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客户 0 84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第1张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导读: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在日料中,餐桌礼仪是否得体不仅仅意味着是否尊重对方、礼貌与否,更意味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层次那你知道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在日料中,餐桌礼仪是否得体不仅仅意味着是否尊重对方、礼貌与否,更意味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层次那你知道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餐具的使用

 如果去餐厅,餐具往往早已摆好,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摆放问题。但如果你被邀请到日本人家中做客,那就要注意一些了。日料的餐具主要有筷子、茶杯、饭碗、汤碗这四种。摆放方法是左边摆放饭碗,右边摆放汤碗,筷子要横向的摆放在筷座上。

 那为什么中国、韩国的筷子竖着摆放,而日本的筷子却是横着摆放对于这个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种说法,即筷子传入日本的时候,古时的中国筷子就是横着摆放的。到了明朝,朱元璋不喜欢横着放筷子,所以后来中国逐渐就竖着放筷子,但是日本人一直没有改,因为觉得竖着放筷子指人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这也是对筷子摆放问题的一种解答。

  茶杯与酒壶

 需要注意的是茶杯,在日本,男女使用的茶杯是不同的。男性使用的茶杯比较高,而女性的比较矮。酒壶也是如此。

  饭碗与汤碗

 那么如何分辨饭碗和汤碗呢饭碗的碗口部分比较宽,而汤碗则是比较深,凹陷明显。这其中,男性使用的饭碗比女性的大,汤碗则是比女性使用的高一些。饭碗和汤碗都是有盖子的,就餐时要把盖子一起打开,左边的放在左边,右边的放到右边。用餐结束后再把盖子盖好。

  筷子

 虽然是日本人也使用筷子,但与我们还是很不同的,而且使用方式是最需要注意的。在日本,筷子叫Hashi,是尖头筷,不是我们在国内使用的平头筷子。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这是日料餐桌礼仪的基础,下面就跟我们新先聚品来详细的看一下。

  拿筷

 首先,用右手拿起筷子,如果有筷套,就要摘下筷套,放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在坐垫旁。

 接下来,左手托在筷子的下面。

 然后,右手滑到筷子的下面。

  放筷

 右手拿筷,左手托在下方。

 右手滑动,抓住筷子上侧。

 静静地把筷子横放在筷架上。筷子一定要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筷子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可用口去舔筷子,这是非常不雅观的。如果没有筷枕,就将筷套轻轻的打个结,当作筷枕使用。

 虽然左手和右手都能拿筷子,但想要让自己显得很讲究,那就用右手执筷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而且两端一定要对齐。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卫生筷的使用。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按照上述的步骤取筷后,和竖起来再掰开相比,把卫生筷端平、“像打开扇子一样仅仅拉动一根显得更为优雅。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那么,知道了各种习惯,在手中端碗的时候筷子怎么办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看起来不太文雅。优雅的做法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如果觉得很麻烦,那就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需要注意的是,用餐后,一定要把使用过的餐具都放回最开始用膳的位置,也要把餐碗的盖子盖好,把筷子放回筷子盒、筷托或纸袋内。此外使用筷子还有十项禁忌,一定要切记,不然会被认为个人素养很低:

 用舌头舔筷子。

 把筷子当牙签用。

 不准将筷子反过来吞在口里。

 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者当叉子用,叉东西吃。

 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挑东西吃。

 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举棋不定。

 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盘、碗之上。

 不准像吸糖果一样吸筷子。

 用筷子尖指人、指东西。

 不准用筷子当刀子。

 除了上述这些物品,怀纸在日料中也很重要,但怀纸并不是餐厅准备好的,而是客人自己带去的。

  怀纸

 怀纸是折叠起来放在和服的怀中随身携带的两折的和纸,换盘子的时候或喝完茶擦茶碗的口印的时候使用。目前,也有部分餐厅会为顾客准备怀纸,怀纸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代替餐巾。你可以用它擦嘴角或擦拭桌子上的污迹。

