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送终 病人在断气前,在家和在外的子女,必须赶到病人床前,听取临终嘱咐,送别死者,叫“送终”。死者“断气”后,抬放到厅堂中间的板榻上,安放时头必须朝下,脚朝上,将脸盖上,亲属跪着不停地烧纸,这叫“下路”。然后四处通知亲戚,叫“报丧”。同
送终 病人在断气前,在家和在外的子女,必须赶到病人床前,听取临终嘱咐,送别死者,叫“送终”。死者“断气”后,抬放到厅堂中间的板榻上,安放时头必须朝下,脚朝上,将脸盖上,亲属跪着不停地烧纸,这叫“下路”。然后四处通知亲戚,叫“报丧”。同时将全家人的“年庚八字”送请“地仙”选择人殓、埋葬日期,这叫“开书”。
入殓 俗称“上材”。人殓前,死者由其儿女或亲属揩其全身,再由“八仙”(即抬棺的八个人)给死者换穿“寿衣”。死者穿的衣服,先让长子穿着绕着村庄走一圈,然后脱下交给“八仙”给死者穿上,再将其抬进棺材。
戴孝 父母死亡,儿子穿白长衫,披麻,腰系草绳,鞋蒙上白布或穿草鞋。夫亡,妻全身穿白,披麻,穿白鞋;妻亡,夫不戴孝。其亲戚和小辈只在鞋头蒙白布,头扎白方巾。儿女死亡,长辈不给晚辈戴-孝;凡是给死者送葬的,每人发给一块一尺见方的白布扎头上,叫戴“红帽子”。丧家当年过年的对联,改用蓝纸或白纸书写,一般是写“守孝三年易满,思亲百日难忘”或书“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等。
倒头礼 倒头礼给丧家送礼叫“倒头礼”。至亲送“三牲”(即熟鸡、鱼、肉),一般村邻送一对白蜡烛,一叠“钱纸”。
闹丧 人死的第二天,请吹打手吹奏哀歌,家里的妇女和着哀歌一齐号哭,这叫“闹丧”。
做七 人死后每七天为“一七”,自头七到七七,每逢七要请道士或和尚念经,超度亡灵,叫“做七”,其中“五七”最隆重,其它“七期”只供斋饭祭祀。七期内,儿子不能理发。
出殡 又叫“出丧”,由“八仙”将棺材抬到屋外门前,用两条长凳架放,棺前置一桌案,摆“三牲”祭品,点白蜡烛,送殡的亲戚、村邻依辈序轮次对棺叩头,死者的子女在旁回礼。祭毕,“八仙”抬起棺材上路,一人举幡在前散“钱纸”,长子双手捧持灵牌。棺材在抬往坟山的路上,不时地停放,叫做“摆路祭”;摆一次路祭,送殡的亲戚分别跪拜一次,并送给“八仙”、“道士”、吹打人员等人各一个红包。
埋葬 过去均为棺椁土埋,但穷富较为悬殊,穷户买不起棺木就用草席或门板代棺,散土掩埋;富户则很考究,用砖砌廓,置棺木于内,上面覆盖泥土,垒成坟墓;有的富户讲求迷信,认为此时不宜人地埋葬,而用砖砌廓于地面,将棺置入其中,叫“停棺”。数年后择日再将棺材埋人土中。
安灵 死者埋葬后,其嫁出去的女儿要送“灵屋”。“灵屋”仿较好的房屋模样,用竹篾糊纸扎成,内置灵牌,两旁立纸制的“金童玉女”,均安放在堂前桌上,这叫“安灵”。每日早晚由死者家属把饭菜放于灵前供奉和跪拜,待“满七”之后将“灵屋”火化。建国前的南昌农村很兴这种丧葬之礼。建国后,丧葬习俗不断改变,时下已很少人会为死者这样安灵的了。
经常碰到朋友跟我讲到给领导上司送礼的烦恼,不知道送什么啊,怎么去送啊,送的时候说什么啊等等等等,相信你们也有同样的烦恼,接下来我给大家梳理一下给领导上司送礼应该怎么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领导送礼正确的打开方式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给领导送礼,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求于领导,第二种是过年过节送礼以表示对领导的感谢和尊敬。首先应明白自己是哪种情况,来确定送什么礼,有求于领导送的礼应该更贵重一点。
其次对于给领导送礼,切忌第一次去就送给很贵重的礼物(除非你的领导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建议可以先准备个小礼物登门拜访,留心观察一下,知道领导的喜好,下次拜访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他喜欢的礼物。比如领导喜欢一些古玩收藏品,你再次去拜访时可以送一个精致的古玩,送的时候一句话带过就好,比如说局长,看您家里装饰知道您喜好古玩,前一段时间我去找我开古玩店的朋友,看到一个特别精致的古玩,就想到了您,这个放家里多凸显品味啊!试想一下,这样是不是比你第一次拜访就送一个古玩要好。同时,这么说领导心理压力会小一点,因为这像是你顺带买的礼物,而不是特意精心准备的大礼。要记住领导比你有钱,你送的是一份心意,要显示出你的尊敬。
送礼前的准备:
约定时间、礼物的选择
给上司送礼直接送到办公室不合适,送到家里,又怕上司不在家或者不方便,特别是领导上司,他们反感别人打扰他们自己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和领导上司预约时间,切勿贸然拜访,这样不仅显示了你对他的尊重,还可以大大提高送礼成效。
那么,我们该如何和上司预约这个时间呢?
