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航道局的领导信息

领导 0 90

广东省航道局的领导信息,第1张

广东省航道局的领导信息
导读:杨三喜,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简历:男,1974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历任广东省交通厅人事教育处副处长、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兼省交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主任,2007年7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党委书记。黄祥光,局长:主持行政全面

杨三喜,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简历:

男,1974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历任广东省交通厅人事教育处副处长、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兼省交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主任,2007年7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党委书记。

黄祥光,局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

简历:

男,1972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西江航道局副局长、局长、广东省航道局副局长,2007年7月任广东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局长。

荀建群,副局长:分管办公室、人事处(含老干办)工作

简历:

男,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党校本科学历,历任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海军驱逐舰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政治委员,2006年9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刘阳林,副局长:分管安全监督处工作

简历:

男,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党校本科学历,历任省航道建设开发公司经理、广东航建有限公司总经理、省航道局航道管理处处长、珠海航道局局长、党组成员、佛山航道局局长、党组成员,2007年7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马国栋,副局长、工会主席:分管基建技术处、工会工作

简历:

男,1972 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历任广东省航道局航务工程公司经理、 广东省航道局基建处处长、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委员、董事、董事长,广东省航道局调研员、省航道局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2007年 7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2012年4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工会主席

段翔,副局长:分管财务审计处工作

简历:

男,1986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历任省航道局副总会计师、省航道局航道规费征稽处处长、省航道局财务审计处处长,2006年3月任省航道局总会计师,2014年2月任省航道局副局长。

李雁翀,纪委书记:分管监察室(含机关党委)工作

简历:

男,1990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省航道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江门航道局党组副书记、工会主席、纪检组长、省航道局监察室主任,2007年7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杨明远,总工程师:分管综合计划处、航道管理处工作

简历:

男,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历任广州航道局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广东省航道局副总工程师,2002年12月挂职任惠来县科技副县长,2006年3月任省航道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1927年春,参加尹家村农民协会和赤卫队。

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赤卫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

1931年加入中国***。

1932年至1937年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副团长、团长,闽南红军第二支队支队长,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

1937年7月,调到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工作,任军事部部长。

1938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书记。主持广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领导东莞、增城区、惠阳区、南海区、顺德区、中山、从化区等县区,利用合法形式,建立中共广东地方党掌握的民众抗日武装。

1939年2月任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领导东江各县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7月任中共东江前线特别委员会书记。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任政治委员,兼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的政治委员。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配合廖承志把800多位滞留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从香港秘密转移到内地安全区。这一抢救行动的成功,不仅受到党中央来电表扬,而且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

1942年2月,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东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区的军政工作,尹林平任书记。同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梁鸿钧任总队长,尹林平任政治委员。

1943年1月任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书记,负责广东党组织的全面工作和部队工作。

1943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

1945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毛泽东曾于1945年2月12日在关于广东问题的电报批示中称林平“此人似很有办法”。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中共粤赣湘边区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等职。他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发展成为华南一支实力最强的部队,创建了粤赣湘边根据地,为迎接南下大军入粤作战和广东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广州解放后,历任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军管会委员,华南军区党委常委、干部部长,中南军区公安军兼广东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同时担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交通厅长等党政职务。

1956年6月到“文化大革命”前,一直在中共广东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书记处书记和广东省副省长等职,主管广东省的农业和公、检、法系统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监禁6年之久。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了工作,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

1978年任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副主席、主席。

1979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4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

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第一、二、三、五届省人大代表。

历任党委书记

沈其倬 广东银行学校党委书记(198403—198611)金维城 广州金融专科学校临时党委书记(198611—198704)

沈其倬 广州金融专科学校临时党委书记(198704—198807)

沈其倬 广州金融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8807—199204)

沈其倬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9204—199401)

傅柏松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9401—199502)

刘 庄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9502—200504)

刘 庄 广东金融学院临时党委书记(200504—200512)

刘 庄 广东金融学院党委书记(200512— 20155)

李建军广东金融学院党委书记(20155)

历任校长

方 皋 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校长(兼) (195011—195103)

黄 忠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银行学校校长(195103—195404)

李 济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干部学校校长(19540521—195803)

赵培钧 广东省财政银行干部学校校长(195803—196107)

庄力辛 广东省财贸干部学校校长(196107—196810)

