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节礼男方有什么讲究

老公 0 22

中秋送节礼男方有什么讲究,第1张

中秋送节礼男方有什么讲究
导读:第一要记住“送双不送单”。按照民间的老传统,送节礼的时候要记住礼物的数量需要是“双数”,不能是单数,双数是期盼主家“好事成双”、“好事成对”,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送单数的礼物在很多地方会有些“不吉利”,尤其是送白酒的时候,更不能提着一瓶酒就过

第一要记住“送双不送单”。

按照民间的老传统,送节礼的时候要记住礼物的数量需要是“双数”,不能是单数,双数是期盼主家“好事成双”、“好事成对”,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送单数的礼物在很多地方会有些“不吉利”,尤其是送白酒的时候,更不能提着一瓶酒就过去了,显得太过于随意,至少也是一对才显得比较重视对方。

礼物的件数可以是2、4、6、8件,有些地方忌讳“4”,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小礼物来“凑数”避开。

第二要记住“送礼盒不送散装”。

有人说中秋节月饼就是卖个“包装”,包装越好价格越贵,月饼不值钱,其实这样说也没错,但包装代表了一种礼数在里面,其实不单单是月饼,即便是平时送人礼物、探望好友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漂亮的包装盒子作为衬托,这不但表示这件礼物是你精挑细选过的,也是重视对方的一个具体表现。

如果给长辈送中秋节礼,拿着一个塑料袋随便装几个月饼、几颗水果就过去,礼物会看起来很低档,是会显得非常失礼的,花了钱还会落个埋怨。这和春节给父母送年货不同,年货讲究量大实惠,自然不需要精美的包装,用塑料袋装几袋排骨送过去,和装几块月饼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要记住“送寓意好的不送寓意差的”。

有些礼物是不能乱送的,比如钟表、梨、雨伞、蜡烛、鞋、菊花等,这些都有不好的谐音或者寓意,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属于封建迷信,但也是民间的老讲究、老风俗,还是不要轻易去打破。

送月饼的寓意是“团圆”。

家人团圆,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希望接收礼物的一方与其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亲朋好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馈送月饼的习俗是在明清开始流行兴盛,月饼以前是用来祭祀的,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人们在相互馈送月饼等节物的过程中,融洽了亲友、邻里等家族关系与社会关系。在当代社会,中秋节送月饼的节俗,月饼成为中秋节的象征,还有的地方将中秋节称为月饼节。

我觉得应该是对方刚好有月饼,还有一个他想送一些中秋月饼给你吃啊。或许这个月饼是他家里的土特产。想让你分享他的快乐。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与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起义有关。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