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豪车接孩子放学,家长群火了,这么有钱怎么不去贵族幼儿园,你怎么看?

孩子 0 16

开豪车接孩子放学,家长群火了,这么有钱怎么不去贵族幼儿园,你怎么看?,第1张

开豪车接孩子放学,家长群火了,这么有钱怎么不去贵族幼儿园,你怎么看?
导读:孩子上了幼儿园,宝爸宝妈有时间的,就宝爸宝妈自己接送,但是有的宝妈宝爸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来接送孩子,那么这件事情自然就落到了爷爷或者奶奶的头上。不管是谁接送幼儿园,孩子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当他们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之间都会互相打量

孩子上了幼儿园,宝爸宝妈有时间的,就宝爸宝妈自己接送,但是有的宝妈宝爸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来接送孩子,那么这件事情自然就落到了爷爷或者奶奶的头上。

不管是谁接送幼儿园,孩子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当他们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之间都会互相打量着彼此。

看他们接孩子的交通工具,穿着的华丽程度,以此来间接的判断自己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家庭状况。

无可厚非,难免会有一些家长会互相攀比,自己开着车来接孩子的,总会觉得比那些骑着电动车或者自行车来接孩子的父母更为优越。

爸爸开迈巴赫接孩子放学,家长群火了

有这样一位小朋友,爸爸妈妈工作忙,很少去接孩子放学,基本上都是奶奶去接送的孩子。

刚好有段时间宝爸的工作空闲了下来,想着自己都没有去接过孩子,自己在家也没啥事,就自己去接孩子放学吧。

宝爸开着车来到幼儿园门口,就看见家长对自己投来奇怪的目光,一开始宝爸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可能自己不经常来接孩子,突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很多家长对自己不认识多看了几眼也很正常。

把孩子接回家后,家长群就火了,有孩子的家长直接说开这么好的车来接孩子,不就是想炫富么。

宝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开自己的车去接孩子放学难道有什么不对,再说了平时上班就是开的这辆迈巴赫,去接孩子之前压根也没想着要炫富或者其他的。

看家长群里还有其他家长也在附和着指责自己,宝爸这下怒了,直接开怼。

网友看到后也有支持宝爸的也有指骂宝爸的:

“开这上百万的车来,不就明摆着是在炫富吗?车都开来了,怎么还不能让人说了,开这么好的车咋不去上私立贵族幼儿园啊”

“这是让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都羡慕你家宝宝,造成攀比吗?开着豪车来接孩子,让幼儿园的老师看见了,对你家孩子格外照顾吗?”

“小朋友这才几岁啊,压根都不懂什么是豪车什么是一般的车,宝爸自己挣钱自己买的,咋还不能开呢,与其在这羡慕嫉妒别人,有本事自己也买辆去”。

“每个小朋友的家庭条件都是有层次的,那些让换辆车的家长,难道别人穿高档一点的衣服,拿高档一点的包包,也都让别人换掉吗?”

其实要兜妈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开什么车来接孩子放学,那都是别人自己的事。

虽然有些宝妈没有那样的实力,但是让小朋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而为什么很多家长觉得开豪车就要上贵族幼儿园呢?

其实这也是一种间接的仇恨心理,你看那些有钱明星的子女,李湘的女儿,黄磊的女儿,不都是上的贵族幼儿园。

所以在他们心中理所当然的认为,有钱人就应该上贵族幼儿园,给孩子从小穿的用的都要是最好的。

然而能上贵族幼儿园的,肯定家里有能力有条件去支付孩子的费用,而并不一定说家里比较富裕就一定会要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接受贵族式的教育。

家长在给孩子上学之前,都有自己的考量,有一部分家长更注重传统的教育方式,看中的更是学校老师的水平,所以有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上公立的幼儿园。

家长在选择幼儿园之前该考虑到哪些?

1、教育理念

家长在选择孩子上哪所学校的时候,首先考虑各个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每个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哪些方面。

2、老师的水平

一所幼儿园老师的整体水平也很重要,老师素质高不高,水平好不好等都是家长要考虑的。

另外还有学校的安保情况,小朋友在里面是否能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3、园所的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的怎么样,一些游乐硬件设施是否都齐全完好,上课场所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饭菜是否符合宝宝的胃口都是家长需要考量的。

4、价格跟距离

不管公立私立还是贵族,每个幼儿园的学费都大不一样,家长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学费能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的幼儿园。

再者就是离家的远近,接送孩子是否便利。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开放,普通 家庭的生活都不再困难,更有一部分人已经借着这个浪潮富裕了起来。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富裕人群比较多。

如果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贵族学校,有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上学,家长们有的开兰博基尼、有的家长开劳斯莱斯、也有家长开布加迪等。所以,如果有家长开法拉利的确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是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普通学校,富裕家庭相对少,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上学就显得太抢眼。所以,老师应该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这样做。