1、清楚上司的作息时间,知道他什么时候在家。可以先向老同事打听打听,然后自己再核实一下。
2、掌握好时间了,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空,说自己想去拜访。如果他问有什么事,你可以不用表明目的,直接说想就xx问题谈一下,一般领导是不会拒绝的。
礼物的选择:
给领导送礼,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给领导送礼不可盲目性,要投其所好,送礼前一定要多接近领导,了解领导的爱好和品味,这样送的礼他才会喜欢。
2不要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一般情况下,选择的礼品不要太贵,不然会给领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也不能太轻,太轻的东西也较难表词达意。
3、不要送生活必需品。什么领带手表,都不要送。给领导送礼,注重的应是“礼”字,而不是“品”字。礼是代表心意,品是代表实物。
4、礼物要符合领导的身份,要有特色,能体现出它的精巧和精致。
登门礼可以选择自己家乡比较好的特产、营养健康的食品(最好比较新奇,是他们没吃过的),如果领导喜欢喝酒,也可送酒。最好不要送烟,就算他爱抽烟。如果赶上节日,可相应根据节日习俗送礼。
之后的拜访就可相应的送稍贵重点的礼物,看你的目的和领导办这件事的难易程度!送礼最终还是看领导喜欢什么,要投其所好!喜欢古玩送古玩,喜欢字画送字画。
不太适合送给领导的礼物:宗教性礼物、现金贵重物品,如金银首饰、珠宝、手表,过于廉价的礼物。
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要根据领导实际情况来,碰到那种庸俗的领导,直接送红包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自己要学会灵活应变。只要能做到投其所好,一般效果都不会差。
送礼中怎么做
进屋之后,放下礼物,上面已提到了该怎么说,如果第一次登门就说感谢领导在工作上给予的帮助,这是一点心意,也不是啥很贵重的东西。然后可以说说他家怎么怎么好,地点如何好,摆设,家具之类,如果他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话,记住,先问候老人,关心一下他爹妈,老头老太太要说谦虚的话,你就往高捧,但是注意用词,别说过了。然后说他家孩子,如果他家孩子还小,就夸他孩子如何聪明,如果他孩子还上学,一定要给他家孩子红包,这是必须的,给多少自己定,说买吃的用的等等。但是记住,钱要走的时候给。
如果是对领导有什么要求的,请他帮忙的,闲聊中顺便提一下,探探领导的口风,如果领导主动谈这个话题,那就简单了,顺着往下说,如果你刚提,领导马上就转移话题了,那证明领导现在不想谈这个话题,你也别说了,领导他心里自然有数。
同时要记住拜访时要细心观察一下领导家里,看他的爱好,他孩子的爱好,比如他孩子喜欢打篮球,刚好你也会,不妨切磋切磋或者教他打球,这可以拉近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细心留意。
最后一点,领导家不能坐太久,一般10-20分钟就差不多了,事办完赶紧走。
一般来说,只要你的礼物不是太贵重让人难以承受,领导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当然也会有那种特别正直的领导,拒收别人的礼物,不过不多见了。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领导一再推辞,拒绝接受你的送礼,那可能意味着你要求的事他实在不好办到,也有可能领导对你抱有某种成见或对你的工作能力态度不满意。这时候我们就要敲响警钟了,那我们就要诚恳地请领导对自己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耐心接受领导的意见后,并进行反省。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就自己的工作改进体验和新取得的业绩表现,向领导汇报。毕竟工作能力是基础,一味地送礼不能保证你的事业一帆风顺。
想写好关于礼物作文吗?这里提供了大量关于礼物作文的段落,以及礼物作文的好词好句等。本篇内容主要选10篇优质原创文章,每篇结尾还带专家点评。
