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老师 0 72

以色列的军事力量有多强,第1张

以色列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导读: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1725万人。 陆军 13万人(动员后可达53万人)。编有3个地区司令部,1个后方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3个装甲师、2个师部,3个地区师部、4个机械化步兵旅(包括1个伞兵训练旅),3个火箭炮营。 主战坦克:39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1725万人。 陆军 13万人(动员后可达53万人)。编有3个地区司令部,1个后方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3个装甲师、2个师部,3个地区师部、4个机械化步兵旅(包括1个伞兵训练旅),3个火箭炮营。 主战坦克:3900辆,其中“百人队长”式800辆、M-48A5型300辆、M-60A1型300辆、M-60A3型600辆、“马加奇”7型400辆、TI-67型200辆、T-62型100辆、“梅卡瓦”1/2/3型1100辆。 装甲侦察车:约400辆。 装甲输送车:M-113A1/A2型550辆,“纳格马肖特”式约200辆,“阿奇扎里特”“美洲豹”、BTR-50P式约200辆,M-2/-3半履带式约4000辆(大部分为库存)。 牵引炮:105毫米70门,122毫米100门,130毫米100门,155毫米250门。 自行炮:155毫米680门,175毫米140门,203毫米35门。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60毫米、227毫米、240毫米、290毫米共198门。 迫击炮:60毫米约5000门,81毫米700门,120毫米530门,160毫米240门。 地地导弹:“长矛”式20枚(库存),“杰里科”1/2型若干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300部,“龙”、AT-3“耐火箱”式共1000部,“马帕茨”式25部。 无坐力炮:82毫米若干门,106毫米250门。 高炮:20毫米850门,23毫米210门,37毫米和40毫米若干门。 地空导弹:“毒刺”式250部,“红眼”式1000部,“小懈树”式48部。 监视雷达:EUM-2140型飞行器监视雷达若干部,AN/TPQ-37型、AN-PPS-15型火炮监视雷达若干部。 海军 约6500人(动员后可达115万人)。 潜艇:“海豚”级2艘。小型护卫舰:“埃拉特”级3艘。导弹攻击快艇:“阿利亚”级2艘,“海兹”级6艘,“雷谢夫”级4艘。巡逻艇:“超级德沃拉”级等32艘。登陆艇:2艘。 陆战队:海军突击队300人。 空军 36万人(动员后可达57万人)。编有11个空军基地,57个飞行中队,20个防空营。作战飞机446架(另库存250架),武装直升机133架。 战斗机:F-4E-2000型50架,F-4E型20架,F-15型73架,F-151型25架,F-16型237架。 战斗/轰炸机:A-4N型25架。 侦察机:RF-4E型10架。 预警机:“波音”707型6架。 电子战飞机:“波音”707型3架,RC-12D型6架,IAI-200型3架,“道”-28型15架,“空中大王”2000型10架。 海上侦察机:IAI-1124N“海上扫描”式3架。 加油机;KC-130H型3架。 运输机:“波音”707型5架,C-47型12架,C-130H型22架。 联络机:32架。 教练机:125架。 武装直升机:AU-1G型21架,AH-1F型36架,“休斯”500MD型30架,AH-64A型42架。 反潜直升机:AS-565A型4架。 运输直升机:160架。 无人驾驶飞行器:“侦察兵”、“先锋”、“搜索者”、“火蜂”、“壮士”“迪莱拉”、“猎人”式、“银”式、“箭”式各若干架。 空地导弹:AGM-45“百舌鸟”式、AGM-62A“白星眼”式、AGM-65“小牛”式、AGM-78D“标准”式、AGM-114“海尔法”式、“陶”式和“红眼”式各若干枚。 空空导弹:AIM-7“麻雀”式、AIM-9“响尾蛇”式、AIM-120B型、R-530型、“青蜒”式、“大蟒”3、4型各若干枚。 防空导弹:MIM-23“霍克”改进型17个连,“爱国者”3个连,“小懈树”、“毒刺”共8个连。 预备役部队 425万人。其中:陆军40万人,编有8个装甲师、1个空中机动/机械化步兵师、10个边防步兵旅;海军5000人;空军2万人。 准军事部队 边防警察约08万人,装备“瓦利德”I型装甲输送车若干辆,BTR-152式装甲输送车600辆;海岸警卫约50人,装备巡逻艇4艘。 军事基地 海军基地3处:海法、阿什杜德、埃拉特。空军基地11处。

