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产品作为样品赠送给客户,是否还需要视同销售处理

客户 0 84

自产产品作为样品赠送给客户,是否还需要视同销售处理,第1张

自产产品作为样品赠送给客户,是否还需要视同销售处理
导读:首先样品上要贴好标签,含产品名称,产品描述及产品尺寸,如有什么特别的也需备注上去。产品需包装安全,如果是客户付运费的话,产品在安全的情况下体积不要过大。另外外箱上贴上收件人的详细资料以及你们寄件人的详细资料。寄出后把快递单号告诉客户,请客户

首先样品上要贴好标签,含产品名称,产品描述及产品尺寸,如有什么特别的也需备注上去。产品需包装安全,如果是客户付运费的话,产品在安全的情况下体积不要过大。

另外外箱上贴上收件人的详细资料以及你们寄件人的详细资料。寄出后把快递单号告诉客户,请客户注意查收。

问: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一种金属工业原料。由于客户企业的使用这种原料的用途不同,所以该公司必须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生产适应他们工艺的产品。为适应客户需求,该公司在原有的一个品种基础上试验发展了20多个品种。上述这些产品虽然属同一产品,但由于客户对指标要求不同,每一个新客户在订货前都必须进行应用试验(实验分为小试、中试和工业性试验,该公司只免费提供1公斤以下的小试样品,中试和工业性试验的样品均按价收款)。客户在应用试验过程中除了得到是否可用的结论外,没有其他经济利益,如果不能使用,客户试验成本将成为沉没成本,永远得不到补偿。该公司认为,税法中赠送产品视同销售征税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企业将产品无偿送给他人(包括客户),少缴国家税收。而该公司的产品非最终消费品,提供样品是开发新用户所必须的,因此,他们认为公司提供样品与制定税法所要规范的提供样品行为是有质的区别的,不应缴税。这个观点正确吗?答:该公司将生产产品作为样品送给客户试验使用,主要涉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增值税处理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该单位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样品送给客户试验使用,虽然是销售过程中必须的付出,但也是税法上规定的无偿赠送行为,因而,还是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按下列顺序确定样品的销售额:(一)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二)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规定: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时,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参照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参照价格的,应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组成计税价格。虽然该公司将生产产品作为样品送给客户试验使用税法规定要视同销售处理,但是由于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样品是作为销售费用处理的,而且税法也未规定作为销售费用的样品不能税前扣除,也就是说,一方面税法要求视同销售处理,另一方面税法又允许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税前扣除,而且都是按照市场价(公允价值)处理,因此,企业所得税上只要在申报时进行申报表调整处理(增大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但不会对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该公司应按照真实性和合法性原则据实处理,不能将不属于样品的其他赠送或不合理的样品费用支出作为样品销售费用。

可以寄,但一定要收取样品费,对于厂家来说寄样品是为了争取客户,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空间,而客户要求寄样品也很正常,因为我们的客户在不了解我们产品的情况下要求先寄样品检测或实验才能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不过,有些骗子们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进行行骗的,我认为在未寄样品前应该先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新客户,对客户说明样品费先由客户垫付---特别是贵重样品或比较多的样品等,提供样品说明我们做生意的诚意,而让对方承担样品费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试探一下客人是否真正有做生意的诚意。可以与客户说明样品费或邮费让客户先垫付,如有定单时再从中扣除,这样既能减少我们的经济损失又可以试探一下客户的诚意有多少,如果客户坚持拒付的话,这样的样品不寄也罢,试想一个连样品费都不想付的客户他有诚意与我们合作吗

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祝生意兴隆。

  这个查税的不对。样品赠送给客户的是不要交税的。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编辑本段]第二章 会计核算

  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条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二条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十三条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