节日礼物
母亲节到了,班里每个同学都为各自的母亲准备了精美漂亮的礼物。小明很想为自己日夜操劳的母亲买一束康乃馨。可是,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忧郁的徘徊在花店门口。
正在这时,他看见花店老板娘忙得满头大汗。他心中油然冒出一个金点子:如果我帮助店主干活,帮她多卖一些花,兴许她可能送给我一束康乃馨呢!于是,他说干就干。
小明对花店老板娘说:“阿姨,我可以帮你干活吗?如果我干得好,你可以送给我一束康乃馨吗?”“可以!”她爽快地答应了。小明站在花店门口,说:“大家快来看!漂亮的康乃馨!快来买一束,送给你的母亲吧!”大家蜂拥而来。看到他们将漂亮的康乃馨送到母亲手里时,小明十分激动,他多想快一点将一束最鲜艳,最可爱的康乃馨送到母亲手里!
夜幕降临,小明也要回家了。老板娘高兴地对小明说:”你现在可以得到一束康乃馨了!快一点回家吧!”小明骄傲地接过康乃馨,兴奋地跑回了家。
母亲看见大汗淋漓的小明手捧一束康乃馨,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
专家点评:
“母亲节到了,班里每个同学都为各自的母亲准备了精美漂亮的礼物。小明很想为自己日夜操劳的母亲买一束康乃馨。可是,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忧郁的徘徊在花店门口。”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母亲看见大汗淋漓的小明手捧一束康乃馨,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蕴藉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读《麦琪的礼物》有感
我刚刚读了《麦琪的礼物》这本书,感受很深。
这是美国着名的作家欧·亨利的一部作品。讲的是美国一对年轻的夫妇德拉和吉姆,在圣诞节为了给对方买一件称心如意的礼物,费尽心思。可是他们太穷了,根本就买不起一件像样的礼物送给对方。不过他们有两样引以为豪的东西:吉姆的金表和德拉的秀发。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的遗物,典雅、精致,可以让世界上任何男人羡慕不已。德拉的头发则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自叹不如。最后,德拉决定卖掉自己的秀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银表链,而吉姆则卖掉了心爱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精致的梳子。虽然他们互赠的礼物并没有派上用场,但这种夫妻情深、互敬互爱的做法让我感动万分。
我坐在窗前一边细细地品味着故事里的感人情节,一边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爱同样也渗透在我的生活中,但似乎又缺少了什么……慢慢地,我明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爱的世界,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循循善诱的严格师爱,同学们的友爱……我们得到的太多,回报却是少之又少。
如果我们能在拥有爱的同时,也能献出自己的爱,相信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专家点评:
这篇读后感小作者概括文章内容简洁明了,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得出的感悟——爱,进行阐述,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人都奉献爱的美好心愿。本文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冬爷爷的礼物
冬天到了,冬爷爷吹着口哨,滑着雪橇来了,他给小草铺上了雪被子,给大树披上了雪大衣,这是冬爷爷送给它们的礼物。咦,我们的礼物呢?瞧,在这儿。
冬爷爷跨过小河,小河被冻成了一条大冰块,小朋友们立刻穿上溜冰鞋,在冰上滑来滑去,摆了一个个好看的姿势,美极了!
