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花糕的由来300字

老师 0 70

蒸花糕的由来300字,第1张

蒸花糕的由来300字
导读:豫北年俗——蒸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在豫北滑县农村、人们春节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中,有一个经年不衰、传承至今的年俗,那就是蒸花糕。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

豫北年俗——蒸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

在豫北滑县农村、人们春节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中,有一个经年不衰、传承至今的年俗,那就是蒸花糕。

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花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结构清新、色彩丰富、绮丽雅致,情趣悦人,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除了过年蒸花糕以外,还有个时候蒸花糕,那就是出嫁闺女的时候。不同的是,过年花糕都是篜得熟透了的,而嫁女花糕一般都不会篜得太熟的,寓意闺女当了媳妇以后会“生”孩子。

1、蒸花糕

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

2、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3、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扩展资料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联

-祭灶

-蒸花糕

做花糕

钢城小学二三班王奕涵

快过年了,安钢高层外墙上的霓虹灯,街道上的大红灯笼,一到夜晚灯光闪烁,五彩缤纷,漂亮极了。2011年就要来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人们祈求美好生活,也祈求平安幸福。

大年二十七这一天,姥姥家蒸花糕,我也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花糕的形状有很多种,比如:鱼形、刺猬形、花朵形、小猪形……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尽可以随心所欲。我做的花糕有三种,分别是火山形、花朵形和蝴蝶形。

火山形的花糕是先把面团搓成圆锥形,然后再往圆锥面团的顶端上放一个大大的红枣,这样就ok了。哈哈,看看我的新型花糕,一定是举世无双啊!

花朵形的花糕是先把面团搓成圆柱形,然后再把面团也搓成长条,然后绕成一个圆盘,就像一条盘起身子的小蛇,再用筷子在中间位置使劲一夹,一朵盛开的花糕就成型了。对了,千万不要忘记在上面加上一个大大的红枣,花朵的绽放要是没有花蕊的点缀岂不是遗憾。

蝴蝶形花糕的制做方法与花朵形花糕前部分是一样的,把面团也搓成长条形,然后把长条的两端朝相反的方向圈成两个小圆盘,再用筷子在中间位置使劲一夹,在夹好的蝴蝶翅膀上按上各一个大红枣,这样蝴蝶形花糕也就做好了。如果在四周用手指轻轻的捏一下,做一些花边装饰,这样蝴蝶花糕就更加漂亮了。

怎么样?!我的创意如何,你们学会了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只要你细心发现,一定也能像我一样找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