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事件背景寒冬已经来临,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国土的国家,南北方在冬季气温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说到准格尔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准格尔是新疆的盆地地区。到了冬天,准格尔盆地也变得格外寒冷,过冬的物资也开始变得紧缺。准格尔当地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得知了
事件背景
寒冬已经来临,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国土的国家,南北方在冬季气温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说到准格尔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准格尔是新疆的盆地地区。到了冬天,准格尔盆地也变得格外寒冷,过冬的物资也开始变得紧缺。准格尔当地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得知了山里孩子们过冬物资紧缺的这个消息之后,连忙组织了一场为特殊家庭孩子送温暖的活动。那么,他们具体都是怎么做的呢?
经过其实,这次志愿者帮助的特殊家庭孩子,都是那些残障人士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家庭。这些家庭往往收入微薄 ,可能靠着低保过日子,孩子也还没有自理能力,因此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准备了许多过冬的衣物、棉被以及一些日常用品,比如油、米、面等送给这些家庭,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度过冬天。这件事情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们看到这些山里娃的现状,纷纷表示心疼,难道山里的孩子想要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就那么难吗?
感悟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有不少中西部地区的孩子温饱还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政府一定需要解决的,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当地的经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地能够成功脱贫致富,那么这些孩子的生活才能好起来。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这些孩子的教育才能够得到保障。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中西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很大,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富带动后富,大力扶持中西部的经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够繁荣昌盛。我觉得这将会是一个很长很久的难题,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伟大、勤劳的中华民族可以做到。
你好,闺蜜刚生完孩子,我想去看她该送点什么东西好?
以下二点供参考:
一、如果闺蜜刚生完孩子,是在医院里面,则通常的标配是一手捧鲜花,一手拎牛奶,
背包袋子里面放营养品;
二、如果闺蜜刚生完孩子,已经回到家里面,则可以一手拎牛奶、鸡蛋,一手拎条黑鱼、
背包袋子里面放营养品;如果关系特别好,也可以准备几百元红包,当面给闺蜜说:给孩子买
尿布等等什么的。。。
河南周口太康县3岁女童雅雅患上眼部肿瘤,病情严重。其父母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募捐善款,希望能尽快救治女儿。
然而,今年3月,女童父母被爱心人士发现将善款私自提现后用作它途,并未救治女童。爱心人士上门督促,母亲才带着女童上北京求医,但刚检查完又带着女童“失踪”。
4月9日,爱心人士再次赶到太康县,发现孩子已回家。爱心人士要求父母带孩子赶紧去医院,不料,刚上医院不久,其母和爷爷便告知爱心人士“孩子已死”,并让爱心人士花600元租了一辆“运送遗体的车”。
4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太康县公安局和太康县妇联得到确认,孩子尚健在,正在当地乡镇卫生院接受简单治疗。目前,妇联正在劝家属赶紧送孩子上大医院治疗,警方正在调查家属是否涉嫌诈捐。
