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和你说说我自己的经历,你参考一下,这么说吧,我从上学开始就没被我爸妈接送过。上学前班的时候我姨夫在我们学校当老师,跟着他上学跟了1年多,后来1年级下班学期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上学了。那时候是在一个小乡镇,我也不懂我爸妈为啥那么放心,我就自己背着
和你说说我自己的经历,你参考一下,这么说吧,我从上学开始就没被我爸妈接送过。
上学前班的时候我姨夫在我们学校当老师,跟着他上学跟了1年多,后来1年级下班学期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上学了。
那时候是在一个小乡镇,我也不懂我爸妈为啥那么放心,我就自己背着小书包蹦跶的上学放学,遇到过隔壁学校劫道的,被劫走过好几袋虾条。
冬天黑天比较早,那个时候传说中有拍花子的,就是那种拍一下小孩就跟着走的,天天吓得嗷嗷往家里跑。
然而也没有人接送我,一直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工作安排,搬到了县城里,我爸妈一看,好像没办法让我自己上学了,然后他俩机智的想出来两个办法。
给我雇了一个小蹦蹦,就是那种小三轮,一趟一块钱的那种,中午接我送我,晚上直接去学校的老师家,在那吃饭写作业,晚上的时候我爸再来接我。
这个办法你可以参考一下,后来小蹦蹦的司机爷爷,身体不好不拉活了,然后我就开始中午在学校游荡了,我妈在我们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个小饭店,给我交了点钱,然后中午放学就去那吃,吃完在学校附件逛荡1个多小时,学校开门了,在去上学。
其实孩子不管怎么都能长大,哪有那么多坏人,你看我这被野生放养的,不也好好的长这么大么。
三年级的孩子其实也不算小了,十几岁也是时候让他们独立一些了,你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
大家都知道隔代亲容易溺爱,但是很多人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有办法自己带孩子,只好请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帮忙带。如果让老人帮忙带孩子,最好和老人协商好,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要坚持原则,意见一致,老人带孩子容易踩的坑一定要有意识的避开,不然孩子迟早会被惯坏。
一是无规矩、无原则的满足。
老人总是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对孩子百依百顺,舍不得难为,也不讲规矩。
有个同事孩子上幼儿园都是爷爷接送,每次放学后,都要在门口买两元钱的街头小吃,有时是炸串,有时是辣条,有时是雪糕,几乎是每次都买,如果爷爷说不买,孩子就耍赖不走,爷爷只好满足孩子。同事发现后很生气,因为街上的零食既不卫生,也不健康,属于垃圾食品,常吃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无原则的满足孩子,容易把孩子惯坏,就告诉公公不要给孩子买,可是公公说,不就是两元钱吗?为了两元钱还让孩子哭吗?
二是事事包办。
老人总觉得孩子还小,加上爱孩子心切,恨不得什么事都给孩子包办,使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生活上,鸡蛋都是剥好皮,水果都是洗好切成小块;衣服给孩子穿上,鞋带和扣子系好,孩子的东西也都整理好,上学前把文具书包收拾好,上学时为孩子拿着书包,恨不得作业都替孩子做好。
三是不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比如吃饭、睡觉、生活习惯等,很多老人孩子不吃就追着喂,孩子一边玩一边吃,哄着一会儿塞一口,生怕孩子吃不饱,我多次阻止我妈给嘟嘟喂饭,坚持让孩子自己吃,我妈说,这么小的孩子哪个不是喂,自己怎么能吃饱。
我给孩子定了睡觉时间,我妈却说,小孩子,什么时候饿了就吃,什么时候困了才睡,哪能按点来,但是我不让我妈干涉,晚上让她回自己房间,孩子由我来带,晚上八点半开始进行睡前程序,刷牙洗澡穿上尿布湿,放到床上讲故事,孩子每天九点左右就睡着了,一般一觉就到天亮了。
老人帮忙带孩子,建议只在生活上帮一些忙,而教育孩子,还是以爸爸妈妈为主,父母应该多学习育儿知识,多和老人交流,宣传科学育儿的方法,避免隔代教育惯坏了孩子。
有不少宝妈向我反映:“让公公婆婆带孩子,有的时候会不放心,多说几句提醒的话,长辈就会觉得你不信任他们;少说几句吧,心里就会忐忑不安的。感觉怎么做都是错的。可是现在两人工作又这么忙,不能总把孩子带身边,让长辈带孩子是避免不了的,好愁啊!”
