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极尽出色,连雍正都忍不住会嫉妒,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

老婆 0 79

果郡王极尽出色,连雍正都忍不住会嫉妒,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第1张

郡王极尽出色,连雍正都忍不住会嫉妒,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
导读: 1、果郡王极尽出色,连雍正都忍不住会嫉妒,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2、甄嬛传:果郡王从边关回来,他看灵犀的眼神有什么意义?3、甄嬛传:浣碧送采颦进宫,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阴谋?4、甄嬛传:雍正到死不知,舒太妃为何撮合不合礼法的果郡王和甄嬛?5
  • 1、果郡王极尽出色,连雍正都忍不住会嫉妒,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样的?
  • 2、甄嬛传:果郡王从边关回来,他看灵犀的眼神有什么意义?
  • 3、甄嬛传:浣碧送采颦进宫,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阴谋?
  • 4、甄嬛传:雍正到死不知,舒太妃为何撮合不合礼法的果郡王和甄嬛?
  • 5、《甄嬛传》果郡王在甄嬛回宫后的纠缠是真爱还是作死?
  • 6、为何说《甄嬛传》中毛晓彤饰演的瑛贵人最冤最命苦?
  • 7、甄嬛传中的果郡王风度翩翩,被雍正忌恨,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一个没有什么大作为,时刻站在雍正这边的人,事事以雍正为先,从来也没有背叛过雍正。雍正也非常满意果郡王的忠心,就连果郡王死后没有儿子继承王位,雍正都把自己的小儿子过继了,足以看到雍正是非常信任果郡王的。

一、果郡王淡泊名利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果郡王从来都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争夺帝王,也知道那个位置不是自己想要,就一生都淡泊名利,从来也没有去争去抢,而雍正因为“九子夺嫡”的事情,就更加珍惜剩下的兄弟。

加上果郡王一直都是保持中立,等到雍正上位之后,果郡王一心拥护雍正,雍正非常喜欢他这样性格,知道自己这位兄弟一点权力欲望都没有,就很放心把自己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果郡王也一直都是用心办理,从来没有让雍正失望。因此雍正是真心把果郡王当成兄弟的。

二、雍正过继小儿子给果郡王

果郡王什么都好,就是命太短了,他不到40岁就去见阎王爷了。按照常理果郡王的王位,就要自己儿子继承才对,可惜果郡王一生中是有子,就是都没有保住,估计可以给大老婆干掉了吧,要知道果郡王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老婆,他的小孩都是自己的小老婆生的,就是没有一个长大,全部挂了。

雍正看到这样,不忍心自己的兄弟以后没有人给他上香,就跟朝中大臣商量,要过继自己的儿子给果郡王,好让果郡王这一脉延续下去。

大型古装宫斗剧《甄嬛传》自从开播之后就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欢,在这部剧中有非常多的人物,不过大多都是女性角色,男性角色确实不多,在其中要数果郡王的魅力最大,即使是皇帝的女人也有喜欢他的,像女主角甄嬛,还有叶澜依等,都是真心爱慕果郡王的,甚至最后还为了果郡王,设计了皇上的死,要不很多人都说在这部剧中,看似美女环绕的是皇上,其实最幸福的应该是果郡王吧。

果郡王跟甄嬛的爱情甜蜜却短暂,本来两人打算携手一生,可是一场意外却让两人的感情走到了终点,就在甄嬛准备再次回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果郡王没死,但是此时已经晚了,两人终归又回到了原点,很多人都说果郡王死的时候太惨,直到自己去世之后才知道甄嬛给他生了一对龙凤胎,但是认真的追剧的小伙伴们,却不敢苟同,觉得其实果郡王早就已经知道了,这对龙凤胎就是他跟甄嬛的孩子。

其实在电视剧中导演也有过暗示,只不过大家没有发现而已,在剧中有一个情节就是果郡王从边关回来,没有回家给自己的福晋、侧福晋报平安,而是直接到了宫中,在宫中偶遇了甄嬛和公主灵犀,此时的母女二人正在御花园的池塘边欣赏湖畔中的荷花,而果郡王也恰巧从这里经过,于是三人就见面了,一身戎装的果郡王,轻声唤了一声,甄嬛抬头一看,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果郡王。

两人的眼神相对,甄嬛的眼中其实含着泪花,仿佛是担心他的平安,又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遇到他,看到昔日的情郎甄嬛的心在滴血,果郡王何尝不是呢,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情节,值得大家去观看,那就是小公主灵犀,在叫果郡王“十七叔”的时候,果郡王的眼神充满了怜爱,这个眼神并非是看待侄女,更像是看待自己的女儿,慈爱、关切的眼神,足可以看出,果郡王应该是知道些什么。

