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焦虑女儿上幼儿园:父母谨防“送园焦虑”,要遵循这3点

孩子 0 35

陈赫焦虑女儿上幼儿园:父母谨防“送园焦虑”,要遵循这3点,第1张

陈赫焦虑女儿上幼儿园:父母谨防“送园焦虑”,要遵循这3点
导读: 前两天陈赫在微博上发不了一条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视频,并且配上了文字,表示希望自己一会儿和孩子分别的时候可以坚强一点。视频中,小女孩无忧无虑的参观着幼儿园,全程都很放松,反而是跟在身后的陈赫,表现得有些担忧而且又恋恋不舍。很多网友被

前两天陈赫在微博上发不了一条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视频,并且配上了文字,表示希望自己一会儿和孩子分别的时候可以坚强一点。视频中,小女孩无忧无虑的参观着幼儿园,全程都很放松,反而是跟在身后的陈赫,表现得有些担忧而且又恋恋不舍。很多网友被陈赫的 搞笑 逗笑了,但是只有当父母的人才能理解他的心情。

时下孩子是父母们的心尖肉,在大人们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会有分离焦虑,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身上也会焦虑情绪产生。每年的幼儿园开学都成了大型催泪现场,家长和孩子哭作一团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当父母们担心孩子分离焦虑时,也要谨防自身的"送园焦虑"。

很多家长对于"送园焦虑"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并且对于这种焦虑情绪并不敏感。其实成人的标签下,父母的焦虑心理更加明显,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也较为强烈。我们不妨先从家长们"送园焦虑"的表现上先做了解,家长们也要对号入座哦!

在某小视频app上有一条视频拍摄的是一位父亲在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后,回到车里崩溃大哭。虽然视频中没有看到孩子的表现,但是这位父亲的表现却着实令人深刻。类似的视频有很多,入园的当天,孩子的奶奶为了在大门缝里偷看孩子,竟然买了望远镜,弯着腰,偷偷的拿着望远镜观察情况。

1 内心感到失落、焦虑

父母们隐藏在隐蔽的地方偷偷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内心充斥着失落和焦虑。虽然表面上看是孩子舍不得父母,但是父母眼角含着的眼泪却暴露了父母的不舍。

2 担心幼儿园老师的照顾是否周到

家长们考虑到平时是一家人照顾孩子,而入园后,是一个老师照顾好几个孩子,担心老师会对孩子照顾的不周到。甚至有新闻爆出,有家长发现幼儿园没有监控,想要自掏腰包去安监控观察孩子。

3 害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

4 有明显的犹豫情绪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有哭闹的情绪,便觉得有些心软,进而有一些犹豫,无法果断的决定是否要让孩子去上幼儿园。

可见父母的"送园焦虑"表现也是比较明显的,之所以不被人们所重视,因为碍于家长的身份,这些焦虑情绪被选择性的忽视或者是遮掩了。

张姐送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大病了一场,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但是张姐却还没有从焦虑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张姐是全职妈妈,每天的时间都和孩子在一起,如今面对孩子的分离,张姐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了。

没有了孩子的陪伴,张姐的情绪很受影响。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使得张姐的心理压力骤增,"送园焦虑"的表现也极为明显。另外,孩子一直是由张姐照顾,张姐也照顾的极为细致,由此张姐担心老师的不周到让孩子受到冷落或者忽视。近来关于幼儿园老师喂孩子吃饭,最后一个被喂饭的孩子只能吃冷饭的新闻也是让张姐非常的担忧。

1 孩子是家庭的重心

孩子是家庭的重心,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等孩子上了学,家长们反而失去了孩子的陪伴。生活重心的转变使得家长们内心的 情感 产生了部分缺失。

2 家长对幼儿园环境的不信任

家长们对孩子所要接触的新环境不信任,担心有不安全的因素发生。因为对环境的了解匮乏,家长们的担心情绪非常烈,进而这种不信任的感觉逐渐转变成了焦虑。

3 父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自信

很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没有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说自主吃饭,自主上厕所。入园后,这种孩子自身能力上的欠缺就会造成父母对孩子适应能力的不自信。这些不自信感最终成了家长依法不可收拾的焦虑。

可见,家长焦虑的原因也很负责,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以及一些环境影响,父母焦虑的心态非常有必要进行调整。如何应对家长的"送园焦虑"也是孩子入园后,家长需要谨慎对待的情绪障碍。

