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使聊斋志异中的朱尔旦为什么要给妻子换头朱尔旦后来怎么样了

老婆 0 92

防御使聊斋志异中的朱尔旦为什么要给妻子换头朱尔旦后来怎么样了,第1张

防御使聊斋志异中的朱尔旦为什么要给妻子换头朱尔旦后来怎么样了
导读:为什么朱尔旦在奇怪的故事中改变了他妻子的头?朱尔旦怎么了?校易搜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尔旦是聊斋中的一个人物。聊斋中的许多故事都是鬼神故事。其中一个看过电视剧聊斋的人印象深刻,就是一个叫朱尔旦的男人,他求陆法官把他妻子的头换成一个漂亮

为什么朱尔旦在奇怪的故事中改变了他妻子的头?朱尔旦怎么了?校易搜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尔旦是聊斋中的一个人物。聊斋中的许多故事都是鬼神故事。其中一个看过电视剧聊斋的人印象深刻,就是一个叫朱尔旦的男人,他求陆法官把他妻子的头换成一个漂亮的女人。是因为朱尔旦不喜欢他的妻子,因为她太丑了吗?为什么朱尔旦改变了他妻子的头?

1卢法官:朱尔旦为了他的妻子改变了主意

看过聊斋志异2005年版的朋友们,应该会对这部电视剧开头的鲁法官的故事印象深刻。在故事中,鲁法官和斯图亚特打了一个赌。法官认为,一个愚蠢的人会造福国家和人民,并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后,有一颗聪明的心。斯图尔特法官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当愚蠢的人拥有智慧时,他们就会被名利蒙蔽而变得邪恶。

为了得到赌博的结果,他们拿一些愚蠢的朱尔旦作为实验对象。

在这个故事中,朱尔旦从鲁法官那里获得智慧后,他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愚蠢,甚至有一点风度翩翩的外表,这让他的妻子和父亲很兴奋。

理论上,拥有一颗聪明的心是件好事。卢法官还认为,当他把朱尔旦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后,他将会变得善良,他的生活将会非常甜蜜。然而,卢法官计算的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陆判官从死去的书生手中夺回慧信,放在朱尔旦身上,使之前与书生共渡假、家境贫寒的白杨受到委屈,说是他杀了书生,因此被不公正地囚禁起来。

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法官卢要求聪明的朱尔旦为白杨报仇,当朱尔旦为白杨辩护时,他遇到了拜访白杨的美丽女子马纳尔。当时,朱尔旦提出了白杨的未婚妻马内尔的想法,朱尔旦用自己的智慧很快摆脱了白杨的罪孽。马纳尔和白杨是恋人,所以自然要感谢朱尔旦。从长远来看,朱尔旦变得越来越迷恋马纳尔的美貌,所以朱尔旦开始抛弃在家做臭豆腐的妻子。

后来,因为白杨的家庭衰落,马内尔的父母对他不乐观,所以他们想和马内尔分手,并命令马内尔和白杨断绝婚姻。男人不想,所以他请白杨讨论如何处理他的父母在城外,只有被坏人盯上。宁愿死也不愿投降的人死在坏人手里,这一切都被下面的朱尔旦看到了。

当朱尔旦发现他的情人马内尔受到羞辱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救她,而是跑回去向卢法官寻求帮助。当卢法官到达时,马内尔已经冷了。后来,朱尔旦请求卢法官把马内尔的头移到他妻子的脖子上。卢法官无法抗拒朱尔旦即将到来的婚礼,所以他同意了。

我变得聪明,我的妻子变得漂亮。朱尔旦曾经认为她的生活很甜蜜。他开始疯狂地追逐名利。从一开始,他就为有冤屈的人打官司。最后,他实际上帮助那些杀害父亲的人赢得了几箱黄金的诉讼,这使他的父亲鄙视他。

面对他善良的妻子和父亲的问题,朱尔旦毫不后悔,认为这一切都是合理的,这是他自己的智慧获得的。他反驳他的父亲和妻子。如果他没有变得聪明,他们哪里会有好的生活,这伤了他的父亲和妻子的心。

后来,当卢法官改变了他的头,卢法官受到了惩罚,朱尔旦夫人的头变了回来。我以为结束了,但上帝没有让他走。朱尔旦的妻子正处于分娩期,当面临选择保持体型还是保持体型时,朱尔旦选择了保持体型。但令朱尔旦惊讶的是,他的儿子被鲁法官转世,这也是武莺大帝对他和鲁法官的惩罚。

卢法官的转世对朱尔旦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他的好妻子死得很真诚,朱尔旦的儿子长大后成了一个坏赌徒。尽管朱尔旦心地善良,但他无法抗拒儿子的赌博。60多岁了,他只能拖着衰老的身体去市场卖臭豆腐。

