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有个妈妈发现自己包里少了200块钱,已经确定是自己15岁的儿子偷的。平时在家里抽屉放了一些零花钱,也经常都不见了。直接问孩子,是不是你从我的包里拿了200块钱,孩子死活不承认说没拿,那么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儿?那么当孩子偷偷地拿了家里的钱或者
有个妈妈发现自己包里少了200块钱,已经确定是自己15岁的儿子偷的。平时在家里抽屉放了一些零花钱,也经常都不见了。直接问孩子,是不是你从我的包里拿了200块钱,孩子死活不承认说没拿,那么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儿?
那么当孩子偷偷地拿了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了别人家的东西,我们先建议各位父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孩子会偷偷地拿钱?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去理解孩子。
一是向父母索要无果后,孩子想通过偷钱来买自己心仪的东西。
第二在生活中被父母忽视后,想通过极端方式来获得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里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孩子也经常会偷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第三个就是校园现在攀比之风盛行,为了得到同学的艳羡,也偷钱去充大佬。比如说同学之间互相请客,把前几天同学请他,今天他要回请同学。
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为什么偷偷拿钱,第二个问题就是孩子想要钱,为什么不直接跟父母说这个需要父母来问问自己。平时有没有和孩子多多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是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是平等放松的方式,还是从大人的角度,总是不放心去管孩子来纠正孩子的想法的方式?
第三个问题就是孩子知道偷家里的钱是不对的吗?
有的孩子还没有偷的概念,因为家里的钱不算偷,只是拿而已。
有的孩子完全没有物权的概念,觉得喜欢想要就拿。
有的孩子隐隐知道他不好,但并不知道有多不好,所以导致偷窃的行为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中非常的普遍。
因为10岁以下的孩子的价值观念还模糊不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孩子一旦发现错误才是我们教育他的最好机会。
我们给各位家长提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要学会关于这个问题上要建立规则,让孩子明白是非和对错,就是金钱问题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品德。小的毛病如果发展下去会铸造大的错误,很多孩子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如果孩子偷别人钱还没有达到承担责任的年龄,那么父母是需要去承担的。
比如说孩子拿了学校小卖部的钱,结果被监控发现了。后来妈妈就带着孩子去主动道歉,妈妈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下来,并且回家也并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跟孩子再次强调规则。因为父母有言在先,孩子当时也非常的愧疚,觉得给父母丢脸也不是一件自己情愿的事情,这个孩子后来变化非常的大。
第二个建议就是我们要借着拿钱的机会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培养他理财的能力。
比如,从4岁到5岁开始就给孩子建一个银行的账本,告诉孩子关于金钱的很多规律,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我们要建立两条规则,第一条规则告诉孩子怎么样赚钱,那比如说钱存银行是可以产生利息的;买东西再卖出去,它是产生利润的;比如说你捡来的垃圾瓶可以来卖钱,这些赚钱的方式;
同时呢也每周固定给孩子零花钱。比如说4岁的孩子每周给4块钱,让孩子把这个钱也同样的增加到这个账本里,就像一个银行的记账本一样。钱呢,可能归父母自己来保管,或者是放在一个固定的储钱罐来保管;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在买东西的时候要比性价比,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花更多的钱,有的东西只需要花很少的钱,所以要货比三家,同时呢也要学会讲投资和回报率,就是钱不只是要节约,还要学会看投资有没有更大的价值,要看它值不值得。比如说如果你是为了要一个好手机,其实是非常浪费的。
你能够用到苹果手机里面很多好的软件的效率,那么你用这个手机就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如果孩子自己不努力需要报各种补习班来维持,那么对孩子来说是浪费大量金钱的行为。
反过来很多父母的错误的做法是永远认为孩子是长不大的,永远需要监管,所以永远不给孩子权利,也不给孩子放手的机会。
所以你的孩子永远就是你心目中长不大的那个孩子,孩子最后发现钱不是自己攒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学会理出来的,而是学会抢来或者是骗来的,错误的价值观。对孩子这一辈子将来想通过金钱的财务自由来获得幸福的生活,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
你会发现不同的家庭父母不同的培养水平,对孩子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发生过偷钱的行为,我想此刻这是培养孩子财商的最好机会,那各位父母一定要把握这些机会,对吗?
改变从现在开始,期待你的反馈!
外卖员临时插单送迷路男童去警局,家有儿童,该如何防止孩子迷路走失?
外卖小哥临时插单,将迷路的男童送去了警察局,也就是说在他还有订单要送时,遇到了一个迷路的6岁男孩,他毫不犹豫的将孩子带到了派出所,并且向警察们交代孩子迷路的事情,之后外卖小哥就匆匆忙忙的走了,毕竟他还有订单没有送完。众所周知,外卖小哥如果送餐延迟了,就会遭受到公司的处罚,可能这个月的奖金都没有了,甚至还会被扣工资。但这位外卖小哥却没有想那么多,他在利益和道德面前选择了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最终经过外卖小哥和警员们的帮助,将孩子送回了父母的身边。
孩子走失这是时常都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孩子年纪尚小,他们的记忆力并没有那么好,并且去过的地方也很少,如果将孩子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让孩子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以防孩子走失,有些粗心大意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不会乱跑,因此,有些家长在外面的时候,总是自顾自的在那里跟别人交流,将孩子晾在一边自己玩耍,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多严重的后果,轻则孩子们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重则孩子们可能因为一时贪玩而走丢,或者是被那些人贩子拐走……
所以说无论是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时刻将孩子们放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不能因为一时粗心大意而掉以轻心,从而酿成了这一辈子都无法挽回的过错!有很多的父母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导致孩子走丢,在这期间他们也是没有放弃过寻找孩子的念头,但都一无所获。总而言之,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做到细心再细心,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认为孩子走丢这件事情离自己很远,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将会先来临,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们所相处的每一天,并且尽可能的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孩子们安全长大!