可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向家长分析、解释。

01 从学校方面考虑

学校可能会出现两个方面的担心。

一是担心其他家长向学校投诉。说家长的行为不利于其他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二是担心在学校门口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如拥挤摩擦、或碰瓷等,需要学校出面,为学校增添了额外的麻烦。

在这两种情况下,学校都会与家长沟通交流,耽误双方的时间和精力。

以前就报道过这样的例子,因为家长开豪车送孩子上学,而被很多家长和老师反感举报。最后,学校把这个开豪车的家长移出了班级家长微信群。 

02 从老师方面考虑。

学校里老师们本来大多数是安贫乐道,潜心教书育人的,日子过得安安静静。家长开一辆豪车到学校来,就打破了学校的这一份安宁。老师们进出校门,看见家长威武霸气站在校门口,身边停着豪车,心里多半认为家长是有意在老师们面前显摆。这样对老师的教学不利。

一是不利于老师安心教学。看见家长开豪车,老师们都骑自行车,心里也许不平衡。很可能惦记着怎么来教育该家长的孩子。

二是不利于孩子班级管理。因为学生都有虚荣心,现在看见一个学生家里有豪车,极可能造成班上学生之间拉帮结派,形成不良风气。从而加大了老师班级管理难度。

03 从学生方面考虑。

家长这样做极可能造成该家孩子在学校不能安心学习。

一方面是家长自己的孩子产生虚荣浮躁之心,从而静不下心来学习。

另一方面既使是该家孩子对这件事无所谓,但是如果其他孩子天天拉拢该孩子或者排挤该孩子,也会导致孩子不能安心学习。

04 从家庭方面考虑。

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上学,其他家长看见了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方面不排除有其他家长找你聊天、加微信,极有可能给该学生家庭制造不必要的潜在家庭矛盾。

另一方面,万一有其他人嫉妒,乘家长不备,把车划伤。给家庭造成了损失。至少也给家长心情添堵,造成不愉快。

所以,综合从各个方面考虑,家长最好还是不要开豪车到学校来。

杨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孩子开学了,他开著自己家的法拉利把孩子送到学校去,结果这一幕刚好被孩子同学的家长看到了。因为这件事情,家长们觉得很不放心,于是就向老师反应问题,当天晚上,家长群里的家长们进行了一番“辩论”。很多家长说,杨先生开跑车送孩子上学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引起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影响不好。还有的家长表示:不就是送个孩子,开普通一点的车就行了。杨先生显然是被家长们的要求激怒了,他表示自己的钱是辛苦赚来,不偷不抢,为什么要因为听别人的话,买一辆普通的车,为别的家长“服务”。

可能是出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考虑,老师最后把杨先生踢出了家长群。对这件事情,一位网友表示:攀比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些经济无能又心理幼稚的家长。而杨先生本人十分担忧,因为他已经见到别的家长的态度了,他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孤立。

攀比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孩子都是很单纯的,在八九岁的孩子眼里,根本没有豪车和普通车的差别,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事情。但是别的家长却觉得自己落了面子,然后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话语。这样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毕竟,孩子以后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难道要让所有的家长,都迁就一下,不要开豪车带名表用奢侈品?

家长怎么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1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境

有很多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哪怕超出了自身的经济能力,家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更体面。虽然是出于对孩子好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的家境。当未来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父母无法满足时,那么孩子可能会心理不平衡,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家庭情况,避免孩子出现过度消费的行为。

2 不要盲目攀比

前面提到过,攀比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当家长看得到别的家长光鲜亮丽时,心里就会很酸,或者阴阳怪气地讽刺有钱人。这种行为会影响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3 科学合理地给孩子零花钱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用给他们零花钱。这种想法很片面,让孩子拥有一笔他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对于让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很有帮助。不过,这笔零花钱不要给太多了,适度就好,要是给得太多了,最后反而可能害了孩子。

当然是不合理的。

交通治理和学生上学是两码事,不能相互混淆。不准家长骑三轮车接送学生,否则直接将车拖走,还要处罚家长和学校。当地三轮四轮车整治指挥部工作人员称,因为三轮车不安全,如果家长骑三轮车接送学生,车不仅会被扣押,还会通报学校,有的学校就会停学生的课。

该校以孩子停课倒逼家长禁骑三轮车,毫无道理可言。所以,这则通知一经发布,就引起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将三轮车整治与学生上课挂钩,实在不妥。何况,发布主体还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保障未成年人教育权的学校。

家长违规使用三轮车,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即可,牵连孩子,甚至以受教育权相威胁,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三轮车上路,的确存在安全风险,当地集中整治有其必要性。尤其是早晚高峰期,学校周边汇集了接送孩子的各种交通工具。确保校门口的交通秩序,也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整治交通秩序,以孩子停课倒逼家长就越界了,这种牺牲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做法,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不难猜测,校门口作为堵点之一,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和任务,学校或许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而以停课相威胁,戳中家长的“软肋”,整治效果可能也会立竿见影,但这不是城市治理的正确方式。

