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纳兰词·蝶恋花赏析2、至情至真《纳兰词》3、纳兰词思念4、纳兰词唯美诗句纳兰词·蝶恋花赏析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词,讲述为了一个情字,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善于用自己的心眼,凭敏
- 1、纳兰词·蝶恋花赏析
- 2、至情至真《纳兰词》
- 3、纳兰词思念
- 4、纳兰词唯美诗句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词,讲述为了一个情字,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善于用自己的心眼,凭敏锐的观察、新鲜的感会和高度的语言概括力,我整理分享纳兰词·蝶恋花赏析,欢迎阅读。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1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①。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②。铁马金戈③,青冢黄昏路④。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
①无定据:无定、无准。意谓自古以来,权力纷争不止,江山变化无定。一作“无定数”。
②从前幽怨应无数:一作“幽怨从前何处诉”。
③铁马金戈:谓战争。《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李克用与朱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④青冢:用汉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绮,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称“青家”。
白话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名家赏析·朴月
从大同出了关,那绵亘的城墙,就在马蹄达达中,远远地抛到了身后。
曾读过前人多少 “出塞”的诗篇;如今,竟当真置身于塞外了。这一片广漠无垠的土地上,曾经有过多少争战多少厮杀汉人防守着,胡人觊觎着,拉锯似的争夺着主权;一代又一代,无数征夫在这守边征战;一年又一年,无数思妇在闺中痴等苦盼,“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多少人生离,多少人死别,又有谁真的争到了呢人,何曾真拥有土地是土地拥有人呵!人,会老去、死去;朝代,会改换、更迭;长存的,只是这经历了秦汉,经历了隋唐,迄今,仍默然存在原地的土地!
声声画角,悲壮而苍凉的在广漠的土地上回响。一群群的牧马,往来奔驰着,掀起了滚滚黄尘;千百年来,杀伐争夺的人,或许连自己争夺到这块土地,有什么用,都不知道吧除了这些游牧的过客,几曾有人真正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根
岂止是人呢这极目无边的广漠土地,放眼望去,只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一队人马,走入其中,像陷入了黄山、黄云、黄土、黄沙汇聚的**海中的蝼蚁,不由自觉渺小卑微,而对造化油生无限崇仰之心。
骑在马上的纳兰成德,心中涌起了无限悲慨;回目四顾,同行的人,都压低了风帽,沉默地骑在马上,顶着风沙前进着。他心中的思潮起伏,欲向人倾诉,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做心灵沟通的对象;即使他说了,别人是否能领会他此刻面对这一片荒漠,而升起的苍凉悲郁的心境
他也沉默的前进着。路旁,一株老枫树在西风中叹息;所剩无多憔悴残败的红叶,凄艳得令人心悸。他在凝目一顾中,心境似乎也苍老了,苍老如被西风染醉又吹老的一树丹枫。
“前面,就是青冢了!”
领路的向导,遥指向前方苍茫黄沙中的一抹苍翠。
青冢!他早听说过,塞外一片黄沙白草,唯独昭君木上草色青青!昭君!那原该用金屋贮之的汉宫绝色,竟被画工所误,万里投荒,嫁与不堪匹配的匈奴单于为阏氏!那一腔无以抒发的幽怨,只能寄托在如杜鹃泣血的琵琶弦音中;那坟上独青的草色,想也是芳魂不泯的精诚所至吧!上天,赋与了她绝世姿容,竟只为了要她去完成这样一件绝世的义举:以自己的美色,去换取汉室的和平,去维护万千黎民的生命!
一红颜,而系天下安危!昭君!明妃!你是该为自己悲凉身世哭,还是为自己伟大功业笑呢
青冢,面向着南方;她生前望了一世,死后仍念念难忘的方向;只因,那儿有她的国、她的家,她的君王!