王伟民 广东省银行学校负责人(注:未设正、副校长)(197307—197605)

王仲达 广东省银行学校校长(197908—198005)

王仲达 广东银行学校校长(198006—19840326)

沈其倬 广东银行学校校长(19840326—19850709)

金维城 广州金融专科学校(广东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校长(院长) (198507—198704)

谭梓成 广州金融专科学校校长(198704—199204)

谭梓成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长(199204—199401)

傅柏松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长(199401—200108)

张炳申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长(200108—200505)

张炳申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200505—200802)

王 华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200805—200901)

刘 庄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200905—2011 08)

陆 磊 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201108— 201207)

陆 磊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201207——2014128)

雍和明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2014128----) 广东金融学院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副书记、院长雍和明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龙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秀明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洁党委委员、副院长郭颂平、穆 林、范忠宝

姓名 性别 族别 籍贯 职务 任职起止时间 罗明 男 汉 广东大埔 兼院长 1959.7-1965.1 刘渠 男 汉 广东梅州梅县区 副院长 1958.11-1962.6 书 记 1960.- 1962.3 金伯文 女 朝鲜 吉林汪清 副院长 1959.5-不详 副书记 1960.4-不详 钟怀琼 男 汉 海南文昌 副院长 1961.10-198311 汪达之 男 汉 安徽黔县 副院长 1962.4-1965 书 记 1962.3-1965 王旭林 男 僮 广东钦县 副院长 1962.10-196512 副书记 1962.10-1965.12 陈景涛 女 满 辽宁沈阳 代书记 1965.1-1966.11 代院长 1965.1-1966.11 李春初 男 汉 海南万宁 书 记 1966.11-68 院 长 1966.11-68 杨清 男 黎 海南乐东 院 长 1975.9-1983.1 党核心组组长 1975.9-1982.3 柏兴梓 男 汉 湖南宁远 副院长 1975.9-1981.9 党核心组副组长 1975.9-1981.9 方宝藏 男 汉 海南文昌 副院长 1975.9-1982.3 李独清 男 汉 海南澄迈 代院长 1981.10-1983.11 刘清云 男 汉 福建惠安 副院长 1983.1-1983.11 副书记(临时党委) 19823-198311 黄朝昆 男 壮 广西武宜 副书记 1983.5-1986.1 卓进勤 男 黎 海南保亭 副书记 1983.11-1985.2 蔡仲淑 男 汉 海南琼山 副院长 1982.10-1983.11 院 长 1983.11-1995.5 赵家旺 男 瑶 广东连南 副院长 1983.11-2000.6 黄汉华 男 汉 广东丰顺 副书记 1985.2-1991.6 唐上意 男 汉 广西崇左 副院长 1986.1-1991.10 马世品 男 汉 广东海丰 副书记 1986.1-1986.12 书 记 1986.12-1997.12 院 长 1995.5-2000.6 李天平 男 汉 广西博白 副院长 1989.12-1994.3 潘 炬 男 汉 海南文昌 副书记 1991.8-1992.6 阮国华 男 汉 湖北黄石 副院长 1994.3-2000.6 周少钦 男 汉 广东五华 副院长 1994.3-1999.1 谭泽中 男 汉 广东开平 副书记 1994.2-1997.12 书 记 1997.12-2001.5 黄晋生 男 汉 广东龙川 副书记 1996.8-2006210 柳泊濂 男 汉 广东中山 副院长 1998.1-2000.6 院 长 2000.6-2004.4.23 副书记 2000526-2004215 郭斯淦 男 汉 广东潮州潮安区 代书记 1999.8-2001.9 书 记 2001.9-2006210 院长 20041-2006210 张茂光 男 汉 广东普宁 副院长 1999.1-2006210 王培林 男 汉 广东揭阳 副院长 2002.6-2011930 罗海鸥 男 汉 广东梅州梅县区 副书记 2003.4-20091113 林伦伦 男 汉 广东汕头 副院长 2004426-2010224 吕清 男 汉 江西都昌 党委副书记 20051125-2010925 邝邦洪 男 汉 广东乐昌 党委书记 2006210-2012525 说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历任领导一览表》摘自学校《组织沿革》及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排列顺序按到该校任职时间先后为序。