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孩子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在一些县城,开通校车并不现实,那么就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难题。满足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需求,创造便利条件,也是交通治理的应有之义。

从发布的通告中看到,当地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城区内所有学校设置公交站点,城区内公交车将持续免费乘坐。这无疑,满足了部分父母接送孩子的需求。

不过,对于住在县城外的家庭来说,可能三轮车仍是很多家庭的主要出行工具,进入三轮车禁行的城区,需要停放再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并不便利,很多父母图方便忽略了其安全风险。这部分人的需求,也应该予以重视。

不管如何,交通治理和学生上学是两码事,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交通管理部门与学校理当各司其职。并且,谁违法处罚谁,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别牵连无辜,更不能让孩子“背锅”。

前两天微博热搜上面有一个话题叫开豪车接送孩子被踢出家长群。

杭州的一位李先生遭遇了一场家长群的危机,因为李先生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李先生犀利回复。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竟然被踢出了家长群。

其实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吐槽家长群是一个氛围奇怪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攀比、逢迎,但是所谓的“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这样做。

其实从这件事情来看,一个孩子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包括老师、家长和身边的成年人,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引导,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一次,好像大家都站在了开跑车的家长这边。

我们今天不谈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我想说说成年人的世界。

1

一个成年人首先得承认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背景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的落差,一个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机会的公平,不可能做到财富上的绝对公平。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也都是有差距的。

有些人能够非常坦然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却受不了别人比自己过得更好。这种“受不了”不会针对陌生人,而是针对自己身边的人。

看到别人比自己成绩比自己好,就觉得别人可能是作弊了;

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了,肯定不是富二代就是来路不正;

看到别人背名牌包包开好车,就是当小三或者被包养;

看到别人升值加薪,不用说,一定是和领导“关系好”;

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那一定是微整形了;

看到别人比之前瘦了,一定不出半月就会反弹;

看到别人旅游发的漂亮照片,会不屑地说一声“切,谁没去过?”

甚至别人去健身房、上瑜伽课、早起跑步,熬夜加班都要说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

面对这样的玻璃心,我只想说,你看不惯别人比自己优秀和努力的样子,真丑!

究竟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子的一颗玻璃心呢?

从心理学上说,这种玻璃心就是嫉妒,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种痛苦,人们往往不是嫉妒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嫉妒身边人过的比自己好。

嫉妒很正常。

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所产生的企图排除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有时候会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于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有时候嫉妒心也会驱使你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他觉得可以运用“嫉妒”这种防御机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就像这次,要求别人用“普通车”来接送孩子,这样子的话语言下之意就是我本来还有开“普通车”的优越感,但是因为你,我这种优越感没有了。

他并没有去想别人是怎样买上法拉利的,别人的努力、坚持、对时机的把握都可能是你做不到的,既然做不到,就不要对别人取得的结果加以诟病。

记得小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雨伞和雨衣是一对好朋友,一到下雨天的时候雨伞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他活的很快活,可是好景不长。

雨衣得到了重用,雨伞感到非常的失落对雨衣的态度很快由羡慕变成了嫉妒。

一天,雨衣工作完休息时,雨伞用伞把雨衣扎了一个大洞。干完了这一切,他满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个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来发现有破洞非常的心疼,就用剪刀从雨伞上剪下来一块布缝在雨衣上,因为主人非常的心灵手巧,补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雨伞丢在了垃圾桶中哭泣。

2

嫉妒的痛苦往往比任何的痛苦都大,因为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也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

他们往往看不见对方的优点,而总是挑剔对方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并且在语言上冷嘲热讽,行为上孤立疏远,实际上,这种双重痛苦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也是一样:

看到你做副业挣钱了,我也要去试试,争取捞一把;

看到你买了爱疯XS,我也要花掉两月工资去买一台;

看到你又买了一套房子,我不买好像就是没面子;

看到你的孩子读上了外国语学校,我也绝对不能读家门口的学校

别人有的东西,你也想要,就是这样,原本舒适的生活,变成了疲惫、痛苦、充满埋冤。

你是否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你真的需要这些吗?你嫉妒的是别人拥有的还是这个人本身?

如果你不能保持三餐平衡,坚持锻炼,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的好身材;

如果你看中的是工作的轻松,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工作努力一路升迁;

如果你不要学习新的知识,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又在新兴行业挖了一桶金;

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就没必要去羡慕别人家的融洽的亲子关系。

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

比较或许可以成为努力的动力,但是攀比却会成为痛苦的源泉。

3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不同,如果总想着这世界为什么不公平,那么日子久了,自己也会信以为真了。

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要把荣誉看得太重要,学会警告自己不要掉进嫉妒的陷阱。

如果你受不了别人的好,那只有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强大,毕竟成长是能证明自己的。

当你成长了,你这份“丑”也会逐渐消亡,毕竟,很多机会都是你努力成长的时候发生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