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的老公是个很爱面子,很拎不清的人,他的原生家庭关系很复杂。结婚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我越来越发现,老公做任何事情,都不把我和孩子考虑在内,永远优先考虑他的妈妈,他的弟弟妹妹,就跟《都挺好》的老大苏明哲一个样。唯一不同的是,
我的老公是个很爱面子,很拎不清的人,他的原生家庭关系很复杂。结婚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我越来越发现,老公做任何事情,都不把我和孩子考虑在内,永远优先考虑他的妈妈,他的弟弟妹妹,就跟《都挺好》的老大苏明哲一个样。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父亲过世了,留着妈妈在家。弟弟弟媳比较自私,不管母亲的死活,妹妹嫁人了,也摊手不管。留着妈妈一个人,在老家孤苦伶仃,我们远在大城市,想管也管不着,可是,他妈妈一有什么事,就打电话来叫他回去,回去一趟就是四五天,工作都耽误了。
他妈妈的生活费全部都是我们出的,现在老家的房子太潮湿,他妈妈有风湿病,说要给他买新房子住。
买就买吧,我老公非要一个人承担起买房的重任,弟弟弟媳压根不闻不问,更别说出钱,妹妹也是,以自己已经嫁人为由,不管了。
我该怎么办?我们又不是很有钱的家庭,我们也刚买了房,两居室,只够我们一家三口居住。每个月都要还房贷车贷,供宝宝上学,根本没有结余。
老公却说,借钱也要借来给妈妈买房。
我真的好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孩子小的前三年,婆婆压根没帮我带过孩子,全是我自己带大的,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学了,我才出去工作,增加收入。
我几次跟老公说,你想管你妈妈,我没意见,但是不该你一个人管,要管就弟弟妹妹全部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对策,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
老公却说,弟弟妹妹,我管不了他们,他们也不听我指挥,我有什么办法,我只能管自己的妈妈。他是我妈,我就有责任管,就有责任买房给她养老送终。
老师,我真的好想离婚,摊手不管,老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跟我没关系,只是苦了孩子啊,舍不得孩子这么小,就要在单亲家庭里长大。
{!-- PGC_COLUMN --}
新面纱老师说:
从描述上来看,你老公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只是,这个责任心偏向于他的原生家庭,他的母亲,却忽略了你这个妻子的感受和处境。不顾实际,一意孤行,非要一人承担起养老送终的责任。
这是一个比较固执的表现。他应该是从小就受过“你是长子,长子如父”之类的教育。因此,他的骨子里,就是传统的大家族家长思想。
你想改变他,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给你几点建议:
一:抓住家庭财政大权
为什么你老公能完全不顾你的感受,想买房就买房,想回老家就回老家,完全不顾工作是否耽误,是否买房后,你们会背上巨额债务。还不是因为,手里掌握着钱财嘛。
只要你想办法把家庭的财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做事情的时候,就需要经过你,就需要和你商量。这样,你就没有那么被动了。你不给,他能拿你怎么样?
另外:养家糊口是他的责任,切莫再用你的工资来养家了,将自己的工资自主保管处理。
得到的都有恃无恐。
他就是太有恃无恐了,反正有老婆的钱,可以支撑家庭开支,我就有闲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就觉得,娶老婆回家,就是要跟我一起吃苦,一起赡养母亲的。
你要在思想根源上抓住问题所在,连根拔起,才会彻底解决问题。
二:为了小家利益,站出来说话,跟弟弟妹妹开家庭会议
你要想到,既然你已经嫁给老公,就是大家庭里的一份子。你老公想独自一人撑起养母亲的责任,这已经触犯到你的小家庭利益。
小家庭明明刚买了房,要还房贷车贷还有供孩子上学,面临巨大压力,老公还要单独买房给妈妈养老。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什么?表面上是对母亲尽孝了,可是自己的妻儿子女呢?
却可能跟着吃苦,却可能没有好日子过。这不是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是什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你老公完全是只想到为人子,要孝顺父母,却忽略了为人父,要替子女的未来打算。
为了孩子的将来,你有必要站出来说话,跟弟弟妹妹开家庭会议,说清楚,赡养母亲,不是长子一个人的责任。所有兄弟姐妹都有责任赡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别怕伤着面子,如果你连里子都保不了,还有什么所谓的面子?面子又能值几个钱呢?