李悌葛会长(法人代表):男,1945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广东省邮电工程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处长,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广州分中心主任(现已退休)。2001年12月当选广东省互联网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李悌葛同志在通信、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在通信网络基本建设领域有着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3月起,在领导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广州分中心的五年中,广州分中心曾创下了全国2004年度“五个第一”的优秀记录,并曾被中共中央办公厅评为“2003年度中共中央办公厅报送ΧΧ先进单位”。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磊副会长:男,1971年生,大学学历。是IT产业知识及Internet系统集成技术的出色的专业人才。1997年创立网易公司,将一个10多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1700名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先后任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首席架构设计师,代理首席营运官等职务。现任网易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副会长:男,1971年生,大学学历。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深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004年,被CNN和《时代周刊》联合评选为全球最具经济影响力人士,同年在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获年度新锐奖。2005年12月,被评为达沃斯经济论坛2006年度全球青年领袖之一。1998年创办腾讯公司,腾讯现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之一,构建了即时通讯QQ等四大网络平台。现任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方兆康副会长: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级高工,注册资产评估师。历任广东省科协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科协副巡视员(现已退休),省因特网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法人代表,兼秘书长),省互联网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孙粤江副会长:男,1951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肇庆市邮电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现任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买彦州副会长:男,回族,1968年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历任河南省驻马店市电信局副局长、党委委员,河南省电信公司计划建设部主任、支部书记,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网络运维部经理、支部书记,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

阮兴灿副会长:男,汉族,1966年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历任羊城铁路总公司电务段工程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电务处通信科高级工程师、中国铁通广东分公司市场总监,现任中国铁通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张光远副会长:男,1975年生,大学学历。历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记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经办项目经理、金羊网行政总监、金羊网副总经理。现任金羊网总经理、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新亮副会长:男,1971年生,大学学历。2009年创办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简称“中国网博会”)。历任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网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网博会展)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工商报(广东宣传中心)主任、中国招商投资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市明润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林鹏副会长:男,1956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技术专家。现任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分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全工作组成员,广东省保密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欧阳农跃副会长: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93年获国家科技部实施火炬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广东网络新闻一等奖。历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研究所秘书、广东省科委高新技术处副处长、中共江门市江海区委副书记、江门市科委主任,现任南方新闻网总裁。

高志兴副会长: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历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工程师,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董事、副总经理,广东省互联网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梁泉副会长: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博士后站领导小组专家成员,所主持的多个项目先后荣获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委员会一等奖,个人先后多次荣获全国、省、市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第九届广州“十佳”青年。现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工程师、技术处处长、团委书记、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大洋网总裁。

秘书长

刘春保秘书长:男,1945年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广东省邮电通信设备厂助理工程师,广东省邮电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科长,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科长、处长助理、调研员等职(现已退休)。

1、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

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2、林则徐的故事——太极芋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

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

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名噪远。

3、林则徐的故事——雨化事件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亦是林宾日所创立的真率会的中坚分子,为人正派不阿,不畏权势。

他揭发当时的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营私舞弊,遭钱士椿罗织罪名报复,林雨化拒不认罪,钱士椿则迫林雨化父亲代押。结果林雨化被监禁七个月后,遣戍新疆,途中受尽折磨,直到六十岁时获释归乡。

林宾日对林雨化的遭遇感到无限愤慨,林则徐少时已经从父亲口中听闻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见林雨化。在父亲的引见下拜见了林雨化,拜读其著作。之后,林则徐对吏治腐败加深了认识,日后对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

林则徐的家离南宋抗金将领李纲之祠不远,结果那里成为他和朋友联谊之所。此后,林则徐特别游览历代爱国者的遗迹,感受到爱国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后来他和友人梁章巨发起修葺李纲墓地行动,又重修于谦祠墓。 

4、林则徐的故事——改诗深意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

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

5、林则徐的故事——同榜之谊

潘锡恩,曾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晚年晋封太子少保,去世后赐谥号“文慎”。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开科取士后,林则徐赫然列居放榜单中第二甲九十二名进士中的第四位,潘锡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进士后两人都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

其后潘锡恩在任会试同考官后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写的《澄海楼赋》一文深受嘉庆皇帝的欣赏。这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

-林则徐

你好,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19日起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1994年任职的校长叫“罗国民”。

以下是广东商学院不同时期的校名以及任职领导,供其他网友参考

历任领导

1934年~1938年:李泰初(勷勤大学商学院院长)