爱心人士:
母亲和爷爷称“孩子已死”,爱心人士花600元租了“运尸车”
爱心人士“公益人宇琪”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是安徽宿州人,4月9日,他和另一位志愿者小辉一道赶到太康县,他负责赶往村里找雅雅(此前,其母带着雅雅离开北京儿童医院后,志愿者无法取得联系),小辉则开车带着雅雅的叔叔上郑州找专家看病历。
在张集镇温良村,“公益人宇琪”果然发现孩子在家中,但孩子状况很不好,无法喝水,呼喊不应。
其间,家属突然打电话给正在上郑州的叔叔,称孩子“不行了”,要求立即返回。在“公益人宇琪”的劝说下,家属才决定将孩子送到太康县医院。
然而,就在送进县医院不久,雅雅的母亲突然告诉刚返回太康县城的志愿者小辉,“孩子已经死了”。随后,雅雅的爷爷又找到“公益人宇琪”,也表示“孩子已经死了”。
“家属要求我们给他们找一辆车,把家人和孩子遗体送回去。我们给他们联系了一辆车,司机过来的时候,专门问了孩子爷爷,‘我的车拉活人和死人价格不一样’,孩子爷爷再次确认孩子已经‘死了’,于是,我们给了司机600元遗体运送费”。“公益人宇琪”说。
随后,两人离开太康。
情况反转:
孩子尚健在,警方正调查家属是否涉嫌诈捐
听说孩子已经去世,众多爱心人士很愤怒,在网络上发布了声讨孩子家属的文章,并向警方报警。包括大V陈岚也发布微博,认为家属拿了爱心人士的捐款,不但不救助孩子,还数次欺骗志愿者,最终导致孩子无救。
孩子情况究竟如何家属为何提现爱心捐款后不救助孩子
4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再次通过家属此前公布的手机号进行联系,但依然无人接听。
不过,警方却证实,孩子家属此前告知志愿者“孩子已经死了”的情况并不属实。
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民警告诉封面新闻记者,4月10日,接到报警后,周口市、太康县两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警力进行调查。截至11日,调查结果是孩子尚健在,暂时在太康县张集镇卫生院接受治疗,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女童家属是否涉嫌诈捐。
同时,太康县妇联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11日一早,妇联的领导与张集镇政府领导一起去村里,得知孩子健在后,立即劝说家属把孩子先送到医院。
最终,孩子被送往乡镇卫生院治疗,目前,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劝说家属将孩子送往郑州或者北京的大医院。
河北石家庄的一名女婴从5楼坠落,而坠楼的原因竟然是女婴的母亲将女婴扔下去的。而更可悲的是,这名女婴的父亲竟然拒绝将女婴送到医院去治疗,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一家来说就是笑话。但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就算他的父亲不爱她,社会人还是有爱心的,在社会组织的劝导之下,女婴被送往医院治疗了。河北石家庄的坠楼女婴被送往医院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由政府出面解决。并且,已经在考虑剥夺他父亲的抚养权,已经让她的母亲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事情。
一、女婴的父亲,希望可以让坠楼女婴在家自愈坠楼女婴并不是第1次从楼上掉下来了,第1次是她刚出生的时候,第2次是她4个月大的时候。坠楼女婴的父亲,相信坠楼女婴可以在家里休养一段时间就能自愈,所以不希望送往医院治疗,并且生孩子的时候都是在家里自己给接生的。好在两次坠楼之后,家里安上了防护网。
二、社会人士在微博上发生愿意资助女婴治疗介于这个坠楼女婴的父亲,不愿意将女婴送往医院去治疗的情况,社会人士也在微博上发出了,愿意资助您治疗的信息。女明星黄奕和张歆艺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她们两个的母爱,让她们决定,资助坠楼女婴进行治疗。从文中可以看出黄奕和张歆艺两人对女婴的关注。
三、在妇女组织和社区的劝导下,女婴被送去治疗在三次女婴被送往医院治疗,又被父亲抱回的情况下,妇女组织和社区进行劝导,最后政府出面解决医疗问题,医疗资金,这才把女婴顺利的送往了医院进行了治疗。
关爱事例:
1、张海迪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
2、墨子