其实果郡王与灵犀公主,见面的次数不多,话说也不会有这么饱满的感情,为何在看到灵犀公主的时候,果郡王露出了慈父般的眼神呢?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果郡王早就已经知道灵犀就是自己的女儿,知道甄嬛是不得已才选择了进宫,因此在看到灵犀的那一刻,果郡王才会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慈父心情,一个眼神就可以看出,其实果郡王早就知道了。

想必这也是导演留给大家的一个细节吧,要是不仔细看的话,大家都不知道,所以说有些人说果郡王也太惨了,直到去世都不知道两个孩子的身世,其实大家大可不必这么担心,聪明如果郡王,按照他对甄嬛的了解,想必果郡王早就已经知晓了,不过即使知道了又怎么样呢,果郡王还是不能跟心爱的女人、孩子一起生活,真的令人动容啊!

1 彻底断了采苹对果郡王的念想,巩固自己在王府的地位

采苹自小父母双亡,没有别的亲人,危难之时得果郡王救助,收留在清凉台,跟随果郡王做侍女,对果郡王感恩戴德。采苹进宫后,欣赏名花美人面,触景伤情,倾诉自己思念家人,可以推断采苹口中的家人就是果郡王,也从侧面证实了采苹对果郡王的情意。

浣碧选中采苹入宫,是看出采苹对果郡王有意,借进宫彻底断了她的念想,安心待在宫中。

2 采苹貌美,浣碧视为情敌,送入宫以绝后患

采苹是王府中少有的美貌丫鬟,姿色过人。浣碧好容易才嫁给心上人,作为王府的女主人,自然见不得夫君身旁美女围绕。送走采苹,浣碧就不用担心果郡王再被其他好看的女人抢走,将果郡王牢牢掌握在手心。送采颦入宫,以此解除了采苹对自己的威胁,巩固自己在王府的地位。

3 浣碧嫁给允礼后,对甄嬛产生了敌对和仇视的心理

甄嬛和果郡王的感情从清凉台开始逐渐浓情蜜意,浣碧亲眼见证了允礼是如何不顾自身安危,照顾甄嬛,相亲相爱的。浣碧在没有嫁给允礼之前,只是甄嬛的妹妹,和甄嬛是姐妹关系。嫁给允礼后,浣碧就是允礼的妻子,她和甄嬛的关系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两个女人从相亲相爱的姐妹变成了情敌。

因为甄嬛是允礼再也得不到的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同时甄嬛也是横亘在允礼和浣碧之间的第三者。浣碧清楚允礼永远不可能像爱甄嬛那样地珍惜自己,这一点是令浣碧深深妒忌和渴求的,浣碧自然而然地对甄嬛产生了敌对和仇视的心理。

4安插采苹在甄嬛身边,是对甄嬛无声的警告和挟制

浣碧在甄嬛身边安插瑛贵人这么一枚棋子,是对甄嬛无声的警告和挟制。警告甄嬛,如果再敢和果郡王有丝毫沾染,牵扯不清,那就不要怪她翻脸无情,将他俩在清凉台的过往全抖搂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甄嬛听到瑛贵人进宫时会如此吃惊了,因为浣碧背后的心机,甄嬛看得清清楚楚。当然采苹视果郡王为恩人,即使清楚熹贵妃和果郡王以往的情感,也不会轻易泄露出去的,这对于她自身也没有什么好处。

说白了,浣碧送瑛贵人进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不但打消了采苹对果郡王的惦记,铲除了身边一个潜在的威胁,同时还在甄嬛身边安插了一枚制约她的棋子,一举三得。

甄嬛天生丽质,与当年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舒太妃本身对先帝的感情就十分的要好,在先帝驾崩的时候,舒太妃也是几次有过要殉情,结果最后还是被人拦了下来。之后也是远离得皇宫,舒太妃不是那种喜欢争宠的人,而且她很看重一个人的人品。当初和甄嬛从聊天中就能感受到甄嬛的品性,所以也是很乐意甄嬛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并且还告诉甄嬛历来都没有废妃回宫的先例,这样就能让甄嬛更加安心的和果郡王在一起了,舒太妃的私心也是很简单,就是想让果郡王娶了甄嬛为妻。