1938年~1938年:陆嗣曾(勷勤大学代理校长兼任商学院院长)

1938年~1938年:陆匡文(勷勤大学秘书长兼任商学院院长)

1938年~1941年:陆匡文(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

1941年~1943年:陆嗣曾(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

1943年~1944年:黄希声(广东省立商学院)

1944年~1945年:黄典元(广东省立商学院)

1945年~1946年:黄文山(广东省立法商学院)

1946年~1952年:张良修(广东省立法商大学)

1983年~1992年:李鸿昌(广东财经学院<筹>&广东商学院)

1992年~2001年:罗国民(广东商学院、广东法商大学<筹>)

2001年~2009年:吴家清(广东商学院、广东法商大学<筹>)

以上资料源于,望采纳!

建威上将军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祖父佩公少年时曾与刘铭传贩私盐、因之结识,官至淮军统领。爱其孙,随营伴读。稍长,迭遭变故,祖,父,母皆丧,生计窘迫,绝意科举,投武幕,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以最优毕业,保送德国习军事,返,任威海随营教官,历日清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得荫昌保荐,出要职,军中誉为“北洋之虎”。辛亥,率师南讨,暗有反正意,曾馈南帅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话前尘,万马涛声天际涌。登临怀故国,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不数日,果有逼宫之齐电出,共和遂成。民元后,历陆军部长多要职。袁公去,摄大政,出国务总理。及至丁巳复辟,讨平之。谓之再造共和。此后谋南北统一,文倚安福国会,武编参边二军,声势日隆。不意,曹,吴反,以清君侧,诛小徐为号,发兵来攻,一战而败。隐。其后虽曾东山再起,出执政一职,又为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党所诬,迫去职,明心迹。抗战中,全大节,为国府迎于沪上,上亲执以弟子礼。以病薨,年七十有一。宿敌吴氏挽之曰:“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时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镇安上将军

张锡銮,字金波,浙江钱塘人。父为四川驻防军官。幼即在军中,习兵事,通战阵。稍长,又取监生。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学识兼备。绰号“快马张”,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曾历日清甲午之役,后以东督锡銮以事去职。复任东边道。兼安东开埠局总办。任满,升署度支司。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晋。民元后,因惧东督赵氏仍恋故朝,兼之张,冯二将与张有早年招抚之谊,故调赵入京出清史馆馆闲职,而授张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徐放湖北将军。洪宪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越年,主崩臣退,赋闲津门。筑网师园,以风月自娱。民十年,病卒。

定武上将军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公练兵小站,充管带。庚子,防剿拳乱,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谕留宿卫,日俄战后,调奉天,节制三省防军,赏黄马褂。旋命总统江防各军,驻浦口,调江南提督。武昌变起,与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等筹战守,江浙军合攻江宁,粮援胥绝,乃退屯徐州。人骏、铁良走上海。命勋为摄两江总督,赏轻车都尉。逊位诏下,并请优待皇室,保卫宫廷。民元后,倡丁巳复辟,事败,避入荷兰使馆。旋赴津居,卒,年七十,谥忠武。老友绍英挽曰:“宿望重兼圻,峻节不随风会转;孤忠依故国,大星竟陨海天寒!”

宣武上将军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人。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后投淮军聂士成幕 府。曾历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因此为人好滔滔不绝,群僚笑其为北洋之狗。辛亥,率师南犯,挥北军猛攻武汉,火烧汉口,既下汉阳,封男爵。欲攻武昌,因袁欲反正,于三小时内连发七通电报召回。改任清廷禁卫军统领,察哈尔都统,反对南北议和。时宗社党拟遣其回前敌,接段军,提控湖广。事不济。民元后,出掌两江,失忠义,暗阻洪宪事。段势起,明授总统职,暗施调虎离山计,失兵柄,徐去职,卒于北平,年六十。其人言大号空,子孙亦有染,孙巩,出入于倡优之间,俨然伶人矣。

彰武,镇武上将军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本。返,任北洋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善逢迎,由道员累迁至黑龙江署理巡抚。后以袁故去职。辛亥,随袁复起,民元后,出武卫军总司令,第一军军长,授彰武上将军,署理湖北军务。继与张锡銮对调。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上表劝进,洪宪成,封一等公。其后与族弟结皖系,任段政府京畿警备总司令、陆军总长,皖人呼之小段。直皖战起,临阵失机,大败。去公职,隐。年五十六,卒。