这个故事的结尾颇具讽刺意味。60多岁的朱尔旦颤抖着兜售臭豆腐。叫卖的时候,他担心地低声说道:为什么今天没人买我的臭豆腐?话还没说完,他的儿子就过来打了他一顿,从他手里拿走了最后一两银子,然后开始赌博。

此时,朱尔旦虽然心地善良,却没有一个全心全意待他的媳妇。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所有关心他的人都走了,他有一个赌博输得很惨的儿子。想必,他的心一定很苦。

第二,朱尔旦的苦与甜:把甜变成苦不是智慧,而是欲望

聊斋志异中鲁法官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难怪这本书在古代曾被禁止。一个纯洁的人因为在开悟后获得智慧而变得邪恶,这难道不是一个讽刺吗?这个故事清楚地讲述了法官陆和法官司徒的打赌,但实际上它讽刺了古代封建社会追求名利的儒者的虚伪。

拥有智慧是件好事,但是当一些人变得更聪明时,他们开始区分好与坏,然后他们有高与低。为了更好地平衡利益,名利之争接踵而至。朱尔旦在名利的斗争中逐渐迷失了自己,所以他已经活着,下了地狱。正如他的妻子对他说的,你不是我的丈夫,我的丈夫已经死了。我认为朱尔旦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前者的愚蠢和后者的精明,而在于前者的善良和后者的邪恶。

智慧不是善良的象征,名声和财富也不是甜蜜的源泉。生活的苦与甜往往在于人们对甜的定义。当朱尔旦愚蠢的时候,他每天都很开心。他对甜蜜的定义应该是他的身体是好的,他的家庭是安全的。那时,他每天面对卖臭豆腐的妻子,他没有放弃。虽然他不喜欢臭豆腐的味道,但他非常依赖他的妻子。一旦有人欺负他,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

虽然这对年轻夫妇吵吵闹闹,但一家人也很开心。那时,朱尔旦既不富有也不聪明,他的妻子也不漂亮,经常放屁。虽然他的父亲读过一些书,但他相对来说是平庸的。但是朱尔旦脸上的微笑和他内心的甜蜜不是假的。即使他如此愚蠢,他的父亲也从未放弃过他,他的妻子坚信他的相公一定会成名,每天给他炖猪心汤。虽然猪心汤味道不好,朱尔旦也不喜欢,但她总是听妻子的话,喝下去。猪心汤的味道可能很奇怪,但在朱尔旦的心里,它一定是甜的。

后来,朱尔旦获得了智慧,即使他的妻子改变了容貌,她用来支撑家庭的臭豆腐也成了他再也无法忍受的东西。因为臭豆腐象征着他以前的贫穷和愚蠢,以及他妻子的不整洁。这时,朱尔旦对甜蜜的定义恐怕是眼睛和耳朵的浮动欲望。他开始筹钱去法院,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一点钱。在钦佩的目光中,他的心在浮动。他想要更多,也想要漂亮的女人。他不再喝猪心汤,里面充满了妻子的爱,他也讨厌臭豆腐,因为臭豆腐是他家人的食物。他开始不喜欢他的妻子和家人。

从那时起,朱尔旦的脸上就再也没有愚蠢时那种真诚的微笑。有些人只有让人不寒而栗的狡黠笑容。此时,朱尔旦的欲望正在浮动,他的头脑很不安。很难看出他的生活在哪里是甜蜜的。

后来,朱尔旦让陆法官改变了他妻子的头,并欺骗她说观音改变了她的头。谎言被揭穿后,朱尔旦变得越来越糟。他无视道德规范,帮助恶人向法院讨钱。似乎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每个人。他威胁妻子,虐待父亲。过去笑个不停的家庭经常吵架。在朱尔旦和朱尔旦,痛苦萦绕在妻子和父亲的心中。

这一天甜蜜吗?

看着朱尔旦的经历,由于他的智慧,他的生活由苦变甜。有些人可能认为是智慧让朱尔旦变成这样。在我看来,不,这只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它不是毁掉朱尔旦美好时光的罪魁祸首。正是朱尔旦的欲望摧毁了朱尔旦的幸福生活,并使他的生活由甜变苦。

智慧和知识不是好的或坏的,但坏的在于人们的欲望。智慧给了人们获得名利的资本,而名利激发了人们的欲望。有些人可以抑制自己的欲望,不让自己的心被吞噬,而其他人则不行。

第三,当慧心被欲望奴役时,一切都是痛苦的

实际上,我只想告诉你,客观地说,智慧和知识只是一个接一个印在纸上的文字。如何理解和使用它们取决于我们。

不同的单词会根据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知识。当知识被视为文字时,没有生命的文字怎么能代表它们自己呢?对我们来说,这些话只有在我们愿意的时候才能被烧掉,而这些话不能从纸上跳出来和我们战斗。有职位的人是那些学习和实践知识的人。语言不会和我们战斗,但是那些把知识变成教条的人会。

