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7个子女如今怎么样?

孩子 0 47

丰子恺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7个子女如今怎么样?,第1张

丰子恺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7个子女如今怎么样?
导读:艺术家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许多漫画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绘的对象,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阿宝赤膊》描的是他的长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丰子恺自然也知道真正爱孩子是要让他们受教育,所以,他对孩子的读书学习极其重视。19

艺术家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许多漫画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绘的对象,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阿宝赤膊》描的是他的长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丰子恺自然也知道真正爱孩子是要让他们受教育,所以,他对孩子的读书学习极其重视。1932年他的缘缘堂在故乡石门落成后,丰子恺就隐居乡间读书作画、写文赋诗,在他看来,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然而,为了两个女儿的读书,他居然不惜金钱,另在杭州设“行宫”,为的是能让女儿就近在省城上学。丰子恺爱子女,而他的子女也十分争气,他的三子四女中,皆学有所成:长子丰华瞻攻比较诗学,现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次子丰元草长期从事音乐出版,任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幼子丰新枚通数国语言,任海外专利代表;长女丰陈宝,中外文水平具佳,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次女丰宛音多年从教,长期供职中学;幼女丰一吟多才多艺,文学、书画、翻译兼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另有一女丰宁欣,虽非亲生,但丰子恺视同己出,此女亦曾在杭州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

片片落英,含蓄人间情味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因为父亲也只有一个妹妹,他便是丰家烟火得继的希望,备受珍惜。父亲为他取乳名为“慈玉”,他确实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他,父母、姑姑疼爱他,姐姐们怜爱他,连家里染坊中的伙计们也喜欢他。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6]

共7张

丰子恺作品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俞平伯评丰子恺

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

早在二十年代,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丰子恺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有《手指》《白鹅》《竹影》《山中避雨》《给我的孩子们》《黄山松》《云霓》《送考》8篇文章入选小学、中学、高中重点课文、选修课文和略读课文,这在中国文学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每个人都喜欢游玩,孩子们也不例外。但学校组织的活动既爱又怕,因为每次出去就带着任务,一想到回来要写游记,瞬间觉得提不起兴致。

可见写作文,尤其是游记,简直是多数孩子的噩梦。

躲不过去就记流水账,我们去了哪里哪里,看了什么什么,大家很开心诸如此类,应付了事。

而我们能参照的范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就思想高度和遣词用句,可仰望却不够亲近。也有学生范文,但千篇一律,雕琢痕迹太重,缺乏自然灵动。

有没有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和写景参照的书,既有大师的思想境界,又保留孩子的童心童趣呢?还真有。

最近朋友寄来一本《丰子恺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写景卷,我随手翻了几页,顿觉爱不释手。

丰子恺是著名的画家、散文家、艺术家,被巴金誉为:“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心。”

他的散文平移淳朴而又不失童趣,漫画幽默风趣,意味深长。

其8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还有更多作品频繁出现在中高考语文考试题之中,备受师生关注。而这本书正是一线高级教师贴合中小学生大语文能力的培养需求,进行的精心编排和深度解读。

书中内容既有丰子恺入选教材的作品,也有历年入选中高考试卷的名篇,还有朱自清、鲁迅等作品的延展阅读。更有丰子恺的诗配画做点睛之笔,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孩子们写四季景物,提到春夏秋冬,笔下的词语不过是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冰天雪地。

写不出新意,凑不够字数,就开始咬笔尖,扣指头了。

而事实上,我们的四季其实远没有那么分明划一,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红脸。而是日日夜夜,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只有细细去观察,感受,尊重自然规律,忠实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写出一篇别具一格的文章来。

丰子恺在写春天时,情感一波三折,写初春“梅花带雪开,说道是泄露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

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着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写惊蛰后的春天,“一日之内,乍暖还寒,饱尝了料峭的滋味,偶有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回来。

春将半,并没有半点舒服,直教人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丰子恺在写春时,把浓重的笔墨给了草色青青,花红柳绿的暮春,无论是从情感的起伏转折上,还是轻重主次上,都让一篇简单的写景文章,有了灵性和动感,三春层次分明,情感一目了然。