振武,隆武上将军

龙济光,云南蒙自人,滇南世袭土司,与陆荣廷有姻亲之谊。投广西藩司张鸣岐麾下,张升两广总督,时广东水师提督李淮跋扈,不受张命,因之,龙得援引,官至广东提督,提三千济军入粤,以监水师。辛亥,粤变,李降,张走,时局混沌,龙按兵百粤,初则静观其变,继则遥受北命,期年间,竟出广东巡按使,凛然封疆。然党人多不忿,欲屠龙,奋战经年,龙终去职,年五十八,卒。

昭武上将军

姜桂题,字翰卿,安徽毫州人。少投行伍,僧格林沁卫队官出身。后随左宗棠剿回民,以功加提督衔,隶毅军,授云南临元镇总兵。甲午役,溃走金州,革职留营,观后效。后应袁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历屯泰安,青州、潍县。以功加太子少保衔,赏穿黄马褂,加尚书衔,调直隶提督兼统武卫左军。辛亥,奉袁命,以毅军换防京师,热河,山海关等各处旗兵,助袁登位。民元后,授热河都统,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其后久掌毅军,洪宪,丁巳皆参与其事,调和于各派之间,然事皆不顺。暮年,出陆军检阅使闲职,年七十九,卒于京。为人极护桑梓,凡亳州商贾无论良莠,即运烟土,但经热河亦庇护之。

德威上将军

王士珍,字聘卿,直隶正定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随袁创北洋军,任新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讲武堂总教习、工兵营统带。与冯,段并称三杰。其人不好张扬,人谓之神龙见首不见尾,故称之“北洋之龙”。历任练兵处军学司止使,又兼第六镇统制、署理陆军部侍郎。辛亥,袁氏起,充陆军大臣。民元后,隐居,受袁邀复出,获陆军上将衔 ,任陆军总长。袁崩,出段内阁参谋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兼任陆军总长。其后以北洋元老的身分,多次居间调停直、皖、奉各系间的矛盾。年六十九,卒。一说其为暴卒,乃其女孙为张宗昌辱所致。

耀威上将军

陆荣廷,原名陆阿宋,广西武鸣人。家境赤贫,两2岁丧父,五岁丧母,流落街头,以割马草为生。后入三点会,纵横清越边界,专与法人为敌。受招安,以功进广西边防督办,保送日本士官学校深造。赐号“提勇巴图鲁”。亡父母亦皆封为“建威将军”,“一品夫人”,然不思报效,却与革党相通,辛亥,反于西南。继沈秉坤为广西都督,民元后,依违与孙袁之间,坐大于边陲,及至国民政府削藩,方失势,隐居沪上,年七十而卒。

熙威上将军

刘冠雄,字子英,又字资颖,福州人,父为箍桶匠,家贫如洗,投马尾船政学堂,习水师。绩优,官送英国留学,习炮术。返,供职海军,历甲午之役,战后任“海天”舰管带。 平步青云之际,却因舰只触礁获罪,幸袁援手,方得免,遂入袁幕。民元后,出海军总长。洪宪时,封二等公。其后历多届内阁,曾为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晚来隐居津门,年六十七,病卒。

虎威上将军

曹锟,字仲珊,河北天津人。早年以贩布为生,后入天津武备学堂。随军入朝鲜,历甲午役,战后投袁世凯,升嫡系第三镇统制。辛亥,军移驻京郊南苑,为袁禁卫。民元后,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上书请求改变国体,授虎威上将军,洪宪初,再封一等伯。护国讨袁军兴,率军入川弹压,与护国军战于叙泸间,屡有斩获。及上崩,始退,调直隶督军。丁巳复辟,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破之。段继位,互不容,时方南下汉口,率部入岳州、占长沙、取衡阳。遂与南军通,主七省同盟,讨段,讨奉,皆胜,控北京政府。以贿选手段为总统。二次直奉战起,马二倒戈,被软禁。后获释,于洛阳与吴会,相顾涕泠。晚年寓居天津,日军入,许伪职,不受。年七十六,卒。国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英威上将军

