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爸爸逼着吃手机:帮孩子处理好和手机的关系,太重要了

孩子 0 23

男孩被爸爸逼着吃手机:帮孩子处理好和手机的关系,太重要了,第1张

男孩被爸爸逼着吃手机:帮孩子处理好和手机的关系,太重要了
导读: 文/熊妈 孩子沉迷于手机,这大概是这个时代父母面临的非常普遍的问题了。 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我们可能会威胁孩子,或是直接夺走手机,抑或是用奖励的方式,但你一定想不到有的父亲会如此狠心,让孩子把手机生吞下去。 不久前,网上

文/熊妈

孩子沉迷于手机,这大概是这个时代父母面临的非常普遍的问题了。

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我们可能会威胁孩子,或是直接夺走手机,抑或是用奖励的方式,但你一定想不到有的父亲会如此狠心,让孩子把手机生吞下去。

不久前,网上有一段非常让人难过的视频,一个男孩坐在地上,口吐鲜血,就是因为孩子玩手机,怎么说怎么不听,孩子的爸爸气急败坏之下,就让孩子生吞手机……

并且发出一条警告: 以后哪个手指碰手机,就剪掉哪个手指

看到这父亲的做法,肯定很多人不赞同。但说起孩子玩手机,肯定很多家长都有自己想吐槽的。

说真的,看到自家孩子玩手机,我们难免会焦虑,会担心因为玩手机,孩子的视力下降,学习成绩持续走低,影响孩子社交的能力等。

事实证明,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太长,不能自制,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此前,人民日报发布了一个数据:

教育部对全国9个省的14532个人展开了调研,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这中间小学生增加了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了38%。

这个问题跟2020年孩子在家上网课有关,但肯定不只是上网课的问题,借着网课要用手机的便利,孩子们玩手机(智能设备)的时间,比之前大大增加了。

过年后的一段时间,我是见证了太多孩子每天抱着手机不松手的情况了,当时我侄子和侄女,还有我家孩子,都是典范。

因为不能经常出门,上完课就看电视,但电视没有手机 游戏 好玩,看一小会电视,就又想着玩手机,几乎一整天中,除了吃饭睡觉,都浸泡在电子设备里了。

但总觉得那时候是没办法,如果搁在现在,估计这三个孩子也天天都得被教训。

孩子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倘若除了学习,就是跟手机相伴,真的不止是影响身体,还会影响社交能力。

但孩子跟手机的关系,真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也不是孩子自发形成的,很多是受成年人手机不离身的影响,也有些孩子是受自己身边的孩子影响的。

毕竟身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想要孩子完全不玩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的进步,是不能回头的,电子设备的时代,也是如此。

其实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的过程中,人们都会焦虑或是期待,但当它真正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不会那么恐慌了。

不过对于年纪特别小的孩子,父母要更注意一些。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相关指南:在孩子18-24个月之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屏幕。在孩子2岁之后,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

孩子大一些,如果用手机跟亲戚朋友聊天,抑或是学习看地图或是录视频、拍照等应用型或是 探索 型的技能 ,其实是不用刻意阻拦的。

因为孩子的前额叶皮质还没有发育完全,也就是他们还没有自控能力。加上比较小的孩子,对时间本身没清晰的认知,所以玩手机的时间,一定是需要父母来协助管理的。

前些天,孙俪还在微博中说到,她规定等等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手机,孩子跟她说,在某一天她不在家的时候,自己玩了一会儿 游戏 ,希望妈妈不要生气。

孙俪不仅没有惩罚孩子,还因为等等说了实话,奖励孩子再玩20分钟。

这种神仙操作真的是亮瞎了我这个老母亲的双眼。但也让我有了一丝丝宽慰,原来天下的孩子都差不多,都被手机弄得五迷三道。

说回开头那个爸爸,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想要达到让孩子不玩手机的目的,真的不算高明。

即便是孩子因为惧怕,暂时不玩手机了,也会内心有一块伤疤。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孩子会在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依然偷着玩。

毕竟这种想用惩罚的方式阻止孩子玩手机,根本就不是长久之策。

真正有效的管教是引导,是父母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对TA眼前的困难,父母是辅助者的角色,要做孩子的脚手架,而不是做暴力的君主

对于如何让孩子有节制的跟手机相处,家长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首先,父母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手机的依恋,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影响的。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时不时的就看一眼手机,会被重要的不重要的信息吸引。

父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自制能力,在工作的时候,或是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不碰手机。

即便是偶尔放松想刷刷短视频网站,也要给自己规定个时间,到了时间就尽量做到停止。

如果我们做不到及时停止,还可以请孩子做监督者,让孩子看到我们努力在跟电子设备保持恰当的关系。

当孩子看到父母有刻意控制玩手机时间的意识时,孩子会不知不觉受影响。 孩子不会听我们说了什么,只会看我们做了什么 ,父母以身作则影响孩子,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其次,跟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规则