三:寻求家族成员帮助,主持公道
老公的父亲去世了,只留婆婆在世,养老成了问题,自己家庭内部解决不了,可以寻求家族其他成员,比如比较有威望,比较有说话权的长辈,比如请婆婆的娘家人,舅舅等人,来主持公道,摊开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
千万别窝里横,憋在肚子里,别人猜不透你想干什么,最终将自己的身体气坏了,又落下泼妇、无理取闹的骂名,多不值得啊。
四:将自己的家庭开销,工资收入全部公开出来
你老公在充大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扛起独自养母亲的责任,却对弟弟妹妹束手无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家庭开销,工资收入,全部公开来理论,看看你老公这个孝顺仔是不是可以独自养老送终,可以单独买房,自己的小家庭还要不要养?自己的妻儿还要不要过好日子?
每月收入多少,房贷多少,车贷多少,还欠别人多少钱,孩子学费多少,日常家庭开销多少,生病看病要花多少钱等等,算一次账,清清楚楚地摆出来,看看你老公和别人,主要是弟弟妹妹,还有什么话说?
弟弟妹妹,做人做到如此自私的地步,还要不要亲情?还要不要脸面?还要不要亲人?
这些,你都可以拿出来在桌面上摊开来说的。你老公想做好人,你想要维护小家庭利益,就只有自己出来当恶人。
你以为,你不站出来,只躲在老公的后面阻止,就是好人了?别人就会念你的好了?不会,一点都不会!
别人照样不会领你的情,照样会认为你不通情达理!
五:实在不行,摊牌离婚
如果你已经做了上面四点的努力,还是无法说服老公不要独自一人买房给婆婆养老,弟弟妹妹还是不愿承担养老的责任。那么,我劝你还是使出最下策:离婚吧!
跟这种拎不清,从不考虑妻儿利益,妻儿死活的男人,跟着也是受罪受累,只有无尽的烦恼,没有一天好日子过。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带着孩子,好好过生活,将财产做一次分割,离婚后老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你管不着。也别让他来烦你,打扰你的生活。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你若下不来狠心,自己无法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适当利益,那么,再多的抱怨和哭诉都是没有用的,要有办法,要去行动。
幸福,从来不是靠等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和争取出来的。懂了吗?
婆媳关系到底该怎么处?这是每个家庭的烦恼。处理得好,一家人合乐美满;处理不好,天天鸡飞狗跳。
婆媳关系的症结,其实主要在于中间的那个男人,在于他的情商,在于他的处事能力。
前两天曾看到一个对演员杜江的采访。杜江与霍思燕的婚姻堪称恩爱的典范,夫妻恩爱,孩子可爱,实力被观众羡慕。
明星的婚姻其实与普通人一样,普通人的烦恼,他们也有。在问到“如果妈妈与老婆霍思燕当着杜江的面有矛盾或者吵架时,杜江会站在哪一边”时,杜江的回答是:
“其实我也总结了三个字,处理这个婆媳矛盾的宝典,叫‘少见面’。”
少见面,方法简单粗暴,但却是最有效的一种。
少见面,其实就是把婆媳对各自家庭的主动权交回给对方,两个家庭互不干涉各自的生活,给予对方更大的自由空间。
婆媳之间很多的矛盾都是因为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各自的生活方式、理念、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毕竟婆媳不是母女,吵架不记隔夜仇,婆媳只是因为爱同一个男人而走到一起,彼此都对这个男人的爱有独占欲,其中一方对这个男人太亲近,势必会引起另一方的失落,日子久了,隔阂也就深了。
再加上有的婆婆把儿子视作自己的命,而有的儿子也把母亲看作自己的天,即使在自己成立了家庭,应该为自己的妻儿撑起一片天时,还依然习惯性地依赖母亲来经营自己的小家。
一个没有担当的丈夫,就是在把妻子推到婆婆的对立面,婆媳矛盾也就一触即发。
肖敏(化名)对老公黄维(化名)的失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为了孩子,肖敏一直在忍受。自己离婚,重新选择生活容易,因为她有能力独自抚养孩子;可孩子还小,她不想让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不想让孩子心里有阴影。有了孩子的女人,拼了命都想用自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保护这些弱小。