李纯,字秀山。直隶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洋军政司,督练公所教练处提调,陆军第一镇骑兵营管带、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等职。辛亥,所部改编为混成协,随冯国璋南下同革命军作战,旋任第六镇统制。民元后,随冯南下,任江西都督。及冯为段所挟,邀往京师,特调其为江苏督军,驻节金陵。时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并称为直系之“长江三督"。任上治工商主实业,恤民生。然突以四十六岁壮年,暴卒而亡。官档谓其:因忧国忧民而自戕。巷议其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现后,马弁将李纯击毙,莫衷一是。

孚威上将军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传其母有娠时,其父梦前明戚继光,故以佩玉名之。六岁丧父,失教诲,少无赖,染烟瘾,兼以揽讼词,圤卦词为生。后因事亡走他乡。投武卫军,为戈什哈。庚子军溃,,复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习测绘科。业成,入北洋第三镇。辛亥,擢炮兵管带,移驻长辛店。翌年,袁以汤乡铭督湘,命曹部驻岳州互为犄角。汤慕其才,延揽之,为曹所觉,与人云:“与若为他人用,不若吾自用之”。遂连拔数级,出第六旅旅长。至是,赞襄军务,无役不予,战必胜,攻必克。及至,连败皖,奉二师,天下震怖。时方寿于洛阳,有联谓之:“ 牧野鹰扬,百岁勋业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眼见江山唾手,不意冯二阵前倒戈,功亏一篑。其后游历川,辽以诗酒自娱。晚来,居北平,东师入,拟请出山,辞不受。旋暴卒。事闻,上亲临致祭,联曰:“三呼渡河,宗泽壮心原未已。一歌见志,文山正气自常存”。

壮威,襄武上将军

王占元字子春,山东馆陶人。初读私塾,稍长投身卒伍,选送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毕业。历任淮军哨官,新建陆军工程营队官,第七营管带,累升至新军第三协协统。辛亥,任北洋第二镇统制。民元后,继任第二师长。率部调湖北,晋壮威上将军,授襄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袁崩,任湖北督军,兼省长,两湖巡阅使。因湖北境内多兵变,加之湘鄂战起,鄂军败北,为吴子玉联合湘军驱逐。匿居天津。办实业,置房产,兴教育。年六十九,病卒,归葬馆陶。

益威上将军

田中玉,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光绪三十四年,出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民元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多职。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崩,归鲁,任山东督军,兼省省长。后去职,于天津寓居。置房产,办恒源祥纱厂。年七十三,卒。

靖武上将军

王怀庆,字懋宣,河北宁晋县人,幼即失怙,家道中落,年十八即投军。庚子,王为直隶提督聂士成部下中军,兼带马步卫队。聂士成战死八里台。王于枪林弹雨中,负聂尸回营棺殓,并亲送灵柩至聂原籍安徽合肥安葬。由是聂家感激,而当道者嘉许之,誉之为忠义。其后,聂母专函介绍王投袁麾下,充任陆军第二镇马二标标统。,历多职。辛亥,于直隶省通永镇总兵任上为部下所挟,拟从革命。伪应之,与诸将试马于校场,乘不备,驰去。复引兵还,平之。党人因之衔之,屡谋刺,皆不成。民元后,调为多伦镇守使,屡征蒙古,多有胜绩。返,为北京步军统领兼热河都统,热、察、绥巡阅使。掌控京畿防务几十数年。晚隐于天津,寻卒。兹奇人必有奇病,因其肠病累年,因之军中号其“马桶将军”。

匡武上将军

王承斌,字孝伯,奉天兴城人。少家贫,投行伍。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业成,隶北洋新军。民元后,供职于直隶陆军第一混成旅,后所部改为陆军第二十三师,属曹吴麾下。首次直奉之役,直胜,本拟长驱出关,王以己亦奉省人故,力主和议。和议遂成。因职权事,与吴渐不睦,二次直奉大战,变反于内。直遂败。功成本拟受封,不意张来,旋解职。隐。寻卒。子家禧,善丹青,以作插画显。

宁武上将军

齐燮元,字抚万,直隶宁河人。秀才出身,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业成,隶北洋新军。民元后,率部历多战,少有胜绩,然却旅长累迁至陆军第六师师长,江苏督军。北伐后,失权柄。转投东朝,抗战中,出华北绥靖军总司令。及日降,被捕,戮于金陵雨花台。