 2可以代替小碟子。在食用干点心等有碎渣的食物时,或者在食用有汁液的食物时,可以在左手上放一张怀纸。

 3吃烤鱼的时候。用怀纸包着鱼头剔除鱼刺。还可以用怀纸盖住吃剩的鱼骨头,看起来美观一些。

 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素养,那么恰当的使用怀纸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用餐礼仪

 在用餐之前和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在用餐之前要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用餐后要说“go-chiso-samadeshita(谢谢您的款待)”,以表达感谢主人预备了这顿美味的饭食。

 日本人的一餐饭食通常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增汤、两三道菜肴。配菜越多则越显正式和体面。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从哪里开始品尝呢用餐的正确顺序是:首先小口喝热汤,然后按照上菜顺序开始品尝菜肴。但如果菜肴很多,或者是一起上菜的,那么对于吃菜的顺序并没有要求,但是不要只集中吃一道菜,有一个顺序循环品尝每道菜肴,让每道菜都比例均等,才能在同一时间内吃光所有菜肴。除此之外,在用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下这些项:

 1 用餐时不要说关于洗手间的事情

 2 口内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3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

 4 用餐时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打嗝

 5 吃到鱼,不能吧鱼刺、鱼骨放到桌子上,而应该放在碟子里

 6 不能匆匆忙忙的吃食物

 7 已经用过的温毛巾要折叠好并摆放好,不可随意放。

 8 在餐桌上要注意照顾身旁的人,尤其是女士或年龄较大的长者

 9 菜没有上完时不可先吃。

 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吃有汤水的食物时因怕汤汁滴落总会在往嘴里送食物时用手托在下面。在日料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担心有汤汁滴落,那就用怀纸来代替盘子,这样做就不失礼数。对于女性而言,赴宴的时候不要喷气味太浓的香水,而且最好手上不要戴大戒指,因为有时盛载日料的器皿很贵重,如果戒指划上器皿就得不偿失了。

  排位

 如果是赴宴,主人一般都会安排好客人的座位。主宾或主宾夫妇会面对主人夫妇而坐。来到餐厅,通常是年纪最大的先入席。若有宾客,就由宾客先行。正式宴会,晚辈要比长辈先到。入包厢后,主人或上司应坐在靠内离门口最远的地方,职位最基层的人,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方便传菜或关门。私人聚会,由买单者坐在离门口近的地方。

  坐姿

 在就餐时,如果餐厅提供的是我们常见的桌椅,那么维持正常、得体的坐姿就可以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榻榻米”坐姿。当你进入到榻榻米的房间之后,必须要脱掉帽子、手套和鞋子,但可以穿袜子。日本人在坐榻榻米时会坐在座不团(日本人称为Zabuton)上。而正确的做法被称为正座,日语叫Seiza,需要你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根部上。这种坐法很正式。

 比较轻松的做法有盘腿座(日语称为Agura)和横座(日语称为Yoko suwari)。男性一般都是盘腿座,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女性则是横座,就是将双腿少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

 上述我们讲了日料用餐礼仪中的座位排序、坐姿、用餐时注意事项、餐具的使用和摆放等知识,那么在品尝不同食物的时候,还有那些需要注重的餐桌礼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吸物

 在日本你会发现,饮用汤类是不用汤匙的。所以你可以举起碗,先闻一闻香味,然后慢慢喝下。如果汤中有可以食用的食材,用筷子取食即可,可以喝一口然后取食一口。如果汤中有蛤蜊这样的贝壳类,可以用筷子压住壳,然后品尝。

  刺身

 即生鱼片,一般附有白鱼肉、贝类、金枪鱼、白萝卜丝、紫苏、山葵等。食用时要从淡白色、油脂较少的白肉刺身开始,再到油脂较丰富或味道较重的红肉刺身。在吃比较低端的日料,例如回转寿司之类的,大家经常会把芥末溶于酱油里,然后蘸着吃,但如果吃高端日料的话,一定要注意,芥末是不能溶于酱油!