善与恶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人们内心的欲望将它们区分开来。

如果慧心被欲望所奴役,人们就会陷入名利斗争的泥潭。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慧心,一辈子‘甜蜜’。这可能是古人面对贪婪中的邪恶时最无助的言辞。

然而,我们不能如此悲观,至少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慧欣被欲望奴役时,所有的滋味都是苦涩的。我们没有古人要求的那种祝福,但我们有古人留下的智慧,大智慧是愚蠢的。这里的愚蠢是甜蜜的意思。以伟大的智慧过着这样一个傻瓜的生活,不是靠无知和愚蠢,而是靠对名利的迟钝和对物质贪婪的冷漠。

从表面上看,在聊斋志异中讲述的朱尔旦的故事可能更像是在批评一种现象,即更多的智慧会导致人们之间的混乱。严小二觉得,除此之外,作者也许还想告诉我们,正是漂浮在人心中的贪婪欲望让霍乱患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甜蜜,让生命的苦涩变成了生命的苦涩。

当智慧遇到名利,被名利所奴役时,它很容易成为痛苦的催化剂。

当智慧被欲望打败时,生活充满了各种味道,这是一种痛苦而贪婪的生活。即使你足智多谋,你也只会为所有的口味而悲伤。

历城有个官宦人家的住宅,面积有几十亩之大,楼宇相连,结构复杂。因为宅中时常出现怪异现象,因此人去屋废。久而久之,里面蓬蒿杂草横生,大白天也没人敢到里面去。有一天,殷公与一群书生在一起喝酒。酒席上,有个人开玩笑说:“谁能进去住一夜,我们就把这桌酒菜送给他。”听了这话,殷公从座席上跳起来说:“这有何难!”于是,他就带着一桌酒菜到旧宅里去了。众人送他到废宅门口说:“我们暂时在这里等候。你如果发现鬼怪,就大声喊叫。”殷公笑着说:“如有鬼狐,我就捉住它作为证物。”说完,他就走进去了。只见住宅里野草遮路,蒿艾如麻。当时大约是初十边上,幸好月光昏黄,眼睛还能借月光分辨出门房。殷公沿着墙壁摸索着过了几幢楼房,才到后楼。登上月台,发现台上光洁可爱,于是,他就在这里停下来。抬头西望,见月色明净。他在月台上静坐了好一会儿,并未发现什么怪异现象,心中暗自好笑传说的不真。于是,他便以地当床,以石作枕,躺在那儿看牛郎织女星。一更过后,他神思恍惚想入睡。忽听到楼下有脚步声,好像有人沿着台阶走上来了。于是他假装睡熟了却眯着眼睛偷看,只见一个青衣丫头,手拿莲花灯上楼来了。她一看到殷公,吓得往后退,并对后面的人说:“有陌生人在这里。”下面的人问:“是谁?”丫头说:“不认识。”不一会儿,上来一个老头。他走到殷公旁边,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旁人说:“这是殷尚书,他已睡熟了。我们只管办事情,他为人豪放不羁,也许不会责怪我们的。”于是,老翁带领大家上了楼,把楼门全部打开。一会儿,往来的人熙熙攘攘,楼上灯亮如同白昼。殷公稍稍转动了身子,打了个喷嚏。那老翁听见殷公醒了,连忙出来,跪在地上说:“小人有个女儿今天夜里要出嫁。不想触犯了贵人,请你千万不要怪罪我们。”殷公起身,用手扶起老翁说:“我不知道你今夜办喜事,惭愧得很,没有什么礼物表示恭贺。”那老翁说:“贵人光临,能压邪驱凶,我们觉得非常荣幸。请你入席坐一坐,这对我们便是莫大的荣光。”殷公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走进楼一看,只见摆设很华丽。一位年过四旬的妇人来拜见殷公。老翁介绍说:“这是我妻子。”殷公也还了一礼。紧接着,乐声大作,十分悦耳动听。有人跑上楼说了声“来了!”只见老翁连忙出门迎接,殷公也站在那里等候。在一串用纱罩起来的灯笼的引导下,新郎官进来了。他年约十七八岁,长得健康俊秀。老翁先教他向贵客行礼。新郎官看了看殷公,以为他就是女方的傧相,赶紧给殷公行了大礼。然后老翁与女婿相互行礼。敬完礼以后,众人入席。不一会儿,许多打扮一新的女郎上来了。这时,酒肉蒸腾,香气扑鼻,金杯玉碗的光辉,照亮了酒桌。酒过几巡以后,老翁叫丫头去请**出来。丫头应声而去。但过了好久还未见**出阁。老翁只得自己起身,掀开帘子催促女儿快出来。在几个丫头与老妪的簇拥下,新娘子终于出来了。她佩环戴玉,香气四溢。老翁便教新娘先拜殷公,行过礼后,新娘随即紧挨着母亲坐下。殷公稍微打量了一下新娘,但见她头戴翠凤,耳坠明珰,称得上是绝色佳人。接下来,那老翁用大金杯与客人饮酒。殷公没有忘记他此行的目的,于是趁老翁不注意,暗暗把金杯藏进袖中,待返回朋友们中间时,可拿此物作证。他假装喝醉酒了,便一头靠在酒桌上昏睡起来。旁边的人真的以为他醉了,都没去打扰他。过了一会儿,殷公听见新郎告辞,这时,笙乐之声大作,许多人纷纷下楼送行。筵席散后,主人前来收拾酒具,发现少了一只金杯,怎么找也找不到。有人暗中议论说是那个睡在酒桌上的人偷了。老翁听了急忙制止,唯恐让殷公听到了。过了一段时辰,楼内外都寂静下来,殷公这才起身。但室内一片漆黑,只闻满室的脂粉香和酒气。待到东方破晓,殷公便从容地走出后楼。用手摸摸衣袖,发现金杯还在里面。他刚走到废宅门口,见一群书生早已在等候他出来。他们不相信他真的在废宅里过了夜,都说他是晚上溜出来一大早又进去的。殷公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金杯给他们看,书生们惊奇地询问金杯是从何处得来的,殷公便把昨夜发生的情形告诉了他们。大家一听都当真了,因为一个穷书生不可能拥有什么金杯。过了几年,殷公中了进士,他被委任在叫肥丘的地方任职。当地世家一位朱公子请他赴宴。酒宴上,朱公子叫家人取大金杯敬殷公酒。家人久去不回。有个年轻的佣人用衣袖掩着嘴悄悄对朱公子说话,只见朱公子脸色大变,怒气冲冲。一会儿朱公子手捧金杯来劝殷公饮酒。殷公仔细看了看金杯,发现金杯的款式与花纹,与自己取作物证的那樽金杯一模一样。殷公疑惑不解,忙问这金杯是哪里制造的。朱公子回答说:“金杯一共八樽,是先父当京官时,特别物色技艺高超的金匠制造出来的。这些杯子作为家宝传下来,珍藏已久。承蒙您屈尊光临寒舍,我特意叫人从箱中取出来敬酒的。谁知竟少了一只,我怀疑是家人偷走了。但十多年来尘封未动,并无挪动的痕迹,真是叫人不解啊!”殷公笑着说:“金杯大概成了仙物吧。然而家传的宝物千万不可丢失。我家里有一只,与你的金杯非常相似,应当把它奉献给你。”酒席散后,殷公回到衙门,连忙派人把金杯送到朱公子家。朱公子仔细看了以后,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亲自去谢殷公,并问殷公的金杯是从哪里得来的。殷公便把几年前废宅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他们这才知道,千里之外的东西,鬼狐都可以随时取用,但它们终究还是不敢据为己有。