“一个退役以色列人问了我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他说,在以色列,在战争中,最容易牺牲的是军官,因为他们永远冲在士兵的前面。他们最常用的口号是:伙计们,跟我冲啊! ”

这是以色列军队传统,我知道的是,达扬作为国防部长时,曾亲自陪同新兵进行跳伞训练,并第一个跳出机舱

已故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更是一名身先士卒的斗士,连他的政敌拉宾都说沙龙是以色列国防军的骄傲

  以色列国防军前身是哈加纳。哈加纳希伯来语中意为防卫队。哈加纳建立于1920年12月,是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地下军事组织。以色列1948年建国后,于当年的5月26日宣布组建国防军。同年,以色列组成空军和海军。50多年来,以军进行过3次大整编。第一次是在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中的两次停火期间,整编是在本·古里安总理领导下进行的。整编的主要内容是:以1944年建立的犹太旅的正确化建制为基本框架,以勇猛作风全面改造和更新部队。第二次为巴勒斯坦战争停战后的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整编由先后担任以军总参谋长的伊加尔·亚丁和达扬负责,推出了独特的国防体制和动员制度。第三次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整编重点是对军事情报部门进行了整顿,并强调利用高科技侦察装备搜集情报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经过三次大整编,以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能征善战之旅。在与阿拉伯国家进行的5次规模较大的战争中,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以军,凭借其明显的质量优势,一再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战斗能力。目前,以国防军是中东地区装备最好、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的武装力量。

  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以国防军总兵力6475万人,其中现役1725万,预备役425万,编为4个军区,装备各型坦克3900辆,各型装甲人员输送车5500辆,各型侦察战车400辆。海军115万人,编有3个基地,拥有潜艇2艘,护卫舰3艘,导弹艇12艘,巡逻艇32艘,两栖艇1艘。空军56万,装备作战飞机446架(其中F—16和F—15分别为237架和98架),武装直升机133架(其中“阿帕奇”42架)。

  以军非常重视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士兵,在改进现有装备方面,以简直到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以军1973年换装的“加利勒”556毫米多用冲锋枪,是在苏制AK—47冲锋枪基础上改制的,为最现代化的枪械之一。其枪身轻巧,可作为轻机枪使用,它还能发射枪榴弹,枪架折叠后可以当铁丝网剪刀使用。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M—48型和M—60型坦克,被以军改进了114次之多。偷来的法国“幻影”战机图纸,以改进数百处,再装上美制J—79型发动机,便成了世界一流的“幼狮”战斗轰炸机。

  以军在研制新型武器方面的才能亦堪称一绝。以军装备了一种单兵携带的折叠式渡桥,伸长了有7米,重仅20公斤;以自行研制的“梅卡瓦—4”型坦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比美国先进的M1A1坦克更适应中东沙漠地区作战;以“费尔康”型预警机也比美国先进的E—3预警机略胜一筹;以自己研制的无人侦察机和空对空导弹的性能都是世界一流的;以在电子装备研究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另外,以色列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自行研制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从而使以军具有了太空侦察能力。目前,以军品研究与生产的单位已超过200家,从事军事工业的员工约4万人,建立了部门齐全,设备先进的军工生产和科研体系。近年,以军工企业年销售额均在40亿美元左右。

  独具特色的战时动员体制

  以最高军事决策为国防委员会,由总统、总理以及国防、外交、内政、财政、运输、通讯部长和总参谋长组成,总理任主席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战时成立以总理为首的战时内阁。国防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国防部长行使总司令职权。总参谋部负责训练和作战指挥,下辖陆、海、空三个军种司令部。

  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特拉维夫上空响起凄厉的警报汽笛声。埃及和叙利亚军队联合对以发动突然进攻。战斗开始几个小时内,以军遭到重创,损失惨重。但以色列迅速做出了反应。战斗打响后仅15分钟,以广播电台即开始动员军民立即投入战斗。以军指挥部通过口头、电话、信使、广播、电视及电台暗语,下达征集令。听到命令的数十万应征人员身着自己保管的战斗服装,搭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赶到专用仓库领取武器装备,然后到达集结地点报到,在24—48小时内先后开赴前线。一个星期后,以军转败为胜,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以军之所以能够在这次战争中迅速扭转战局,在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了它高效能的战争动员体制。以兵员缺乏,一个约620万人(2000年的最新统计)的国家不可能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唯有建立全民武装体制。这一体制使以在平时只保持一支1725万人的现役军队,到战时则迅速把训练有素的预备役官兵送上前线,使总兵力扩大到6475万人。