冬爷爷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刻苦学习的身影,心想:原来同学们学习这么用功啊!我应该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冬爷爷下起雪来,楼房上、树枝上、操场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飞奔到操场上,像一群解散的小鸟,他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同学扬起头,张大嘴巴,想尝尝雪花的味道。冬爷爷看到我们这么开心,也心满意足地去下一个地方了。
冬爷爷来到发电厂,看见风力发电的机器不转了,于是他召来北风,顿时,发电厂外寒风刺骨,风力发电机却转地飞快,这时,许多家里都来了电,暖气又开始运转,家里又传来了小朋友一阵阵的欢笑声。
冬爷爷给了我们许多礼物,但他只想看到我们欢快的笑脸。
专家点评:
本文对冬天的美景进行了详细描写,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冬天生命,拉近了我们和冬天的距离,“同学们飞奔到操场上,像一群解散的小鸟,他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同学扬起头,张大嘴巴,想尝尝雪花的味道。”表现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我最喜欢的礼物
在一个作文课上,老师说要给我们一件礼物,同学们听后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巧克力。”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文具。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游戏机。”还有的同学夸张地说:“老师会给别墅。”
老师说:“我先不告诉你们,你们把眼睛闭上,我数一、二、三你们再把眼睛睁开。”我把眼睛闭上之后,心想:老师可真神秘,还让我们闭上眼睛,不如我来看一看吧。我把眼睛悄悄地睁开了一条小缝,只见老师从她的书里拿出了一张雪白的纸,我以为我看错了,正在我迟疑的时候,老师数:“一、二、三。”我们瞪圆了眼,看着那件礼物。果真是一张雪白的纸,我们都对这个礼物很不满意。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老师又说话了:“如果你们对这个礼物不满意,就请帮老师把这个礼物改成你们满意的吧!”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同学说:“可以画一幅画,一只兔子,因为是兔年。”有的同学说:“可以折一只兔子和一条鱼,兔年有余。”还有同学说:“可以做成剪纸,剪一只兔子抱着元宝,因为兔年发财。”……一张白纸的妙用可真多呀!
老师的确送给了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礼物——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我非常喜欢这个礼物,你呢?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记叙了在作文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的事。文章叙事条理,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字里行间充满着童真童趣。文章最后以问句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很不错。
春天的礼物
咦,谁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哦,原来是温柔细心的春姑娘啊!
春姑娘拂袖而来,给大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花儿披上了五颜六色的披肩;小草戴上了显眼的帽子;柳树穿上了美丽的绿裙子春天的到来,使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到处鸟语花香。
我常常透过窗户,看到花儿因听了春天的笑话而张开了笑靥;小草在春天的照顾下生龙活虎,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柳树在春姑娘的伴奏下,扭动她那纤细的腰;小溪听到春姑娘的”天籁之音“,”叮叮咚咚“地为她伴奏路上的行人见此情景都心旷神怡。
春姑娘的魅力不仅在于美丽,她温柔的性格在所有姑娘中独树一帜——人们纷纷出去郊游,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享受春天给予我们的天伦之乐!
上周末,爸爸妈妈在我的游说下陪我去了天下第九洞——灵屋洞。来到灵屋洞,大片大片的桃花便映入眼帘。我们随意的在草坪上坐下,拿出来零食,在那里吃起来。树上的桃花个个出落的美丽大方,可爱极啦!在春风的抚摸下,桃花纷纷落下,在空中飞舞,最后轻轻地落到了小草哥哥的怀抱。我捡起一片桃花,仔细的端详着,她那粉嘟嘟的笑脸使我满心愉快
啊,这就是春天的馈赠!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人们纷纷出去郊游,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享受春天给予我们的天伦之乐!春天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礼物,怪不得我们都会喜欢春天,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神的礼物
我是神秘小天使,专门送礼物给需要帮助的人,看见他们的开心微笑,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今天我送出了一张卡片:“亲爱的父亲:因为你的辛劳工作,我送给你一个温泉包,让您就算不出国,一样可以享受泡温泉的乐趣,相信这样一定可以把你全身的疲劳都洗干净,让你既健康又强壮。”爸爸笑了。
第二张卡片:“亲爱的母亲,因为您的头发是自然卷,我送你一百张离子烫发券,让你永远拥有一头又直又美的长发。你的美丽,就是大家的幸福!”妈妈感动的哭了。