  画皮

  史妃寿辰之日,天降大雨,爱看烟花的史妃有些遗憾。王安旭投其所好,画下美轮美奂的烟花图贺 《画皮》

  寿,博得史妃欢心。王安旭夫人陈楚慧怀疑自己的丫鬟紫嫣与王安旭有染,怕其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设计逼其离开王家,谁知丫鬟紫嫣却投井自尽。 楚慧做贼心虚,整日疑神疑鬼,王家上下更是怪事连连。此时楚慧的表哥史逸明从西域归来,带回一张人皮,请王安旭作画。王安旭对此画纸爱不释手,经过一番酝酿,终于画好一幅美人图。史逸明几次来求画,都被他搪塞过去。楚慧的表妹明霞公主将远嫁塞外,为此闷闷不乐,楚慧为让其开心,让安旭为其画了一幅画像,公主看后喜上心头。楚慧无意间将安旭画的美人图给了史逸明,史逸明看后如获至宝,对画中人迷恋不已,谁知深夜,画中人居然走了出来。 第二天,史逸明跑到王家告知此事,说画中仙跑了,空留一张画纸。王安旭无意间救了一个被戏班主虐待的戏子小梅,并收留她住在自己画院———暗香阁。原来此小梅为王安旭亡妻的化身,来找王报仇。一日,楚慧来给安旭送糕点,看到一女子好似先前所见画中人,便把此事告知史逸明,史来暗香阁求走了画像。 楚慧怀了身孕,安旭跑去庵中告知出家的母亲王大妈,回家的途中遇到一古怪的张姓道长。安旭回到暗香阁,无意中看到了小梅的鬼脸,大惊失色。他这才想起,原来她就是被自己放火烧死的前妻梅三娘。为躲避灾祸,他去找了张道长,求了护身符带在身上,不敢再回暗香阁。梅三娘找上门来,被符咒挡在门外,只得利用史逸明将自己带进王家,但很快被王安旭发现。 梅三娘告知楚慧自己是被王安旭所害,楚慧将信将疑,决定去找安旭的乳娘(实是安旭母亲)王大妈证实,但老人家缄口不言。回到家中,楚慧被梅三娘附了体,掐住安旭不放。本想找王安旭报仇的梅三娘,再次被王安旭的甜言蜜语所蒙蔽。楚慧想起日间所发生的事,知道丈夫被鬼缠身,找到张道长帮忙。王安旭利用楚慧送来的镇妖之物,想再次烧死梅三娘,梅三娘被赶来的史逸明救出,愤怒的梅三娘追杀王安旭,并掏出了他的心,此时张道长赶到收服了梅三娘,还回了王安旭的心。 明霞公主丧夫,回到史妃身边,与王安旭情愫暗生。楚慧分娩之时,安旭买通产婆,让楚慧难产而死,将孩子送给自己的母亲抚养,自己则与明霞公主步入洞房。善恶终有报,深夜,两个女鬼悄然现身,洞房里随之传来了两声惨叫……

