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种食品叫榨菜?谁知道其由来?

领导 0 102

为什么有种食品叫榨菜?谁知道其由来?,第1张

为什么有种食品叫榨菜?谁知道其由来?
导读:榨菜在1898年始见于中国重庆涪陵,时称“涪陵榨菜”。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

榨菜在1898年始见于中国重庆涪陵,时称“涪陵榨菜”。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

当年送一坛在湖北宜昌开“荣生昌”酱园店的弟弟邱汉章,邱汉章在一次宴会上将哥哥邱寿安送与的榨菜让客人品尝,客人们倍觉可口,其风味“嫩、脆、鲜、香”,为其他任何咸菜所不及,争相订货。

1899年,邱寿安专设作坊加工,扩大生产,并按其加工工艺过程将其命名为“榨菜”(意即“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榨菜”一词从此诞生,这是“涪陵榨菜”之名的起源。

扩展资料

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俗名生货。一般年景,境内所产历来自给有余,还可供丰都、长寿、洛碛等地加工,以及运销重庆供市民鲜食。民国时期,厂商于头年交订金买期货,或于加工季节直接收购。20年代,有专事生货交易者,买卖双方由辛力(经纪人)作成,每万斤由双方各给佣金1元(银元)。

1952年以后由供销社收购。青菜头的规格,30年代已定肥大、质嫩、性脆者为上品,空花、瘦长、皮老、筋多为劣货。50年代起供销社收购规定:“冒顶”砍菜,切掉老根,上齐菜心,去叶无“鹦哥嘴”和菜匙,个重在125克以上的优良品种为合格菜;凡淘汰劣种及65 至125克的良种菜且剔修合格者作小菜收购。

菜盐历来以四川自流井粗粒井盐为主。抗日战争期中,川盐实行统制配给,腌菜用盐按省政府规定,由榨菜同业公会向涪陵盐务局申请核定供应。但手续苛繁,盐局可任意核减,或不按时供给,加工户到时须用,不得不在黑市购买,每到春季涪陵常闹盐荒。

涪陵解放后,盐运部门预作安排,先向食盐生产部门订货,专门加工粗粒洁白卫生盐,保证及时供应。1953年全县供就菜盐1270吨,1966年3200吨,1983年达到14万吨。

参考资料:

-涪陵榨菜

参考资料:

-榨菜

钱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是钱江在1994年第一个推出老板菜这个品牌的榨菜的,后来的品牌都是模仿的,钱江是最正宗的。这个品牌创办于1986年,隶属萧山区供销联合社,主要生产钱江牌萧山萝卜干、美味榨菜、日本胡瓜、大头菜等系列食品的加工企业。据说是因为老板在创业初期的经济条件很艰苦,没钱吃好菜。发达了以后为了不忘本,才把那时候天天吃的榨菜起的这个名字。

重庆特产有:重庆火锅底料、灯影牛肉、白市驿板鸭、江津米花糖、磁器口陈麻花、酸辣泡凤爪、涪陵榨菜、羊角豆干、合川桃片、重庆怪味胡豆等。

重庆火锅底料

重庆火锅底料就是把炒制好的火锅底料原料按量,分别装入真空袋中,只需要带回家就可以方便享用了。

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麻辣香甜,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国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

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等为原料,经十余道工序精工制成。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磁器口陈麻花

磁器口古镇的陈麻花采取的是传统手工艺技术,以面粉,芝麻,冰糖等作配料。其特点为香甜酥脆可口,老少皆宜。

酸辣泡凤爪

酸辣泡凤爪,是以凤爪和泡山椒为主要食材而制成的。凤爪肉质滑嫩,咸鲜微辣,回味微酸,食之赞不绝口。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制作工艺考究,它既可以用来下饭,也可以用来烹饪食材,是既经济又实惠又美味的重庆特产。

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用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加工而成。特点为粉质细润,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