第三张卡片是给爷爷的:“亲爱的爷爷,胡子这么长,常常被我们的顽皮气到打结吼!好可怜!送你一把刮胡刀,让爷爷恢复年轻本色,也不会因为要整理胡子而伤神。”爷爷马上就把胡子刮干净了。
第四张卡片是给姐姐们的:“你们这么爱漂亮,送给你们商场的礼券,要买名牌、要去护肤护发、要买鞋子,妹妹都买给你们,我会努力写文章赚稿费,让你们变成最美的姑娘。”姐姐们高兴的大声尖叫。
第五张给亲爱的弟弟:“喂!对姐姐要尊敬啦!我知道你最小,我也最爱你!所以,我送你玩具兑换券,记得要跟我一起玩哦!”弟弟跑过来,紧紧的抱住我:“三姐!你最好了啦!”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写了“我”给爸爸、妈妈、爷爷、姐姐、弟弟派发礼物的事情。语言流畅自然,想象合理,但是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希望以后在写作方面多下苦功。
珍贵的礼物
星期六是我十周岁的生日,爷爷早就许诺给我买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这几天我一直在心里琢磨,爷爷会给我买什么礼物呢?由于碍于面子,我又不好意思去问。
到了生日那天,我迫不及待的问爷爷:“我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呢?”爷爷拿来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给我,我回到卧室,立刻把盒子打开,里面原来是一个小沙漏,我就想:爷爷为什么送我个沙漏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爷爷:“您为什么送我一个小沙漏呢?”爷爷没有回答我,我又回到卧室玩弄着这个沙漏,看到这个沙漏里的沙子一颗一颗向下漏,我还是不明白爷爷为什么用沙漏做我的生日礼物呢?当最后一颗沙子落下的时候,我突然想:会不会爷爷送我一个沙漏是警示我时间就是生命?我又去问爷爷:“您是不是警示我时间就是生命?”爷爷点点头,说:“我就是要警示你时间就是生命,因为你写作业时总是打岔,所以我要送你沙漏,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就是“年轻时候不学习,老了才学习就迟了。”听了爷爷的教诲,我走进卧室,我把沙漏倒过来沙子又继续向下漏,我也决定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我小心翼翼地收起这珍贵的礼物,我将永远收藏!
专家点评:
该篇作文,开头简明扼要,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文章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思想很突出,只是文中出现错别字,希望小作者写完认真读一读。
画板·礼物·梦想
初一,新年。在爆竹声中醒来,我见到了它。
它只有一块鼠标垫那么大,通体乌黑,泛着淡淡的光。见到它,我先是发呆,接着是难以置信,最后变成了欣喜若狂,把它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这是一块手写板。我爱好板绘,一块手写板对我来说,就像歌手的嗓子,探险者的藏宝图,孔明的东风,船长的轮船一般,至关重要。
我曾多次趴在商店的玻璃柜上,贪婪地望着它,我渴望拥有它,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写板。可是,这对我来说,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因为它真的太过遥远。当时,父母对我喜欢画画这件事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所以说,能够拥有一块手写板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梦想大门。
这种感觉,真棒。我紧紧地抱着它,仿佛置身云端,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又惊喜又害怕,我害怕这只是一场梦,害怕当我醒来,这一切都会消失。
“干什么呢,别抱着它发呆了,咱们要赶快下楼放爆仗之后去给奶奶拜年了!”妈妈的斥责声把我从神游中拉了回来。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写板!
想着我的手写板,感觉今年的爆仗格外响,爆仗皮也格外的红,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哦,这一切都太棒了!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专家点评:
这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新年得到一件礼物——画板,抒发了自己高兴的心情。但是文章篇幅短小,选材一般,立意不高,语言平淡且不通顺,缺乏艺术感染力。
我喜欢的礼物
在一个作文课上,老师说要给我们一件礼物,同学们听后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巧克力。”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文具。有的同学说:“老师会给游戏机。”还有的同学夸张地说:“老师会给别墅。”
老师说:“我先不告诉你们,你们把眼睛闭上,我数一、二、三你们再把眼睛睁开。”我把眼睛闭上之后,心想:老师可真神秘,还让我们闭上眼睛,不如我来看一看吧。我把眼睛悄悄地睁开了一条小缝,只见老师从她的书里拿出了一张雪白的纸,我以为我看错了,正在我迟疑的时候,老师数:“一、二、三。”我们瞪圆了眼,看着那件礼物。果真是一张雪白的纸,我们都对这个礼物很不满意。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老师又说话了:“如果你们对这个礼物不满意,就请帮老师把这个礼物改成你们满意的吧!”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同学说:“可以画一幅画,一只兔子,因为是兔年。”有的同学说:“可以折一只兔子和一条鱼,兔年有余。”还有同学说:“可以做成剪纸,剪一只兔子抱着元宝,因为兔年发财。”……,一张白纸的妙用可真多呀!