在没有甄嬛之前,果郡王是一直没有老婆的,而古代通常结婚比较早,但果郡王到了婚嫁年龄却一直没有老婆,舒太妃又怎么会不着急呢?看到自己儿子总算找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舒太妃自然也高兴。而出于这一层原因,舒太妃也会在心里默许两人之间的情分。舒太妃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在这个年纪已经看透了感情。她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能够成全的就不要干涉,而且她也知道甄嬛此时的处境,所以这个时候她和果郡王在一起能够缓解自己痛苦的心情。

另外舒太妃是百夷人,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女子一般都很热烈奔放,对待感情也是非常开放的。他们觉得爱便是爱,恨便是恨,一切的想法都是很简单,随心而定。舒太妃之前和康熙帝是非常相爱的,所以她知道遇到对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她自己是幸运的,她也要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样幸运。而且先帝去世了,留她一人在世上,所以她把眼前的幸福看得特别重要,希望果郡王能够和甄嬛珍惜现在的一切。

《甄嬛传》中,甄嬛进宫后,果郡王未死再次重归的信息传出,可一转眼早已是时过境迁,果郡王和甄嬛,从甄嬛挑选再次变成皇上的老婆时,就从此不太可能。

按道理而言,果郡王若可以学会放下甄嬛,将以前的事儿都作为一场幸福的梦镜,这对他与甄嬛全是最好是的结果。

可果郡王,却挑选在甄嬛进宫后一直纠缠不清,这到底是真爱或是打脸呢?

其一,果郡王彻底在甄嬛回宫沦落为了一个失去爱情的苦命人形象

针对果郡王而言,甄嬛再次进宫,变成皇上的女性,便是本来自身早已获得深爱的女性,如今却要眼巴巴看见另一方资金投入别人的怀里。

最初,果郡王的主要表现尚在意料之中,忍着心里哀痛,变成甄嬛的册立使,为她增加荣誉。也是趁着盛京为原因,避开开甄嬛,为了更好地让自身心里所遭受的心伤,得到修补。

事儿早已变成定局,果郡王再勤奋,再喜爱甄嬛,也没有分毫方法,接纳甄嬛进宫的实际才算是他应当做的事儿。

可果郡王自打盛京重归,反倒一改以前的于诚明智,明白因机会而更改。宴席以上,果郡王不论是穿着打扮或是全部人的精神面貌,都看起来十分苍老。这也就是他是皇上的亲侄子,不然任由哪一个重臣,做那样的穿着打扮,都是会被治一个御前失仪的罪行。

即然侄子这般苍老,那麼作为皇兄当然要对果郡王的情况表明关注。针对那样了解性的关注,最应当获得的回应是,臣弟没事,只需多歇息几日便好。可果郡王,则刻意将自身在盛京偶感风寒,生病了十几日之事注重出去。

他那么做的目地是啥,当然是让甄嬛对自身拥有一份愧疚的心,而甄嬛听见果郡王得话,从神情上外露了一丝的忧虑之情。

下面,皇上就开始了普遍的逼婚方式,果郡王则公布地为甄嬛告白,表明自身所追求完美的不过是庄生晓梦。甄嬛与果郡王的提出分手本便是因机会迫不得已达到,果郡王这话一出,勾造成甄嬛针对以前美好记忆的思念,仅仅现如今早已时过境迁,甄嬛与果郡王,谁都回不到从前。

本来果郡王,一向全是个明白掩藏光芒,在皇上这般疑神疑鬼性情下,可以稳定日常生活很多年的腹黑王爷。

可一旦他碰到甄嬛之事,就大失了分寸,不但没有在意自身的真实身份,也是没有充分考虑甄嬛的心理状态感情。

其二,果郡王一味的觉得甄嬛过得不幸福,苦苦纠缠

假如说宴席以上,果郡王的言谈举止让甄嬛的情绪波动不己,那麼在宴席以后,果郡王还刻意跑出去,了解甄嬛是不是确实过得好,期待可以获得甄嬛的真心实意之语。在果郡王的心里,随意开心,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好。

可甄嬛这时在宫里确实过得非常好,皇上对她万般荣宠,凭着身有子孙,所有人应对甄嬛都得忍让一步,王后一方针对甄嬛得宠之事,万般无奈。可以说,果郡王的这一系列个人行为,没有分毫用途。假如甄嬛过得不太好,他又可以怎样,是将甄嬛看押宫里,或是身背皇上与甄嬛在宫里私相授于。