那今天我就借此机会来解决宝妈的难言之隐吧,宝妈可以转给长辈们看一看。爷爷奶奶带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穿衣适当
爷爷奶奶给孩子穿衣服,总怕孩子穿少了冷,喜欢多给孩子穿件衣服。其实小孩子火力挺大的,新陈代谢快,体温也偏高,摸摸孩子的后背温热没有出汗就说明穿衣合适。此外,尽量不要给孩子穿带有系带绳的衣服和太紧的或者有拉链的裤子,衣服尽可能的舒适。
注意喂食安全
最近有一个比较轰动的案件,宝妈们估计都关注过,一个一岁的幼童被不小心喂食了瓜子,导致窒息身亡,所以带孩子并不是件容易事。长辈带孩子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喂太过坚硬的食物,更要寸步不离的盯着,有些物品要远离宝宝放置,比如:零食、药物、锋利物品、绳子、塑料袋。我家宝宝2岁的时候就曾经在我没看住的情况下喝了一大口退烧药,现在想想都后怕。
注意出行安全
爷爷奶奶带孩子出门,不要去人太多或太少的地方,最好叫上几个人一起结伴同行,也不要在夜晚出门,如果家住的有点偏僻,不管出门还是在家都要锁好门。现在天热了,老人会经常带孩子出门,所以出行要看好车辆,安全意识要提上来。
宝妈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时,怎么交代长辈更好?
宝妈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要先说些感谢的话,长辈会很宽心,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被儿媳看在眼里,这样你就算交代他们要注意什么,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说话的方式,不要命令式的让长辈做事情。
在这里我也希望大家的家庭都越来越幸福。
老人经验比年轻人多些处理困难时会容易些因为有血缘关系,所以爱孙之心不比年轻爸妈少,老人时间充足,所以陪在孩子身边时间多,孩子和老人之间很快能互相依赖对方,同时也解决了年轻的爸妈上班工作的后顾之忧,有老人在身边可以更多地教孩子如何去尊老爱幼。很多年轻家长的父母都已经退休,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让他们来管教孩子不仅可以为子女们缓解压力,而且还能有个精神寄托排解老年生活的孤独。祖辈家长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以及社会阅历,祖辈们更能培养孩子的心智。孩子喜欢奇思妙想。祖辈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
对孩子的创造力起到推动作用老人们有更平和的心态。带孩子是一种耐心活心平气和倾听孩子的心声。为他们实施教育提供了相对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减轻年轻夫妻的压力毕竟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很难照顾到孩子的生活,而老人基本退休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帮忙;也能为小夫妻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毕竟大多数父母会为子女付出精力与财力共同帮衬孩子的成长;也可能在传统观念里子女现在忙碌缺少对父母的陪伴,而隔代的孙子孙女们“代替”了子女的陪伴,让父母们也能够增加有带养下一代的乐趣。
父母可以给你看孩子接送孩子上学,跟你们分担一些当年轻人晚上下班后,一定要把孩子接回自己的小家,放在自己的家里教育,这样的话每天跟孩子见面与孩子沟通,老人只起到每天接送孩子的任务,或白天照顾孩子,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妨碍年轻人的发展事业,毕竟孩子是自己生的你不能光生不养,同样这样也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老人晚上也可以休息一下。
接孩子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一直是难题。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大转变,孩子上下学途中往往需要有人接送才会更确保安全。孩子接送如果对于全职妈妈们来说看似问题不大,毕竟有时间来接送。可对于父母两人都是上班的家庭来说,如果下班时间不能赶在孩子之前,这就只能让孩子托付在外拓机构或者直接让家中老人接送。
可家中老人接送真的就好吗?这里并不是嘲讽老一辈们怎么样,确实人老了在行动上是诸多不便的,许多双职工家中们对于老人接送也不大放心尤其是遇到不好天气的时候。既然双职工家长无法顺利接送小孩,家中有些还有老人帮忙接送,可有些家庭也是没有老人接送,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才好?