  《香玉》

  崂山下清宫,院内有耐冬树木高达两丈,好几十围粗(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一株牡丹高达一丈多,花开的时候璀璨似锦。

  胶州的一位姓黄的书生,在下清宫住宿读书。一天,黄生从窗外开间一个女子,穿着白色的衣服掩映在花丛之中。他心中疑惑:这深山道观怎么会有这少女出现呢于是开门出去,想看个究竟,女子已经不见了从此,黄生经常看见这白衣女郎(但每次都找不到她)。于是黄生决定偷偷的隐身树丛之中,等候着这位姑娘的到来。不大一会,果然见那白衣姑娘又和一位红衣姑娘一起来了,远远地望,具可谓艳丽双绝。她们二人慢慢地越走越近,忽然,那红衣姑娘向后退了两步,说:“这里有生人!”。黄姓书生急忙从树丛中钻出来。两位女郎大惊,急忙往回奔跑,袖裙飘拂,香气洋溢,沁人肺腑。黄生追过一堵短墙,发现她们已踪影皆无。黄姓书生对那位姑娘的爱慕之情更加强烈,于是取来笔墨,在树下题短诗一首:

  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黄姓书生回到房间,冥思良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那白衣姑娘忽然进来了,黄姓书生又惊又喜,急忙站起身来迎接。她微微一笑,说道:“你刚才简直象个气势汹汹的强盗;看了你的诗,才知你乃风雅之士,和你见一面也无所谓。”黄姓书生问那姑娘的生平,她说:“我小字香玉,原籍平康里。被道士封闭在山中,实非所愿。”黄姓书生问:“那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为排忧解难。”女郎说:“不必了,其实道士也不敢强逼我什么。在这里若能够长期和(你这样的)风流之士幽会,也不错啊!”黄姓书生又问那红衣姑娘,她说:“她是我的义姐,名叫绛雪。”

  二人越谈亲密,情意缠绵,不觉东方已渐红,晨光将至。香玉急忙起身,说:“贪图欢乐竟然忘记天明了。”一边穿衣换靴,一边说:“妾身(做了首诗)酬谢郎君诗作,不要取笑我啊。

  ‘良夜更易尽,朝遂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姓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握住香玉的手腕,说:“你真是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啊。想到你离开一天,真如千里之别。你有时间一定要来,不必非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了他,从此,每天夜里必来与黄姓书生相会。黄姓书生多次请香玉邀绛雪同来,但绛雪总不来,黄姓书生心里有些埋怨。香玉说:“我姐姐性情冷漠,不象我那么性情。让我慢慢地劝她,你不用着急。”

  一天晚上,香玉脸色惨然的进门说:“郎君陇右尚且守不住,还要期望蜀地么现在要长久诀别了”黄姓书生急忙追问究竟,香玉说:“此乃天意,难以给你说明白。以前的佳作,现在应验了。‘佳人已成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以为妾身咏唱啊”。黄姓书生再问,香玉只是呜咽,什么也不说。直到天明,香玉才恋恋不舍地走了。黄姓书生感到非常奇怪。

  第二天,即墨一位姓蓝的人带人来下清宫游玩,见到院中有一株白牡丹,非常喜欢,就向寺里的人索求,于是说把棵白牡丹掘出来移走了。黄姓书生这才悟到,香玉是花仙,非常惆怅惋惜。过了几天,他听说蓝氏把白牡丹移到家中,当日就枯萎了。他伤心痛恨至极,作了《哭花》诗五十首,每天都要到牡丹穴处凭吊。

