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子女上幼儿园怎么开证明

孩子 0 64

军人子女上幼儿园怎么开证明,第1张

军人子女上幼儿园怎么开证明
导读:申请很简单哇。题目 申请书 “尊敬的,(换行)你好,(换行)我是,目前在军区(你所在的地方部队名字)。担任什么职位(没有的话也可以不写)。家住,现在有一名岁的儿子/女儿在私立幼儿园上学,特此申请军人子女保育教育补助费。我保证坚持以一名军人的

申请很简单哇。题目 申请书 “尊敬的,(换行)你好,(换行)我是,目前在军区(你所在的地方部队名字)。担任什么职位(没有的话也可以不写)。家住,现在有一名岁的儿子/女儿在私立幼儿园上学,特此申请军人子女保育教育补助费。我保证坚持以一名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一切任务。(换行)此致!(换行)敬礼!(换行)申请人(换行)时间”。申请属就差不多了。格式和写信的格式差不多哈。至于那个幼儿园的证明就可以更简单了“证明二字居中,然后换行写明“我是谁,我的子女是谁,目前在贵学校(学校名字)上学,希望得到贵学校的证明。非常感谢!””。证明书就写好了 然后拿到学校校长或者书记那去盖章就可以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对于优秀士兵保送军校和三级伤残军人的子女能有优待政策是两回事情,两者均有各自的优待规范的:

一、优秀士兵保送军校优待政策条件:1、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思想要纯洁,一心为国。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党员,身份必须为党员(含预备党员)。3、年龄限制,高中或者中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25周岁 (截止时间为当年1月1日,下同),大军区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个人(不含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获得者)或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可放宽到26周岁。4、身心健康,符合 《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5、个人能力要强,有一定领导才能,在推荐单位担任班长1年以上,技术尖子须在本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 。

       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2次三等功或1次二等功以上奖励 (大军区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个人,比照1次三等功掌握,但不含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三等奖);2、军级以上单位树立的先进典型或者通报表彰的军事训练尖子,并且另有1次个人立功;3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的主要贡献者。

二、三级残疾军人(伤残军人已经是2004年10月废止的称谓)的子女入学的优待政策,是依据《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民发[2004]第192号) 第四条规定: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时降10分录取。报考高等学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四、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时降10分录取。报考高等学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残疾军人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杂费。

如果重庆军人子女无法就近安排读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馈:

1 直接向重庆市教育部门反映:军人子女可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咨询,说明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需求。教育部门会根据当地政策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协调,尽可能满足军人的需求。

2 向当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反映: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是地方政府中负责军民融合工作的机构,他们会关注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学校,为军人子女提供便利。

3 通过军队渠道反映: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单位或驻地的军队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军队通常会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积极解决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

无论选择哪种反馈途径,建议军人及其家属要提供详细的材料和证明,包括军人的身份证明、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等。同时,要保持耐心和沟通,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向群的家庭经历了由穷到富的变迁,他不忘报国,追求崇高的理想。1996年12月,他弃商从戎。

  在部队里,李向群不断以军队的要求,改变着自己“小老板”的一些思想。刚入伍时,他不舍得理发,但在排长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处。此外,他刚入伍时,有一些哥们儿义气,见到连首长不是先敬礼,而是先敬烟。他敢想敢干,好提意见,曾经提议民主投票选举班长,让大家说了算。对于这些,连队干部总是和风细雨地加以引导,使他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两包烟,因此他戒了烟,而且生活十分节俭。为了弥补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学习,报名补习班,制作剪报,并且肯动脑子钻研知识。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明了许多“鬼点子”,提高了训练质量。李向群就这样从一名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个热心的人。战友的家庭和个人情况,他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战友生日,他不是搞个足球赛,就是来个烛光晚会,让战友乐呵乐呵;战友病了,他背着上卫生队,送饭送水。他长期背几个孩子过河上学,风雨不间断,并且帮失学孩子垫付学费。李向群对家人也是细心周到,他当兵20个月,只回过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记自己,用子弹壳摆成“天天想爸妈”5个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爱写诗,偷偷地把自己对家的思念写在诗里。

