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曾经戴过一顶绿帽子,究竟是谁给他戴的?

老婆 0 88

唐中宗李显曾经戴过一顶绿帽子,究竟是谁给他戴的?,第1张

唐中宗李显曾经戴过一顶绿帽子,究竟是谁给他戴的?
导读:这个人就是武皇的侄子武三思,也是唐中宗李显女儿的公公。等于说武三思这个表兄加亲家,把李显最挚爱的韦皇后给睡了,而且还是在李显默认的情况下,给李显这个帝王堂而皇之戴上了一顶绿帽子。武三思在唐高宗时期,其实也就是个普通外戚。直到武皇称帝之后,武

这个人就是武皇的侄子武三思,也是唐中宗李显女儿的公公。等于说武三思这个表兄加亲家,把李显最挚爱的韦皇后给睡了,而且还是在李显默认的情况下,给李显这个帝王堂而皇之戴上了一顶绿帽子。

武三思在唐高宗时期,其实也就是个普通外戚。直到武皇称帝之后,武三思也由外戚身份变成周朝的皇族。武皇统治时期,武三思的势力与实力远远高于李氏皇族,而且当时李显被武皇废掉帝位后,发配在庐陵,并且派人密切监视李显一家,那时武三思根本没有把李显放在眼中。后来因为武皇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偏向了儿子李显,武三思与李显的地位就开始发生变化。但武三思多年在朝堂上的经营,再加上武皇对他的扶持,他的势力仍不能小觑。武皇死前又将李显最宠爱的安乐公主许配给武三思的儿子,武三思也因此与李显的关系就更加亲密。

按理说李显成为储君,武皇退位去世后,武氏外戚也就失去最大的靠山,武三思应该极力巴结李显,以求家族平安富贵。事实上他也的确这么做过,但因为一个女人,他开始染指李显的后宫,这个女人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武皇时期御用女官,她在唐宫还有妃子的头衔,在前朝也有巾帼女相的实权,能力,美貌与智慧她都有,她是个能力非常突出的女人,但她也是个贪恋权力的女人。在武皇统治时期,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就勾搭在一起,也许有心心相惜,当然更多的是政治利益需要。在李显登基之后,上官婉儿的才能被韦后赏识,于是上官婉儿摇身一变成为李显的挂名妃子。李显当然没有把上官婉儿放在心上,因为李显从很早开始,他的心就一直只在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女人就是韦后。

李显第一次登基之时,就是因为过于宠爱韦后,忙着给韦后家族封官惹得武皇不满,更是说出要把江山送给老丈人的话后,被武皇废掉帝位。后来在李显被贬庐陵的二十年中,是韦后与他共患难,在庐陵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中,也是韦后鼓励安慰他,他才能撑过那段艰难岁月,韦后不仅是李显的爱人,还是他的精神支柱。当李显再次登基之后,李显对韦后更加好,只要他能给韦后的,或者说是韦后想要的,他都会满足韦后,甚至在李显登基后,他还给予韦后处理朝政的权力。可惜韦后不是个只要些权力的女人,她要的是像武皇一样,成为唐帝国的女主。

但她毕竟不如武皇,也没有武皇几十年在朝堂之上的经营,简单点说她不仅政治斗争经验少,而且她也没有多少政治实力,所以她才会格外看重上官婉儿,其实也就是想要借用上官婉儿的势力与能力为自己效力。但上官婉儿毕竟实力有限,武三思这样的大佬才是韦后最想拉拢的势力。由于上官婉儿的穿针引线,再加上武三思的野心驱动下,武三思很快就成为了韦后的入幕之宾。其实这些李显都知道,但是他只能装糊涂。他对韦后的感情太过依赖,韦后几乎成为他的精神支柱,而且武三思又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真要清算武三思,他的子女都会受到牵连,最主要的是韦后也会非常不乐意。所以他只能放纵武三思,让他给自己带上这顶绿帽子。

唐中宗李显,是那个时代最没出息,也最窝囊的皇帝。他执政那个时期,基本上是娘们儿政治。妹妹太平公主领一帮人,老婆韦皇后领一帮人;女儿安乐公主一派、小老婆昭容——上官婉儿另一派……女人政治横行朝野,李显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甚至默许自己的老婆们打野食,寻开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心甘情愿地当傀儡皇帝,和稀里糊涂地戴绿帽子,出于相同的原因:一,李显没有政治野心,随遇而安;二,李显天性懦弱,被母亲武则天吓破了胆,被老婆韦皇后管怕了;三,李显对人生没什么追求,只要给口饭吃,让他消消停停地活着,就足够了。先作为亲王,后作为皇帝,他名下的老婆一大群,老婆们红杏出墙,他根本就没兴趣,也没力气深究。

武则天给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显之干了两个月傀儡皇帝,李旦上台只干了7个月,就被母亲拉了下来。后来,兄弟俩都曾两度登基,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