炳武上将军

萧耀南,名衍珊,字衡山,湖北黄冈人。相传为南朝萧帝后,祖籍浙江兰陵,故又号萧兰陵。少家贫,中秀才,教馆为生。徐考入湖北将弁学堂,入北京陆军预备大学,业成,调清府中央练兵处任职。供职北洋,与曹,吴相识并结为知交。民元后,长佐军幕,以功进第三师混成旅旅长,随军南下,纵横湖湘,多有功。晋湖北督军。任上内举贤才,外按境边,一时间楚地蔚然成冠盖云集之地。及至吴败,往投之,念故主,遂以权柄付之。越两月,突病卒,世皆疑之,一说其妾唤赵英者,湖北人,美艳无双,人称“湘楚一绝”,实为赤党谍报人员。暗图之。未为可知。

恪威上将军

孙传芳,字馨远。山东历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其间入同盟会。返。长期驻防湖北。民元后,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江浙战争爆发,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乘机扩军。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于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及至北伐军入江西,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主力被歼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救,被任为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率残部渡江反扑,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后失败。北返,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冯部作战,败回济南。张作霖被炸,率残部退至冀东滦州一带,由晋军收编。此后,赴沈阳,寄食张学良门下,后在天津为报父仇之施剑翘刺死。

义威上将军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人。幼母祝氏闯关东,广结豪侠。辛亥初,返乡,投民军都督胡瑛麾下,随军至沪上。任光复军团长。后刺陈其美,以作觐见之礼,投袁。数年间依附于各系之间,久不得志。因缘际会,终得鲁督一职。南军北伐,张率直鲁联军南下,战不利,率残部退济南。 及张死,南军日进,恐,欲退关外,小张不允,势迫,弃军走,东渡扶桑。返,于济南火车站为报父仇之郑继成刺死。

曜威上将军

李鼎新,字承梅,福建侯官人,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习驾驶。官送出洋。留英,先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旋返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进修炮术。返,调北洋舰队,授以五品军功补用千总。升署右翼中营游击,“定远”舰副管驾。历甲午役,以功补参将。战后,遭奏劾,革职。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奏保,开复原官。辛亥初,署理新设海军部军法司司长。民元后为海军部参事,曾脱离北京政府,入护国军,后继萨镇冰任直系海军总长。直系败,随之去职。年六十九,卒于沪上。

同武上将军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幼入私塾,寡言,尚游侠。年十五,入票号,交游渐广,有大志,摘录古圣贤修己治人之名言要语,名“补心录。”庚子,考入武备学堂,留东,入振武学校。结党人,入同盟会军部分支“铁血丈夫团”,续入日本弘前步兵第三十一联队实习,绩优,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李烈钧,唐继尧等为同窗。归国,升标统。辛亥,武昌变,亦率部反正,以太极八卦旗为军帜,克复太原,破满城。当选山西都督。继与北洋军会战数月,期间转战归绥。南北和议成,乃归。其后主政山西数十年,编练晋军,羽翼渐成,中原战事起,诸藩皆削,唯其独存。抗战中,亦有功。及至己丑,随国府南狩,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薨于台,年七十有七。其善将将,御下以宽,及其离太原,勉诸将以忠义,麾下皆誓死报,群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野战不成守城,守城不成巷战,巷战不成短接,短接不成殉国”。及城破,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方是时,敌焰方炙,各疆吏降者不可数,唯太原,城陷时,无一降者,烈矣。

扬武上将军

冯玉祥,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巢湖人。幼家贫,投淮军,于军中读埠外报籍,渐有革命之志,组武学研究会,潜谋反清。辛亥,闻南方变,欲应之,与滦州兵事,任民军参谋,事败,递解回籍,赖其妻刘氏为北洋协统陆建章侄女故,得免。然同志皆死于难,深憾之。遂有日后驱废帝出宫之举,以完诸友遗愿。民元后,自领西军,纵横豫陕,依违于各系之间,叛复无常,人称“倒戈将军”。戊辰,上任之为行政副院长,以羁縻之。稍后,削藩议起,麾下诸将皆归正,势去,历闲职,悠游岁月,及至党国南狩,身在域外,不思共赴国难,反欲归受伪职,然逢海难,卒于域外,岂非天哉?年六十六。其人一生虽称信洋教,自号“基督将军”,然观其行事,俨然犹大云,诚为天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