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常熟最新落户政策 1放开落户门槛 2020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落户新政策——本科即可直接落户! 全日制本科(不超45周岁)及以上直接落户,大专、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不超35周岁),缴半年以上社保落
常熟最新落户政策
1放开落户门槛
2020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落户新政策——本科即可直接落户!
全日制本科(不超45周岁)及以上直接落户,大专、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不超35周岁),缴半年以上社保落户。
2取消购房落户
在最新政策里明确表示全面取消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现有户籍准入政策中的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落户限制。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75平以上,在2021年7月1日取得房产证,就不能通过购房落户,但如果是在2021年6月30日前取得房屋所有权,符合条件的话,仍然可以通过购房落户,落户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30日。
常熟也发布了的征求意见常熟的征求意见是,2021年6月30日前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符合条件的仍有资格进行购房落户,最终申请截止日期是2023年6月30日。
3现在常熟的落户政策:
被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全日制本科(不超45周岁)及以上直接落户,大专、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不超35周岁),缴半年以上社保落户。
常熟最新学区政策
一、实行“六六六”入学政策
一套上学的房子,当业主用完一次学区资格后,6年内不得再次使用。
二、公民同招
从2020年开始,常熟要求民办学校100%摇号,不得提前“掐尖”。
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即公办和民办学校都应在规定时间内,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
03
常熟最新人才政策
4月19日,常熟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常熟市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指出,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常熟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可享受1%购房补贴。
按照《细则》,此次资助对象为在常熟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遵纪守法,无相关不良记录,在常熟境内购买首套用于自住商品住宅房,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技师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
资助标准是以定率标准进行补贴,新建商品房按购房发票价(不含增值税)的1%给予补贴;存量房按购房网签备案价的1%给予补贴。
04
常熟贷款政策
常熟商业银行房贷目前实行“认贷不认房”的政策。
1首套首贷:
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指从未购置过住房),按照国家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2有一次贷款记录已结清、有一次贷款记录未还清
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仍为30%。
有1套住房、但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仍为30%,但利率上浮。
3三套及以上
对于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但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银行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首付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
对于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但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办理贷款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具体如下:_、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及复印件_、结婚证或者离婚证,离婚协议_、户口本及复印件_、缴纳社保的证明_、收入证明(一般要求在月还款的两倍以上)、银行流水单
此外,常熟公积金贷款有变化!
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个人额度从45万提高到60万,家庭额度从70万提高到90万,4月21日起正式执行!
注意!以上新政仅针对“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以下两种情况,按原有政策执行!
目前,常熟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利率标准为:
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首套房贷款1—5年,利率为275%;6-30年,利率为325%;二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
首付比例无变化:
首付比例无变化,首套房首付为20%起;二套房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含原一套住房贷款已结清)的,最低首付比例为50%起;不受理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申请。
基数算法:
1 单身:近半年平均缴存基数×35%×12×贷款年限;
2 已婚:近半年夫妻平均缴存基数相加×35%×12×贷款年限。
余额算法:
1单身:个人账户余额×10 (首次使用)倍或 6 倍(第二次使用) 且个人缴存基数是对应年限月还款额的 2 倍 以上;
2 已婚:夫妻双方个人账户余额相加×10 倍(首次使用)或 6 倍(第二次使用) 且夫妻缴存基数相加是对应年限月还款额的 2 倍以上。
注:个人账户余额≤1 万元的,按 1 万元计算,基数算法或余额算法,两者取其低。
根据2021年新公布的《苏州市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实施细则》,从6月11日开始,苏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省市缴存住房公积金(异地公积金)可以在苏州(含常熟)贷款买房。
常熟购房税费政策
1新房契税
新房的税费比较简单,主要需要缴纳的就是契税、房屋维修基金、各种杂费等。
首套房:90平以下,契税1%;90平以上,契税15%;二套房:90平以下,契税1%;90平以上,契税2%;三套房:不论面积大小,一律缴纳契税3%。
备注:这里的首套、二套、三套指的是以家庭为单位,名下的成套住宅房屋套数。
此外,新房还有一些像是:契税、公共维修基金、物业费,在交房的时候交税费!