  1998年,南方水灾。8月7日,李向群提前结束探亲假,随部队奔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第一次抢险他就十分卖力,是全营扛包最多的一个人。在险情面前,他不顾危险,亲自扎猛子查堵渗水洞。8月14日,他在荆江大堤上光荣地入了党。当晚,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在日记上写道:为了战胜洪魔,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参加抢险。连续奋战14个小时后,他开始感到头昏发热,瞒着别人偷偷吃了几片感冒药。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发烧40℃,被强行送进了卫生队。8月19日,险情又一次出现,李向群拔掉针头,奔上大堤。头痛得厉害,他就找了根带子缠在头上减轻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现,李向群见部队紧急出动,躲过值班卫生员,偷乘兄弟连队的卡车赶到现场运沙包,并再次昏倒。随后,他睁开眼睛,挣扎着爬起来,又加入了筑堤行列,最后口吐鲜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极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38回答者: sy5625 - 助理 二级 2009-5-14 17:30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xx

  相关内容

  • 外国神话故事《挪亚方舟》中,上帝只让挪亚一家人带

  • 求助!!!请大家帮我搜集几个爱国英雄故事今晚就要啊!

  • 求助!!!请大家帮我搜集几个爱国英雄故事今晚就要啊!!!

  • 帮我找一片迎奥运促和谐的故事要生动今晚就要

  • 麻烦各位哥哥姐姐帮我个忙,我需要关于曹操(曹孟德

  查看同主题问题: 98年 洪灾 故事 今晚

  其他回答 共 1 条

  李向群:真英雄就是在关键时刻为了人民利益勇于牺牲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就是在平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刻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勇于奋斗和牺牲!

  ——李向群

  [李向群简介]

  1998年夏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抢险中,英雄战士李向群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顾,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党员。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灾区3万群众自发地赶来参加烈士的追悼会,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树碑立传。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光荣称号。

  [李向群事迹]

  抗洪英雄李向群从一名普通的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士兵,继而成为一名***员,伴随着李向群迷茫中的烦恼和磨砺中的痛苦的,是他一步步攀登和追求的坚实脚印……

  1996年冬,团荣誉室迎来一群身着崭新军装的新兵。面对英雄部队的历史长卷,和那一张张微微发黄的英雄照片,一位新战士的眸子中闪烁着羡慕。凝视“群英榜”,他冒了一句:“我也会上去的!”新兵营长一愣:“你叫什么名字?”“李向群。”“从哪儿入伍?”“海南大特区!”李向群语气中露着自豪。“像特区的兵,好好干吧!”营长赞许中含着鼓励。

  当晚,李向群给自己制订了这样的目标:“队列、射击、投弹……五项训练全部达到优秀成绩。”

  真正的蓝图远非笔记本上就能画出。半月过后考核,五项课目中,李向群三项不及格,名列新兵连倒数第二。伏在大榕树上,心比天高的李向群抹起了眼泪。排长周建文使劲拍了他肩头一掌:“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块当兵的料,明天就照着我的样子练!”

  负重20公斤的5公里武装越野,是体能训练中最艰苦的一项。周建文让李向群紧跟着自己。跑着跑着,李向群的步子渐渐慢了,忽地瘫倒在地,喘着粗气说:“我实在受不了了,歇会吧。”

  “这就是运动中的极限,站起来,挺过去,超越它!”排长一把扯起李向群,命令道:“牵着我的衣服继续跑。”

  李向群终于跑完了5公里路程。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他成绩全优。一年之后,他的名字果真上了团里的军事训练标兵榜。

  磨砺,岂止在训练场。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不进发廊。从前每天要抽两包烟的李向群,入伍不久就郑重宣布:“今后谁见列兵李向群抽烟,可罚他一个月津贴。”

  这一次,李向群真的感受到了锤炼意志的艰难:每当犯烟瘾,他坐立不安,竟将残留着淡淡烟味的手指放在鼻子上嗅。班长王绍心痛地说:“戒烟有个过程,实在难忍就抽一口吧。”李向群摇摇头:“定下的事,咋能说变就变。”他把戒烟的图案用红漆画在了右手食指上,再犯烟瘾时,抬手看到戒烟的图案,连指头也不嗅了。一个月下来,李向群硬是把烟戒掉了。

  人生即选择。“选好目标铺好路,走好人生每一步”,不断给自己树立标杆,在艰苦的磨砺中一步步超越自我,就是李向群的选择。事实上,放弃经商赚钱机会和家中舒适的生活条件从军入伍,李向群也正是奔着这种人生的超越来的。

  “李向群印名片啦!”不胫而走的传闻传到了连长陈海武的耳朵里。陈连长纳闷:李向群当过小老板,有名片不奇怪,可现在是军人,部队明文规定不准印名片,难道他?

