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北京2岁孩子阳性,父母为不拖累邻居去方舱被劝留,暖心细节曝光2、河北石家庄一家五口确诊,他们曾去过哪些地区3、河北辛集11例确诊有学生和志愿者,这些人是被如何感染的?11月27日,一则《中国好邻居》暖心视频刷屏,视频中小区一位2岁孩子
- 1、北京2岁孩子阳性,父母为不拖累邻居去方舱被劝留,暖心细节曝光
- 2、河北石家庄一家五口确诊,他们曾去过哪些地区
- 3、河北辛集11例确诊有学生和志愿者,这些人是被如何感染的?
11月27日,一则《中国好邻居》暖心视频刷屏,视频中小区一位2岁孩子核酸阳性,父母为了不拖累邻居,穿着防护服抱着孩子准备去方舱隔离。因孩子患有哮喘,邻居们纷纷赶来劝这家人留下。视频发布后,网友评论“感动”“充满温暖”“支持”。据介绍,此事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慧谷阳光小区,经过争取以及同单元邻居签字等过程,目前街道允许当事人自行决定要不要去方舱。
11月28日,辖区东湖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疫情的转运工作由街道负责,警方并不清楚,如果居民对后续处理情况有担心,警方可以帮忙向社区反映。“这个小孩的安全情况你肯定不用担心,就算他被隔离了,真的有发病,肯定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不会说不让他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网传视频截图
一段时长2分钟左右的视频显示,一位身穿防护服、背书包的男子抱着穿防护服的小朋友从单元楼走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位“大白”,准备前往方舱医院。男子解释孩子患有哮喘,这时,几位邻居连忙劝阻:“家里都照顾不好的话方舱能照顾好吗?”“带孩子去方舱啊?天哪!”“方舱只有基础医疗,你知道什么情况吗?去哪个方舱?”
网传视频截图
男子回复“不知道”后,有邻居说道“方舱连药都没有,你带着孩子过去医生顾不上你”“太危险了”,还有邻居表示“遇事咱们同个小区的还能帮助你”“有急事就打120,去医院”,大家纷纷劝这家人留下。随后,男子抱着孩子返回。
邻居纷纷劝男子一家留下
据介绍,此事发生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慧谷阳光小区。11月27日,据媒体报道,此事有了后续,一位就在该社区的朋友证实,经过争取以及同单元邻居签字等过程,目前街道允许当事人自行决定要不要去方舱。还有消息显示,孩子爸爸在微信上表示:“目前我们在家。刚社区给我们电话了,说让我们自己决定。”
网传
另有网传显示,多位小区业主一起在该单元楼下签署了承诺书,孩子家长在小区业主群说道:“目前我和孩子在家里了,有派出所给我电话,我提供了孩子哮喘三次的住院记录,和我沟通会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相信街道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结果。我看群里说目前207号楼2单元封控了,请大家注意自我防护和日常消杀。”
网传
11月28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慧谷阳光小区物业和果岭里社区获悉,确有此事,但后续的处理结果需要咨询东湖街道办事处。记者多次拨打东湖街道办事处电话,截至发稿未接通。
28日,东湖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疫情的转运工作由街道负责,警方并不清楚,如果居民对后续处理情况有担心,警方可以帮忙向社区反映。“这个小孩的安全情况你肯定不用担心,就算他被隔离了,真的有发病,肯定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不会说不让他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客服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阳性感染者的居家隔离,首先必须保证其同住人和周围邻居里没有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的人群,才可以进行初步认定,“而且还必须得到他所在的小区周围居民的同意才可以。”该客服人员还介绍,所在区域不同,处理方式也会有差异。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27日0时至24时,新增84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048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28例本土疑似病例,3414例隔离观察人员、474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新增16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23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3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55例。
据北京日报报道,如果邻居同意,阳性人员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介绍,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
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这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居民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李侗曾说。
潇湘晨报记者蒋紫雯
延伸阅读
“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否可行?专家分析
北京此轮疫情已持续近两个月。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26日,北京新增7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560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突破4000。
在同样的防控处置下,本轮疫情为何如此复杂?对于部分小区流传的“邻居阳性可居家”倡议,应该如何看待?4名死亡病例均为新冠轻型,接种疫苗是否还有意义?
11月27日,对于市民关心的多个问题,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进行了释疑。
问题1:采取了同样的甚至更大力度的防控措施,为何此轮疫情感染者居高不下?
李侗曾: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种,BF7的传染性太强,德尔塔的R0是5-6,奥密克戎超过了10。且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喜欢在上呼吸道繁殖,这意味着感染者能够通过说话、咳嗽,感染给更多的病例,周围的人更容易传染上,奥密克戎轻症较多,也容易降低警惕性。
即便和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相比,如与年初BA1、BA2和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相比,BF7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强,是目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中传播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株。
此外,奥密克戎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两三天就可出现第二代病例,因此依以前的检测频率可能漏掉一些人,检出阳性的时候已经造成了传播;从我个人接触的病例看,虽然感染性增强了、代际时间变短了,但感染后转阴的时间仍在7-10天,也没有缩短。我觉得这些都造成了防控的难度增加。
问题2:BF7的特点是怎样的?