原则上,只要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孩子都该有发言权,当然不会说话,坐不住的孩子除外。

一般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就可以通过开家庭会议的方式,大家一起制定家里人使用手机的制度。

家庭会议上可以展示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以及久坐带来的肥胖问题,由于多巴胺刺激,人们被手机绑架等信息,这不是针对孩子,也是在惊醒做父母的我们。

然后,经过讨论和协商,制定大家都同意的手机使用规则。

因为孩子也参与了,他就会有责任感,也更愿意执行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

同时,也可以制定出违反规则之后相应的惩罚,可以是做家务或是才艺展示。

之后,就温和而坚定的执行就可以了。

第三,孩子能用手机玩什么,要由大人来把控

现在互联网上,确实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还有不良信息,乱七八糟的广告真的是挺糟心的。

给孩子挑选一些益智有趣的小 游戏 ,或是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比如说巧虎,比如说爱探险的朵拉,普及知识的纪录片等。

孩子学习新东西很快,他们能够很快学会操作各种APP,但他们鉴别信息好坏的能力,还很弱,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把控。

最后,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

前段时间长沙有个爸爸,在家长圈里引起了一场热议,他给孩子来了一个另类的规定:想要写作业,先玩两小时。

他在孩子放学之后,会给孩子三四个活动的选项,让孩子从中间选,当然孩子也可以自己决定做什么运动。

这真的是个不错的教育方式,尽管很多父母会抱怨没有时间,但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当孩子有得选了,兴趣多了,也就不会只拿着手机玩 游戏 了。

最后,送上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的一句话,跟所有的父母共勉:

面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从长计议,慢慢来,持续修正,总会看到效果的。

在河南洛阳,有一男子做好饭菜,呼唤妻儿过来吃饭, 一双儿女跑来,却发现爸爸没有准备他俩的饭菜,只有爸妈的饭菜在餐桌上,爸爸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到厨房去拿,可是女儿却直呼爸爸非常的偏心,爸爸却说得罪孩子没关系,他们依然是我的娃,但是不能得罪妻子,毕竟指不定哪天就不是你的媳妇了,网友听到这番话,直呼男子活得非常的通透。

很多网友夸赞这位父亲情商非常的高,教育出来的儿女也不会太差,其实婚姻生活是需要靠夫妻双方共同的培养的,国内很多家庭都是女主内男主外,但是男女双方,谁也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都是为这个家庭付出,两个人的功劳都是一样的,夫妻之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对方着想着想,双方才能彼此携手在一起。

有很多网友觉得爸爸做的非常的对,毕竟孩子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更应该独立一点,在平常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自己打理自己的房间,而不是让父母把饭菜端过来,这样只会让这些孩子养成依赖的思想,要让这些孩子自我独立,现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可是孩子依赖的思想却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这样会影响孩子更好的成长。

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妈妈非常的幸福,毕竟每个女人都希望有这么一个好的老公,大家能共同的为生活而努力,找到一个疼老婆爱老婆的老公也并不容易,男方就应该多大度一点,毕竟很多女性在家里面非常的忙碌,平常还要上班,作为丈夫应该给予妻子更多的照顾,这样才能维持彼此之间甜蜜的爱情,让婚姻生活更加的幸福。

在广东有这样的一个视频,外面下着雨,但是这位爸爸却撑着伞,让自己的萌娃在雨中玩水,不得不说这就是父爱如山啊!

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成长肯定是相当重要的,他与母亲所带来的成长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对于父亲而言,他带给孩子的就是一份坚毅,当然也会带给他更多的快乐。

因为在家里母亲总是比较讲干净,有那么一些重视细节问题的,但是父亲有时候也是并不说那些的,他有时候也是只要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也就可以了,这样也就多了一份洒脱与平时的一份宽容。

而母亲重视细节,重视一些有的没有的东西,有时候脏一点有什么呢?只要让自己孩子开心就好了,就是这样的一份洒脱与自然就可以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真的是特别困难的问题,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不去转牛角尖,而是需要他有这样的一份洒脱,告诉他这算什么呢?这就是父亲的作用。

而在关键时刻父亲也能够传递给孩子勇敢,让他做一些他敢于去做的事情,母亲总是有所维护,有所小心,而父亲就是需要胆大,在胆大之后,孩子也会变得勇敢一点,告诉他如何去做,如何变得更加勇敢一点,让他能够有勇气去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自己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坚持与胜利。

所以父爱与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父爱有父爱的作用,母爱有母爱的作用,就是这样的一种勇敢一种传承都在传递在孩子的身上。

的确担心孩子的未来,所以对于孩子我们要多多陪伴,把一切能够给予他的都给予他,学会放手,学会宽容,也学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