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啊!这样千钧的重担,无端压下,压碎了她的梦,也压碎了她的心。“和亲”,她勉力担负这重责大任,勉力以自己笑靥迎人,苦泪暗吞的日复一日,去换取汉室短暂的承平岁月。
他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也许憾恨,却无悔的承受了这让人嗟叹不平的命运!来到这儿,也回首望向南方时,他忽有所悟;是“情”,误尽苍生,也令人九死无悔的“情”!为了一缕系往家国、系向君王、系念苍生的柔情,她才辞汉宫、别帝阙,把自己的青春,送进了大漠,终而连同孤绝的寂寞,葬进了黄沙……那千古的沉哀,向何处倾诉那些执金戈,骑铁马,横扫千军,叱咤风云的武夫们,可曾理会得“独留青冢向黄昏”那沉默的寂寞和苍凉
天上的黄云,凝结成低垂的铅块;只有西天一线,筛下薄薄日影,落向千重万叠,深邃幽森的远山。日影无言,深山无语,却融成一片缱缱绻绻凄艳的苍茫;昭君呵!你让人心碎的那份深情,可也如长逝深山怀抱中的一抹夕照,无言地、无悔地,孤注一掷的心甘自殉
军士们扎下了营,准备过夜。四野寂寂,只有呼啸的凛冽秋风瑟瑟萧萧。守着一盏孤灯,他思维仍萦系着那草色青青,离乡万里的青冢孤孑……
“下雨了!”
军士欣喜地进来报告;雨,在塞外,是生命所系的甘霖呀!
点点滴滴,为塞外深秋的夜晚,更增添了多少萧瑟凄寒;直沁入心底的凄寒。才一日呵!他已不胜。昭君!你怎忍受了数十寒暑或者,昭君,这点点滴滴的,不是雨,是你流不尽、抛不完的珠泪淋淋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2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 向郎圆。"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上片三句借月亮为喻,写爱情的欢乐转瞬即逝,恨多乐少。
后两句,写假如爱情能象月亮那样皎洁圆满,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
下片写伤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帘间呢喃,反衬人去楼空,未亡人的孤寂。结语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
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原文如下: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清代: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在康熙十九年(1680)重阳节前三日夜曾做过一个梦:“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而这首《蝶恋花》就从这个梦里的两句诗生发而来。妻子卢氏去世后,作者生活便长期痛苦悲伤,他用月亮盈亏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长圆不缺。所以作者将天上的月亮,作为歌咏对象作词一首。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3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
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
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评析]
为了一个情字,就是到“天涯行役”也在所不惜。纳兰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至情至性的人啊。
纳兰性德简介:
中国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朱邸红楼中的贵公子,才华艳发,多愁善感,气质上受汉文士影响很深。虽曾有积极用世的抱负,却更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侍卫职司单调拘束、劳顿奔波,远不合他的情志,使他雄心销尽,失去了“立功”、“立德”的兴趣。上层政治党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也使他厌畏思退。诗人禀性和生活处境相矛盾,是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的悲剧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长期随驾出巡还破坏了他的家庭生活。职业苦闷和离愁别恨交织,再加上爱妻亡故的打击,使他深陷苦海。他怨天不成,尤人不成,便把无尽凄苦倾诉于笔端,凝聚为哀感顽艳的词章。投殳久戍之苦,伤离感逝之痛,以及难以指名的怅闷是纳兰词的基本内容。纳兰性德以特出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胜,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况周颐《蕙风词话》)。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并以高超的白描手段出之,看去不加粉饰,却如天生丽质,无不鲜明真切,摇曳动人。王国维曾说:“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遗愿,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人间词话》)所谓“未染汉人风气”,就是指他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意境天成,没有因袭模拟、堆垛典故的毛病。清初词家如陈维崧、朱彝尊等,不脱古人羁绊,以化用前人旧境为能事,总有名家词句梗搁在眼前,所以他们的词,即使是最好的作品,也难免隐现着前贤名作的影子,终不能超越古人;他们并非不想创出新的意象,思想习惯和才力束缚限制了他们,使他们寻觅终身而不得一字。纳兰性德却凭敏锐的观察、新鲜的感会和高度的语言概括力,独造新境,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他善于用自己的心眼,直视眼前之景,直抒心中之情,把人人得见又人人所难言的情景真切准确地传达出来,创出未经人道的崭新意境。他的“夜深千帐灯”、“冰合大河流”等名句足以和“明月照积雪”、“长河落日圆”并称为千古壮观。他写愁情常似不经意的随口掷发,却不使人嫌其直率浅露。他把原属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三百年来,尤其近百年来,他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他也是中国最杰出的古代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的品行为人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跟很多不得志的汉族文士是好朋友,给过他们真诚的帮助。他应顾贞观清,援救吴兆骞入关,“生馆死殡”,更被传为一时佳话。
纳兰性德原有《饮水》、《侧帽》两本词集,今统称《饮水词》,或称《通志堂词》,存词三百多首。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好辛苦!