 正确的做法是:芥末应该取少量沾到生鱼片上,再在另一侧三分之一的部分沾酱油,不要太多或太少,佐料少量,才能吃出鱼片的原味。当你在连续吃不同刺身时,可用萝卜泥清一清味蕾。大叶也要同时食用,用大叶包着吃起来也比较容易。

  煮物

 以煮为烹饪方法的中间菜,关东煮一般煮到汤汁熬干,味道较重;关西煮则会保留更多汤汁,味道较淡。像芋头一类难以用筷子夹住的食物,千万不能用筷子扎着吃!要记住,用筷子扎是在使用筷子时绝对禁止的一种行为。大盘里的食物,不能用手端着转移一部分到自己的小盘子里。蔬菜类如果块儿比较大,则需要可以掩面食用。

  烧物

 即烧烤的食物,一般是烤鱼。吃烤鱼的时候,可以折断鱼尾,再用筷子戳开鱼腹,一支筷子压住鱼头、一支筷子翻除鱼皮(因为鱼皮受碳烤,去鱼皮是一种健康而高雅的吃法),从左吃起。吃烤鱼不可以翻面,用筷子将鱼头、鱼尾、骨头挑出放在餐盘上放,在继续吃另一面。同时吃点白萝卜有去腥效果。吃完后需要用装饰业来遮盖食物残渣。

 扬物

 即炸类食物,日餐里最著名的扬物就是天妇罗了,其中又以虾为冠。天妇罗的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好的天妇罗外面酥脆可口,里料软滑香甜。吃天妇罗的时候要慢慢咬,不要一口气全吃下去,最好要一点一点吃。那在吃扬物的时候,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品尝呢一般扬物都按照味觉来排列,通常顺序为炸虾、炸鱼、炸蔬菜。

  蒸物

 即以蒸为主的菜,有时会作为煮物与烧物的替代品出现。食用茶碗蒸物时,先一手拿稳茶杯,另一手拿汤匙划直径后,沿着杯壁在内部划一圈可完美分离蛋与茶杯。之后,以汤匙舀者吃。

  酢之物

 即醋拌的凉菜,不能当主菜。西餐色拉经过日式改良之后,成为凉拌菜系列中的重要一员。吃醋拌凉菜最好分两、三次吃,不宜一次吃完。

  御饭、汁、香之物

 即米饭、味噌汤等主食。味噌汤有清汤、酱汤之分,也称止碗,表示一套完整的出菜顺序结束。饭只能填七、八分满,填满饭碗有永别之意。吃饭时,须以碗就口,忌只用筷子夹饭。饭吃到一半才可吃泡菜,且须夹一块吃一块,忌只咬一小口而暂置于饭上。

 

 日本的味增汤(Miso shiro)很有名,喝汤时应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把碗端到嘴边喝,一边喝一边用筷子搅动。端碗时,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喝汤时最好发出声音,不要觉得不文雅,发出声音表明这汤非常好喝,是对厨师的一种尊重。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吃面条一定要发出声响,这样表明面很好吃。这是对的,但是当面端上来后不能马上吃。要先欣赏一下面的“外貌”,然后闻闻味道,最后再吃。日本人通常会直接从汤碗上把面条吸入口中,吃面之前不能加调料,这表示不相信厨师煮的面,但等你吃了几口之后,就可以添加自己想要的调料了。喝汤的时候,日本人一般都端起碗来喝,但也可以用汤匙舀着喝。

 

 这里的饭专指白米饭(Gohan),吃饭时用左手把碗端到胸前,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不要离嘴太近,之后用右手拿筷子。不要狼吞虎咽,最好是把嘴里的食物吃完后再吃下一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菜放在饭上,而是要先吃饭再吃菜。

  饮酒礼仪

 在日本,20岁以后才能喝酒。男性持酒杯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按杯缘,其余手指自然向内侧弯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别人第一次为你倒酒时,出于礼貌一定要喝一小口,如果你不胜酒力,不想多喝可以在第二次的时候说出来,日本并没有劝酒的习惯。

 在日本,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而是两个人相互给对方斟酒,这点和中国相同。斟酒的时候要看着杯口,离开座位斟酒的时候,不要拿着自己的酒瓶给人斟酒,一定要用对方桌子上放着的酒瓶斟酒。斟酒时注意不要让杯子和酒壶相撞,如果酒壶或酒瓶很重的话,用右手拿着的同时可以用左手轻轻扶住,注意斟酒要斟满。另一方在斟酒时不要把酒杯拿在手里,而是要放在桌子上。