皇上几乎都并不是二愣子,若这2件事产生其一,甄家即将遭遇的是株连九族的罪刑,果郡王本身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甄嬛与果郡王两个人分手之后,最好是的方法是两个人彼此安好,今生将这一段情感遗忘。

不能够说果郡王不喜欢甄嬛,从果郡王勇于将毒酒一饮而尽之时,就可以看得出果郡王是真真正正的喜爱恋慕甄嬛,想要为她投入一切。只可以说,果郡王在甄嬛进宫后的千辛万苦纠缠,其实质取决于果郡王的感情,是以自身的意向为较大的意向。

他在用自身的方法对甄嬛好,可却分毫不曾想过他的爱情,在有一些情况下,产生的并不是甄嬛的开心快乐,反倒仅仅甄嬛无止尽的内疚的心,及其惟恐皇上发觉两个人有奸情的风险性。真爱与千辛万苦纠缠,这两个语汇用以果郡王的的身上都很合适,果郡王的性情决策了,在甄嬛进宫后,他的真爱反倒更为好像千辛万苦纠缠。

其三,果郡王的出身和境遇决定了一直以来他都是非常爱向外界证明自己的人

果郡王的人生道路,实际上仍未接纳过太多的挫败。妈妈舒太妃曾是先帝的爱妃,他也是先帝更为宠溺的皇上。因舒太妃汉妃的真实身份,先帝仍未挑选让果郡王参加进这恐怖的九龙夺嫡之战,伴随着雍正皇帝的上台,他理所当然的变成了郡王。

若果郡王不打脸,一直维持着自身风流浪子的人物关系,他应当可以很好的在宫里存活。他的出生和历经决策了,果郡王对待全部的事儿,全是以自身为规范,去对待别人。

在果郡王来看,他千辛万苦纠缠于甄嬛,是一种真爱的主要表现,他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在不顾一切地证实自身才算是最喜欢甄嬛的人。可他的每句,都好像一把把更为锐利极其的刀,戳破了甄嬛的心血管,让甄嬛茶饭不思。

最令人乐道的就是果郡王与生俱来内置的家用中央空调特性,浣碧,叶澜依,全是果郡王这花言巧语下的笑柄。

男人懂得惜香怜玉,可以用女人的方法去对待难题,开导另一方本没有错。可果郡王所主要表现出去的,是无止尽的怜香惜玉,和不明白分场所地挑逗。

果郡王自己他仍未想过沾花惹草,可无差地释放风采,造成别人喜爱上果郡王,这没有意料之中。

在某种意义上,皇上都需要比果郡王专一,果郡王的爱是自我感动,是口口声声声称自身只爱甄嬛一个人,却时时刻刻,无需自身的温婉之语怜香惜玉别人。可皇上从始至终只动了心纯元一个人,后宫的诸多妃子都好像纯元某一个特性的搜集。

在果郡王来看,进宫纠缠甄嬛是对情意最好是的表述,可在观众们来看,他只不过一步步迈向打脸的路面,最后一杯毒酒而亡,死于非命。

后宫里的女人,从来都是身不由己,无论是谁都逃不了被利用的命运。《甄嬛传》里阴狠毒辣的皇后、娇纵任性的华妃、温柔体贴的甄嬛、自私敏感的安陵容、端庄大气的沈眉庄、还是不受皇帝重视的齐妃等人,哪怕是从来都存在感很低的端妃,都逃不了被人利用的命运,堪称可怜。

皇室后宫如此,王爷官臣宅院里女人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就是一个小的后宫。甄嬛身边一直受她信任的浣碧不就是算计了甄嬛和果郡王,才成功如愿地嫁给了果郡王的吗?

等到浣碧掌握了果郡王府的管理权时,还趁着甄嬛要借女人塞给皇帝,断了皇帝对自己亲妹妹玉娆的想法时,浣碧就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看到王府里的最有姿色才情的采苹,害怕她会对自己威胁,就把她献给了皇帝。

入宫的采苹也就是后来的瑛贵人,可惜了她红颜薄命,那么她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被救的孤女,感激恩人在其身边当侍女

剧中采苹第一次出现是在果郡王的引以为傲的清凉台。那时甄嬛离宫出家修行,在被赶到凌云峰上的路上发高热时,果郡王把她救到了清凉台,并安排了两名侍女照顾她,其中一名就是采苹。

但是她刚出现就引起了浣碧的注意。浣碧也是喜欢了果郡王许多年的,看到他身边出现了一个容貌姣好又有气质的女子,立刻就暗自像果郡王的侍童阿晋打听,得知了果郡王没有侍妾的消息才罢休。