1 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前要多做考察

在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要多加观察园内的情况,以及老师的教学风格。进而确定幼儿园是否适合孩子。当家长对幼儿园的情况有所了解后,自然会更加信任这个新环境。父母建立在了解上的选择,内心会更加的安定。

2 多和老师进行良性的沟通

保持沟通的目的是一起发现孩子身上有待改正的地方,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环境。而并非是表达对老师的不信任或者质疑。相信老师的能力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保持良性的沟通,家长对孩子更放心。同时,这种信任感也让家长的担忧有所消除。

3 积极配合园内的活动

对于需要家长参加的活动,父母们要积极主动的参加,配合园内的教学活动,和老师一起为孩子营造轻松的环境氛围。这样家长也会因为为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心里稍有安慰,焦虑的情绪也有所缓解。

我是小棉袄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说句实话我不愿意 , 可是我还是狠心把宝宝放老家了,自己也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感觉工作上带来那点微小的成就感,并不能弥补和抵消因为自己把宝宝放在老家带来的痛苦感,之前老公上班我一个人独自把宝宝带到四周多,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内心无比踏实,猛一下分开对宝宝和我来说都是很大的伤害。分开之后后,很多个深夜睡不着觉,感觉很孤独无助。

01 2017年最后一次通话

17年最后一天,电话那头,我亲爱的宝贝,一如反常,主动要求爸爸接电话,而平时电话里,她都是不甩这个老爸的,还常常让他走开。

爸爸有点受宠若惊忙问道:“亲爱的宝贝,你想爸爸了吗?”还没有等爸爸把话说完,她再那边抢着的问:“爸爸,你是不是放假了?”“对呀,爸爸今天放假了,”爸爸说。“爸爸,你是不是准备回老家,嗯爸爸,你哪天回来家来接我呀?”她满心期待又急切的问道。“爸爸是放假了,元旦假期结束,宝宝还要去幼儿园呢,等幼儿园放寒假,爸爸才能回去接你呀。”“那爸爸咱们开视频吧。”小小的她语气里带着大大的无奈转移了话题。 

小小的她翘首以盼的是,爸爸放假能来接她。今天放假了,她没有耐心再听我的嘘寒问暖。是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已经开始倒计时,在计算寒假的到来,那个时候我跟她说:“宝宝还有50几天,爸爸就可以回老家接你啦,”她说:“妈妈,我都可以数到好几百个数了,50天很快能数完。于是她开始数1,2,3,4…,数着数着直接从30几跳到50几。

亲爱的宝贝,在你期待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在期待你。电话另外一头的我, 终于盼到35天的时候,心里默念,35天分解到5个星期,似乎过得快一些,30天的时候,4个星期,更快了,而现在只有20几天了,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02 回想首次分离

2017年春节,是她第一次在老家过年,也是第一次爸爸妈妈把她一个人丢在老家。走的时候我们本来想趁她没睡醒时,悄悄的离开,可是她和往常一样只要妈妈起床,就会秒醒。于是我和老公编了一个故事,说爸爸要去医生那里打针,输完吊水就回来,而她相信了。因为爸爸身上确实有很多红疹。

正月十六那天,初春的天气还是异常的冷清,早饭过后,爷爷拉着她出去玩,我和老公借着去医院看病的名头出门,其实踏上了回上海的路。一路上,我们心情都比较沉重,基本没有怎么说话。

分开的之后前几个晚上,我们不敢和她通话,都是爷爷发短信,或者悄悄的打电话,告诉我们每天晚上她都要撕心裂肺的哭,晚上不愿意睡在爷爷奶奶房间,一直要闹着去爸爸妈妈的房间睡觉。

大概过了一周,听说她比之前几天好多了,于是我们松了一口气,和她通了电话,也开了视频,白天的她有大姑家的姐姐陪着一起上学放学,耍的很开心,表现得也很乖巧,仿佛忘记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那个晚上她又开始哭闹起来,大姑第二天趁她上学不在家,特意打电话嘱咐我们,暂时不要她你打电话了,以免惹得情绪不好,本来这几天刚刚稳定一点,现在又前功尽弃了。于是我们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

时间过了快一个月,虽然每天询问宝宝在家里的情况,但依然抵挡不住对她的思念。那颗牵挂的心,宝宝不在身边的日子,它一直无处安放。在征得大姑的同意之后,我们和宝宝开了视频。视频里面她问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家,什么时候回家我们一起回上海,问爸爸的屁股看好了吗,看来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很冷静了,连爸爸妈妈走之前和她说的话,都记起来了。爸爸支支吾吾说等屁股上的红点点没有了,就去接宝宝,于是她满心欢喜…

