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章给老师如何落款

老师 0 84

刻印章给老师如何落款,第1张

印章给老师如何落款
导读:给老师刻印章的落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 表达感谢和尊敬:可以在落款处写上“学生XX敬赠”,或者“XX学弟/妹敬赠”,这是一种常见的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方式。2 表示感激和敬意:可以写上“感激师恩,XX学弟/妹敬赠”,以此向老师表示深

给老师刻印章的落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表达感谢和尊敬:可以在落款处写上“学生XX敬赠”,或者“XX学弟/妹敬赠”,这是一种常见的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方式。

2 表示感激和敬意:可以写上“感激师恩,XX学弟/妹敬赠”,以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3 直接表达谢意:可以写上“谢谢您的教诲,XX学弟/妹”,简单直接地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在给老师刻印章时,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和对老师的尊重,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落款。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则是凹进去的。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

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1阳文和阴文的使用区别: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阳文和阴文的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

3朱文和白文的书法区别:

印章作为篆刻艺术,有很多种类。书法中的印章按其印章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肖形、自然形等;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按其所篆刻内容可分为名章与闲章

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盖印章时注意事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

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参考资料:

-阳文阴文

人民网-从印章国礼看方寸间的文化内涵

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

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据说阳文有花纹,是突起的,正常是可以摸出来的,但是阴文没什么花纹,一般也摸不出来什么,但是现代很多人都不清楚,以下了解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

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1

根据书法字体,一般行书、草书(比较活泼)等用阳文印,楷书、隶书、篆书(比较沉稳)等用阴文印。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阳文:凸起的花纹。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使得花纹高出瓷器平面谓阳文。阳文的花纹,用手可触及。

经营本办法所指的印章业务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 经营场所和设施符合国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规定。

(三)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无诈骗、招摇撞骗、伪造印章等违法犯罪记录。

印章治安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印章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和各议事协调及非常设机构的印章刻制、建档、变更、缴销等管理活动。

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2

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

阳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出现凹凸的器物、平面文字和图案等。

阴文:器物或印章上所雕铸或所镌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印章的阴文也叫“白文”。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方阴文图书,刻‘牛浦之印’;一方阳文,刻‘布衣’二字。”《人民日报》1983、4、19:“ 郭老 为我书写的字幅右端上例盖有‘乾坤赤’阴文长方印,左端下侧在签名后边盖上白文的姓名章。”

男女印章阳文阴文讲究3

印章的讲究

印章作为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犹如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里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吸引着人们进入这方寸世界。

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常用的几种印章

1、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反之。

2、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可用于长幅书画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3、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钤印的二十五条规矩

钤印(qián yìn),中国书画、书籍上面的印章符号是书画等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钤印始于北宋苏东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一幅书画作品用印得当,能够“锦上添花”,反之则会弄巧成拙。下面二十五条钤印规矩,要记牢: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不可比字大。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2、盖二印,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8、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19、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0、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1、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2、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3、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4、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25、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书法作品的印章是有一些规范的。此如:

书法印章的印文,应为篆书,即篆刻印章。书法印章,即可用白文(阴文),也可以用朱文(阳文)。并无一定之规。书法印章分两大类,即人名章(包括斋号、雅称)和闲章。书法作品加盖印章,宜少不宜多。一幅作品,印章一般不超过三个。人名章应盖在落款之后。闲章用作迎首章,盖在作品起首之处。

1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常识如下: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扩展资料:

印章的类别很多,历史也很悠久,下面就说说印章的历史和种类: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3、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搜狗百科:印章

2书法作品落款印章有什么讲究

一、书法作品章有阴文(字为空白)和阳文(字为红色),印章的字体必须为篆体。落款一般用阴文印,如落款要盖两个印的话应是先阴后阳。

二、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作者本人的印章;题跋人的印章;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闲文、吉语、警句印;收藏、鉴赏印。

三、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

四、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五、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扩展资料

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

鉴别印章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黄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一幅好的画,从艺术上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确与书画的统一。

自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定式。一个全面的画家,应该有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

一些著名的画家即是这样,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高凤翰等。他们不仅精书画,而且自己也会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

-印章 (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

3书法落款印章刻什么字

书法落款印章一般刻姓名、字号等,即名号章;也有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为闲章。

1、名号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闲章:

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闲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

闲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言章”、“收藏章”、“鉴赏章”、“纪年肖形章”以及“斋、堂、馆、阁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于名章,或等同于名章。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通常只盖一个,“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没有姓,或笔名,总之往往只盖一个。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

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搜狗百科-闲章

搜狗百科-名号章

4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如下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先生、女士。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博士(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如眉公赠亲墨可谓:吾弟亲墨雅赏;景军赠佩刀使者便可谓:秀峰仁兄惠正。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落款中的时间 落年份时公立、农历勿混用,可用公历:两千零九年十一月,或用农历:己丑年孟冬。

落款中月令及别称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五、印章的使用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六六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 (3) 斋号章:隅馨斋、观石楼、半石斋、神安居、亲墨轩、太阳堂、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等。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厚积薄发、戏墨、秀才人情、金石书画、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

5书法印章落款的正确格式

一个完整的书法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落款有“双款”和“单款”两种。

1、双款:双款是将书法增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要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和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2、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和穷款之分。长款是在正文处写时间、名号和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一般都是用来补充章法用的。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如果余纸不够,留白的地方太少,只能写上作者的名字,这种落款被称为“穷款”。

扩展资料:

古代多在书信、字画上题字,用毛笔竖写姓名年月,用以赠送礼物时表明赠送人和受赠人,也为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件书法作品要整体意义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个书家的修养和才识。现多在公文、字条上署名,一般为横写,表明其法律效应。

6书法落款印章刻什么字

书法落款印章一般刻姓名、字号等,即名号章;也有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为闲章。

1、名号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闲章: 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闲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

闲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言章”、“收藏章”、“鉴赏章”、“纪年肖形章”以及“斋、堂、馆、阁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于名章,或等同于名章。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

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

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通常只盖一个,“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没有姓,或笔名,总之往往只盖一个。

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 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

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闲章 -名号章。

7在书画作品上怎样落款和盖章

著名画家孙华进教授讲课笔记

书画作品上落款盖印,是非常讲究的。千万不能随随便便的落款盖章。

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作品盖大印,小幅作品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1、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形印可匹配。

2、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样大小可匹配。

3、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形印可匹配。

4、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5、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6、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孙华进教授告诉我们,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我们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一般般的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作品上,要有像样的印泥盒和用上等的好印泥。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四尺对开的宣纸,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点五公分为适中。落款字下盖印时,一定要把印章当作落款对待。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书画作品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书画作品上姓氏印一方名子章一枚,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枚印章妥当。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总之·在我们创作的书画作品上落款和盖印章,一定要研究和学习,多看看名家作品,分析理解消化吸收,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8书法全部要点

印章:可以分成阴阳两种,阴章:字凹进去。阳章:字凸出来。闲章:在开始的地方盖,不能高于第一个字,最好略低,与第一个字之间有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签名章:是在名字的下方,稍有距离,与闲章是有区别的。如果整张纸上只有两个张,必须一阴一阳,不可重复。如果还有其他的闲章,可以略有不同,但是最好遵循签名章和闲章是一阴一阳的标准。再说一下其他地方的闲章,如果是长篇作品,可以略加一两个,不要过多,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注意位置。阴阳无所谓。不要过大。可以小一点。斋号:一般都是什么阁,什么斋,什么轩。如果签名章没有位置了,最把签名章对着签名,盖在下一行,把斋号章盖在上面。有不同的格式。可以自己调整

选笔:要根据字体来选择,不同的书法风格要选择不同的。还是要根据个人嗜好。一般名家对这个不是很介意。狼毫:越好的越软,不好的硬,也不能说是不好。羊毫:越好的越硬,质量稍差的,就是纯羊毫的,会很软。一般草书是稍微硬一点,行书也一样。

落款:基本可以归纳为这几种,但是有各种不同的个人喜好,再做修改。1 一。什么年今年,庚寅年 或 庚寅类推 二。年龄。。岁,如果很小,很老,才需要,正当年的时候就不需要了,但是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 三。姓名根据纸张情况,如果没有太大的位置了,可以省略姓,直接写名,要为签名章考虑

2 一。可以在什么年后面加上 初秋,立冬,春,盛夏这一类的,或是有盛大的节日也可以,最好是中国传统节日。

二。在盛夏这一类的词后面可以加上,于哪儿的故居,或是什么地方,于京,就是于北京,最好不要写书于北京。

三。也可以在名字后面加上 书,但是最好不要,实在需要才可以添加。这种形式有点类似于 你吃饭了,还要说 某某吃。不太好

3在签名落款前,可以加上内容的出处。不要写书名号。举例,李白的静夜思。诗写完了,落款时写 , 唐 李白名篇 静夜思 最好在朝代 作者 题目的中间稍有间距,不要过大,大概签名字号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如果没有位置,就算了。

格式: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字体而定。要美观,整齐,是楷书的特点。狂草就没有什么讲究,稍微随便一点。行书就少有将就,诗句不能每个字都对齐,错落有致。可以根据跟人喜好,和纸张的尺寸而定。不要太过拥挤和疏稀。

本人学习书法五年了,应该以上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我学的是行草,所以可能略有不同,还请LZ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做调整。如有疑问可以直接在百度上问我。

要多给分哦。都是我自己打的,嗯嗯嗯,祝LZ学习书法顺利。加油!

9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

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 、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1、拦边章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2、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

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3、拦腰章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

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

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

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关于印章的阴文和阳文,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考虑印章的用途:阴文印章通常用于私人场合,如个人签名、书信、日记等,而阳文印章则用于正式场合,如公文、合同、证书等。因此,如果您只是私人使用,可以选择阴文印章,以保持私密性。

2 考虑个人喜好:阴文印章通常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阳文印章则更注重实用性和清晰度。如果您更喜欢艺术性,可以选择阴文印章;如果您更注重实用性,可以选择阳文印章。

3 考虑印章的材质:阴文印章通常采用石材或玉材制成,而阳文印章则采用铜材或钢材制成。因此,如果您更喜欢石材或玉材,可以选择阴文印章;如果您更喜欢铜材或钢材,可以选择阳文印章。

总之,选择印章的阴文或阳文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建议您根据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印章的使用合法合规。

1、印章中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则是凹进去的,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

2、阳文称为朱文,而阳文和阴文也有使用上的区别,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 号章,而从阳文和阴文的轻重。

3、权衡上来区别的话,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适合盖上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

4、墨色浓重之作,适合刻上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

5、从书法上来区别的话,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阴文印字体一般圆润,但是不会看上去臃肿,清秀但是不会给人感觉消瘦,得心应手 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阳文印 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 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