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自己赶了10天10夜的路到楚国劝阻,鲁班为楚国制造了多种攻城器械,墨子说自己也制造了多种守城器械,与鲁班进行演练,鲁班不能取胜。鲁班意欲杀墨子,而墨子说自己的300弟子已经带着自己的守城器械在宋国了,杀了他也没用。楚王放弃伐宋,而墨子回国经过宋国,宋国人不认识他,不让他进城。他不是宋国人,而为了宋国的百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
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4、茅盾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解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费,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500元。……1981年3月,茅盾的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让孩子笔录口述遗书二则。其中一则写道:“为了繁衍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胡耀邦同志在致茅盾同志悼词中称赞: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服务。
扩展资料:
关:指关心。爱:指爱护。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
关爱之心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态度
参考资料:
河南眼癌女童母亲“诈捐”事件还原。
对于公益机构质疑家属不愿意让孩子到大医院化疗,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问题。后期,他们对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也失去信任,不愿意再接受他们的帮助。
“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5月27日,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发表微博,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河南三岁女童王凤雅,2018年5月4日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离世。5月24日,某公众号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指责其母杨美芹利用女儿患病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募集善款15万元,却没有将善款用于治疗女儿的疾病,而是用来治疗小儿子的唇裂,“利用小凤雅存活的希望诈骗”。
随后,王凤雅家人遭网友声讨。在农村贫困家庭面对癌症的两难选择中,家属、志愿者一度陷入互不信任、互相指责的“罗生门”。
5月25日至5月27日,河南省太康县张集镇温良村的王家里,始终聚集着大批媒体记者。5月25日下午,面对媒体记者的镜头,说到“没有钱,不能给她最好的治疗”,杨美芹再也说不下去,哭得几乎昏厥,浑身颤抖。
5月25日,杨美芹接受采访时情绪崩溃痛哭不止,图为杨躺在床上哭泣,小儿子俯在妈妈身上。
她还表示,家人不愿接受陈岚的道歉。接下来,他们将依法维权,如果协商无果,将起诉参与炒作此事的相关公益人士。
“诈捐”之争
早在今年4月8日,微博“小希望之树”、微博“作家陈岚”就开始在微博上发文,质疑杨美芹一家诈捐。5月24日《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更是将王太友、杨美芹一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文章指出的,家属将善款用于孙子治疗兔唇,王太友予以否认。他说,治疗孙子的兔唇是2017年4月,而王凤雅查出眼癌是11月,而且治疗兔唇的费用是嫣然天使基金承担,不存在挪用善款的可能。
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证实了王太友的说法。这名工作人员说,杨美芹一家申请了嫣然天使基金,并于去年4月底带孩子到北京动手术,手术费全免,5月3日就出院了。
事实上,网文质疑杨美芹将善款用于儿子治疗兔唇,源自于去年12月2日,杨美芹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照片,并配发文字“大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干净”。杨美芹表示,这次是带儿子去复查,总共复查了三次,分别是5月、7月和12月,发微博是为了“表达对嫣然的感谢和帮嫣然宣传宣传”。
“兔唇手术后,半年内复查三次,这是常规的诊疗程序。复查也是免费的,家属只需要出挂号费。”上述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挂号费现在每次只需160元,去年那时候更便宜。
