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普天之下的父母都一样,对于子女总是放心不下,父母为子女事事操劳,处处操心,并不代表大学生不独立,而是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我认为父母送刚上大学的孩子上学并不能说明孩子不独立。对很多家庭来说,上大学是孩子第一次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普天之下的父母都一样,对于子女总是放心不下,父母为子女事事操劳,处处操心,并不代表大学生不独立,而是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我认为父母送刚上大学的孩子上学并不能说明孩子不独立。对很多家庭来说,上大学是孩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独自生活,陌生的乘车线路、陌生的城市,父母当然放心不下,想陪同孩子一起到学校报道,看一看孩子未来四年生活的地方。只有亲眼看见了孩子的大学校园,父母的心中才会踏实一些。而且,上了大学之后,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大部分学生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一趟家,和父母聚少离多,现在能多和父母待一会儿当然要珍惜,父母和孩子一起到大学报道,这也算一家人的旅行了。因此,父母送孩子去大学只是情感的表达,并不代表孩子不独立。
找到儿子学校时,离报到的日子尚有两天,校园整洁而干净,大的有点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三个人默默的在学校走着,找到儿子的宿舍,舍管阿姨热情的给了宿舍钥匙,推开宿舍门,六张上床下桌静静的在哪里,一个大大的衣橱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私密空间,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一缕阳光斜斜的照进来,满满的是张开怀抱迎接热闹的样子,比我从网上看到的大学生乱乱的宿舍强太多了,想到将来儿子要在这里生活四年,替他感到高兴。自己开始收拾床铺衣橱,满满行李箱的东西被儿子一件件拿出来,我们两个人亦喜亦悲的看着忙碌的儿子,老公突然说了句:怎么有种分家的感觉?到了正式报到的日子,校园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家长和孩子,儿子一直坚持不让我们插手,我跟老公两手空空的跟着儿子,内心压抑着想给儿子做点什么的冲动,看着儿子报到、儿子不在身边,原来计划好的旅游路线都成了泡影,固执的等在宾馆,想着孩子还没开学,也许没那么多事,会出来见我们一面,可是每到傍晚,孩子8点多来电话说才忙完的时候,深深的失望伴着泪水一起袭来。
孩子长再大也是父母心里的宝,就算孩子很独立,在父母心里都不够独立。由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比较娇惯,孩子进入大学了,父母依然不放心,担心孩子一个人来校拿行李会累着,担心孩子进入学校后,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强!但是上大学了那就不一样了,先不说大学是距离自己的家比较远的地方,这孩子一出门,就是几个月看不到。毕竟一早就起来做饭然后收拾家洗衣服再买菜做饭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多年了,这突然家里没有了孩子,碗筷都少放了一套,心理上的缺失感肯定是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了,父母成天就想着这学校的生活环境怎么样啊,生活方便不啊?吃住上孩子会不会习惯啊?在这种思维的方式下,家长肯定是要送孩子去一下学校的。有人说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可能都已经超过了自己,所以,考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幸事,对于整个家庭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做为家长,可能比学生还好奇大学的环境,这是其一自己想去大学看看环境如何,比自己的孩子还要期待。其次,那就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爱孩子,所以,别看学生都长这么大了,可能自己的家长还不会爱自己,那么只能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去表达,那么送自己的孩子来上学自然是其中的一个好的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孩子考上大学不仅是父母的心愿达成,更是子女离开父母独自成人的标志,所以家长送孩子去上学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第一,孩子去上大学大多是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孩子开学需要携带的东西较多,父母不放心孩子独自前往,所以一般都会陪同,一起拿行李,替孩子收拾好,才可以放心。第二,很多父母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想要沾沾子女的光,去感受一下大学的气氛和环境。对于父母和家人来说也相当于是旅游一番。第三,情感的舍不得。上大学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孩子第一次离开,情感方面会有很多不舍,所以想要送别。
关于这个问题几乎不是个问题,孩子考上大学基本上都要送一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都成年人了该自己上学了,正好也为家里省点钱,似乎也有几分那么道理,但是我是坚决支持家长送一送的,除非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因为这不仅是不放心这么简单,还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
读大学是人生中最幸福学的时刻之一,要和家长分享
十年寒窗换来了一纸通知书,这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家人努力的结果,这个丰硕的成果一定和最亲的人分享。
让父母看一看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休息的地方、吃饭的地方,仿佛这十几年的辛劳都得到了补偿,远比一个录取结果一张录取通知书来的更有幸福的味道,再多的艰难回忆都会变得甜蜜,来回奔波时洒下的一滴滴的汗水也仿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好回忆。
有时候想着四年机会多着呢,什么时候不能来,其实世事难料,人生匆忙,父母很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读大学是绝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需要一些关照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女孩子和农村孩子(非歧视),如果是路途遥远,确实需要家长一些照应的。这跟是不是独立自主关系不大,孩子们的成长不是同步的,有早有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一把也再正常不过。锻炼独立的机会这辈子有很多次,但是送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这辈子只有一次啊。
送孩子读大学,是父母的一种情结
十八九岁的孩子,家长基本上在40-50之间,这个年龄的家长朋友很多是没有读过大学的,有的也许当年差几分和大学擦肩而过,成为一辈子的痛,会一直对大学有一种情结,现在,孩子们替他们完成了愿望,不去大学看看似乎不那么圆满。送孩子们读大学,也许是他们这辈子唯一的理直气壮进大学的机会。你开始了你的梦想,也应该让父母接近下自己曾经的梦想。