老师的确送给了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礼物——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我非常喜欢这个礼物,你呢?
专家点评:
可以说这次的作文课是成功,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都描写得比较突出。只是在语言上还是要加强的,如果能把老师拿出大白纸送给学生时,那学生的惊奇和变成自己喜欢的礼物后的惊喜表现出来就更好了。
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妈妈每天照顾我那么辛苦,我就想在妈妈生日的时候给妈妈一个惊喜,于是我就去魔法超市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件生日礼物——毛绒玩具毛毛虫。
当我看见它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你看它那圆圆的绿色小脑袋,像个小馒头一样,在脑袋的上面长着两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像在向我打招呼呢,在眼睛的下面长着一个绿宝石一样的小鼻子,俏皮极了,在毛毛虫的头顶上有一对触角,指挥着毛毛虫前进。它有着竹子一样的一节一节的身体,每一节的颜色都不一样,真是五颜六色,弯起来看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竖起来看又像一串五彩的糖葫芦,看起来真诱人,在身体的两边各有一排**的小脚,走起路来慢悠悠的,可爱极了!它整个身体是用棉花做的,摸起来软绵绵的,这样妈妈下班累了就可以抱着它休息一会,每当妈妈看见毛毛虫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是我送的,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喜欢的。
就在妈妈生日那天,我把毛毛虫送给了妈妈,妈妈高兴的把我抱了起来,还夸我长大了,看着妈妈幸福的样子,我开心极了!
专家点评:
文章语言流畅、朴实,作者用细腻、俏皮的词语描写出一个可爱的毛毛虫,尤其是对毛毛虫外形的描写很到位。你可别小看这个毛毛虫,它能让下班回家后疲惫的妈妈好好休息,真棒!只是,作者如果能将妈妈的辛苦与收到礼物后的开心形成对比,就更好了。
7月的热带小岛,天气温吞吞的,闷热,皮肤汗粘,渴望着凉爽,早上起来,大脑拙笨得很。
去吃早餐,碰见一个退休老同事,是省内颇有名气和拥趸的主持人,他说他前几天在剪辑一个片子,是我和他曾经搭档主持的一台晚会视频,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说,你那个时候那么瘦!哈哈,我忍不住笑了,那种生命已逝,光阴易摧的感觉突然敲了一下脑门,顿时就清醒了。
这种瞬间体验就像是头马演讲训练AC(Advanced Communication)手册里,项目开头的那一段话。
Poetry is one of the oldest forms of public speaking Over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poetry was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rough the oral tradition
4000年的诗歌,100年的人,诗歌越域,今晚相遇,我在头马俱乐部要演绎一首来自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ghost house》。
这首诗是他1906年写的,后来可能有过修改。
弗洛斯特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因对乡村的写实描述和其以美国口语为载体进行演说的能力而受到高度评价。
他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旧金山。父亲是一名记者,在他11岁时就去世了,之后弗洛斯特随母亲迁居新英格兰,年轻时就读哈佛大学,后因为贫困辍学。他一生历尽艰辛和痛苦,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女)。
成名后的弗洛斯特受聘于多所大学,为生计频频外出读诗和演讲,“经常拖着病体疲惫不堪地回家”。他诗歌中常常出现比拟绝望、孤独和死亡的意象,如凋零干枯的玫瑰、凌凌冰霜、皑皑白雪等,这些喻体映衬出孤独、悲哀、寂寞的内心世界。
Mantee 说,念一首诗,这个比较简单。可我觉得怎么就不那么容易呢?
在头马AC系列的这一本Interpretive Reading中,特别明了地写道,Poetry can b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because a poet often relies on symbolism, imagery, and suggestion to convey its message instead of dear description
我感同身受,读一首诗可能不难,可是读好一首诗,感动自己,感动听众,特别特别难。主要是由于诗人经常用无比奇特的想象力,各种复合比喻、象征以及隐喻来表达他深藏内心的情感,作为一个messenger,你真的有那么大的信心觉得自己很称职吗?