  饮茶礼仪

 日本人很爱饮茶,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和之后会端上煎茶。饮茶礼仪有男女之分,女士喝茶的正确方式是用右手拿着端茶杯,而左手的手指也要支撑着茶杯。男士则是用一只或双手端茶杯都可以。

  寿司

 吃寿司的礼仪最讲究,内容太多,因此放在最后单独说。

 寿司时日本人的传统食物,在点菜前就要用温毛巾把手擦干净,然后点菜。如果不知道该点什么,可以问厨师的意见。在日本,征求厨师的意见是很有礼貌的行为。吃寿司时不要用筷子,而是用手。吃寿司的时候也不要蘸太多的调料,会影响鲜味。最好直接把寿司放入口中,一口吃下去。在就餐的过程中,不要让厨师拿饮料、筷子、账单等物品,这样对人家非常的不礼貌。

 对日本人来说,吃寿司是一种仪式,在仪式感上颇有讲究。

 △寿司饭不能蘸酱油

 吃寿司的工具没有太严格的限制,用手或者筷子都可以。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寿司饭坚决不能蘸着酱油吃,这样的吃法有违礼节,而且酱油还会影响寿司本省的味道。

 △军舰卷的正确吃法

 比较推荐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垂滴酱油后吃,其二就是请寿司厨师使用刷子涂抹酱油后吃,错误的方法则是使用醋姜替代刷子涂抹酱油,这种做法在礼节上是不正确的。

 △吃寿司时坐席的上座在哪个位置

 基本上,寿司店的最上座是在店主人的正对面,因为这个位置便于与店家或者寿司厨师交流,因此如果带着贵宾去吃寿司,最好将这个座位让给对方。

 △点寿司的顺序

 点寿司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原则上先后顺序大体如下:

 1比较清淡的白肉以及鲜味十足贝类

 2味道浓厚且有光泽的鱼类以及金枪鱼

 3比较甘甜的鳗鱼以及煎蛋卷

 当然,上述的先后顺序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并非绝对,但是有一种寿司必须放在最后点,那就是“卷寿司”,这属于硬性规定,如果在最后感觉没吃饱的的话,就可以点一些卷寿司。

 此外,除了上述的规矩礼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需要引起注意,比如“不能只点自己喜欢的寿司”、“寿司厨师做好寿司后不能长时间放置,而应该立即吃掉”、“进寿司店前最好不要喷太浓的香水”、“最好不要在店里随意拍照”等等。

  寿司的基本9点Point

 1、传统的食客吃寿司用手而不是筷子。

 2、绝大部分握寿司不需要蘸辣根,部分带味道的握寿司师傅已经刷好酱汁的,甚至不用蘸酱油。

 3、寿司要一口吃掉,分两口吃会破坏寿司饭团米粒的密度,影响口感。

 4、姜是在两种不同的寿司之间吃的,不是小菜更不是咸菜。在吃不同鱼种的寿司之间吃姜是为了清洁口腔,这样两种鱼的味道才不会混合,俗称不会串味。

 5、如果是自己点的话,味道应该是从轻到重,才能体会每一种寿司的鲜味。如蛋寿司,豆皮寿司之类的甜寿司,一般放到最后吃。

 6、味增汤是最后喝的,不是开头。

 7、卷寿司通常是在最后吃的,因为传统的卷寿司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吐拿鱼或黄瓜,是给没有吃饱的人当米饭一样填肚子的。