意料之外的事情在下一次视频的时候发生了,我们起始聊得好好的,忽然问爸爸怎么还不去接她,她猛然意识到我们是在上海的家中和视频,问道:“你们是不是骗我的,爸爸没有去打针,你们都去上班了对吗,就知道你们骗我的,我要去上海的家里!”呜呜大哭起来。接着我们听见一阵敲打的声音,哭喊着说:“我再也不给你们开视频了!”再接着网络就断掉了。大姑电话打过来说,宝宝生气用玩具把手机屏幕砸碎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宝宝不愿接我们的电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视频,后来老公拼命的给她买零食,我拼命的给她买衣服,生怕她真的把我们忘掉。在第一次发工资的时,我满心期待,那是我身为人母之后的第一份薪水。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我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但是当我拿到工资的时候,工资给我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并不能抚慰因为把宝宝留在老家,给我的内心带来的创伤。

03 暑假小聚

暑假的第一天,老公下班之后第一时间买了一张火车票去接宝宝,他说想给我一个惊喜,想直接带着宝宝空降在我面前,这个着实让我吃惊。

第三天,清晨,老公把宝宝带到我身边,再次见到她,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心疼,当时我还在被窝,我说宝宝钻到妈妈被窝里,她抱着我狠狠的亲了一口,我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带着她到处溜达,本来打算给买她买点吃的玩的,由于早晨太早了,许多店铺都没有开门,我们只买到了早点就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她在一堆废墟里,看到一支开得正艳的**小花,跑过去,采了之后说:“妈妈这是送给你的,再次见到你很开心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我的宝贝!”

把宝宝送到我身边之后,老公赶回杭州上班,由于白天去公司上班,宝宝由舅妈帮忙看着。虽然只在老家呆了四五个月,但是此时的她已经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每次我要帮她的时候,它都会说,妈妈我自己可以的,在老家我都是自己穿衣服和鞋子的。

起初,连续几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她总会发烧,舅妈说她有心事的样子,午饭不怎么吃,一直追问妈妈什么时候下班。要谢谢舅妈和旁边邻居阿姨们给宝宝擦身子降温,喂宝宝吃退烧药。那天我下班的路上,给宝宝买了一束鲜花,她看到之后欣喜若狂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会给我买鲜花”我说:“听到宝宝发烧了,妈妈心里很着急,宝宝应该是想妈妈想的吧,送鲜花给你,想让你开心一点哦。”她接着说:“妈妈太谢谢你了,我好喜欢这个大大的向日葵哦,好开心哇!”妈妈只要你健康,开心就好。

04 再次分别

暑假结束之后,老公定了车票,送宝宝回老家继续幼儿园生活,对于回去她有所期待,并不畏惧,也没有抵触心里,很开心的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和爸爸一起出门。我想有一半原因是因为她喜欢火车,喜欢在火车上睡觉。我去汽车站送他们,在巴士转弯之后,妈妈离开她视线的时候,我听见它放大嗓门哭喊了一声“妈妈!”这个时候她仿佛意识到,将要再一次和妈妈分离。

在看到巴士渐行渐远,最后看不到他们的位置,我的鼻子一阵酸楚,喉咙里面像卡了一块沉重异物,一直堵到胸口…希望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分别,直到宝宝长大成人。哦~不,希望今生我们都不要再分开,我知道这不可能的。我想象在她长大,在她独立的那一刻,我定会坦然的去面对与她的分离。但是此时此刻的分离,让我难以割舍,无法释怀。尽管我知道在分开的日子她也成长了很多,不足五岁的她,没有妈妈在身边,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学会一个人哄自己睡觉。但这都遮挡不了一个事实,2017年,爸爸妈妈让她沦落为一个“留守儿童”。

05 新年目标:解救我的宝贝

留守儿童,一个不幸的词汇,又名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村脱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者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外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曾经也是个十足的留守儿童,以前一直以为只有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才叫留守儿童,原来我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留守儿童。回想起以前每次学校录入档案信息的时候,很多同学,父亲职业一栏一直写着四个字“外出务工”,这样看来起来,不仅是我,我小时候的伙伴们,我们这代人几乎全部是留守儿女同,深深的不能再深的烙印,然而我的下一代,还要和我自己一样沦为留守儿童吗?