  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以采用的是全民皆兵的国防体制。实行独特的志愿服役、义务兵役与预备役三结合体制。义务兵役制是以全民武装的基本内容。以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犹太和德鲁兹男女必须服义务兵役。服役年限:军官48个月;男性士兵36个月;女性士兵21个月。青年男女服完现役后,还要转入持续时间更长的预备役,男性至51岁,未婚女性到24岁。以预备役是军队主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训练内容和程度与现役军队相差无几,每月训练一天,每年再集中训练一个月,军官和军士还要再增加7天。动员体制要求预备役人员在24—48个小时内投入战斗。志愿服役包括现役职业军官和军士。完成义务兵役后继续留在部队服役的军官和军士为志愿服役。平时,只有现役部队和定居点犹太人配备武器,预备役部队有自己专用的武器装备仓库,此外,为防止战争随时爆发,以境内大部分建筑外表装修简单,一般都不加以粉饰。

  以色列有完善的军事教育体制,以军拥有各类军事院校30所,分初、中、高三级。初级军事院校28所,按军兵种划分,负责本军兵种新兵训练和军官军士专业培训。中级军事院校为指挥参谋学校,负责培养陆、海、空三军营至旅级指挥和参谋人员,学制1—2年。学员为上尉至中校级军官,毕业后将成为部队营、旅级主官。高级军事院校为国防学院,学制1年。学员中中校以上军官占60%,来自外交部、国家安全总局等部门的地方学员占40%。

  此外,以色列还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情报队伍,这就是摩萨德。其全名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总部设在特拉维夫,其搜集情报能力之强,办事效率之高,令美俄情报机构刮目相看。目前摩萨德已成为以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西方国家给予大力支持

  以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光靠其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以军广泛接受来自西方的支持。

  英国是以军武器最早供应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就帮助犹太人建立了哈加纳,并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1948年—1967年期间,法国是以色列主要武器供应国,先后向以提供各型飞机近500架、坦克近300辆、各型舰艇近20艘。法还帮助建立迪莫纳核反应堆及生产“杰里科”地对地导弹。目前,以军已拥有携带核弹头的100枚“杰里科”导弹,射程为500—2000公里不等。1967年“6·5”战争后,法一度限制了对以的军火供应。

  美国是目前以色列最大的援助国。据不完全统计,1948—1987年期间,美共向以提供了38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军援占了62%。1987年至今,美国每年向以提供30亿美元援助,其中军援为18亿美元。可以说,从美援总额及人均受援额上来看,以都是世界上接受美援最多的国家。

你自己写得不是很好吗?!已经很好了。再帮你加点试试:

各位领导、首长,各位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根据具体情况定):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

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因为,我感觉部队就是一个大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部队就像一个大熔炉,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和身体;部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可以培养我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所以今天穿上这身军装,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

在即将离开家乡走向部队之际,我要借这个机会,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长辈们,多年来对我的关爱和教育,使我能够健康成长;深深地感谢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系、帮助、支持和厚爱,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要深深地感谢部队领导,接纳我成为人民解放军光荣的一员。

我知道,穿上军装,只是买进军营的第一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还要经过艰苦的磨练。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谨记你们的教诲,在军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勤学本领,把“吃苦在前,甘愿奉献”的思想牢牢扎根在自己头脑中,不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做一个合格的军人,为加强国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祖国争光,为家乡人民争光。

最后,向你们致以新兵的敬礼(敬礼)

谢谢大家。

第一,形体军姿。这里面就包括跑步,齐步,正步,蹲下,起立,挎立,立正等等等等!军人要有军人的气质和形象,先学会走路站立才算是踏进军营生活中的第一步!

第二、体能。没错在新兵连中体能训练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所在部队不一样,所以大家对于5公里越野所要求的频率也不一样,但是都不可避免。5公里越野可以有效的提高新兵的耐力和韧性,这在未来的战场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战术演练和射击。虽然许多新兵对于真正的战场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所以在射击和战术演练上,新兵连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许多新兵也会经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摸枪,更会因此而深深的爱上我们的部队!

最后就是学会军歌和牢记政治课了。因为在新兵连结束的时候是需要接受各方面考核的,所以不管是政治文化还是体能战术及射击,新兵们都不能懈怠。因为三个月之后新兵下连队的时候,部队都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