  有一天,黄姓书生凭吊完正要回去,远远的看见看见红衣姑娘挥泪穴侧。黄姓书生慢慢地走近她,她也不回避。黄生于是拉着她的衣袖请她到屋里去,她也答应了。她叹息说:“可怜我们从小就是姐妹,忽然一天就断绝了!听说你悲不欲生,更增加了我的悲恸。假如眼泪能堕入九泉之下,此等诚意也许可使香玉再生吧。可她已死多日,神气已散,仓促之间怎么能和我们两人一起谈笑呢呢”黄姓书生说:“小生命薄,妨害了情人,应当也无福消受你们这两位美人,以前频频劳烦香玉表达出我心中隐藏的愿望(请你来),怎么再也不来了啊”绛雪说:“我总认为年少书生,十之有九薄幸之人;没想到原来你是守情的人啊。但是妾身和你交往,是为了情而不是欲望,如果要让我日夜和你共寝,亲身做不到。”说完就要告别而去。黄姓书生说:“香玉长离,让我睡觉和吃饭都要废除了。想要你能稍停留一下,也可使我稍微感到宽慰,何必这样决绝呢”绛雪才留了下来,天明才离开。好几天都没有再来,黄姓书生深切的还念香玉,在床头辗转难眠,留泪打湿了枕席。他披衣而起,在灯下吟诵:

  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

  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

  诗完成自后独自吟诵,忽然听窗外有人道:“作诗不能无有唱和。”听话音,是绛雪啊。开门让她进来,绛雪看了诗,即刻续吟道:

  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

  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

  黄姓书生读了,潸然泪下。埋怨她来的次数太少了。绛雪说:“我不能象香玉妹妹那样热情,只能稍解你的寂寞罢了。”黄姓书生想和她亲热,说:“与你相见我就很高兴了,不必拘泥于此”

  从此,每当寂寞无聊时,绛雪总是前来陪伴他。来了就和他宴饮唱和,有时不休息就要回去,黄姓书生也随她去了。对她说:“香玉是我爱妻,绛雪是我良友啊。”每次都想问她:“你是院中第几株希望你早告诉我,我好小心地移到家中,免得你象香玉一样被恶人夺去,遗恨百年。”绛雪回答说:“故土难移,告诉了你也没有用处。你的妻子尚且不能最终和你在一起,何况是朋友呢”黄姓书生不听她的,强拉着绛雪的手到院子里,每到一棵牡丹旁就问:“这是你吗”绛雪不回答,只是掩口而笑。

  光阴荏苒,新年到了,黄姓书生要回家过年了。在家里,二月的一天,他忽然梦到绛雪来到他身边,惆怅地说:“妾身大难临头了。你如果能急速前来,我们还能相见;迟了就见不到了。”黄醒后十分惊异,急忙命家人备马,星夜赶往下清宫。原来道士将建造房屋,有一棵耐冬树,妨碍建房,工匠们正准备砍伐它。黄姓书生急忙上前阻止了。

  这天夜里,绛雪来到房中向黄姓书生道谢。黄姓书生笑着说:“以前你不把实情告诉我,才遭此横祸。今天我已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你不来我这儿,我就用拿着火绳烤你了。”绛雪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做的,所以才不敢把实情告诉你。”二人相对坐了一会,黄姓书生说:“今日而对良友,更加思念美丽的妻子了。好久没有哭香玉了,你能和我一块去哭她一场吗”绛雪答应,二人一同来到牡丹穴处,洒泪凭吊。直到黎明,绛雪收泪,劝黄姓书生回去。

  又过了几夜,黄姓书生正房中独坐,绛雪喜笑颜开地从外面进来,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花神为你的至情所感动,让香玉再回下清宫了。”黄姓书生忙问:“什么时候”绛雪答道:“不知道,大约为期不远了。”

  天明之后下了床,黄姓书嘱咐到:“请常来看我,不要让我经常孤寂。”绛雪笑着答应了。两天晚上都没有来,黄姓书生抱着耐冬树,摇动抚摩,连声呼唤绛雪的名字,但一点回声也没有。黄姓书生无奈,回到屋里,拿起一条用艾拧成的火绳,对灯点上,就转身出去想去烧烤耐冬树。绛雪急速闯来,伸手夺过艾绳扔掉,说道:“郎君恶作剧,让我受痛,应该和你断交!”黄姓书生笑着抱住她,还没坐好,香玉步态盈盈地走了进来。黄姓书生一见,涕泪交加,急忙起身握住香玉的手。香玉用一只手握住绛雪,相对悲哽。

  等坐下来,黄姓书生握住香玉的手好象什么也没有抓住,象是自己攥起手一样,不由得惊讶的问她,香玉泫然回答:“以前我是花神,是有实体的;如今,我为花鬼,形体已散了。今天虽然相聚,你只当做是梦中相会吧。”绛雪说道:“妹妹,你来了可太好了。我被你这一口子纠缠死了。”于是飘然而去。