送孩子入学是父母一生为数不多的理直气壮放松自己的时候
40-50岁年龄的人,尤其是家庭情况一般的,还是比较崇尚节俭,视旅游、放松、享受为洪水猛兽的,仿佛一辈子和自己都没关系。送孩子入学可能是父母一生为数不多的理直气壮放松自己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最舍得花钱最开心的一次全家旅游了。也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旅游,第一次在饭店点餐,第一次住宾馆都在此间完成。所以,这件事情对家长比孩子们意义更大一些,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其实国外孩子读大学家长也是送的
很多人以为外国孩子独立性强,不需要家长送,其实也送的,也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比如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就非常赞同让家长送孩子们入学。还看过一篇文章,美国大学开学时家长也是大包小包开车送的,也帮忙整理宿舍什么的,这件事上国内外父母想的是一样的。《变形金刚2》里,男主角一家不也送男主上大学嘛。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翻译:请明天来报道的新生注意一下:一个小小的请求…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者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最后以知乎网友“渐建的剑”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来做个收尾
让家人送送吧。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宿舍”,他们才能想象出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食堂吃饭”,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
而不再是想你的时候,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
一、共情:在孩子学习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好多家长都遇到了你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孩子认为是在帮父母学,这让人很焦虑,我非常理解。
二、具体化:在哪些情况下孩子就特别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出现呢?你可以具体讲讲吗?
三、探讨原因,并具体分析:
a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可以回忆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喜欢学习了,找到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小升初没过度好?或者是不喜欢某科老师?等等。
解决: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重新发掘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
b家长对学习成绩太过关心,胜过关心孩子。
解决:多关心孩子的心智发展,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多安排一些家庭时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c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解决:根据孩子的天赋及爱好,让孩子自己设定未来的目标。然后协助孩子制定达成目标的路径及计划。
孩子上大学,家长送不送
无论什么人,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难免会有一定的“水土不服”。但是,进入了大学,孩子的角色在发生变化,他们将慢慢成为独自迎接人生风雨的“社会人”。父母也应该开始转变,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事事代劳,有些事让孩子自己动手更好,可以增进孩子跟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加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对家长的依赖。
人生总难免“吃一堑,长一智”,父母“放手”的那一刻,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觉醒的时刻。
外地孩子来汉上大学 家长送不送一般情况下孩子上大学都是去送的,一来不放心孩子,二来也想了解一下新的学校。
外地孩子上大学家长送不送 两成新生独自报可以送也可以不送。如果孩子有伙伴或者执意想自己走,就不送也可以,毕竟又是长途跋涉,又是排队等候的,开学季交通也拥挤很累的,如果自己担心孩子,孩子又不是很外向,第一次出远门,就可以送一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援。
孩子上大学,需要家长送吗孩子上大学要不要家长送
如果是头一次出门 话可以送,告知应该注意事项。开始独立生活,与别人融洽相处的原则与礼节。
如果不是第一次出门,以前都曾旅行,而且有 校车接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孩子的意愿去处理。
实在不放心可以送,没有问题。只是很多事情开始在路上就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上大学家长送孩子去学校好还是不送好,一定要送吗不一定要送,最好让他(她)自己独立点,自己去,不过要事先和孩子商量好,看他(她)的意见,如孩子能够自己搞定,就让自己解决。不过要先让他(她)清楚怎么去及怎么做。过程让他(她)记下来,及遇到问题怎么办。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乘飞机优惠吗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乘飞机是没有优惠的,学生凭学生证只能是火车票的优惠,飞机票是没有优惠的。
父亲不送孩子上大学犯法吗答:不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 或者县级人民 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我国义务教育目前是九年,包括小学和初中,幼儿园和高中是否纳入还在讨论中……
大学不在此列。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家长有安排住的地方吗一般都没有
怎么安慰送孩子上大学后家长失落伤感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去闯荡。孩子要学会独立,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孩子经常放假回来的。
上大学要家长送,丢不丢人情况如何吧?
如果家里经济状况允许,爸妈有时间想送,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别人求都求不来,丢啥人?!
如果家里经济情况较差,爸妈想前来相送,表一份心意,看看大学什么样,自个儿也一起拎东西,我想说一句,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产生丢人的想法!这样会打击父母纯真的心,也辜负父母对自己多年的倾力栽培。
有一种情况是丢人的~让爸妈跑前跑后报道买东西,自己只顾玩,这才是没长大的的表现
另一种情况的丢人~爸妈没时间还硬缠着爸妈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