我认为这位奶奶这种做法非常正确,同时有必要去这样做,因为在小的时候让自己孙子有这种意识,杜绝这种偷窃现象发生,是在让自己孙子明白其中道理,所以这位奶奶这种做法真的让人赞美。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在三岁这种年纪里面,这样暴力输出有点不太恰当,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有些观点不杜绝,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未来发生更大隐患。
通过视频我们能够直接看出这位奶奶的言语虽然激烈,甚至将孩子抱上副驾驶座,但是并非要真将自己孙子送去派出所,实际上这种举动只是为了吓唬孙子,给孙子一个教训,虽然这种行为被很多网友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对于三岁孩子而言这样做有些过于严厉,但实际上这位奶奶并非是局限于这种暴力教育,而是当孩子停止哭闹之后,奶奶就给自己孙儿讲解了其中道理,告诉孩子如果要喝酸奶,可以给奶奶说,奶奶一定会买,不能够去随意拿别人东西。
我认为这位奶奶这种教育方式真的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够让孩子在小时候去树立正确三观,尤其是在幼儿期的时候三观塑造真的非常重要,在孩子触犯底线时,通过现实例子温柔给孩子讲解相关问题确实有一定效果,但是严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孩子去明白更多问题,能够改变孩子不正当行为,而且本身这位奶奶并没有一直对孙子这么严厉,而是当孩子停止哭闹之后去选择讲道理,让孩子去明白相关问题。
我认为这位奶奶这种做法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本身孙子在犯错之后就应该要进行严格批评和相关教育,要让孩子在小时候就树立正确三观,不能够这样随意偷窃别人东西,以避免长大之后出现任何问题。
发现孩子迷路的话,处置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你可以帮他联系他的家人,如果联系不到的话,最好是将他送到警察局。
网络上有一则新闻吸引了网友的目光,就是台州有一个小男孩迷路了,快递小哥暖心的将其送到了派出所,有网友就问,如果在路上发现孩子迷路该怎么办,其实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遇到孩子迷路的话,你可以上前询问他的信息,问问他是否记得自己家的家庭住址以及亲人的****。如果记得家庭住址的话,可以将其安全送到家,以免被坏人拐走。如果记得家庭成员的****的话,可以打电话帮他联系一下家人,如果联系到的话可以陪着小孩子在原地等待,如果没有联系到的话,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帮助小孩。
其次在路边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可以选择陪他在原地等待的方式来帮助他。因为如果单独放一个小孩在路边的话是非常危险的,这会给人贩子有可乘之机。所以如果你时间宽松并且不忙的话,可以陪这个小孩在原地等待,因为往往家长把小孩弄丢之后会循着原路找人。只要耐心等待,一般家长都会来的。
最后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送到派出所。派出所里的警察可以给孩子提供全面的帮助,毕竟小孩很可能记不得自己的家庭住址,也很可能记不得家庭的****,但是警察可以帮他查到。而且警察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是他们的职责。当然为什么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将其送到派出所是因为这也可以避免给我们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怀疑人贩子的存在,万一别人怀疑到你就不好了。
男孩偷酸奶被奶奶坚持送派出所!我赞成奶奶的这一教育方式,首先,奶奶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让他心生敬畏。 其次,我觉得奶奶当时只是吓唬孩子,并且行为适当。
近日,一名3岁男孩偷酸奶,结果被自己的奶奶坚持要送去派出所,当时有目击者认为奶奶的方式有点野蛮粗暴,有的网友也认为这是三观最正的教育。我个人觉得奶奶这样做没错,奶奶的方式也是有度的。另外,有的网友认为直接教育孩子就可以了,孩子太小,根本不懂得偷的概念,我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对。
首先,奶奶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让他心生敬畏。奶奶当时看到孩子口袋里的酸奶,询问之后知道他是偷偷拿的,所以才把酸奶还给邻居,但是孩子却哭了起来,并且在这件事上反复哭闹,所以奶奶才抱着孩子说要把他送到派出所。我们看到奶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是有前提的,就是孩子知道是偷的,但是却哭着闹着还要酸奶。奶奶这么做是为了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是很严重的,让他对法律有敬畏之心。
其次,我觉得奶奶当时只是吓唬孩子,并且行为适当。奶奶在吓唬孩子的时候,只是把车门打开说要把他带到车内,所以孩子才反抗承认错误,表示不会当小偷了。之后孩子的情绪就平复了,奶奶告诉他,如果想喝的话可以带他去买,但是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奶奶的做法完全是合适的,并没有真的太过野蛮粗暴。
另外,有的网友认为直接教育孩子就可以了,孩子太小,根本不懂得偷的概念,我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对。我们认为三岁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偷,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想喝酸奶,偷偷地在不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装进了口袋,而不是拿起来喝,这就证明他知道偷的概念。如果我们只是教育孩子,孩子接受,那当然是最好的的。可是,孩子在酸奶这件事上反复哭闹,依然还要这瓶酸奶,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话,我觉得就应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