对于网传的“筹款15万元”,王凤雅家人也表示异议。15万只是预计目标,实际没有这么多。
5月25日,水滴筹官方发布声明称,杨美芹分别于2017年11月3日至29日、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两次个人求助,共有2249人次伸出援手,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
同一天,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机构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虽然在爱心人士的呼吁下参与了救助,但此项目我机构未立项未筹款未拨款”。
王太友说,加上微信红包、直播打赏募集的2949元,杨美芹总共募集资金38638元。
5月25日下午,王太友在太康县张集镇民政所、水滴筹、媒体等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河南省太康县民政局社会福利股,将剩余的1301元善款捐给慈善组织。
为了说明善款去处,王太友根据现有票据和回忆,列出了一张花销明细,包括“拍片费3000元”“奶粉11000元”“救护车费1400元”等14项支出,这些在村里诊所、太康县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和王凤雅日常开销的花费,合计37337元,剩余1301元。
凤雅爷爷梳理的花销清单。
王太友表示,这些善款主要用于王凤雅输液治疗、奶粉、玩具等。“我们想满足孩子的心愿,让她吃好喝好点,奶粉都是买两百多一瓶的,想要的玩具也都买给她。”
不过,对于这份明细,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长表示,有些数据警方也无法核实真假,“比如买水果、玩具、奶粉到底花了多少钱,我们确实调查不清楚。村诊所的账也没有记录。”
对于公益机构质疑家属不愿意让孩子到大医院化疗,王太友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问题。后期,他们对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也失去信任,不愿意再接受他们的帮助。
“拿不出这个钱”
杨美芹一家住在太康县张集镇温良口村。杨美芹有五个孩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王凤雅排行老四。
杨美芹记得,王凤雅出生几天后,她就发现,照着灯时,女儿的眼睛有点反光,“我还在想她眼睛怎么那么亮呢,再看又没有了。”之后,一直到两岁半,女儿也没出现什么症状。
屋里摆的相框中100天的王凤雅。
去年9月,王凤雅突然开始眼睛疼。杨美芹带她去同镇的南张楼村一家私人眼科诊所看病,之后一直就在那输液、滴眼药水。
“她一开始的症状是眼睛酸疼、流泪,我给她诊断的是角膜炎和白内障。治疗方法是滴眼药水和输液,输液输的是消炎药。”5月26日,这家诊所的医生张连营说。
去年10月下旬,王凤雅突然发高烧,挂了一星期吊瓶依然不退烧,还直说眼睛疼。
10月29日,杨美芹带着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眼科看病。经过眼轴位CT和脑颅磁共振检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但脑颅未见明显异常。
当时接诊的是眼科医生张凯华。“检查完后,我就告诉家长,这个病只能去大医院治疗,县里医院没法治。”他说,这次王凤雅看病并非使用本名,而是用了另一位5岁儿童杨某某的名字。当他开转诊单时,家属告知孩子没有参加新农合,“只有参加新农合,转诊才能报销,我让她下次再来开。”
11月2日,杨美芹再次带着王凤雅到人民医院找张凯华开转诊证明,这次提 供的是真名。
对于“借名看病”一事,王太友说,王凤雅在2017年查出眼癌之前已经办了新农合,但是要到2018年1月1日才能报销。因此,家人用了杨美芹侄子的名字给王凤雅看病,这样可以报销,“一开始,不知道凤雅是什么病,但后来查出是这个病后,就坚持要用真名了。”
张凯华拒绝开转诊证明后,当天杨美芹又带王凤雅去太康县人民医院老院区重新做了检查。家属提 供的一张太康县人民医院11月2日的诊断说明书显示,王凤雅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医生建议是:“本院无条件治疗,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太康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日的诊断证明书。
这次接诊的眼科医生张琴说,那天她建议家属转院,连药也没开,“这病我们医院治不了”。
据家属介绍,11月3日,他们就带着王凤雅到了郑州。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看了县人民医院拍的片子后,确认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医生说,要找专家会诊,癌细胞没有转移的情况下,马上给她做手术。”