从果郡王向甄嬛介绍这两个侍女我们可以知道她们从小就是孤女,因被果郡王救助,后自愿跟随,便被果郡王安排在身边安排当侍女了。

但是看采苹周身的气质,并不像是果郡王所说的那样,从小就是一个侍女身份。所以我们可以猜测,采苹应该是属于家道中落的贵族**,在流落途中为果郡王所救,感激他的恩德,才留在果郡王身边当了侍女的。

有才情也有学识,有美貌更有气质

采苹身上散发出一种出尘清冷的气质,也怪不得浣碧在凌云峰上见她第一面就忌惮她了。即使到浣碧做了果郡王的侧福晋都还害怕采苹的存在会威胁到自己,就设计逼迫她报恩,把她送进了宫里。

采苹人美气质佳,弹得一手好筝,也不喜欢争宠,刚入宫就得了皇帝的宠爱。一路从瑛常在变成了瑛贵人。如果说她只是一个从小当奴婢的侍女,那么她又怎么会谈得一手好筝呢?又怎么会养成她自己那身冷清气质呢?

皇帝好歹也是见过莺莺燕燕各色女人的人了,如果不是十分出众,恐怕也进不了皇帝的眼。只是她的美与好也成了她的红颜薄命的导火索。御花园里遇到三阿哥跟胧月公主时,一句平常的“此花唤作美人面”竟然吸引了三阿哥的注意,让三阿哥为她神魂颠倒。

帝王无情,红颜薄命

最是无情帝王家,放到电视剧《甄嬛传》上就更是合适了,皇帝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猪蹄子”吗?爱了纯元爱甄嬛,中间还不断给自己的后宫“增添新血液”,可以说是见一个爱一个了。

见到了气质出尘的采苹也短暂的宠了一段时间,接到了三阿哥跟瑛贵人告白,这种不分伦理的消息之后,为了皇室的颜面给采苹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她。

“她当然是无辜的,错在你,不知天高地厚,伦理纲常的东西,这个错会有人替你背起来”。不得不说皇帝真是毫无真情可言,明明知道瑛贵人是无辜的,却还是为了所谓的“皇室尊严”,毫不犹豫地就把她处死,给三阿哥当了替死鬼,可见完完全全的就不把瑛贵人的性命看在眼里。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放在采苹的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小也算是大家闺秀出身,结果家道中落,沦落为了一个地位低下的侍俾,还被当家主母当作了工具一样被送进了后宫里。短暂的得了皇帝的宠爱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的就招惹了一个蠢笨无比的三阿哥,直接把自己害得丢了性命,无辜枉死。正值大好年华的她,就这么成了一缕冤魂!

采苹,她就像飘在水面的浮萍,哪怕得幸有心人庇护带回家,终究还是没能逃脱浮萍廉价被牺牲的命运,甚至比浮萍还惨,浮萍至少有自由,她什么都没有,还落得个恶名昭昭。

历史上的果郡王因为是汉女之子,所以在后宫中存在感极低,并不是很受康熙的重视。而且,因为九子夺嫡的时候,胤礼的年纪还小,并不是众位哥哥的对手,所以也就没有参与争斗。随后因为为人踏实诚恳,经十三哥的推荐逐渐走到了雍正的视野里,后来雍正发现胤礼很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就越来越重用他。但是随后上位的乾隆却不这么想,对胤礼也不是很客气,于是惊惧不已的胤礼没多久就病逝了。

胤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隶属于正红旗。出生于皇家的他自小受名师教导,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在文学上自有很高的见解。但是因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胤礼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毕竟当时虽然提倡满汉一家,但是后宫中汉女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而且,随后前面的哥哥开始争夺皇位的时候,胤礼还是个孩子,所以自然没有资格加入战争。

也正是因为胤礼年纪小,不被众位哥哥惦记,所以才会在残酷的争斗中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后,经十三哥胤祥的推荐,胤礼逐渐开始走路朝堂。最初的时候,因为得不到雍正的信赖,所以只是经手一些比较简单轻松的活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雍正逐渐发现胤礼是个可以托付信任的人,就开始越来越重用他。

然后胤礼就开始步步高升,还被雍正封为和硕果亲王,甚至雍正去世以前,还任命他为顾命大臣。但是后来上位的乾隆前期还像他爹那样重用胤礼,但是随后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甚至以胤礼失礼皇上于人前,当众取消了他的双俸资格。受到惊吓的胤礼回家没多久就开始卧病于床,随后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