  香玉款笑如前,但依偎之间,总感到好象是以身就影,黄姓书生悒悒不乐。香玉也俯仰悲叹:“郎君用白蔹屑,再稍掺些硫磺,每天到我的穴处浇洒一次,明天此日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的。”和书生告别离去。

  第二天,去看原来生长的地方,又萌生出一丛牡丹来。黄姓书生于是更加爱护,又在花棵周围作了栏杆加以保护。香玉来到黄姓书生屋里,感激倍至。黄姓书生告诉她要将牡丹移到家里去,香玉拒绝了,她说:“我体质虚弱,经不起反复折腾了。况且万物生长各有一定的地方,我本不是生在你家,如果硬要违犯,反而减少寿命。只要真诚相爱,相聚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黄姓书生埋怨绛雪不来。香玉说“如果你一定要她来,我能教她来。”于是她和黄姓书生挑到树下,香玉折了一根草茎作尺码,自下而上丈量到四尺六寸的地方,按在那里,让黄姓书生用两手搔挠。不一会,绛雪就从背后出来了,笑骂说:“你这丫头,助纣为虐啊。”牵着她一起进屋。香玉说:姐姐不要责怪,你就暂时陪陪他吧,一年后就不会烦扰你了。”

  从此就以此为常乐。黄姓书生看着那株牡丹,一天天繁茂起来,春末已长到二尺多高。他回家时,把金银留给道士,嘱咐他精心培养。第二年四月到下清宫,有一朵花,含苞未放,正流离之时,花朵摇摇欲裂,不一会就开了,花大如盘。花蕊之中俨然有一个小小的美人,才三四指大小,转眼之间,飘然而下,原来就是香玉。香玉笑道:“我忍受着阴风苦雨等待着你,你怎么到的这样晚啊”于是一起进屋。绛雪也来了,笑道:“每天都代替别人做人家的妻子,今天幸好退后一步成为朋友了。”于是宴饮谈笑,到了深夜,绛雪才离去。两个人同寝,融洽的和从前一样。后来黄姓书生的正妻去世了,书生于是进入山中不家了。当时,牡丹已经大得像手臂一样。黄姓书生每次指着那株牡丹说:“我他日寄魂于此,应该在你的左近啊”二女笑道:“郎君不要忘了你的话。”

  后来十多年,黄姓书生忽然病倒。他的儿子闻讯而来,面对着他伤心。黄姓书生笑说:“这不是我的死期,而是我的生期,有什么可伤心的呢”又对道士说:“他日若见牡丹下有红色的花芽生出来,又是一放五叶的,那就是我。”说罢,再不说话了,他的儿子载着他回家,就去世了。第二年,果然牡丹花下有花芽生出,而且叶子恰好是五个。道士非常惊异,更加用心浇灌它。三年后,高达几尺,花翠挺秀,但始终不见开花。老道士死后,他的子弟不知爱惜,又见它始终不开花,就把它砍掉了。没想到,那株白牡丹很快就枯萎而死,那株耐冬树木也相继死去了。

  异史氏说:“情到极致,鬼神可以通达,花以鬼跟从,人以魂寄托,不是他们纠葛于感情的深沉么一个人死去,两个人为他殉情,即使不是坚贞无比,也是为情而死。人不能坚贞,也是他的感情不专注啊。孔子读唐棣而说‘未思’,是真的啊。

应该是《辛十四娘》

就说明朝时候,河北广平府有个冯生,他有点文采,可是言行轻率,喝酒毫无节制。有天清晨,冯生外出,遇到一个美丽的少女,顿生爱慕之情。晚上冯生喝醉了回家,看见那姑娘正从庙里出来,就想去搭讪。没想到那姑娘一见到他,转身回去了。于是他也走进了后院,见到了那姑娘的爹,冯生就向那老者提亲。老者推说要与妻子商量,冯生酒意未消,闯入了那女子的闺房。老者大怒,将冯生轰了出去。过了半天冯生酒醒了,却在山里迷了路。他看见一处灯光于是走了过去,几位婢女搀着一名老太太走了出来。从老太太处得知少女叫辛十四娘,老太太做主给二人成了亲。天亮了冯生走出府第,发现高楼大院已经不见,只剩古松孤坟。冯生与辛十四娘成亲以后,生活和和美美。后来冯生遭人陷害,辛十四娘派出自己的贴身丫鬟引诱皇上,终于救出了冯生。过了不久辛十四娘觉得厌恶了这个尘世,要跟冯生分手,冯生苦苦挽留,半年之后辛十四娘还是因病去世了。后来冯生又结了婚,还有了个儿子。可是经营不好,家境越来越差。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辛十四娘陪嫁来的两个大扑满,便将之敲碎,里面的金子像水一样流了出来。冯生靠着这笔钱起家,过起了殷实的日子。后来冯家的老仆上太华山,在山路上碰见了十四娘和她的丫鬟,原来她们已经成仙。