  李向群只好向再三查问的连长拿出了几个名片盒。打开一瞧,陈海武吃了一惊:一叠叠名片般大小的纸片上,密密麻麻抄记的是训练要则、军事知识、法律条文、文学常识、格言警句……

  军营浓厚的学科学文化氛围熏陶着李向群,也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文化素养与将要担负的使命的反差。他在日记中写道:“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走向新世纪作准备。”

  参军不到两年,李向群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就在奔赴长江抗洪前夕,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给他寄来了法律单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军营20个月,李向群一步步实现着人生的最大值:两次被评为全团训练尖子,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荣立三等功……直至成为一名党员的8天后,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并被追记一等功。

  追寻这位同龄英雄走过的路,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感慨万千:“他的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一步步都在往上走,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深沉、那么坚实。”

  作为与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新一代,李向群与许多特区青年一样有着开放的个性,遇事喜欢表达见解。刚入伍那阵子,他对诸如不准留长发、不准进地方歌舞厅娱乐等部队规定硬是想不通,当众向连队干部提出质疑。一名班长调走,他甚至提出了民主选举班长的建议。

  对李向群这样性格鲜明的年轻人,部队没有采取简单生硬的强制和说教,而是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一次强度训练小憩,指导员胡春林说:“谁表演个节目,轻松轻松。”“看我的!”李向群跳进大家围坐的圈子,即兴将手中的手榴弹当“话筒”,让战友们把冲锋枪作“吉他”,边舞边唱:“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战友们前仰后合,训练场上爆出阵阵欢笑声。指导员鼓着掌顺势说:“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有严格的纪律、严明的规定,因为我们穿着绿色的军装啊。”

  这件事对李向群震动很大。他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军队就是军队,只有把开放的个性融入铁的纪律,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现代军人。

  拉练中不慎碰掉群众一个桔子,他在树下的石头上压下了身上仅有的两元钱,担心不够,还把地址留了下来;战友家人遭了欺负,准备回家用拳头解决,他说服战友不要意气用事,并帮助起草了诉讼书,运用法律解决了纠纷。一天中午,连队积肥。李向群与新战士温宝添同一组,沿路扒拉着草丛中的牛粪。烈日当空,臭气熏人,温宝添捂着鼻子说:“脏兮兮的,干脆到老乡家买一担交差吧。”李向群擦着脸上汗水说:“连队规定是捡不是买,再说粪可以买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哪里买呀?你到树下透透风,我来捡。”

  在军营大熔炉的不断冶炼中,烙着鲜明时代特点的李向群,思想和行动变得更加理性。

  款式新颖的服装在游客纷至的桂林格外抢手,家里开着两处服装厂的李向群对时装很在行,聊天时不免常常议论一番。战友们见他谈得头头是道,好奇地问:你这么有经验,难道不想帮家里推销些服装?李向群一笑:“想倒是想过,可军人严禁经商,我不能犯纪律呀。”这两年,过去生意场上的几个朋友多次让他在部队驻地联系客户,许愿利润分成。可是李向群反复给他们讲部队纪律,就是没帮这个忙。

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时间是每年8月12日。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是在军队中的士官通过选拔考核,挑选出被保送的对象,考试时间为6月24、25日,于8月12日发放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保送对象主要从师级以下作战部队,以及驻新疆、西藏屯垦部队选拔。

1、性质不同。

优秀士兵报送入学是普通高中生得到保送上大学,针对高中学历的优秀现役士兵,是不用参加全军的统考直接上本科军校。士兵提干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入伍的优秀士兵中提拔干部。入伍前是统招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士兵,要参加专门的选拔考试,

2、符合条件不同。

士兵提干:普通士兵,提干是基本上文化程度不高,在部队有突出表现,比如见义勇为,在演习中表现突出,军事技术上特别过硬的等等还有原则上立一个二等功或者2个三等功都符合提干条件。

在部队服役的大学生士兵均可列入提干选拔范围,向作战部队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

保送入学:中国***党员;在推荐单位担任班长1年以上,技术尖子须在本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必须获得1次二等功或者2次三等功以上奖励;选拔对象年龄不超过25周岁。

3、任职培训时间不同。

士兵提干培训时间一般为6个月。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对象经任职培训合格的,由承训院校颁发结业证书。任职培训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对象纳入全军生长干部分配计划,原则上回送军区级单位,到师级以下部队基层岗位任职;根据需要也可以调整分配到其他军区级单位。

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则由全军统一组织送指定院校集中培训2年,在职学习1年。

-士兵提干

-保送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