这样的感情体验,到了纳兰性德笔下,获得了这样充满诗意的表述:”辛苦最怜天上月“!
不是吗?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等得好辛苦,盼得好辛苦!
至情至真《纳兰词》
诗词直指人的内心和灵魂,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常常会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杨柳之依依。《纳兰词》就是这样,在我的心中,由淡到浓,让我欲罢不能。
提到《纳兰词》,首先要介绍一下纳兰性德,字容若。身世显赫,英年早逝。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包括了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情诗等。刊印为《饮水词》和《侧帽集》,后多称为《纳兰词》。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情。
初识纳兰词应该是那首《长相思》。那是一段逐渐远去的青春岁月,那时我是姑苏城外一所高校中文系的一名学生,爱好文学,喜欢一切优美的文字,偏好小说、散文,也喜欢李白、杜甫的诗;李煜、辛弃疾的词,尤其喜欢李清照的婉约清丽。对于纳兰性德的了解似乎很少。但那首《长相思》却百读不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江南无数想家的夜晚,一遍一遍地默诵这首词,舒缓我对千里之外家乡、亲人的思念。除了《长相思》,那时的我对纳兰性德及《纳兰词》好像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奇怪,于是,昨日,将我上大学时的教材认真翻阅了一下,终于明白了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中,对于纳兰性德的介绍只有四行。寥寥几笔,别无其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也只选了《长相思》和《如梦令》。在文学史上如此地被人忽略。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只记得《长相思》,似乎也不足为怪。文学作品及各类文学大家浩如烟海,教材中介绍可谓是语焉不详,教授文学史的老师没有具体详解,于是,那时的我忽略了这样一位明珠。但因了《长相思》,也算是初识《纳兰词》及词人纳兰性德。
走近《纳兰词》
纳兰性德,三百余年来没有成为史学界、文学界的热点。史书中颇有些寂寞的纳兰,却在今日拥有史无前例的众多粉丝与解读者。近几年,纳兰性德及《纳兰词》重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纳兰性德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被拍成了电视剧,有关纳兰性德及《纳兰词》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更多的民众开始关注并尽可能地了解纳兰性德及他的作品。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也是在此期间开始被他短暂的充满故事的人生和至情至真的词所吸引。于是购买了《纳兰词》,细细品读,走近纳兰及他的作品,随着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逐渐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读了《纳兰词》,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纳兰性德在他短短的30年当中,尝尽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论是丧妻之痛还是追爱之苦、相守之难他都有切身的感受,而他所有的感受都体现在他的诗词里。他的词以“真”来感动世人,在清朝以至整个中国词坛都享有很高的荣誉。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常侍在君王左右。可是,他向往的却是平淡的生活,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一起终老。但,他的“早恋”终止于他的表妹入宫;他的爱恋结束于妻子卢氏难产而亡;他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断送在父亲阻挠之中,最终遗憾辞世。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只能暗自轻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最爱《纳兰词》
没有读过《纳兰词》之前,我一直以为,纳兰性德也许只是风流倜傥而已,才华横溢也可以说得上。可是自从我读过《纳兰词》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王国维给纳兰性德如此盛赞“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绝非是虚度夸张,因为纳兰性德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词,他的词,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赞誉,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影响之大。
他在词坛上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可是,这并不是他要的,他要的是那么简单,在当时却是那样的奢华,他的词中透漏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不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的感伤;也不是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的浪漫忧伤,他的忧伤来自人的七情六欲,无谓国家,无谓前途,而为心境、感觉。他的词更加能打动人们的心。
随着对《纳兰词》的了解,内心的这种律动便会涌出,与词中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纳兰词》成为我最喜欢的案头读本之一。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一遍一遍品读这些词句,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譬如“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譬如“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在品读中,感受词人的风花雪月的故事,至情至真的词风,爱恨情仇的无奈。
相遇总是太美,至情如纳兰者,倾其一生,苦苦诉说,却不脱离殇二字。人的生命存在,从未永恒,总也无法超越这两个平常的字眼。然而,我们还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后,我们与纳兰结缘,听他,懂他。
诗词的阅读和小说、散文的阅读不同,读诗词要静下心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纳兰词》、喜欢《纳兰词》。
1 纳兰词关于思念的诗句
纳兰词关于思念的诗句 1纳兰诗集中关于相思的诗句有哪些
于中好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你若喜欢纳兰就去看看《当时只道是寻常 》吧,整本讲的都是他。很好的 。我同学都特喜欢滴!
2纳兰诗集中关于相思的诗句有哪些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决(换玉旁)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长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 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昆鸟〕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又 白衣裳凭朱栏立 凉月〔走坐〕西 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 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 准拟相看似旧时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 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 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 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 落尽犁花月又西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浓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 燕宿雕粱 月度银墙 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 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 十一年前梦一场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酒泉子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 瘦尽春光。
3纳兰容若思念亡妻的诗句