从调查研究发现,老人在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候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为了更好改善这样一个现象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分析,课后托管是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这个也可以通过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调整学校的教学模式来解决,如把放学时间设定在3:30-5:30之间,弹性安排可以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
也有些家长建议可以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家长们在接孩子上的难题,如可以安排课后老师帮助辅导家长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同时,也可以选择多提供一些课后活动,让孩子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
这样的一个建议,主要更多是对于学校和孩子之间,在家长方认为委托课外的结构,还不如让孩子在学校,这样更安全,家长们也会更加放心。
目前孩子上下学接送难,是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教育模式和家长们进行意见协商,妥善处理就是最好的!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孩子要上小学,没有老人帮衬,可以和另一半轮流带小孩。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要照顾家里同时也要忙工作。有些人因为有了小孩的原因也有很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他们就在考虑孩子生下来之后该怎样带,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到了小学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孩子在家里面写作业或者学习的时候需要有人来辅导,但是因为没有老人的原因,所以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老人没有办法帮自己节日料理生活中的琐事,而自己要么忙里忙外,就会导致出现很多的意外。与其想着要靠老人来改善生活,莫不如和自己的另一半好好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合理的安排时间。毕竟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保持在放养的状态里,就会导致孩子无法健康的成长。
合理安排时间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所以大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和自己的另一半选择分时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例如爸爸帮孩子辅导作业,妈妈收拾孩子的东西,然后料理孩子在日常起居。两个人一方有时间就去接孩子,另一方就可以在忙完工作之后回家煮饭做菜。这样的话就能够合理的运用时间,并且安排起来,让家庭变得更加幸福。
安排好工作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指望别人。因为最后的效果会很差,而且还会影响效率。只要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就能够在教育孩子之间问题上合理的去解决事情。与其总是在想自己家的老人为什么不帮助自己,莫不如行动起来将双方的时间安排好,这样的话也有利于后续的工作。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家长如何做到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孩子顽皮,家长怎样才能时刻看住孩子?
01第一、 每个幼儿园都有门禁制度。家长每天上午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如7:30~8:30)之间把孩子送到学校,如果太晚就不要把孩子送过去,毕竟过了正常时间段,学校如果让人进进出出势必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安全。
第二、 必须把孩子交到值班老师或者自己老师手上,不能让孩子单独在幼儿园内玩耍,防止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之前,我们小区里有个妈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回家了,过了上课点老师见没有请假的孩子没来后联系家长这才发现孩子不见了,家长认为孩子被人贩子抱走了悲痛欲绝,不过庆幸的是最后发现孩子是跟认识的人回家了。)
第三、 每天都要去检查孩子的口袋,防止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包括瓜子、糖果这些;如果发现要对他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会在幼儿园午睡,他可能会偷偷把这些小物件放到嘴巴而保育员难以发现;同时多动的孩子不小心摔跤、碰撞的时候这些物品会加重创伤……
第四、 不要给孩子穿有长带子的衣服,需要系鞋带的鞋子。之前就有报道,孩子因为穿的卫衣上有带子在玩滑滑梯时被带子勒死了,一条小生命就这样不见了。所以请不要轻视这一点。
第五、 正规的幼儿园都有保健室,如果孩子生病了请把药品交给保健老师,注明吃法。不要给自己的老师,更不要带进教室。这同时也可能对其他同学造成安全问题。
第六、 孩子离园,必须由监护人亲子接送,实在不行由委托人接送时请提前给老师打电话,告知委托人的具体信息,包括长相特征等。
第七、 教育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第八、 如果孩子有体质过敏、先天性疾病一定要提前告诉老师,才能防患于未然或者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去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而这个教育不仅仅是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贯穿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只有我们家长和幼儿园一起努力,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问题无死角。毕竟,相对于学习知识和规则,安全才是放在第一位的。
02如果哪条街上有一座小学校,那不用说,一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整条街都被赶来的家长所淹没。这足以说明家长们有多看中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正好跟自己的上班时间重合,该怎么办才好呢?