11月9日,家属再次带王凤雅到郑大一附院参加专家会诊。王太友回忆道,当时会诊的专家有六七个,他问专家有什么治疗方案,一个岁数大的医生说,手术不能做了,双眼摘了也保不住命,建议化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陈悦参加了专家会诊。她说自己已经记不清具体细节,只记得王凤雅是门诊病人,“我们给家属说了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手术就是眼摘。家属不是很接受眼摘,我说不想眼摘的话就化疗。”
一张郑大附一院于2017年11月9日诊断说明书显示,王凤雅的病为双侧眼球内母细胞瘤,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化疗。
郑大一附院2017年11月9日的诊断证明书。
但是,家属并没有选择住院化疗。王太友说,当时医生说,不管手术还是化疗,谁也不能保证孩子能活多久。而且,住院要先交两万块钱,一个月做一个化疗,“我们拿不出这个钱,就回家筹钱。”
癌细胞向脑颅转移
王太友说,正是为了给孩子筹钱化疗,这次从郑州回来后,11月初开始,杨美芹才开始在水滴筹平台上筹钱。
第一次水滴筹,杨美芹只筹到了一万两千多元。杨美芹说,今年2月,在邻居建议下,她在火山小视频上发王凤雅的照片,吸引关注。有网友留言建议她公布手机号,之后,有一些网友加了她的微信,给她发红包。“3月份,有网友建议我开直播,说直播打赏赚得多。我就开了直播,接受打赏。”
但是,王凤雅的病情持续恶化。
从郑州一附院确诊回来后,王凤雅就一直在南张楼村眼科诊所输消炎药。医生张连营说,那段时间大概花费了1700多元,“治疗后,孩子眼睛有些好转,能睁开眼了”。
院子里放着摇篮,据凤雅奶奶说,是在她输液的时候为了哄她买的。
到去年12月底下雪,天太冷,王凤雅被家人转回温良口村卫生室。医生王学良也证实,从今年1月份到3月份,王凤雅一直都在他那里输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抗生素(消炎)和营养液,“总共花了1900多元”。
从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里筹到大约2000多元时,3月14日,杨美芹再次带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复查。
当天接诊的医生依然是张琴。她说,当时她见到的王凤雅右眼眼球已经明显凸出,家属说孩子已经不吃饭了。医院为王凤雅做了脑颅磁共振,发现癌细胞已经向脑颅扩散,且有梗阻性脑积水。
“当时,家属问我,孩子还能活几天,我说,我说不好。”张琴说,不过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保不住命了,只能治疗延长生命,但她两次给王凤雅看病,均没有表示要采取保守治疗,“我只能是建议他们去大医院治疗。”
3月14日这天,曾接诊过王凤雅的医生张凯华也再次见到孩子,她也建议杨美芹赶紧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当时杨美芹情绪不太好,“她说大医院都看过了,都说没法治疗了。”
太康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14日的磁共振诊断单。
这次检查完后,杨美芹第二次在水滴筹上筹钱。根据水滴筹的声明,这次筹款日期是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预计筹款15万元,实际筹款23316元。
但是,王凤雅还是没能到大医院治疗。从3月15日开始,王凤雅被送到张集镇卫生院住院。主治医生杨荣光说,当时王凤雅比较烦躁,总是哭闹,也有发烧,但意识还比较清醒,会喊饿、不要输液,“我看了检查报告,癌细胞已经颅内转移了,按常理说,这就要命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只能给她增加营养、能量;发烧就治发烧,咳嗽就治咳嗽,尽量给孩子延长生命。”
正是王凤雅在张集镇治疗期间,志愿者开始介入此事,并开始与王太友一家人“争夺”王凤雅。
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医疗救助项目负责人白梦雪向新京报记者提供了一份《王凤雅救助过程》,称今年3月18日,有志愿者向一家公益机构求助,说一位微信名为“永远平安”(注:杨美芹微信)的人说孩子病了,需要帮助扩散水滴筹筹款。但当志愿者看到家属提 供的诊断证明,发现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王凤雅一直在镇医院治疗,从没进行化疗。志愿者多次提出要提 供帮助未果,“我们对此特别疑惑,凤雅得了“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肿瘤发展非常迅速,不做化疗根本没有控制病情的可能,怎么只是在镇医院挂水呢?”