1他怀念妻子,睹物思人,愁绪满怀,一片凄清。“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在落花时节,他望着满眼残红,想起亡妻的种种好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容若的悼亡词,写得声声凝泪,字字带血,令人不忍卒读。“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他举头遥望中天明月,思念亡妻,“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燕子又飞回来了,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但人却早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2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3西郊冯氏园看海棠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今年。
一片晕红疑著雨,晚风恍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亲,记得采纳哦
4纳兰容若思念亡妻的诗句
他怀念妻子,睹物思人,愁绪满怀,一片凄清。“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在落花时节,他望着满眼残红,想起亡妻的种种好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容若的悼亡词,写得声声凝泪,字字带血,令人不忍卒读。“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他举头遥望中天明月,思念亡妻,“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燕子又飞回来了,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但人却早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5纳兰容若思念亡妻的诗句
1他怀念妻子,睹物思人,愁绪满怀,一片凄清。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落花时节,他望着满眼残红,想起亡妻的种种好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容若的悼亡词,写得声声凝泪,字字带血,令人不忍卒读。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他举头遥望中天明月,思念亡妻,“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燕子又飞回来了,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但人却早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2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3西郊冯氏园看海棠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今年。一片晕红疑著雨,晚风恍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亲,记得采纳哦。
6纳兰词关于“泪”的诗句有哪些
纳兰词关于“泪”的诗句有:
1、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3、泪浥红笺第几行,唤人娇鸟怕开窗,那更闲过好时光。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耐水沉香。偏翻眉谱只寻常。——《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4、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清平乐 泠泠彻夜》
5、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6、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清平乐·塞鸿去矣》
7、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8、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下时。——《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9、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
10、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11、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12、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13、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14、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15、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7写诗人对恋人的思念的诗句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
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
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
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通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
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
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
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
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
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
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下面是纳兰词唯美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2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3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4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5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6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7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8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9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10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11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4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15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6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7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18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9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0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21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22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23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25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6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27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28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29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30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31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32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
33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反派逼我谈恋爱[快穿]》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pic/《反派逼我谈恋爱[快穿]》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