋友聊天发来一句:“老师的节日,家长的难日。”我看得心头一惊,忙问怎么了?才知道她在为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而犯愁。
教师节,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这想必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困惑。送不送红包?怎么送?送了有什么好处,不送有什么弊端?家长的这种纠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管送红包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
送老师红包的家长可分为两类
给老师送红包的家长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洁"的,真心实意想表示感谢和祝福;一类是"不纯洁"的,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比如为孩子当班干部评"三好生"铺路等等。第一类家长会说:"我们送老师的红包是发自真心的,因为老师确实辛苦。"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靠擦皮鞋养家。他的老婆嫌弃他没钱,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跑了。从此,这位父亲就和女儿相依为命。有一次教师节,他看见许多家长、孩子都拿着礼物走进学校,于是,这位父亲也想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他这一天很卖力地擦鞋,到快放学的时候,他拿着一把擦皮鞋赚来的零钱急匆匆地赶到办公室,硬是要把钱塞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
老师捏着这把汗湿的钱,怎么也不肯要,父亲急了,对老师说:"您要是不接受的话,就是看不起我,我是真的谢谢您,平日里对我闺女特别好,她回家经常说老师如何喜欢她,还给她扎小辫儿,姑娘从小没妈……"
最后,老师收下了父亲的这把零钱,并用这些钱给小女孩买了一个新书包。
糟糕的就是第二类家长,满脸堆笑地将红包递给老师,转身走出校门,就开始骂:"所有的老师都是势利眼,见钱眼开。"在这样的心态下送红包,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不送。
送红包之家长困惑一:"别的家长都送,我不送,老师会不会给我的孩子小鞋穿呢?"
说实在的,送与不送,并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学校里,老师传授一样的知识,不可能只给送红包的小孩讲课,也不可能只给送红包的小孩改作业。
送红包致家长困惑二:也许,你会想,不送红包,老师会不重视你的小孩,不选你的小孩当"三好生",不让你的小孩坐前排。
不排除有个别师德品质不高的老师会这样做,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的孩子是因为你所送的红包当上的"班干部"、"三好生",坐的"黄金座位",这对他的成长又有利吗?
送红包之家长困惑三:也许你还会问:"如果送红包一点用都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送?"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送红包也会有一些作用。比如,两个孩子,成绩相同,表现相当的情况下评选"三好生",有些老师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个送红包家长的孩子。
再比如,你的孩子在班里很平凡,不易被老师注意,你对老师表达了"心意",老师一定会比之前更加留意你的孩子,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因为做这些对老师来说,没有压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很差劲,哪怕你送了天大的红包给老师。
老师也是断然不敢让你的孩子当"三好生"的。难怪有些老师喜欢感叹"烂泥扶不上墙"!因为班里小孩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老师过于偏心,孩子们一定会有不满,告诉自己的家长。老师不是傻子,也不可能因为照顾你的孩子,去面对过多的质疑,成为闲话的靶子。
老师收到最珍贵的礼物从来都不是金钱。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宁子,她的家境很普通,每年教师节很多小孩都会给我送礼物,但是她从来没有送过。不过,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她,因为她很贴心,总是能完成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在学习上也特别有灵气。
其他老师见我很重视宁子,开玩笑地问:"她爸爸妈妈是不是很会'处事'啊?"我总是笑而不答。毕业那天,宁子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文件夹,我打开一看,里面是她小学六年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的复印件。
还有一张纸条:"饶老师,谢谢您六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您的鼓励,我的每一份荣誉都有您的付出。"看到这里,我的喉咙立刻哽咽了,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绝对不再收家长的红包。可是,我发现这样做很难。有一个转校生的父亲,高高壮壮的一个汉子,因为我反复拒绝他给我的红包,竟然急得在我面前落泪,近乎哀求地说:"老师,您就收下吧,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谢……"
还有,如果整个学校的老师都有收红包的风气,单个老师是很难做到"清正廉洁"的,他不收,其他的老师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用嘲讽的口吻和他说话。这个老师会被排挤,会成为大家眼中的"怪物”。
老师必定是凡人,不是圣人。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收红包的钱用来布置教室,组织班里的活动,给学生买奖品和礼物,这样总算得到了内心的平衡。
送与不送也要分情况
当然,个别老师确实很在乎红包。
我见过一位老师,她把学生送给她的所有卡片一一拆开,有"内容"的赶紧塞进钱包,没"内容"的看也不看,马上扔进垃圾桶。还有的老师会打探别的老师教师节的"收入"情况,嘴里不停念叨:"某某孩子,我对她那么好,她的家长什么表示也没有!"
更有甚者,会直接告诉班里的学生:"教师节要到了,叫你们的家长不要送那些没用的东西给我,要送就送实际点的!"
所以有时候,究竟要不要送礼,也要看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是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并且想有一番作为,那么,送不送礼都关系不大。而如果这个老师已经受到某些社会风气的浸染,有些势利,那么做家长的也只能"屈服”。
如果你不愿意屈服,又不巧遇到了"势利眼"老师,与其纠结送不送红包,不如早点想办法转学吧!