但是最近发生的这件事情,让肖敏意识到老公的不可救药,他现在可以如此不考虑肖敏感受,做出这样一桩欺瞒肖敏的大事,也难保以后他不会再做出其它什么事情来,这个家在老公心里真是一点地位都没有,那就让他回到他自己的家庭中去吧。肖敏终于决定与黄维离婚。
结婚前,肖敏在一家公司里做人力总监,薪资比较高,父母就她一个独女,对她很宠爱,但不溺爱。所以肖敏其实还蛮独立坚强的。
黄维是个很有冲劲的人,他对改变自己的生活非常有想法。大学毕业之后,他选择留在城市里打拼,因为这里机会多,可供选择的方向也很多。在做了好几份工作之后,他决定与朋友合伙开一家公司。
肖敏就是在他意气飞扬的时候认识他的,被他那份执着、坚毅、能吃苦的精神所打动,并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要嫁给黄维。
结婚时,黄维没什么钱。他的公司还在继续投入见不到产出的阶段。肖敏为黄维的事业着想,说服父母不要彩礼,还把自己存的10万块给了黄维,给他的公司周转用。
肖敏父母说服不了女儿,又不忍心看女儿跟着黄维吃苦,就把一套正在出租的房子收回,简单装修一下,给他们做了婚房。
黄维也很感激岳父母的体谅,他在岳父母面前发誓,一辈子对肖敏好。
婚后,两人同心协力,确实过了一段很幸福的时光。这段幸福时光在肖敏生儿子的时候被打破。
肖敏生孩子,本来是不想让婆婆来照顾月子,她还是想回娘家坐月子。因为母亲已经退休,如果忙不过来,可以再请一个月嫂帮忙。而那个阶段正好是黄维公司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她不想影响黄维的事业。
可婆婆坚持要来,黄维没有反对,他对肖敏说:“自我们结婚后,我母亲就想来看看,这次也是个机会,让她来吧,可以多住一段时间。可怜我母亲到现在都没离开过我家那个地方。”
肖敏不好说什么。她只见过婆婆一次,还是在婚前。那时婆婆对她很热情,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唯恐哪里照顾不周,怠慢了肖敏。反正第一次的印象还不错。
可婆婆来的第一天,肖敏就感觉心里憋闷。
当天晚上,婆婆把她带来的东西一样样地摆了出来:一大沓用旧的秋衣秋裤剪的尿布,好几套旧旧的看不出颜色的小孩衣服,还有几袋小米等杂粮,还捧给肖敏看,撒了一地。
婆婆还在继续说:“小孩子就要用尿布,才不捂气,屁股不长红疙瘩;这些旧衣服,都是村里亲戚孩子用过的,新衣服不好,粗,还有味儿;小孩子就要穿百家衣,才长得壮实。”
肖敏哭笑不得:“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尿不湿,还有新衣服,而且都已经洗过了,不扎皮肤的。这些别人的东西,不好拿来用的,不知道有没有细菌。”
婆婆立马就翻脸,很大声地吵吵起来:“怎么啦?你嫌弃我们农村人是吧?嫌我们脏,那你还嫁我儿子,他也是农村的,那你还一分不要地倒贴上来。”
很少与人吵架的肖敏吓傻了,呆呆地站着。黄维回来时看到的一幕,就是母亲在大声嚷嚷,肖敏在冷眼旁观。
婆婆一见黄维,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儿子,你还是送我回去吧,我在这里碍你媳妇的眼。”
黄维只能好言好语地劝慰母亲,还使眼色让肖敏过来劝劝。肖敏没理,转身回了卧室。过了好半天,黄维回来了,对肖敏说:“她是老人啦,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嘛,非惹得大家不好相处。”
肖敏冷笑了一下:“好的。你妈实在是厉害,我以后躲着点。”
刚来第一天就闹得不愉快,以后的相处可想而知。
婆婆还特别会演戏,黄维在家的时候,她在肖敏面前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吃好喝地端给肖敏;黄维一不在家,婆婆自己也跑没影了,自己跑出去逛迷了路,害得黄维丢下工作去找,还对黄维说是因为肖敏嘴挑,让她出去买想吃的,害她迷的路。干嘛要这样使唤一个农村老太太呀!一脸的委屈。
黄维当然是要维护自己可怜的母亲啦。
渐渐地,因为婆婆,肖敏与黄维之间开始发生争执。刚开始肖敏还会为自己辩护,可黄维根本不听,就是认定肖敏看不起他母亲,在为难他母亲,渐渐地肖敏也懒得再跟他理论。
孩子半岁的时候,婆婆的新鲜劲儿也过了,吵着要回家。可对黄维说的理由,却是肖敏不待见她,自己一把年纪了,干嘛还要留在这里看别人的脸色呢?还是回家吧,省得招人烦。
婆婆回去之后,家里的氛围却再也回不到从前,是黄维越来越冷淡,黄维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更忙了,经常不在家,尽管黄维因为母亲对肖敏还有些怨言,但肖敏再也找不到机会跟他解释了。两人的相处越来越沉默,能谈论的话题也只有儿子了。
肖敏对现在两人的关系非常不满意,而黄维也觉得肖敏不像以前那么善解人意,两人现在的关系,真的就是“睡在上铺的兄弟”那样淡漠纯洁。