情况允许可以让宝宝自己回家
如果你家的宝宝比较大,且学校离家也是比较近的,路程中也没有太过偏僻的地方,那么家长完全可以尝试让宝宝自己回家。如果家长比较担忧宝宝的安全问题,可以给宝宝买一个能够定位的通话手表,这样可以及时跟宝宝进行联络。

必须要接送的状态
1让健康的老人接送
如果你家宝宝比较年幼,或者是离家较远,必须要有人接送,那就要看一看你家是不是要有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了。现在的人晚婚晚育的情况比较多,爷爷奶奶辈大多都已经进入退休阶段了,他们正是比较闲的时候,如果身体比较健康,本身也有意向,是可以帮助双职工家长们接送孩子的。如果长辈们的身体没那么健康,那就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2父母中的一方选择自由一些的职业
如果你家孩子必须要接送,且长辈们因为种种原因也无法帮到你们的忙,那么父母中的一方可能需要做出一些牺牲,好比说宝妈选择一项工作时间较为自由的工作,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接送孩子。但是这样较为自由的工作,一般薪酬是比较低的。
3为孩子找弹性时间的学校
如果父母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辞职或者是更换工作,那么当初在给孩子找学校时就需要注意了。现在已经有一些地区的小学实行弹性入学,有专门的老师来照顾孩子一段时间,直至家长有时间接孩子放学。

4就近给孩子找个培训班
如果宝宝的学校不能做到弹性时间,那么家长可以在学校的附近给宝宝找一个培训班,既可以避免宝宝放晚学后乱跑,也可以给家长争得一些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家长来接送孩子,这样孩子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并且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联系。如果家长真的做不到及时接送宝宝,那就先保证宝宝的安全,在宝宝回来之后高质量的陪伴宝宝,这样也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
03每天都要去检查孩子的口袋,防止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包括瓜子、糖果这些;如果发现要对他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会在幼儿园午睡,他可能会偷偷把这些小物件放到嘴巴而保育员难以发现;同时多动的孩子不小心摔跤、碰撞的时候这些物品会加重创伤……孩子离园,必须由监护人亲子接送,实在不行由委托人接送时请提前给老师打电话,告知委托人的具体信息,包括长相特征等。 教育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04我们从四月份开始经历了选学校大战到现在准备开学,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尤其15号周一就要正式入园,更是恨不得夜不能寐,担心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他的安全问题。在老师和学校多番保证下,我们会逐渐相信学校对孩子安全的保障。但一个班30个学生3个老师教育难免会有漏洞,故,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 每个幼儿园都有门禁制度。家长每天上午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如7:30~8:30)之间把孩子送到学校,如果太晚就不要把孩子送过去,毕竟过了正常时间段,学校如果让人进进出出势必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安全。
第二、 必须把孩子交到值班老师或者自己老师手上,不能让孩子单独在幼儿园内玩耍,防止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之前,我们小区里有个妈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回家了,过了上课点老师见没有请假的孩子没来后联系家长这才发现孩子不见了,家长认为孩子被人贩子抱走了悲痛欲绝,不过庆幸的是最后发现孩子是跟认识的人回家了。)
05
1
不要将微小物品放在孩子能接触的地方