 8、吃回转寿司的时候吃一盘,拿一盘,才不会让寿司变凉(因为师傅手握的关系,刚捏好的寿司会带有手心的体温)。

 9、非常非常传统的食客吃寿司的时候不喝米酒,因为米饭和米酒的味道是差不多的,一起食用很没意义。

  小贴士

 1、传统卷寿司(海苔包在外面)也应该在海苔变湿前马上吃掉。假如师傅上一整盘寿司,应该先吃海苔包在外面的卷寿司,然后再吃握寿司。

 2、吃生鱼片的礼仪有点不同。一定要用筷子吃生鱼片。在使用前摩擦筷子是不礼貌的。设想筷子里可能有刺,对师傅而言是种侮辱。师傅在生鱼片旁边放上一小坨山葵。客人应该用筷子直接轻抹一点山葵放在鱼片上,然后用没抹到山葵的鱼片另一端蘸酱油,以免山葵和液体混在一起,失去辛辣感和风味。与生鱼片一起上的装饰配菜通常是一片绿色紫苏叶和一些萝卜丝,这些都可以吃,而且有助于消化。

;

据最新媒体报道:日本一家店铺推出了一款橙咖啡的可食用杯子,备受人们关注。在此期间,消费者不仅可以享用到美味的咖啡,还可以将咖啡喝完之后杯子直接吃掉。因为这款杯子是用饼干制作而成的,产品不仅环保、美味、又安全。这样较为奇特的方法备受人们喜爱,甚至吸引了很多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尝试。

食用餐具卫生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这一点是可以放心的,第一点原因:食材的问题。第二点原因:制作可食用餐具的公司。具体情况如下:

1、食材的问题。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款可食用餐具并不是其他化学材质制作而成,主要是通过饼干制作而成。用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看待这件问题,其实就是用饼干制作出一个杯子,然后盛放咖啡,其实就是点心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食材方面不可以出问题,所以卫生安全方面肯定是有保障的。

2、制作可食用餐具的公司。这款可食用餐具是由丸繁制果公司研制而成的,这个企业当中有50名员工,公司主打业务是生产冰淇淋甜筒为主。早在2011年开始就研发可食用的餐具,就在今年第1季度,该企业已经收到六七千件餐具的订单。如果卫生方面没有安全以及保障,相信在这么多年的研发以及销售过程中早已经不复存在。

内容总结。

面对日本推出可食用餐具及卫生和安全方面肯定是有保障的。因为这里所使用的餐具其实就是食品,另外,从制作公司相应订单以及研发时间来看,可食用餐具的卫生和安全肯定是过关的,否则在这么多年的研发和销售是不可能完成的。