自黄维公司开始赚钱后,黄维还了肖敏曾给他用于周转的10万块钱,每个月给肖敏6000块钱生活费。
刚结婚时,黄维很难,肖敏就用自己的钱负担两人的生活,现在黄维赚钱了,他负担了大部分的生活费用。肖敏不知道黄维这些年赚了多少钱,她不问,她还相信黄维。
但就在前段时间,肖敏无意中听到黄维接了他母亲的电话,断断续续听到“房子”、“妹妹”等字样。等黄维放下电话发现肖敏时,神色有些慌张。肖敏也懒得问,凡是婆家的事,现在肖敏一点都不关心,以前还会给婆婆寄点钱,现在一分都不给,寒心了。
大概又过了两三个月,有天晚上,黄维又是浑身酒味儿地回家了,比平时多些醉意。他把包包往茶几上一放,自己歪倒在沙发上起不来了。
肖敏想扶他去卧室,没有扶动,就去拿了一条毛毯给他盖上,伸手去拿他的包。包的拉链没有拉上,里面有个硬皮本,拿出来一看,是房产证。
肖敏以为是黄维偷偷买了新房,想给她惊喜的。结果当她打开房产证,确实给了她一惊,却不是喜,而是吓。
这是一套市中心的房子,价值不菲。而房产证上的名字,不是她肖敏或是黄维,而是小姑子的名字,是黄维唯一一个妹妹的名字。
黄维妹妹毕业不到两年,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她绝对没有这个实力;黄维家还在靠着黄维生活,更不可能给女儿买房子。唯一有能力买房的,只有黄维。
可两人现在还住在自己父母给的房子里,老公却给妹妹全款买了房。
这么大的事,被黄维瞒得一丝风都没透,自己在他心里到底还有没有位置?这个家,在黄维心里还有没有地位?还有儿子,黄维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儿子?
这些问题,让肖敏突然觉得自己还在坚守这段冷冰冰的婚姻有些可笑。在大家与小家之间,黄维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肖敏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坚持的勇气和必要了。
第二天,等黄维醒酒之后,肖敏平静地向黄维提出了离婚,并对黄维说,她将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黄维看着茶几上摊开的房产证,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在一个家庭里,丈夫对妻子的态度,往往能够决定婆家对妻子的态度。
从黄维母亲刁蛮的举止得到黄维的支持后,肖敏在婆婆眼里的位置就一落千丈。因为婆婆知道,儿子到现在还在意自己,儿子的心还在维护自己家,她就有了欺负儿媳的底气。
在婆媳发生矛盾时,男人的态度与立场很关键,哪怕他不发表意见,只是保持沉默,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会说明他没有那么深地爱妻子,妻子在他心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家庭,夫妻关系稳定,婚姻才会稳定。男人成了家,就要维护自己的小家。在大小事上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妻子,即使妻子有错,关上门来怎么吼怎么骂,都可以,但在人前一定要给足妻子面子。
要知道,自己与母亲的矛盾容易解,而婆媳的矛盾却是易结不易解。婆媳矛盾小,家中鸡犬不宁;婆媳矛盾大,毁了婚姻毁了家。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向杜江学习,尽量让婆媳少见面,生活的烦恼也就会减半。
根据《合同法》赠与的规定,该房屋是婚前男方父母对女方的一种赠与行为。因为房屋购买并取得产权证实在缔结婚姻关系之前,产权证明上写得是女方自己的名字,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婚前男方父母对女方的财产赠予行为,也就是说房产就不能算作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不参与财产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婚姻法》第四十一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扩展资料原文案例:
婚房是双方大人买的,结婚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为了哄老婆开心,老公说,要么房子就登记到一个人名下好了。
之后,老公和老婆还正儿八经办了过户手续,房子归到老婆一人名下。两年后,妻子起诉离婚,丈夫面临人财两空……
这是杭州建德市人民法院刚刚调解好的一起离婚纠纷。
不少人看了以后,都纳了闷:说好的婚后共同财产,怎么就变成个人财产了,还得花这么多精力才能解决。
事出何因?又当何解?
