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吗

老师 0 27

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吗,第1张

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吗
导读: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想要孩子学习好一点自然是需要老师多加关注,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得到照顾,很多家长都是会给老师送礼的,还有人认为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吗?看看大家都怎么说。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其实这个说法不成立,首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想要孩子学习好一点自然是需要老师多加关注,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得到照顾,很多家长都是会给老师送礼的,还有人认为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吗?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不给老师送礼的家长蠢其实这个说法不成立,首先现在教育部门对老师收礼行为查得很严格,是不允许老师随便收学生家长礼物的,如果是被发现了反而是对给老师造成不好的影响;其次现在的老师都是经过相关培训的,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并不是说家长没有给老师送礼孩子就不被重视,其实在学校都是一样的教育和对待方式。

老师第一次家访要送礼看个人,家访主要是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的情况做好相关的教育,并不是为了送礼,所以送不送都是可以的;如果感觉老师想收礼的话,也是可以送点有意义的礼物,并不一定是贵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给老师送礼是不提倡的行为,太贵重的礼物对老师来说反而不好,不如送点卡片、手工作品等,既能够表达自己的情况,同时也不会有违规现象。

为什么?

因为妈妈们都会这么想:

如果大家都送,自己送了也许老师不会特别关照,但起码不会对孩子不好。

如果大家都不送,自己送了,老师就会对孩子特别关照。

如果大家都送,而我不送,老师可能会对孩子区别对待。

再加上一些送过礼的妈妈们渲染加描述一些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孩子被老师故意刁难的例子。

最后大部分的妈妈们都会选择给老师送礼,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的。

给老师送礼,老师也收了之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家长的心态也会跟没有送礼之前不一样了。具体如下:

首先,家长会想:老师既然收了自己送的礼,那么,肯定也会收其他家长的。也许其他家长还有送得更多的。或者,我在全班家长中间算不算送得少得?

如果孩子在班级里当了个小组长,家长就会想,老师肯定是因为我送了礼,才安排孩子当了小组长,为什么没有当班长呢,大概是我送得不够多,或者关系不够硬吧。

如果孩子在学校跟同学打闹,老师认定是自己孩子先打人,或者有错在先。然而询问孩子情况时,孩子通常会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都是同学的错。家长这个时候也许会怀疑:老师有没有秉公处理?是不是因为自己送少了,使孩子受了委屈?

如果老师向自己反馈孩子情况,表扬孩子在学校一段时间的表现。家长也会烦恼,老师是不是暗示自己该表示表示了?

……

老师的心态也会因为收了家长的礼会发生变化的。

首先,既然收了好处,就要有所表示。所以以前小学每个班级只有班长和组长,现在的小学生班级里各种职务,五花八门。有的班级每个孩子都是班干部,管纪律的,管学习的,管拿牛奶的,管作业的,管眼保健操的,管卫生的……,实在排不开了,就轮流做。

除了安排班级职务,班级有什么活动,选谁参加,这个时候的评选标准也不是谁更适合,因为老师会根据家长贡献情况,安排孩子们参加活动频率。

家长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也会出现微妙变化。原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家长信任和尊敬老师,老师定期跟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需要家长在哪些地方配合,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和教育好孩子。

但是因为有了送礼,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变质了,被蒙上了一层利益交换的外衣。家长对老师对少了尊重与信任,就会失去理解和感谢。老师由于家长的不理解,也渐渐失去了对孩子的奉献和责任。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的钱包损失了,老师的道德丧失了。可是,我们的孩子真得受益了吗?

前不久,上饶一小学生的父亲因为自己孩子长期被同学欺负,而用刀杀死了那位欺负自己孩子的同学。

事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都在谴责这个行凶的父亲。甚至暴出来这个父亲精神有问题,是个疯子。

可是,这件事情的背后,难道没有女孩长期遭受欺负的原因吗?难道没有老师调解不利的原因吗?难道没有女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的原因吗?

为什么这位父亲会有这种被不公平对待的情绪?

为什么这位父亲会笃定自己和孩子不会受到公平处理,从而选择用极端的方式为女儿讨一个公道的做法?

因为,这种家长和老师之间不单纯的关系,已渐渐吞噬着校园这片公平的净土,让攀比、腐败、不公的歪风邪气在整个社会弥漫。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

去年,浙江温州瑞安,一个10岁的小男孩,被人杀害在学校卫生间内。原因是行凶者的女儿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被同学打致眼部疼痛,而且不严重,正常上学。父亲心生怨气,携带水果刀来到学校寻找打伤女儿的同学报复。

运城市垣曲县篦子沟小学,两个学生因小事打架。事后,一名小学生家长冲进教室打伤另一名同学,并将前来制止的班主任打成重伤。

这种校园恶性案件屡件不鲜。

那些慈爱的家长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拿刀的凶徒?

为什么校园里充斥着这么多戾气?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反思吗?

我想说,每一个给老师送礼的家长,都在为这种校园歪风邪气导致的不公正和暴力,助力添材。

宗教中有一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人被奴役,那我们就全体不自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他的境地。

同样,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被伤害,那我们所有孩子都不安全,因为我们每个孩子都可能面临同样的遭遇。

作者\编辑 Reese

大家有送礼物给学校或安亲班的老师过吗?通常逢年过节,家长会送礼对老师表达感谢之意,有些老师会欣然接受,有些老师则坚持不收礼的。但是,近期就有网友上网询问大家,这个年代,还有看过家长送「名牌礼盒」吗?

送名牌礼盒,老师就会对小孩更好吗?

该名网友说,会这么问的原因是某一天他去接孩子放学时,有一名家长问他中秋节要送什么?当他表示没送的时候,对方瞪大眼惊讶说:「从不送礼吗?不担心你的孩子?」让他当下尴尬了好几秒,并解释说:「我只送过老师专用贴图,老师就不用打一堆字,方便跟家长沟通」对方又惊讶的拉高音说:「天呀~~~送名牌礼盒,老师才会对你小孩更好,搞不好班上一堆有送,要不要一起送?」

以前,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送礼是为孩子的未来铺路,现代,越来越多家长认为送礼是古代观念,而且很多老师都表明不收礼。「我从来没送,那个送礼的才奇怪吧!」、「我是觉得…小孩在学校乖一点卡实在啦,以为拿了名牌包的老师就不会抓狂吗?」

推荐阅读:孩子开学第一周,你忍不住想退出「家长群组」了吗?

送礼就是狗腿?错!礼轻情意重,健康的心态很重要

另一派家长则说送礼就是聊表心意,与小孩会不会受到更多照顾无关,纯粹是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感谢辛苦的老师。「我之前有送过老师一盒蛋糕,是真心喜欢这个老师。」、「我每年都送中秋月饼,但是没有任何意思,单纯分享。其实送不送都是看各人,也不是所有送的人都想很多。」

还有家长分享,因为知道有时候收到比较贵重的礼物,会让收礼的人感到不小的压力,不如提议让孩子自己画一张卡片给老师,或是让小孩在联络簿写下感谢老师的话就好。

推荐阅读:是分享还是相互比较,孩子生日送蛋糕变成父母压力?

我想想看自己如果当了老师,收到贵重的礼物可能会觉得有点困扰,因为不知道要用哪种态度面对那名学生。想一想还是用「学校规定不能收」的名义打发掉,如果有很热心的家长,也可以收下礼盒分享给班上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