684年,李显被母亲罢黜,远戍钧州、房州,他的外放生活简直是度日如年,提心吊胆。武则天使臣一到,李显就惊恐地钻到桌子底下,惟恐来了索命鬼。老婆韦氏就成了他同甘共苦的贴心人,兼心理医生。韦氏劝解李显想开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愿陪伴夫君生生死死。

这种情义,难得啊!为了报恩,李显红嘴白牙地许过愿。据《新唐书·列传第一》说:帝(李显)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这钟话,有些暧昧,甚至是下流。就是说,将来咱们有了出头之日,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谁也甭管谁。换句话,就是为所欲为,包括性生活。

705年,李显咸鱼翻身了。唐中宗又从衰老的武则天手里接过了皇权,该践诺了吧。果然,李显没食言。他默许上官婉儿,把美男子武三思引进内宫,跟韦氏胡搞。四个家伙经常在一张床上打牌赌博,皇帝就在旁边点筹码,一点也不觉得脸红。

他的原则就是:只要老婆快活就好。《新唐书》里说:至是,与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旧唐书》也说:(帝后)受上官昭容邪说,引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外……

对于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的 行为,李显佯作无知,毕竟,他是一只天生的软柿子,又觉得欠女人们的人情太大、太重,挥挥手,随她们去吧,只要大家欢欢喜喜,一团和气就够了。殊不知,宫闱丑事,也会变成朝堂大事。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给皇上戴绿帽子,随即招致朝臣的弹劾。

景龙四年,也就是710年6月,韦后遭大臣参奏,秽乱宫廷。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沆瀣一气,准备联手鸩杀皇帝,自己控制局面。尽管李显对于老婆们的丑事并不介意。

但是,一摊在公众面前,就不能不追究。恰恰此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抢先下了毒手。她们亲自把剧毒药物搀进蒸饼里,李显随即毙命。他只活了短短55岁。

这就是可怜的李显,贵为天子,恩仇未了。他曾受益于女人,最终受害于女人。这些女子都是亲人,却又是要命的仇人。历史呀,云谲波诡,险象环生,真是太玄妙了。

这位亲自安排老婆与情人幽会的皇帝就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他对韦后和武三思私会视若无睹。当时武则天虽然已死,但是武氏家族还尚有余力,以武三思为代表的守旧派和以张柬之为代表的革新派暗中斗争。而皇后韦氏想要效仿婆婆武则天,频频向皇帝要权,而皇帝也对她百依百顺,甚至一起处理朝政。

韦皇后思来想去,革新派因为武则天更容不下女性干政,于是决定和武三思结盟,而没有了武则天的武氏家族也需要一个盟友,韦武两家一拍即合。而韦后和武三思结盟期间,暗生情窦,满朝皆知,唐中宗却视若无睹,甚至还百般相助。

因为把韦武两家连在一起的就是唐中宗,他的女儿和妃嫔也间接促成了两家结盟。他把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公主极力维护夫家。而唐中宗的妃嫔上官婉儿也和武三思有暧昧,她向皇后引荐了武三思,这位武三思就有了一个“大众情人”的称呼。

李显同韦氏是共患难的夫妻,他答应韦氏,如果有一天还能再回长安,一定让韦氏随心所欲。唐中宗被贬到房陵的时候,十四年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武则天想起来杀掉他,他数次想死,都被韦氏阻止了,他心里对韦氏十分感激。因此韦氏和武三思在他眼皮子底下暗送秋波,他也不阻止,甚至带韦氏拜访武家,给他们制造见面的机会。

唐中宗的老婆韦后与武三思私通,这个武三思是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先来讲一下唐中宗李显,他即位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不久他就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贬到庐陵。李显就携妻带子赶往庐陵,他的夫人韦氏因为受到惊吓,在半路就产下了一个女婴,取名李裹儿,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话说李显被贬之后,每当有武则天的懿旨到来,他都吓得不行,夜不能寐,这时韦氏就会安慰他:“祸福相依,最多就是一死罢了,你不必如此惊慌。”

李显听后很是感动,对韦氏说:“如果日后我能够回到皇位,你干什么事我都不会干涉你。”后来宰相张柬之带领李旦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登基。李显登基后,害怕叔叔李旦、姑姑太平公主权力过大,能与之相抗衡的只有武氏势力,虽然武则天倒了,但是她的娘家人势力还很庞大。

于是唐中宗就让韦后暗中与武三思联系,上面也提过,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谁知后来愈演愈烈,韦后竟然发展到与武三思偷情的地步,而且韦后慢慢架空唐中宗的势力,李显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一个地方小官指责韦后放浪、*乱,唐中宗便亲自审问这个小官,谁知韦后竟然指使手下将他摔死,唐中宗见到这个情形,虽然面露难色,但也没有发作。

一方面是韦后曾经陪他度过最难的时光,李显对她是有感激的,另一方面,他需要依靠韦后来达到大臣们的权力制衡。到后来,他的势力都被架空了,权力都掌握在了韦后的手中。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李显很疼爱她,女儿提的任何事情他都会答应,只有一件事,她想做皇太女,这件事李显说什么都不会同意。安乐公主因此十分忌恨李显,后来竟与韦后一起毒死了唐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