两家合资买的婚房
吵了一架后丈夫说房子归你独有
这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男方1991年生,女方1988年生,2014年结婚。
当时结婚的婚房是双方大人买的,男方大人出了70万,一辈子的积蓄倾囊而出。女方大人出资10万元。
80万元在建德市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父母们把房屋产权登记在小俩口名下,系他们夫妻共同所有。
大概是因为年纪太轻,小俩口婚后感情并不好,常常吵闹。
2015年12月,两人又吵了起来,女方一气之下说,离婚算的。
男方一想,这闹得也太大了吧。为了挽回婚姻,让老婆消消火,男方跟女方说,要么房屋归你独有。
两人感情并没有好转还是离婚了
房子到底归谁
“房屋归女方独有”,两人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并在未通知父母的情况下去房屋管理部门办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也就是说,房子从两人共有变成了老婆一人独有。
但是,双方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好转。
2016年,女方到法院起诉离婚,但当时她已经有了身孕,法官认为双方有感情尚未破裂,仍有弥合的可能性,驳回了女方起诉。
今年6月,女方再次来到法院,还是为了和丈夫离婚,离婚的态度十分坚决。女方说两人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常因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日渐淡漠,所以请求法院判令离婚并且孩子由自己抚养。他们的孩子还未满周岁,尚在哺乳期。
男方不同意离婚,说自己没有不良嗜好,两人间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
承办法官深入了解后,发现房子是双方最大的梗。
而男方大人一听说,他们出资70万的房子现在归了女方一人所有,女方还提出了离婚,痛心疾首,“人财两空,人财两空呐”。
几经周折
男方给女方45万元拿到房子
根据《婚姻法》第19条之规定,本案中双方作出书面夫妻财产约定,约定房屋归属女方一人所有,系双方自愿,也无证据表明附加条件,应为合法有效。
也就是说,如果女方执意要离婚,房子也不纳入谈判,男人确实有可能面临人财两空的局面。
好在女人也是善良的人。她说,只要男方同意离婚,房子可以再谈的。
本着调解协商解决家事案件的工作原则,考虑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承办法官先后组织了4次调解,最终双方自愿离婚。
孩子由女方抚养,房屋归男方所有,但男方需在三个月内给女方房屋款45万元,款项付清后办理过户手续,若违约,违约方再支付对方违约金5万元。
建德的房子在这数年里涨幅并不大,2014年80万买进的,现在市场价格大约在100万元左右,考虑到当初男方大人出资多,也考虑到小俩口婚后有了重新协议,所以最后调解的基础基本上还是房子一人一半。
两个吵吵闹闹的冤家终于平和地分开了。
涨知识+
不是说婚姻期间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什么情况下会算个人所有
这则新闻让编辑部里也炸开了锅。不是说只要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管老公老婆,谁赚的多,不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这则新闻里男方把房产划归到女方名下,当时女方还是他老婆,难道这就不算夫妻共同财产了。
这就牵涉到夫妻共同财产和婚姻财产分割这两个法律问题。
浙江省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会长、浙江乾衡律师事务所主任柯直说,哪怕婚姻关系内,也可以有个人独有的财产。
就像本案例。双方大人出资买房是在小夫妻结婚登记之后,又登记在小两口名下,那么房产属于夫妻共有。
如果双方大人出资是在小俩口登记之前,那么又另当别论了,即便,房产证是做在小俩口名下,也就是说男方女方名字都在上面,但是他们俩拥有的房产份额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各自大人出资份额来。比如像本案,男方大人出资70万,女方大人出资10万,那么两人如果要离婚,各自所有的份额,男方是7∕8,女方是1∕8。这在法律上叫“按份共有”。
问题回到婚姻存续期间,夫妻怎么再分割财产。
像本案中,男方跟女方说,房子归你独有。其实从法律上来说,就是男方把自己所拥有的这套房产的1∕2份额“赠与”女方。
赠与合同是实践性,而非承诺性的。不是口头说说,或者夫妻两个自己写个协议就能有效的。必须通过“房产过户”或者“婚内财产约定公证”这两种法定手续才能正式“生效”。这对小夫妻直接办了过户,那么尽管当时他们仍旧是夫妻,但是房子就是算女方一人独有了。一旦离婚,房产就是女方的个人财产。
小编还要更进一步,那么存款呢?也能赠与吗?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夫妻约定好了,家里所有存款中的100万归女方一人所有,那么该约定经过公证,还要再履行一道程序,就是钱从男人的账户划归到女方账户。那么这个时候,在女方账户里比如有好几百万,但是其中100万有过约定的,就属于女方个人财产了。赠与完成。
婚姻不是儿戏
房屋加减名字、房屋产权约定
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前账产
凤凰网-吵架时老公哄老婆:房子归你!结果真离婚了 老公傻眼
广东发生了这样一起家庭纠纷:一名男子在老房子拆迁过后拿到了一笔高达一千五百万的巨额钱款。
本来男子的家中并不算特别富裕,一下子得到千万巨款,他十分开心的与自己的妻子分享了这个消息,却不想这个举动让他和妻子的婚姻关系彻底破裂。
原因无他,其实还是男子的妻子要求过于过分。
因为这名妻子的家中还有一名弟弟没有结婚,而妻子弟弟的女方大概也是要求要有房才能结婚,但现在的房价那么高,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的让这名妻子的弟弟实在负担不起。
而他在听到了姐姐丈夫得到巨额拆迁款的消息后,就打起了这笔巨款的主意。
那么最后,在得到了巨额拆迁款的男子的婚姻到底结果如何呢?