李侗曾:BF7是奥密克戎的一个分支,因此也遵循了奥密克戎的特点:
首先是免疫逃逸能力很强,接种过疫苗和感染过的人,虽然获得了抗体,但是面对奥密克戎仍然可能再次感染,从全球看,各地都因奥密克戎引起了疫情反弹。
其次,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短了,传播速度更快了,感染后两三天就已经有传染性,可以出现第二代病例。一旦流调慢一些,人数就可能迅速增加。
从致病力角度看,相比原始毒株、德尔塔有所下降,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流涕等,少数人有消化道症状。
问题3: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是不能只考虑自己,需要考虑家庭以及社区。
从家庭的角度看,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家庭成员有老人、孕妇一定要小心;我们在临床看到新冠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千差万别,一些老人感染后会成为重症、危重症病例,基础病加重。如果家里没有高危人群,那么邻居家是否有?他们是否有顾虑?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两种观点。有的群体同意,也有的居民在邻居阳性后很关心何时转走,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将来怎么调整,要做好预案。
问题4:北京此轮疫情出现了4名死亡病例,有什么特点?接种疫苗还有意义吗?
李侗曾:从总体信息上看,死亡病例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偏重病人看,一种是本身基础病就很严重,另一种可能是感染新冠后加重了基础病。
接种疫苗的问题,根据全世界的反馈,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重症病死率明显低于完全没有接种的人群。
对于疫苗犹豫这个问题,其实疫苗非常安全,包括很多老人担心的慢性病等,只要处在疾病稳定期,不用过于担心。很多老人完成了全程和加强接种,结果非常安全。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呼吁老年人尽快完成加强接种。
问题5:目前对不同分级的患者是如何治疗的?
李侗曾: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也没必要用药。但要区分高风险人群,比如老年人、基础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长期吸烟人群、肥胖人群、孕晚期人群,他们可能出现症状甚至重症。
对于轻型病例,主要是对症治疗,高风险人群如有必要也会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普通型病例,很多已经有肺炎,如果经评估进展风险比较大,可以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
河北石家庄确诊的5口人员,其中孙女曾去参加过一场婚宴和多场考试,儿媳在幼儿园上班,丈夫曾去诊所买过药,应用一人曾去过医院。根据新闻报道可以看出这5个人的活动轨迹还是非常广的,特别像医院,幼儿园都有非常多的人群,很容易大范围的被感染。
1、这个情况是怎么回事?
根据石家庄卫健委发布,石家庄新增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例,症状感染者一例。一开始武某只是被诊断为普通肺炎,不考虑新冠病毒感染,但是经过后来的一次晕厥,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除了武某和他的儿子之外,他的孙女、儿媳和丈夫均被确诊。此后相关人员立即对确诊的5名人员进行了活动轨迹的确认,并且对相关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隔离医学观察。
2、与确诊人员接触过,一定会感染新冠肺炎吗?
这种情况是无法来进行判断的,如果确诊人员在与其他人接触的过程当中佩戴口罩,而接触人员也相应的正确佩戴口罩,那么感染的概率就会降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罩能够降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而且是否感染新冠肺炎还要看个人的体质问题,特别是对于幼儿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来说,被感染的概率都会非常高。
3、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现如今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例每天还在发生,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自己要参与大场合,具有人群比较多的地方,一定要随时的佩戴好口罩,不仅是为了自身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在这里也是建议大家减少非必要的大场合的聚集,特别是像婚礼,能够简约的办理就简单办理,不然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将会产生无法挽救的后果。
河北辛集11例确诊的新冠病例中有学生和志愿者,是有着一个明确的传播路线的。根据疫情发生的这两年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病毒的传播的能力非常强。由于病毒的长期潜伏、较难被发现的特质,所以它也可以出现在任何地人的眼睛所看不到的角落里,这是病毒传播之快的首要因素。
这一次的事故的首例传染源是暂时停留在河北辛集的旅行者,随后,这些病毒开始从站在一线的车站附近的维护秩序志愿者身上传播的,随后传播到大街上比较活泼经常在外走动的学生身上。这些积极踊跃的学生和志愿者都不是宅在家里的那种人,他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这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在这一次事故中,这种病毒还持续威胁着在社区、学校以及其他的重要的公共场所里活跃着的人群。种种事实证明了,一般方法是无法有效对抗这种病毒的。只有采取特殊的手段,学生和志愿者才能摆脱威胁,人类才能够将病毒给扼杀在摇篮里。
照理来说,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不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是一些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一般都住在宿舍里,大都不会外出走动,也就减少了同社会人员的接触,减少了发生病毒传播事故的风险,成功地使得学生避免了外界的伤害。
可是,在这一次事故中,有些学校是开放的,是自由的,学生总是能够在外界走动,这无疑是给他们的安全带来了意外的风险。河北辛集就比较多这种学校,学生总是跑来跑去,无形之中增强了病毒传播的隐患,也给志愿者进行秩序的维护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而那些走在防疫一线的不得已出现在人员可能聚集的场所的志愿者们,明显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患上病毒的风险。这些志愿者需要依靠明确地、直截了当的判断去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无疑是困难的。
志愿者在病毒防护的时候能够做到的,最多只是测测体温, 甚至就连发现病毒也难上加难。如果居民要想让他们对付病毒,简直就像是要让他们登天。
此外,志愿者的防护措施不到位,使得整张网络出现了缺口,给整个的防疫阵线带来了挑战,影响了防疫全局的布置。线路安排规划不到位,也是这一次传染过程中的重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