2二手房契税
二手房交易涉及的费用,主要包括增值税及附加、契税、个人所得税、中介费。
1增值税及附加
不满2年,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需缴纳增值税,税率一般为56%;满2年,普通住宅免交增值税,非普通住宅采用差额征收增值税。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若满足属于家庭唯一住宅以及购买时间超过5年,免征个人所得税;若不满足,则按照1%缴纳。
3契税
首套房:90m2以下,契税1%;90m2以上,契税15%;二套房:90m2以下,契税1%;90m2以上,契税2%;三套房:不论面积大小,一律缴纳契税3%。
4其他
其他税费:一般为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
我是宜兴人 根据我的观察 现在女方对男方要多少礼金没有具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 男方给的礼金基本上全部让女儿带到男方去 作为小两口婚后的补贴 如果女方经济条件好的话 除了男方的礼金给女儿外 另外也有一笔压箱钱给女儿的 礼金多少不是问题 男方拿的出 女方受的进 女方接受礼金后 基本上时回给男方的 呵呵 不过礼金已经从男方长辈那里转移到小夫妻手里了 一般来收男方只要量力而行 女方是不会有意见的 呵呵 宜兴姑娘出嫁 娘家肯定是贴钱的
两头蹲,婚嫁用词,顾名思义,就是结婚后夫妻双方(一般都为独生子女)要两边住,两边照顾,两边跑来跑去。
两头蹲一般男方不置备礼金,女方不办嫁妆。条件好的由双方父母共同或者两方各自出资购置新房,条件差的则双方都不置办新房,小夫妻直接住与父母家里(交通或者工作便利一方,或者两边轮流住一段时间)。
两头蹲大都是421家庭模式(即双方父母,双方和子女构成),婚姻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这种婚姻形式在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较好的地区普遍存在。两头蹲的父母双方,既不愿儿子入赘,也不愿意将女儿嫁出,因此发明了此种婚居模式。
从理论上讲,“两头蹲”的婚居模式,结婚以后可以两边居住,有了孩子两家共有。80后独生子女政策可以生两个,孩子哪个姓男方、哪个姓女方,根据双方家庭自由商量,每家可以不一样。使用双方的姓氏,打破了男娶女嫁的旧框框。有利于打消人们重男轻女的陈规陋习,实现男女平等,有效缓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不过在实际中,两头蹲也存在着一些弊病。
首先,两头蹲的出现本就是由于双方父母不愿自家姓氏断绝、子女离开自己身边而产生,小孩的姓氏会成为双方父母的争执点。生一个小孩姓哪边,生一男一女男孩姓哪边甚至都会成为双方父母迫使小夫妻离婚原因。
其次,由于两头蹲男方可以不置备礼金,女方不办嫁妆,现已成为当下不少经济条件稍次的家庭首选选择。但由于80后独生子女2胎的开放,以致很多父母会要求生2胎,使很多小夫妻肩上的经济负担极大!
再说孩子的姓氏问题。孩子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看起来是个实现男女平等的好主意,实问题依然存在。就我的理解,使用双方的姓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孩子在父亲家里随父姓,在母亲家里随母姓。(在户籍制度不严格的过去,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在身份证、户籍早已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当下,势必给当事人带来诸多不便);二是孩子同时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且不说同时使用两个人的姓氏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如果单姓变双姓成了风尚,几代人以后,我们比外国人的一长串姓名或许还要长。岂不给生活带来更多不便?
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跟苏州、常熟等周边地区经济相对较好有一定的关系,女方家长可能在家产方面考虑到继承问题,而他们在生育黄金期却恰逢国家的“一胎”政策,女儿嫁出去后,如果家产给了女儿,就有可能会被亲家霸占,所以让女儿再生一个娃,姓自己的,这样家产就不会被“外人”持有。说是抢姓,其实跟钱有关系。但是如此一来,女婿就有入赘之嫌,大多数人都是不会这么干的,所以弄了个折衷方案:两头蹲。女方不算嫁,男方也不算入赘,生两个娃,一家一个,各自操办。
这个方案看上去很美,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跟“出嫁”没什么两样,但一旦涉及到实际利益时往往矛盾重重,比如小孩的教育、房产问题、户口问题等。而且,“两头蹲”已在常熟当地逐渐形成一种风气,有的时候一个村子都是两头蹲,哪一家要不是这样做,就会被鄙视,有种向攀比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再是相对富裕人家特有的作派了。
参考链接:两头蹲_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xT92kqCAj-TYRwVOTwBh0SdymNqSTfpqScRUkEvfRhhUO4PdoIXYekkM-9L3U4jxODHVxRnjXeFP0dKR7vqcK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