胡恒颖东京观察为了喝掉杯底残留的热茶,老人家仰起头,准备一口灌下,结果不只噎到,烧烫的热茶还流到脸上,又痛又咳;为了把碗里剩下的饭粒吃掉,老人家捧起碗,准备用筷子把食物卷到嘴边,结果筷子不听使唤,碗也拿不住,餐具全掉到了桌上,生气又沮丧。如此,影响了老人家的饮食意愿、吞咽能力低落,导致营养不良。 为了从根源解决用餐的痛点,以下介绍一系列适合老人家使用的餐具,让老人家在饮食过程中,更不费力、更稳定,减少受伤,而能重新感受用餐的幸福与乐趣。 防噎防烫多功能茶杯 咀嚼和吞咽等功能会随着年龄逐渐退化,喝水和用餐却是日常生活必要的动作,为了预防老人家喝水时呛到或噎到,日本企业特别研发了针对老人家设计的「防噎防烫多功能茶杯」。 防噎、防呛:茶杯内部改为倾斜状,液体能够顺着内部的杯壁自然流出,较不易残留在底部。老人家喝水时不必抬头,噎到、呛到的机率自然大幅降低 保温、防烫:倾斜的内杯壁和外杯壁是中空状,冬天喝热茶时除了可以隔热,还能保温;夏天喝冷水时除了不会产生水珠,还能保冷 好握、易喝:中空构造使整体茶杯轻量化,好拿、不重;手把很长,可供四只手指紧握。杯缘往外延伸,嘴唇含住杯缘,茶水就不会往外溢出 特别适合头部不能后仰、肩颈移动困难、肘臂难以举抬的老人家。 切食用剪刀 喂食虽然可以减少意外发生,却在无形中剥夺了老人家动手吃饭的乐趣。只要使用「切食用剪刀」,老人家便能视食欲和状况,自行决定食物的大小,轻松切块。 防噎:把面类、稍厚的肉类剪成适当的长度和大小,有助于充分嚼食、防止噎到 好切:刀锋的部分以氟树酯加工,具耐高低温性能和不黏性,食物不会沾黏在刀身 让老人家自行剪断食物,老人家除了能认清自己手部的力量,避免往后高估自己的行动能力,还能借机活动手指,有助于活化思考;咀嚼固体食物有助于 大脑,预防老人痴呆症。胡恒颖东京观察为了喝掉杯底残留的热茶,老人家仰起头,准备一口灌下,结果不只噎到,烧烫的热茶还流到脸上,又痛又咳;为了把碗里剩下的饭粒吃掉,老人家捧起碗,准备用筷子把食物卷到嘴边,结果筷子不听使唤,碗也拿不住,餐具全掉到了桌上,生气又沮丧。如此,影响了老人家的饮食意愿、吞咽能力低落,导致营养不良。 为了从根源解决用餐的痛点,以下介绍一系列适合老人家使用的餐具,让老人家在饮食过程中,更不费力、更稳定,减少受伤,而能重新感受用餐的幸福与乐趣。 防噎防烫多功能茶杯 咀嚼和吞咽等功能会随着年龄逐渐退化,喝水和用餐却是日常生活必要的动作,为了预防老人家喝水时呛到或噎到,日本企业特别研发了针对老人家设计的「防噎防烫多功能茶杯」。 防噎、防呛:茶杯内部改为倾斜状,液体能够顺着内部的杯壁自然流出,较不易残留在底部。老人家喝水时不必抬头,噎到、呛到的机率自然大幅降低 保温、防烫:倾斜的内杯壁和外杯壁是中空状,冬天喝热茶时除了可以隔热,还能保温;夏天喝冷水时除了不会产生水珠,还能保冷 好握、易喝:中空构造使整体茶杯轻量化,好拿、不重;手把很长,可供四只手指紧握。杯缘往外延伸,嘴唇含住杯缘,茶水就不会往外溢出 特别适合头部不能后仰、肩颈移动困难、肘臂难以举抬的老人家。 切食用剪刀 喂食虽然可以减少意外发生,却在无形中剥夺了老人家动手吃饭的乐趣。只要使用「切食用剪刀」,老人家便能视食欲和状况,自行决定食物的大小,轻松切块。 防噎:把面类、稍厚的肉类剪成适当的长度和大小,有助于充分嚼食、防止噎到 好切:刀锋的部分以氟树酯加工,具耐高低温性能和不黏性,食物不会沾黏在刀身 让老人家自行剪断食物,老人家除了能认清自己手部的力量,避免往后高估自己的行动能力,还能借机活动手指,有助于活化思考;咀嚼固体食物有助于 大脑,预防老人痴呆症。 易握防滑木制餐具 好不容易把食物切成适量的大小,却无法顺利把食物运送到嘴边,如果餐具在使用上有困难,可以使用「易握防滑木制餐具」,餐具不再从手中滚落。 极轻:平均重量15公克,不会造成手腕负担。和金属不同,手感柔和亲肤 防滑:柄下加装扳机状的辅助装置,把扳机卡在指缝间,餐具不会上下滑动 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适用,特别适合手指退化、关节硬化、关节变形的老人家。 (握法示范影片:youtube/watchtime_continue=22&v=i3Rfxe_gXLw) 如果手指机能严重恶化,不只不够灵活甚至还无法顺利施力,没办法握长柄状的餐具,可以考虑以附有弹簧的「尖嘴汤匙筷」取代传统的汤匙、筷子和叉子。「尖嘴汤匙筷」可以根据场合,同时满足多种需求。 可舀、可叉、可夹:可以用来喝汤、叉水果、夹面条 镊形设计:握柄设计为镊子形式,具弹簧,可轻松施力 只要一枝,就能进行「盛汤、叉刺、夹取、切割」等多种进食动作。尤其适合因单手麻痹、风湿等病状而手部功能退化、无法顺利使用餐具的老人家。