王安旭。

梅三娘,她是个青楼女子,但向来洁身自爱,卖艺不卖身,爱上了王安旭,就固执的为他守节,结果因为东窗事发,被鸨母赶出青楼,但她在青楼时却像一个儿媳妇一样,孝顺安旭母亲,眼见王安旭音讯全无,她带着孩子和安旭母亲一起来京城找他。

故事的开篇是太原书生王某在一大早遇到一个独自抱着包袱匆匆赶路的二八姝丽,色心顿起上前搭讪“美女为何天还没亮就一个人赶路呀?外面坏人很多要小心哟!”

试问大家通常情况下,一个16岁姑娘大清早赶路时被人搭讪的反应应该是怎样的?“关你屁事,滚犊子!”或者甩一青白眼不予理睬。

但这位二八姝丽不仅没骂没翻白眼,反而回了一句“你个路人又不能解我忧愁,何必还来搭讪?”各位看官,这句话大有明堂啊!因为话里提供了一个信息——姑娘我有心事,快来问我快来问我!这是想换个没人的地方慢慢聊的节奏啊!

这种彩色领子王生当然接得住:“妹子有啥烦恼告诉哥哥!”

二八姝丽“黯然”地说“爸妈贪财把我卖给财主家,财主大老婆妒忌我年轻貌美波大,天天家暴我。我受不了就逃出来了”从表情到言语都把自己塑造成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潜台词就是“求关怀,求拯救,求抱抱”!

此刻正常的路人应该怎么反应呢?如果是我大概会说我带你去找警察吧;我的朋友是律师;我帮你去媒体曝光微博炒作……但王生才不关心怎么帮弱势女子维权呢,他只关心“那你准备去哪儿?”这不就是赤果果地“你家还是我家”吗!

二八姝丽不出所料地说“跑路的人,天下之大哪里是我的家……”王生终于说出那句关键的话“我家就在不远处”。

哪里有那么巧啊!王生此刻道德优越感爆棚啊!他觉得自己是在拯救迷途少女,不是在约啊。然后王生把这妹子藏在书房,天天乐不思蜀。

他老婆陈氏在剧中从头至尾贤良淑德无比完美。丈夫把路上约来女人养在书房,她一点不闹,反而替丈夫担心偷藏财主家的小老婆会有麻烦。以上第一幕。后来有一天王生去逛街——不知道是不是又去约——遇到一道士。

道士说“你丫浑身邪气,不是肾亏就是遇鬼,我这儿有一祖传老军医一针就灵……”

王生说“哥哥我一夜七次身体倍儿棒,你丫想骗钱没门儿”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疙瘩的。

回家后习惯性地往书房方向去,但发现后院门儿被反锁着,便**蹑脚走到窗子下偷看。

只“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此处引原文纯为向蒲老先生精湛的描写功力致敬,任何翻译都是添足。

王生吓得尿了一地狗一样地爬出去,再去追道士已经找不着了。半天终于在城外找到,各种磕头各种求。

道士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如果妖有一颗仁慈的心,那他就不再是妖,是人妖。她也的确不容易,陪你玩了那么多天没吃你,我就不忍伤她性命”。就拿出一个浮尘给王生,让他挂在卧室门口。鬼一见就知道我在罩着你,如果还有事儿来青帝庙找我,那里是我的场子。

王生回去后照做,女鬼晚上看到浮尘不敢进去,站着磨了半天牙,悻悻而去。但还是放不下到嘴边的肉,又折回来夺过浮尘打碎。敢情这女鬼也是个吃货啊,宁愿得罪警察也要吃着一口。

而且那道士职业坑爹货啊,浮尘上一点法力都没有也敢给人家镇宅,纯粹骗售后啊。女鬼打破门直接冲上床“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

王生老婆陈氏吓得哭都不敢出声儿。话说谁能给解释解释女鬼为啥只吃男人心,挑食吗?第二天王生的弟弟二郎跑到青帝庙找道士,道士很生气“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

道士这九个字很有意思。第一他生气是因为鬼杀人吗?先留个悬念。第二他大概是第一个骂“鬼子”的人。

道士到王生家女鬼已经不见了,抬头一望发现鬼气在南边人家院子里。而南边人家正是二郎家,二郎吓得快跪了。大家想想,我哥哥昨晚刚被鬼剖腹掏心而死,现在那货就在我家!跑过去一看,女鬼穿着老太婆的皮到二郎家应聘女仆。道士拔出木剑大喝“孽魅!偿我拂子来!”

现在大伙明白刚才道士为啥生气了吧?才不是因为女鬼吃人呢,是因为你丫弄坏我的logo,那玩儿可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