我的回答是:不!2018年希望通过的努力,把宝宝重新放在我们的身边读幼儿园,把小小的她从“留守儿童”中解救出来。 

06 在一起

2018年春节过后,在家人的质疑中,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一起踏上返回上海的归程。来到这里之后,和之前的幼儿园沟通好之后,女儿又回到之前熟悉的地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同学。还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只是在大部分同学的眼里,她是个新同学。

不过女儿适应能力很强,这对她来说不需要过渡期,只是离开之后,又回来了。对我和老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每天要比之前早起两个小时,老公工作日早送晚接,下午接的时候还没有下班,需要和领导同事沟通协调好。我下班之后头等大事就是去接女儿,周末由我来带,这样我们的时间被填得满满的。在身体上更加辛苦与疲惫,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无比的满足,我们也乐此不疲。

基本上女儿放学后要待在老公公司等着我下班去接她回家,在此,要谢谢老公的领导们、同事们,他们并没有因此为难和排斥老公,而是给予帮助和支持。偶尔老公走不开你时候,同事也会帮忙去接女儿。而女儿也由当初一个文静的小淑女,变成能满公司追着同事喊打的疯丫头。有时候公司做活动,喊女儿一起去,说小孩子能带动气氛,偶尔女儿不在,同事会再三问老公:“小马,你女儿怎么没来,今天有活动呀。”作为一个被需要的小朋友,女儿也很开心,每次总是很卖力的帮忙发礼品。主持人说我们今天请了一个小小的礼仪**给大家发礼品,到场的嘉宾会轻松的哈哈一笑,当然也有带小朋友来的,也有小朋友和女儿一起发礼品的。

女儿小小年纪,个性却很霸道,常常阻止我买新衣服,生怕我的衣服比她的漂亮,尤其是担心我穿裙子。有时候又可怜兮兮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让你变老,等你去世了我就没有妈妈了。我想让妈妈一直陪着我,等我长大挣钱了,给你买化妆品,让你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带你做运动,让你永远年轻。”每每听到这些心里都是暖暖哒。愿时光慢慢走,愿我的宝宝慢一点长大,愿我慢一点变老,我们一起细数光阴流年,一起面对未知的生活。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逗妈非常气愤,痛心。因为家长看手机导致孩子出事的新闻不少见为何还起不到警醒的作用?

不懂这位爸爸当时是在想什么,能因为玩手机而遗忘了自己的孩子怀胎十月辛苦得来的孩子,就因为一部手机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孩子当时该有多么害怕,多么的恐惧!

去年,有位妈妈带孩子去泳池游泳,就在妈妈低头看手机的间隙,孩子就在妈妈身后不远处溺亡;期间妈妈没有转身看下自己孩子到后面孩子沉入水中,妈妈才转过身寻找孩子,从孩子瘦小的身躯边擦肩而过

手机作为现代最为普遍的一个通信工具,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最早的手机只是作为一个通信工具来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各种琳琅满目的软件也越来越多手机似乎偏离了作为通信工具的初衷,反而主要是以娱乐为主了

大街上,人来人往,脚步匆忙,可是再匆忙的人手上都能看见拿着一部手机,等待红绿灯时,低头看看手机,刷刷朋友圈;坐公交车,地铁的时候,总是能看见一片的人低头看手机,看小说,玩游戏,刷刷新闻

亲朋好友聚会,上菜前拿起手机拍拍发发朋友圈,长辈说话无聊时,低头看手机;回到家里,夫妻两个各拿一部手机,慵懒的各自占据沙发一角刷手机,想对两无言;

手机,只是一个通信工具,我们作为成年人,不应该被手机左右自己,不该让手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否则,不久的将来,人和人之间将不再有语言上的交流,聚会也是各拿一部手机各玩各的;家人之间也不再有亲密的活动甚至亲情变淡,夫妻感情破裂,儿女因为父母的冷落受伤害

所以,为了我们未来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请尽量在生活期间,规律的使用手机,不要时刻手机不离手,那样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对儿女的教育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否则在你老了之后,当你希望儿女能陪伴你们多说话的时候,儿女就如今日的你一样,抱着手机,相对无言

而对于这位的爸爸来说,我相信,最残酷的惩罚就是在往后的余生中,他会深深的陷在因为手机而导致失去孩子的自责中!

我是二胎全职妈妈,多平台作者;欢迎关注(逗妈育儿路),一起探讨孕产、育儿专业小知识;您的随手点赞是我写作的动力,欢迎狂点,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