“争夺”王凤雅
4月5日,爱心妈妈马婵娟赶到了杨美芹太康家中,提出要带孩子去北京治疗。
杨美芹说,马婵娟来说要提 供帮助的时候,她内心很感激,觉得怎么会有这样好的人,“她一来和我抱头大哭。”
一开始,王太友对马婵娟也是抱着信任的态度,“她说,已经帮我们联系好北京儿童医院,把我们的证件资料传给北京那边的志愿者,他们会办好一切手续,我们过去可以直接入院治疗,我们才同意跟她一起去北京的。”
当晚十一点,王太友一行登上了北上的火车。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到达北京。“当时有七八个志愿者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对我们拍照。”王太友说,到了医院他们才发现,马婵娟实际上并没有联系好医院。当天,志愿者也没帮王凤雅挂上号,一开始用的是别人的住院卡,中午十一点左右,才在急诊科给王凤雅办上卡。
5月26日,杨美芹一边和记者讲话一边呆呆地望着门外。
王太友说,当天在眼科的时候,医生告诉他,王凤雅病情已经很严重,手术已经没有意义,孩子身体虚弱,不能化疗。中午十一点多,他们抱着孩子去急诊科,要求给孩子输营养液,“从头天下午出发,到第二天中午她都几乎没有进食,在卧铺上的时候,就已经虚弱到喝不下奶粉了。”
等了很久,王凤雅也没能输液,王太友决定出去找诊所先给孩子输液。“当天在外面诊所输完液,我们就连夜包车回家了。”
王太友说,他对志愿者的不信任是一点点累积的,原因包括总是给孩子拍照,没有兑现在北京入院治疗的承诺,还和孩子妈妈说“哭得越厉害,捐钱越多”,等等。
对此,马婵娟此前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拍照片的目的是让关注的人知道事件进展。纠结哭不哭没有意义。而家属坚持要走的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想立刻做手术,不想化疗也不想等。
多次请马婵娟详细回应家属的质疑。截至发稿时,马婵娟表示“我只想说,我是受爱心妈妈们委托,去那边试着劝说她们去给孩子看病的”,并表示自己知道私募是违法的。关于北京之行的其他问题,未获回应。
4月8日,大树公益官方微博“小希望之树”发布寻人启事,寻找王凤雅。寻人启事称,王凤雅情况已经严重到危及生命。“4月6日,爱心妈妈帮她在北 京联 系了床位,但家属不顾小孩生死,强行抱着小孩跑了,孩子生死不明。”
王太友说,他们7号凌晨回到太康家中,“到家之后,就发现孩子在发烧,烧到了39℃多,就赶紧叫了村里诊所的医生来给孩子输液。当天下午,我们回到了镇卫生院,医生说,你们不要再来挂针了,回家吧,孩子不中了,就在村里输点营养液。”
一天两次转院均未被收治
4月9日,一直在家中输液的王凤雅突然脸色苍白,输液也输不进去,被送往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抢救。
“医生不停按凤雅的心脏,她的心跳微弱,几乎就要停了。”杨美芹说,当时医生问她,要不要坚持治疗,她回答坚持,但医生说进一步治疗需要做脑CT看肿瘤有没有破裂,要拔掉氧气,孩子可能撑不到做完检查。如果孩子中途死亡的,就要送太平间直接火化。“医生还说,孩子可能撑不到明天了,这种情况,我只好放弃。如果进太平间火化,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想让她从家走。”
于是,杨美芹抱着王凤雅坐救护车回家。“路过张集镇,我给孩子买了好多衣服、鞋子和布娃娃,怕她撑不到第二天早晨,没时间买了。”杨美芹说,但是,还在路上,王凤雅又动了,她赶紧把她带回家输液。
王凤雅家的客厅,30元的芭比娃娃和200多元的电子琴是凤雅确诊后杨美芹给她买的。
当天晚上,志愿者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称王凤雅已经死亡。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后,确认王凤雅死亡消息不实。
王凤雅从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回到家的这天晚上,太康县、张集镇妇联、公安、民政部门的人来家里查看情况,并让家属把孩子带到镇卫生院治疗。
镇卫生院医生杨荣光证实了这一说法。“当晚送来后,第二天上午在我院输液。下午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说服家属,把孩子送到县人民医院。但送过去后,县人民医院已经不收了。当天,又送到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都没有接收。当天夜里又送回家里。”杨荣光说。