  1、具有观赏性:日本原本的餐具多为天然木制品,和骨瓷材料,木制品的表面光滑,颜色质朴,有亲近自然之感,骨瓷的表面洁白光滑,比一般的瓷器更有质感。日式餐具的外观小巧玲珑,线条简洁流畅,花纹图案多为日本传统的图案,结构简单、颜色素雅,或者纹上几个文字,带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2、一物多用:日式餐具的特点是具有可移动性,一个餐具可以在烹饪食物前在厨房使用,也可以在上菜之后在桌上使用,可以全程参与菜品从准备到上桌的过程,实现一物多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餐具数量的使用。

 3、鼓励节约:日式餐具的设计理念是同一个餐具可以用来加热、食用、存储等,餐具本身具有较好的抗热力和抗冻力,且每个餐具的大小都比较小巧,鼓励人们要将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4、具有礼仪性:日式餐具在使用时要讲究一定的礼仪规则,不同餐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的需要端起来使用个,有的需要双手配合使用,这是日本人注重礼节的体现。

干净是日本餐厅的一大特色。

  虽然几乎所有的美食家都承认,“食在中国”,但在讲究吃的科学以及餐馆卫生方面,东邻日本的做法恐怕要比中国独到多了。

  日本人吃饭讲究营养

  东京汇集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饮食文化。东京一家出版社发行的《东京餐馆指南》足有300多页,里面介绍了在东京经营的各国特色菜餐馆的地点、电话、营业时间等。而这本书最多半年就要再版一次。但日本人吃的最多的还是“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的最大特点是量小但种类多。光早餐就有10多种,既有鱼、肉、蛋等动物蛋白,也有各色蔬菜。日本的营养学专家强调,一个人每天除了食用适量的动物蛋白之外,还应该吃16种以上的蔬菜,这样可以保持各种营养的平衡,有利于健康。而且,日本人的餐具十分讲究,一顿饭下来,有时每人要使用几十种餐具,让人眼花缭乱。

  发现卫生死角,服务员可能会被炒鱿鱼

  日本餐馆的一大特点是干净,一些高档餐馆的要求更高,几乎一尘不染。打扫餐厅内外卫生是服务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店长每天都要严格检查餐厅、厨房的卫生,如果发现卫生死角,就要提出严厉批评,甚至会炒服务员的鱿鱼。日本的饭店、餐馆最重视餐具的清洁卫生,对餐具的洗擦和消毒要求很严。一般大一点餐馆的洗涤程序是,先用洗涤剂和温水将餐具洗净后,再放入洗碗机中清洗,然后再利用电子消毒设备或高温烘干设备消毒。

  一些店长还会经常将洗好的杯子拿到灯光下照射检查,如果发现有水迹斑点,一定会提出严厉批评。

  就餐结束后,顾客的盘子都是光光的

  日本人的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他们在吃饭方面从不浪费。“日本料理”大都实行套餐制,价格也按套计算。饭菜在厨师制作时就分好,一人一份,由服务员直接给顾客送上。给客人的饭菜量,餐馆通常会根据大多数人的食量来决定。所以,日本料理虽然种类很多,但每种菜的量都很少,不会有人剩下。

  日本的一些高档餐馆也有点菜的,但菜量都不大。日本人请客时,也不会点太多的菜,基本上是够吃就行。在日本人眼里,他们并不会因为点得菜少而不好意思,反倒觉得吃不了剩下才不应该。所以在日本餐厅里,看到客人面前摆着吃得光光的碗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因特殊原因剩下了饭菜,大多数客人也要说对不起,而餐馆也会感到很抱歉,会觉得这是饭菜不合客人口味所致。

  日本人请客人吃中餐,也同样是按需点菜。在日本,许多中餐馆的菜单上,一般一道菜都分为大、小盘,人少时可以点小盘。一般情况下,两个日本人吃饭最多点三个菜,再要个汤。通常情况下,日本餐馆的服务员会根据吃饭的人数来提醒你点几个菜或者菜已经够吃了。

  在日本,还有一点与中国不同,那就是日本人无论是喝酒还是吃饭,都不硬劝,更不会“逼”客人喝酒。如果客人明确表示已经吃饱喝足,日本人就不会再多说一句话。所以如果到日本人家做客,你千万不能客气,不然就得饿肚子。因为日本人认为喝多或吃多了都会影响健康。

 去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要尊重当地的餐饮礼仪,最近日本旅游大火,那么我就带大家看一下日本的餐桌礼仪吧!