1,可怕的“伏弟魔”男子在得到妻子要求将一千五百万的拆迁款,无条件的送给妻子弟弟一千三百万的时候,他人傻了。
毕竟妻子如果在能力范围内适当的帮扶一下娘家以及弟弟是可以谅解的,但问题是要给妻子弟弟一千多万未免过于“敢张口”了点。
这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其一,这一千多万的拆迁款是属于老房子拆迁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笔钱和妻子的关系真不大。
还有就是,妻子如此偏向弟弟未免有失偏颇,毕竟她已经是嫁到了男子的家中,适当帮扶原家庭是可以理解的。
但总共才一千五百万的拆迁款,男子的妻子就敢张嘴要一千三百万,这已经不是合理范围内的帮助了,而是打算把丈夫的家给拆了全补贴给自己弟弟才对。
你觉得这合理吗?
2,男子是如何应对的男子最初还想着劝劝妻子,试图为自己的婚姻做一下最后的挽回。
但不曾想到的是,妻子不仅没有半点“悔改心”,还拿此要挟男子不把拆迁款给弟弟就要离婚。
最终男子在痛苦的纠结中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离婚。
毕竟谁家有这样一个伏弟魔的妻子绝对都不好过,今天开口为弟弟要钱,明天说不定就是得要你全部身家了。
因此,离婚成了男子最正确的选择。
当然了,这名男子对于妻子还应该是有一定的感情的,即使离婚也给足了她“仁义”。
毕竟可能是多年夫妻情分,所以即使是离婚男子也是向父母借了一百万,然后将其给了妻子,以此结束多年的夫妻感情。
从这里来看,男子应该也算做到仁义至今了,换个脾气差点的估计离婚没商量,钱那更不可能给了。
3,应该如何处理好娘家与婆家间的平衡其实笔者看过不止一个类似的例子,许多原本美好的婚姻往往是因为妻子过于偏向娘家,甚至忘了自己还有一个身妻子的身份,才导致了婚姻破裂的发生。
其实在两性婚姻中,除了日常的感情需求外,如何处理好婆家与娘家之间的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你总不能因为娘家向你开口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吧?
至少在法律上来看,你的丈夫应该是比你的娘家更加亲近的。
帮扶你的原生家庭自然无可厚非,但这一切的核心还是把握好尺度。
简单举两个例子,如果你月收入一万,一个月给原生家庭打一千块钱自然没问题;但如果全给或者给一大半,你就得和你丈夫商议这是否合适了。
毕竟在结婚后,不管男方还是女方,其实一切都是以“小家”的利益为首要核心的,而不是你的原家庭。
许多人都是犯了这点婚姻中的忌讳:即使结了婚,还是以原家庭的利益为主,而这也是导致一个个伏弟魔以及妈宝男等奇葩的出现。
而这样一来二去的,最终结果也无非是婚姻破裂,两方都不好过收场。
每一个有结婚打算,又或者已经结婚了年轻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点是:结了婚,你和丈夫或妻子组成的家庭才是以后首要考虑的东西,原生家庭能帮扶自然好,但前提是在能力范围内有限的帮扶。
案例中的妻子正是没有搞明白到底是原家庭重要还是婚后家庭的重要,才最终导致了两方婚姻的破裂。
因此,笔者也希望所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搞懂这点。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