一首诗就是一份独特的密码,尽管我做了多年的电台文学节目,也读了无数首诗歌,可是我永远都不确定我是否做到了最好的传达。谁要是说,你读一下这首诗吧……尽管满篇都是大白话,或只是一首儿歌,我依然会忐忑地说,等一等,让我慢慢看一看,细细感受一下。
为了这次头马的项目,我先是仔细阅读了AC手册上的Interpreting Poetry这一篇指导文章。英文朗读和中文朗读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因为语言结构不同而导致的表述不同,中文朗读我可能算是比较有经验,但是英文朗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步,寻找合适的诗。
为了头马这一晚,先是花很长的时间去阅读诗歌,我翻阅了AC手册推荐的Emily Dickinson, Willa Cather, Rudyard Kipling and Robert Frost 这些诗人的诗歌,在kindle上也买了几本Classic Poems英文诗歌集,在诗歌网上一首一首翻着阅读,希望能找到一首让我怦然心动的。
由于AC要求是6到8分钟,所以需要稍微中等长度一点的诗歌,再加上头马活动地点比较嘈杂,也没有很多时间去解释背景,介绍作者,所以,挑三拣四之后,决定还是选意境不复杂但有很大想象空间的这一首ghost house。
第二步、反复阅读和分析,去理解诗歌。
这首诗歌依然舒展了弗洛斯特一贯的风格,忧愁于生死之间,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更替。这首诗名字叫鬼屋,我觉得可以翻译为“灵屋”,是怀念旧人已去,自然却蓬勃永存。
第一段the first stanza,落笔就特别有意蕴很悠长,第一句第二句用了lonely, vanish来表现他这种孤独的怀旧的心情,第三句第四句中又分别用falls and grow,来暗示生命的新旧替换。他勾勒的这一幅久未有人居住的小屋,在我们的脑海里孑然而立,日暮时分,阳光陨逝,旧人不再,而那些紫色野树莓兀自悄悄生长。
第二段, 作者继续描写小屋周围的自然景象,从损坏的篱笆到葡萄藤,从杂乱草坪到灌木林一样的果树,新绿旧绿交织在一起,那啄木鸟的咄咄咄咄声在空中回响。在这一段中,我最喜欢一个词就是healed, 通向古井的人行小路已经杂草丛生,不复存在,不知道是footpath overgrown,还是破碎的心灵已经愈合。真的被这个词heal惊到了,这是这首诗的诗眼和灵魂,大自然更替是规律,是生长的需要,是一种欣喜,可是人类不同,生死轮回会留创伤,需要治疗,也可能永远无法愈合。
第三段,the third stanza,作者终于告诉了你,他有一颗难以抑制痛苦的心,因为分离因为思念。第一句袒露心扉后,作者就没再续叨痛苦如何让他煎熬,只是落笔于那些目及之处:久未使用被人遗忘的小路,早已没有尘土飞扬让癞蛤蟆灰头土脸,夜晚来临时,那些黑色的蝙蝠在夜空下翻卷冲扬。读者之心也会在这些寂寥的景色里抽搐,情难自已,泪湿衣襟
诗的第四小节,是诗人和夜鹰的故事。很远,诗人就听见了夜鹰飞翔而来,吱吱叫着,在空中翻转着,穿梭在树枝林间,说着自己的语言,好像要告诉他什么,又好像只是在自言自语。这只小鸟可能是诗人回忆中旧相识,也可能只是一只路过的鸟儿,却可以在此时抚慰和陪伴伤心欲绝的诗人。
最后两段终于直面小屋不远处的一个年久墓园,那些墓碑以及墓碑下的人。作者写道,在那些细小的微弱的夏日星光下,那些永远沉默的人,和诗人分享这片黑暗的土地,那些隐藏在灌木丛中的石头墓碑,上面的名字已经被苔藓模糊了。
在最后一段,诗人提及了墓园中有两个紧挨着的墓,年轻姑娘和小伙儿,相伴以眠。很多读者猜测是暗指诗人的一个儿子和女儿,弗罗斯特儿子是八岁因病去世,女儿是出生不久夭折,也有人说可能是葬在此处的年轻夫妇。无论是指向谁,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第四步去寻找音乐,反复练习
选定了诗歌,我开始找音乐,在网上搜索悲伤旋律的曲子,然后录制下来,对着诗歌进行配诵,希望在音乐的高潮处能够契合诗歌最富有力量的那一段,在每个重点的短语处去细细体会音乐的轻重急缓,然后着手进行音乐重新编辑,争取达到完美的效果。
剪辑完了之后,就要进行反复诵读,为了读音标准,每一个拿不准的词汇,我都要查音标,矫正自己的发音,便于可以清晰地传达到读者的耳朵里。毫无疑问,发音标准有利于信息的最大量的传播,一个词不准,就会影响听众的理解,会影响整首诗歌的朗读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细细感受哪些词汇可以直逼人的灵魂,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重读,而哪些词只是一带而过。
我听过无数人读诗,大多是中文诗歌,后来在魔方秀、喜马拉雅这样的软件上去听卷福、抖森的英文诵读。不可否认,把一首诗读好需要一些硬核条件。
