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祭祖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

老师 0 116

上坟祭祖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第1张

上坟祭祖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
导读: 1、上坟祭祖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2、上坟供品有哪些规定?3、上坟带什么供品最好4、上坟的时候要带什么供品?5、扫墓点蜡烛是什么意思啊一、春节上坟祭祖必带的七种物品和摆放顺序  (一)、七种物品1、香烛香烛是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不仅要在先人
  • 1、上坟祭祖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
  • 2、上坟供品有哪些规定?
  • 3、上坟带什么供品最好
  • 4、上坟的时候要带什么供品?
  • 5、扫墓点蜡烛是什么意思啊

一、春节上坟祭祖必带的七种物品和摆放顺序

  (一)、七种物品

1、香烛

香烛是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不仅要在先人墓前点燃香烛,还要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土地守护好墓地,保佑先人亡灵;

2、纸钱

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务须焚烧干净。

3、素酒

扫墓过程,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春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所谓素酒即未经“蒸馏”工艺的酒,如:葡萄酒、米酒等均属素酒。

4、水果点心

水果以时令水果为宜,如:苹果四个,代表平安;脐橙四个,代表“泽承”后代;而香蕉则代表“代代香(相)传”;点心一般用圆蛋糕四块,代表圆满;圆桃酥四块,代表“往生”;还可以根据逝者生前饮食习惯而定。

5、饭菜、水饺

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因为春节讲究“初一早晨的饺子和中午的熬菜”要全家共享,为此,春节上坟是要带上饭菜和水饺的。

6、鲜花

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春节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白或**尤为对景。

7、“包袱”

“包袱”,即给逝者带的吃穿用度之物,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内装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等等。

(二)、祭品摆放顺序

上述供品摆放顺序也很有讲究。一般是三排和五排两种摆法:

1、三排摆法。香炉在前中央占一排;第二排是一盅素酒;第三排是水饺、点心、水果等四碟。

2、五排摆法。香炉在前方中央,占第一排;接着是素酒杯三盅为第二排;第三排是饭菜、水饺、点心共四碟(碗);第四排是水果四碟;第五排是蜡烛一支。

二、祭祖礼仪的一般流程

1、上坟(纪念堂或公墓)祭祖的流程。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焚祝文、烧钱纸、辞神叩拜等。主祭人要在灵位前献上一杯酒,献酒时用双手将装满酒的酒杯高高举过头,然后,缓缓下来,将酒画弧形洒在地上,表示敬天、敬地。这叫做“望空奠酒”。然后,倒满一杯献给先人。将钱、纸点燃后,把部分祭品用手掰成块儿扔到火里,就认为给先人送去了。祭礼结束后,将祭品分给参祭人员,将部分品质优良的祭品带回去给另一位在世的老人食用。

2、家庭祭祖流程。不少家庭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在祭祖的同时,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供品有猪头、鸡、羊头、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上坟供品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食物和纸钱是常见的供品类型。

在食物方面,可以包括三牲、五牲、十二菜碗、五味碗等。三牲指猪、鸡、鱼三种动物肉,五牲指猪、鸡、鱼、羊(或牛)、鸭(或鹅)五种动物肉。这些肉类要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并且要摆放整齐美观。十二菜碗指十二种素菜或者荤菜组成的小碗菜,而五味碗则指盐、米酒(或白酒)、茶叶(或水)、芝麻油(或香油)、葱姜蒜等五种调味料组成的小碗。这些菜色要尽量选择先人生前喜欢吃或者有特殊意义的食材,并且要做得干净卫生。

在纸钱方面,纸钱和香烛是非常重要的供品。纸钱代表了祖先的物质贡献和财富,香烛则是为祖先送去香火,使祖先能够感受到后代的关注和思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可能有一些独特的习俗规定,因此在准备上坟供品时,最好先了解当地的习俗规定。

上坟带纸钱、水果、鲜花、素酒和蜡烛等等贡品比较好。

1、纸钱

以前上坟扫墓都是用麻黄纸剪成的铜钱形状。现在的纸钱印刷都比较逼真,纸钱是祭祖的必备供品。坟前烧纸钱,是给先人送钱花,怕先人没吃没穿的,希望先人过上富裕的生活,表达了对祖先的孝敬之意。

2、水果

上坟时带上水果,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意,同时也是为了让祖先保佑子孙们兴旺发达。水果的数量是有讲究的,一般用单数,不用双数。包括摆盘的数量也是单数,这是传承下来的习惯。

3、鲜花

祭祀扫墓时带鲜花也是有讲究的,不是所有的鲜花都可以带的,主要是**和白色的菊花为主,也可以选择白色的百合花。无论是什么鲜花,都是为了寄托对亡者的哀思。

4、素酒

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素酒,素酒就是没有蒸馏过的低度酒。祭祀祖先,白酒是必不可少的,上坟时带上一壶素酒,则表示对逝者的敬意与思念。因为素酒不常见,所以现在上坟大部分都带的白酒,当然档次高低不平,不管是速酒还是白酒都代表了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与祝福。

5、蜡烛

点燃蜡烛是为了照亮回家的路,让先人不迷失方向,同时也有保佑后人走正路,不走偏的寓意。

一周年祭祀需要准备烧纸等冥币,馒头、水果等贡品。 多数地方都是以素食为主,不能有荤腥。也可以看先人生前是否有喜欢的甜点饼干之类的,喜欢的话也可以带上这些供品,鲜花也是可以带的。

必须遵循当地的习俗和宗教信仰。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做道场,可以去寺庙,也可以邀请人们在家里做,然后烧一些锡箔和其他冥币;然后烧一些老人喜欢吃的菜(通常至少三肉三蔬菜)放酒和米饭,点香蜡烛,(两香时间),然后烧一些锡箔和其他冥币。

上坟注意

1、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

清明节祭祖是忆念祖宗先人的时候,是让人伤心难过的时候,不是办喜事,这时候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对祖宗先人不尊,外人看到,也会说是不懂事,这点一定要注意。

2、不要在墓地嬉笑怒骂,非议先人。

祭祖扫墓,本是一个庄严肃穆的活动,最好不要带小孩,因为小孩子太活泼贪玩,在墓地跑来跑去,嬉笑玩耍,成何体统!祭祖的时候,可以说一些缅怀先人的话,但不要妄加议论,对逝者评头论足。

扫墓点蜡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通常在清明节和中元节等祭祀活动中出现。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信仰,人们相信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仍然需要食物和用品来维持生活,而点蜡烛则是为了提供光亮和温暖。

在扫墓活动中,人们会在墓前摆放鲜花、烟香、食品等供品,同时点燃蜡烛。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更是一种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的方式。在燃烧的蜡烛中,人们将自己的祈愿和思念化作了无言的祷告,希望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息和庇佑。

扫墓点蜡烛也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扫墓点蜡烛也是一种感恩和回报的方式,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不断提醒自己珍惜眼前人,让生命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