不过,在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查到信息是,王凤雅于4月11日下午17时22分在太康县人民医院入院,18时30分出院。当时接诊的医生聂超群说,“当时我们建议的是,去河南省肿瘤医院。”
聂超群记得,当时他看到的王凤雅处于昏迷状态,右眼明显凸出,“大概是一个高3厘米,宽5厘米的肿瘤。”聂超群说,他们只给王凤雅做了简单的检查,发现她呼吸、心率都正常,只是发烧385度,“生命体征正常,在转院途中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天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杨美芹说,值班医生告诉她,孩子只能进重症监护室,不能手术、也不能化疗,每天费用要一万多。如果去世了,同样要直接送太平间火化。“政府的工作人员说了,费用由他们出,但是,我一方面不好意思让他们承担这么多费用,另一方面还是想抱着活着的凤雅回家。于是决定不进重症监护室,连夜坐救护车回家。之后就送到镇卫生院治疗。”
张集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玉杰这天也跟随家属前往郑大一附院,他证实,当时郑大一附院的值班医生还问家属和镇政府陪同人员,王凤雅已经是中晚期,为什么还送到他们医院?家属说,志愿者一直在网上质疑他们,他们承受舆论压力很大。一定要给孩子办住院。“我们镇里还拿了钱,准备给孩子垫医药费的。但医生说,如果实在要住院,只能进ICU,家属就把孩子抱回家了,怕孩子死在医院,直接火化,就见不到了。”
“不折腾孩子去任何地方”
直到王凤雅生命的最后阶段,志愿者们仍然没有放弃。4月13日,大树公益工作人员白梦雪等三人来到张集卫生院看望王凤雅,并带来救助合同,希望家属能签字接受救助。
上述《王凤雅救助过程》显示,大树公益工作人员建议,如果带孩子到郑州就医,待孩子身体指标稳定后,可以根据专家建议,带到北京或者上海就医,医疗资源由大树公益负责,也会持续支付孩子所有医疗费用。另外,在医院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租赁一处房屋供家属住宿。
对此,王太友表示,当天白梦雪一开始提出的方案是在郑州治疗,方案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还给家属租房。他还提出了大树公益把在发的微博删掉。“这个方案我是同意的。后来她给他们大树公益中心的领导打电话,就改口了,说不能去郑州,要去北京上海。我说除了郑州,别的地方我都不能配合。”
对于为什么只接受郑州,不接受到北京上海,王太友表示,因为不管去哪里,都是进重症监护室,都是不能化疗不能手术,去郑州孩子能少受点罪。王太友对上一次北京之行的一路辛苦颠簸心有余悸。“再有就是,我认为他们非要去北京上海,有他们利益的考虑,因为去北京上海能筹到更多钱。”王太友说。
王凤雅家的院子。
《王凤雅救助过程》显示,在等待家属商量结果时,大约13时30分,王凤雅奶奶突然抢走大树公益工作人员手机,并对其进行殴打。
王太友则说,凤雅奶奶看到白梦雪在摆弄手机发微博,就上前抢下白的手机,让她不要再发了。白梦雪把手机夺回来,推了凤雅奶奶一把。
对此,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长张磊落对此事的说法是,当时白梦雪在玩手机,王凤雅奶奶以为又在拍视频,就去夺手机,“是夺手机的过程,没有发生争执,这个问题很清楚,我参与调查了。”
这次,家属与志愿者之间的协商依然没有结果。大树公益工作人员离开了王家。
5月25日,上海仁德基金会发布声明,“因收到网友反馈,提出对‘王凤雅’事件相关方上海大树公益服务中心的争议问题,上海仁德基金会主动暂停上海大树公益服务中心在我会名下筹款。”
对此,同日大树公益发布情况说明称,在王凤雅事件中,大树公益未立项未募款未拨款,机构公号也没转发该事件任何新闻,“王凤雅事件和我们的任何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5月4日,王凤雅离世。
“其实,4月份从郑州回来后,我就想再也不折腾孩子去任何地方了。”杨美芹说。
问她:“把孩子带回家让她从家里走,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
“我觉得很重要,凤雅是我一手带大的,进太平间火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想让她从家走,这样她走了妈妈也觉得她还在。”
来源:凤凰网资讯






















.jpg)

.jpg)
.jpg)
.jpg)



.jpg)





做成长型的视频剪辑与最好是有种回忆小时候的幸福氛围,哪首做背景音乐比较合适?.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