比如音色天赋,人的声音是一把乐器,音色好次,是否纯净或者深厚,的确是取决于基因,也就是每个人的声带构成如何,声带的长短和厚度等,就如同歌手一样,好声音一大半是天赋礼物,同样一首诗,好声音读出来就是俗话说连耳朵都可以怀孕的。卷福的音色醇厚,重低音都可以击破鼓面,层次分明,有砂砾状的耳膜细腻感,同时又有高超的演绎能力 的确非一般人可比。
比如理解力。有了好音色也不一定能够朗读好,还需要理解功力,也碰到过一些业内人士,一把好音色,可是在演绎复杂感情时就是不够细腻,这跟内心丰富程度,也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有关。
比如同理心。感情丰富的人,同理心强的人,比较容易能够有通情能力,就是属于易感人群,很容易为别人的感情所动容,这样的人比较合适朗读诗歌,声音中也会容易传达出诗句中的情感。
比如热爱。对诗句有着无比热爱的人,可轻而易举扫除壁垒,表达出诗句的情感,因为投入的情感充沛有可能会冲淡其他方面的缺陷,而吸引听众观众去欣赏诗句中澎湃的地方或者动人之处。
再者就是需要语言的标准度,口音太重,在朗读时会存在一定障碍,愉悦感会打折扣。
我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著名的写作中心听过一场诗歌朗诵会,精致的小楼厅堂里,凳子不够,很多人席地而坐,我也是其中一个。桌子上点着蜡烛,安静而神圣,一位香港诗人,两位美国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音色也许没那么美,也没有音乐陪伴,属于素色朗读,虽然比不上专业效果,但是依然美好而感动。
所以,诗歌是属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朗读,给自己,也给别人听。
AC手册上写清楚了三个目标: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
To recognize how poets use imagery, rhythm, cadence, and rhyme to convey the meanings and emotions of their poetry
To apply vocal techniques that will aid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ading
达标可能不容易,可是我付出的时间让我更多地了解这位诗人,一切都值得。
一生悲伤的弗洛斯特逝于1963年1月29日,中年丧妻,有6个孩子,可是却失去了其中4个孩子。成名后的弗洛斯特被多所大学聘用,算得上是他同辈人中旅行最多的诗人,他经常上课、为公众读诗还有演讲,但依然深藏着公共演讲的恐惧,这一点也许可以激励无数在头马演讲俱乐部奋斗的演讲者。
读了这一首Ghost House,我仿佛读了弗洛斯特忧郁的一生,弗洛斯特曾经说,他墓碑上要刻上 "I would have written of me on my stone: I had a lover's quarrel with the world," 翻译过来就是,我和这个世界像恋人一样吵了一架。嗟叹中,看到这一句,不禁莞尔一笑,是啊,人生难免糟糕,生命依然美好,这个世界值得你好好地去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韩愈《听颖师弹琴》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 韩愈《送灵师》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杜甫《野老》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 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 韩愈《送灵师》
闻道溪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 —— 张籍《送僧往金州》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 苏颋《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 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 佚名《对联》
玉壶存冰心 —— 冰心《冰心》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 白居易《远师》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郑燮《新竹》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