更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在文章最后,把东方人和西方人对春的不同态度相对比,分析。

最终得出,西方人的春时物质的,实礼的,而东方人的春时精神的,艺术的,由景物提升为文化探讨,全文升华了一个境界。

作文如做人,贵在真实。写自己眼睛看到的,耳中听到的,身心感受到的。人的感受不同,笔下之景自然不会千篇一律。寄予情,行文才有灵性。

景中有情,情感有好恶,文章自然就会摇曳生姿,变得灵动。当然心里有话写不出也和词汇储备,阅读量有关,像丰子恺这样的名家名作多读多看,语言储备自然会比只单纯看教材或者看漫画,要丰富得多。

在文章中作者在每段描写中都穿插了自己的深度解读,文章后面附上编者的全文写法总结的写作贴士,适合孩子们边读边参考。在春这个章节后扩展阅读附录的是朱自清的同名文章《春》,方便孩子们多视角,来体味相同的实物景色的不同写法。

我曾见过孩子写清晨即景的作文,吭哧半个小时,还停留在,"清晨,我起床去上学,太阳出来了,"

按理说,清晨与傍晚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景,为啥就没话说呢?刚好这本书里也有一篇写清晨的文。

丰子恺写清晨站在自己堂前台阶所见之景:

“阳光从东墙头斜斜地射进来,照明了西墙头的一角。这一角有一种丛暗绿的芭蕉,显得异常明亮。它的反光照亮全庭,使花坛里的千年红,鸡冠花和蔷薇,都带着柔和的黄光。光滑的水门汀受了这反光,好像一片浑浊的泥水。我立在阶前石上,就仿佛立在河岸上。”

这一百多字对清晨阳光的描写,连带着将整个院落,园中的各色花木细细描摹了一番。而孩子们的作文中,顶多不过两笔带过,诸如“太阳出来了,照在院子里的花儿上。”

所以,写景要从细处着笔,用画家的眼光去看眼前的光影变化,去勾勒目之所及的景物形色。

在丰子恺的清晨中,他写了喂狗,之后用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近千把字去写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

不仅自己观察还叫来孩子们一起,为他们沿途守护,驱狗,清障,好像自己也化身蚂蚁一路帮助他们抬扛粮食。

之后目送蚂蚁大军历尽艰险把食物搬进洞穴。过程中夹叙夹议,有感于人性中可贵的同情心,而心生庆幸。字里行间无不浸透出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最后,首尾呼应,“朝阳已经照到芭蕉树上。时钟打九下。正是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光。宝官自去读书,我也带着这些感兴,走进我的书房。”

清晨已过,自然结尾,意味无穷。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写景文言之有物之物,其一是观察要细致,近乎用放大镜的目光去观察,描摹眼前细小平常之物的形状,光影变化。

其二是写景不局限于自然之景,景中要有人,有物,有故事。

这样景中才有动感,有味道,有灵魂,也才能不局限于景色限制,言之有物,展得开。

这本《丰子恺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依照中高考作文分类要求,分作五卷,分别为写人状物卷、写景卷、记事卷、游记卷和生活启示卷。

我手中的是写景卷。写景卷编录内容有写季节的春、秋。写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清晨,有写风景的庐山游记、黄山印象、西湖、不肯去观音院。

有写云霓的自然之物描写,有写野外理发处的生活场景再现。内容丰富,篇目类别具足,满足中小学写景状物的现实要求。

每篇文章的排版都是向用丰子恺的经典散文进行范文阅读,之后再练笔,然后延伸阅读其他同题名家作品,最后附录漫画和诗作拓展视野,令人赏心悦目。

采用读、记、写三位一体的手账形式,阅读和练笔同时进行,夯实语文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极其贴心,裸脊线装可以180度平摊,不易散架,易书写。

散文、漫画、诗词三向齐驱的版面设计,大气开阔,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创作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全人格,开启美育。这也是大语文教育的目的所在。

大语文之大,在大量的阅读经典好书,在大量的提笔练习,在打开心胸吸纳大量的文史哲方面的常识,及音美体等不同领域的芬芳。

在睁大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与物,体验生活中的情与景。这本书,值得给孩子们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