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师,送不送红包只是一种形式。
如果那个老师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红包都会一样地对待你的孩子。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硬是把你送的红包退了回来,你也不必惊慌,更不要再次送出,老师是一定不会收的,推来推去只会令双方尴尬。你应该庆幸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不如换一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礼物、鲜花或者书都可以。总之,能表达你的心意就行。
需要送老师礼物。
需要在教师节到临的时候给老师准备一份礼物,这是对老师的尊敬和支持,能在老师心里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礼物不需要多么贵重,可以是孩子自己做的卡片或者手工艺品也可以是比较实用的小东西。这样做能让老师感觉到学生对老量的尊敬与重视,能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老师以后对孩子多关注一些,
有些家长对教师节送老师礼物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送老师礼物就要选择贵重的值钱的东西去送,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老师的重视,其实只有少数老师会在意学生送自己的礼物有多贵重,多数老师还是品德比较端正的,他们在意的是学生对老师的那一份尊重,所以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给老师做一份礼物,这样老师也会很喜欢。
如果不想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给老师送礼物,那么在家一定要给孩子说,那一天是教师节,见到老师以后可以说一句节日的祝福,可以给老师写了一个少先队礼,或者给老师鞠一个躬,这样老师也会特别开心,会感觉自己的学生特别懂事乖巧,会给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孩子上小一以后在教师节的时候可以给老师准备一捧鲜花,也可以让孩子给老师送一点更实用的东西,带一盆绿植去学校,既送给老师又可以摆放在教室中,装扮他们的班级,让班级教室内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会让老师和学生都有比较好的心情。其实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送的是尊重和理解以及关爱,并不是为了巴结老师而去送礼物,如果真的需要老师为自己做什么,可以在选择礼物时注重它的价值。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向教师送礼物表达感谢之情的传统。很多人觉得给教师送礼物并无不妥。不过,随着教育现状的发展,很多家长送礼,都是暗含一些私心的。
比如给孩子调座位,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家孩子等等。这种“有求于人”的送礼实际上对于教育公平是非常不妥的。
此外,一些教师有不良行为和滥用权力之嫌,这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学队伍的整体声誉。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教师6项禁止”通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禁教师收受、索要家长礼物,并禁止教师节送礼等行为,教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
教育部反复要求教师不要接受家长的任何礼物。特别是在教师节,这样的规定多如牛毛。
为了强调这个问题,教育部在2020年再次发布文件,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禁止教师践踏职业道德“红线”。
家长们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意,意图是好的,但是规定不能送礼物。
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老师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并非自己主要想要,但是舆论会认为是教师所求。
轻则会受到批评,重则可能被剔除教师队伍,而这些结果肯定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
教师节想要略表心意,可以送这些小礼物
实际上,很多家长是支持给老师送礼的,只为了求一个心安理得。事实上,如果大家都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是无可厚非的。
而最让人讨厌的教师行为是主动向家长索要礼物,这种行为是背离了教育者无私奉献的本质的。
因此,如果家长们真的想要在教师节这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为老师送上祝福的话,可以选择这三种方法:
第一,花和卡片最合适。鲜花是美丽的象征,是他们表达家长感激之情的好方法。但是请注意。因为教师节的到来,鲜花的价格比平时要高很多。
不过,花束并不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感谢老师的付出,送一束鲜花是很不错的想法。
卡片也是可以的,可以由家长或者学生自己亲手绘制,也是表达节日祝贺的好方法之一。
第二,小礼物。实际上,有很多小礼物既实用又好看,非常适合送给老师,比如一个坐垫,或者是一双好看的拖鞋等等,都能够让教师感觉到家长的关心。
第三,家长们共同送出一份礼物。如果家长真的担心礼物的重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先商量好该送什么、送多少。
也可以所有人共同送一份礼物,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价格过多,最好是控制在百元以内,否则就会“引火上身”。
教育部明确规定禁止教师在教师节期间接收家长的礼物,而且很多家长实际上并不是出于祝贺老师,而是担心老师区别对待。
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所有家长聚集在一起,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比如鲜花、水果等,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
最近,为了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广西柳州有一个家长群,有家长在群里号召其他家长凑钱给老师买礼物,遇到其中一位家长反对,称不参与凑礼物。这位家长于是就被另外其他家长逼退出群了。
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称呼。教师节给辛苦工作的老师送上一份礼物,从感情上来说,无可厚非,这是家长和学生的心意。
但是,给老师送礼,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出于自愿,只有出于自愿,才能保留送礼的本质,即对老师工作的感谢。
二是不能变成变相贿赂,所以礼物一般不能太过贵重,表达心意并不是靠礼物值多少钱来衡量的。礼物太贵重,事情就变味了,这是人性使然。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送礼本身不应被当成是目的,如果把送礼当成目的,那就是目的不纯。送礼也不能是出于让老师偏袒自己孩子,这对教育是破坏性的。
送礼,是因为单单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感谢,还需要一些甜甜的苹果、精美的贺卡一束鲜花等等,是因为对老师工作的高度认可。如果小孩在学校没被教好,成绩一塌糊涂,或者经常受人欺负,家长还会对老师认可吗,还会给老师送礼吗。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送礼其实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正反馈,说明老师本职工作做的好,但是这种正反馈的效果是有限度的,一旦形成攀比,家长竞相送贵重的礼物,给老师带来的是人性的挑战。
知道这一点的老师,一般不会接收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物,特别是贵重的礼物。因为老师需要保持他们的纯洁性。
有的老师收到学生的礼物后,选择了原路返回,只保留了贺卡,有的老师收到学生的礼物后,选择了扔掉贺卡,保留物品,从老师们的不同选择,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
我很佩服这位敢说“不”的家长,因为在一个群体里,大家都做的事,我不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大家都做的事,也不一定是对的。
这位家长退出这个家长群,也不一定是坏事,这些群也没啥存在的意义,跟群里的其他人观念不同,也没必要再留在群里。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