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法律主观:孩子送养需要以下相关手续:若为生父母送养其子女的,应当有生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与收养人达成协议,并进行收养登记,若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按照前述程序办理收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条生父母
法律主观:
孩子送养需要以下相关手续:若为生父母送养其子女的,应当有生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与收养人达成协议,并进行收养登记,若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按照前述程序办理收养。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少市民纷纷表示愿意收养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首先,我们对关注地震灾区孤儿的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请你们放心,政府有关部门会妥善安置这些孤儿。现根据《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就有关收养孤儿问题解答如下:
一、孤儿的概念及救助途径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孤儿是指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儿童、婴幼儿。国家、社会和公民对孤儿的救助有多种方式,如对孤儿上学进行资助,助养孤儿、收养孤儿和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款物等。
二、收养的概念和法律效力
收养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必须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收养行为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确立法定父母子女关系;二是被收养人与原有近亲属关系归于消灭。
三、收养孤儿的条件
1、孤儿收养人的条件。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状况良好、没有不良记录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重病、绝症和传染病)。已婚公民收养子女的,应当夫妻双方共同收养;收养孤儿不受收养人有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单身男性收养女童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2、被收养孤儿的条件。丧失父母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孤儿,可以被收养。收养10周岁以上孤儿的,须孤儿本人同意。
3、孤儿送养人的条件。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人决定送养。收养近亲属抚养的孤儿,监护人同意送养的,须其他有抚养义务人同意。
四、收养程序的主要内容
1、孤儿监护人同意。公民申请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可以到社会福利机构申请;申请由近亲属抚养的孤儿,可与监护人联系。
2、确定收养登记机关。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到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区县民政局办理;收养近亲属抚养的孤儿,到生父母或监护人户口所在区县民政局办理。
3、办理收养登记。达成收养协议后,收养关系当事人按照当地收养登记机关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办理收养登记,确立收养关系。
五、灾区孤儿救助情况
这次地震造成的孤儿和暂时与父母离散的儿童,当地民政部门已经及时采取救助和安置措施,就近安置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给予了充分的照料,在保证他们生活和医疗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们寻找亲人。寻找亲人以及孤儿的身份确认调查工作还正在进行当中,目前尚不具备办理收养的条件。随着救灾工作的逐步深入,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回到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身边。待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后,并且孤儿的身份得到核实后,民政部门将尽早开展孤儿的收养工作。将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使符合法定条件的收养申请人可以依法收养灾区孤儿。
六、首都市民报名收养灾区孤儿情况
为救助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受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委托,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公布了收养灾区孤儿的报名咨询电话:96156。根据96156热线统计,截至5月20日下午17时,拟收养报名家庭2640个。
根据民政部姜力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0日下午16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共找到地震产生的孤儿70多名。可以被收养的孤儿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首都市民收养的愿望。献出爱心有多种方式,我们建议,市民还可以通过资助地震受灾家庭、助养地震失学儿童和向灾区社会福利机构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献出爱心。(来源:北京市民政局网站)
未婚生子可以送养,具体如下:
1、法律允许当事人未婚生子后将孩子送人,但是要办理合法的送养、收养手续;
2、如果当事人确因经济能力导致生活困难不足以抚养孩子的,可以将孩子予以送养,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与收养人一同到民政机关办理送养收养手续,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5、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收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6、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7、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如果孩子的生父母确因困难无力抚养孩子的,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是不违法的,但是要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而且需夫妻双方协商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领养小孩大家都知道要办理相应的手续,才能够领养,一般来说,根据我们的法律,领养小孩要办理相应的手续,这样才是合法的领养行为,那么领养小孩要什么手续呢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带来领养孩子手续需要多久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领养孩子手续需要多久
一般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审查并给出结果,如果是收养找不到父母的弃婴或儿童,要公告60天后,公告的期限不计算在30天的范围内。
相关依据是:《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七条: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为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对不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对当事人说明理由。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登记机关应当在登记前公告查找其生父母;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弃婴、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视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公告期间不计算在登记办理期限内。
二、签领养合同的条件
收养人与送养人签订收养合同前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收养条件:
1、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
2、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3、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4、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变更监护人。
5、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见《收养法》第14条)。
6、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但如果收养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除外。
7、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三、签领养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1、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变更监护人。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见《收养法》第14条)。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但如果收养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除外。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2、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3、登记与公证。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收养法》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领养孩子手续需要多久的相关内容,领养小孩的手续是根据相关的规定来确定的,要按照相关的手续要求来办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