小孩子总是充满着好奇心,什么东西都喜欢尝试一下,而尝试的一种方式就是将其放到嘴里,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类似的新闻,小孩将什么硬币啊,戒子之类的东西给吃了,之后还得去医院取出,其实这类时期不在少数,家里的很多微笑物品即便是大的物品孩子都喜欢去咬几下,这个过程之中可能会出现误吞的情况,所以我们得将这些东西给收拾好;
温馨小提示:某些物品存在一些致癌的物质,比如铅笔外面的那层皮,是存在重金属铅的,所以得处理好在给孩子。
2
多用固定插头不建议多用移动插头
家庭之中总会出现触电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有一部分就是家族的用电安全意识不到位,特别是那些用很多移动插排的家庭,就更加得注意,如果孩子好奇去玩那些移动插排,很容易就会出现触电的情况,这样的话可能危机到生命的;
温馨小提示:如果室内的固定插头真的特别少,不得不用到移动插头的话,也得将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3
水缸要远高于孩子能够够地到的高度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水,我小时候也是,经常拿着小水盆在玩,但是往往有一些家庭是有水缸的,有些小孩看水缸的水很多,会勾引其好奇心,这样就会去玩耍,如果出现意外,掉进水缸很可能就会失去这条鲜活的生命,所以家长在使用这些的时候一定得注意才行,将水缸的高度调高,不要让孩子碰到;
温馨小提示:出来水缸,其他一些水较深的地方也不要让孩子去。
4
不要让孩子靠近厨房
厨房里面是有一些刀具等危险物品的,小孩子千万不要让他们进厨房或者接触刀具,因为这些刀具都是很锋利的,如果突然从厨房桌上面掉下来,或者孩子玩刀割伤了自己,这样都是很危险的,家长得注意这一点,在用完刀具之后一定得放好位置;
温馨小提示:最好是设立护栏,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
5
阳台周围最好安装上防护栏
最近我经常就在电视上看到,小孩子从阳台上掉下,被好心人救下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的疏忽,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阳台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孩子玩耍的阳台最好的安装上防护拦,让小孩子无法穿过,当然最好就是在孩子玩的时候把窗户关上;
温馨小提示:除了这些防护,家长的关注才是最重要的。
6
非食用类的液体不要让孩子碰到
家里经常放一些液体,比如汽油啊或者其他药品液体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最好就是放好,不要让孩子触碰到,一旦让她给触碰到,那么很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孩子误食,这样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比吞那个硬币之类的还严重,家长必须得注意才行;
温馨小提示:摆放在孩子周围的东西首先都得是安全的才行。
7
孩子较小不建议养大型宠物
很多人喜欢给孩子买一些大型的宠物,这可能是收到了很多网上视频节目的影响,说到底就是那些所谓的爱狗人士在捉怪,大型宠物最好是不要将其放在孩子身边,以免出现误伤,还有长期和狗毛接触可能会使得孩子出现狗毛过敏的情况;
温馨小提示:很多网上的教育视频是有误导性的,家长应该有辨识的眼光,多方面考虑才行。
8
室内装修应该清洁环保
我们都知道一般室内刚刚装修过或者刚换完家具,都会弥漫着一堆气体,这些气体例如苯等物质是有致癌作用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之下很可能会出现再生障碍贫血或者白血病的情况,对于整个家庭都是一场严重的打击,所以我们必须用清洁环保的进行装修,且装修之后不能立即入住;
温馨小提示:会吸烟的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二手烟危害更大,其中的致癌物质对孩子健康没好处的。
9
家人也因时刻注意孩子的动向
以上意外情况的发生,说到底就是有一堆粗心的家长,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动态,养一个孩子并不容易,要时刻的关注他们的动态,要不然即便你做好了那么多的措施,也会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所以家长的关注是特别的重要的;
温馨小提示: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里,要时刻的有家人关注才行,父母出去,可以让别人来帮忙。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