 一、日料的特色

 想要深入了解日餐的餐桌礼仪,就要先了解日料的特色。日料的主要特色可归纳为“五味”、“五色”和“五法”。五味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里,日本人的饮食口味侧重也有所不同,通常是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此外还喜好食涩味。五色是指色菜品色彩的搭配,一般是绿春、朱夏、白秋、玄冬。而五法是指和食的烹饪方法,主要有蒸、烧、煮、炸、生等五种。

 在这里,您就可以记住一个小技巧:在吃刺身和炸类食物(天妇罗)时,享用食物的顺序是从浅颜色、味道淡的食物到颜色深、味道重的食物。这样味觉才不会被打乱,能够充分享受到每一种食物的鲜味。

 二、餐具的使用

 如果去餐厅,餐具往往早已摆好,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摆放问题。但如果你被邀请到日本人家中做客,那就要注意一些了。日料的餐具主要有筷子、茶杯、饭碗、汤碗这四种。摆放方法是左边摆放饭碗,右边摆放汤碗,筷子要横向的摆放在筷座上。

1、茶杯与酒壶

 需要注意的是茶杯,在日本,男女使用的茶杯是不同的。男性使用的茶杯比较高,而女性的比较矮。酒壶也是如此。

2、饭碗与汤碗

 那么如何分辨饭碗和汤碗呢饭碗的碗口部分比较宽,而汤碗则是比较深,凹陷明显。这其中,男性使用的饭碗比女性的大,汤碗则是比女性使用的高一些。饭碗和汤碗都是有盖子的,就餐时要把盖子一起打开,左边的放在左边,右边的放到右边。用餐结束后再把盖子盖好。

 3、筷子

 虽然是日本人也使用筷子,但与我们还是很不同的,而且使用方式是最需要注意的。在日本,筷子叫Hashi,是尖头筷,不是我们在国内使用的平头筷子。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这是日料餐桌礼仪的基础。

 那为什么中国、韩国的筷子竖着摆放,而日本的筷子却是横着摆放对于这个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种说法,即筷子传入日本的时候,古时的中国筷子就是横着摆放的。到了明朝,朱元璋不喜欢横着放筷子,所以后来中国逐渐就竖着放筷子,但是日本人一直没有改,因为觉得竖着放筷子指人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这也是对筷子摆放问题的一种解答。

 拿筷

 首先,用右手拿起筷子,如果有筷套,就要摘下筷套,放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在坐垫旁。

 接下来,左手托在筷子的下面。

 然后,右手滑到筷子的下面。

 放筷

 右手拿筷,左手托在下方。

 右手滑动,抓住筷子上侧。

 静静地把筷子横放在筷架上。筷子一定要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筷子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可用口去舔筷子,这是非常不雅观的。如果没有筷枕,就将筷套轻轻的打个结,当作筷枕使用。

 虽然左手和右手都能拿筷子,但想要让自己显得很讲究,那就用右手执筷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而且两端一定要对齐。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卫生筷的使用。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按照上述的步骤取筷后,和竖起来再掰开相比,把卫生筷端平、“像打开扇子一样仅仅拉动一根显得更为优雅。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那么,知道了各种习惯,在手中端碗的时候筷子怎么办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看起来不太文雅。优雅的做法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如果觉得很麻烦,那就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需要注意的是,用餐后,一定要把使用过的餐具都放回最开始用膳的位置,也要把餐碗的盖子盖好,把筷子放回筷子盒、筷托或纸袋内。此外使用筷子还有十项禁忌,一定要切记,不然会被认为个人素养很低:

 注意事项

 用舌头舔筷子。

 把筷子当牙签用。

 不准将筷子反过来吞在口里。

 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者当叉子用,叉东西吃。

 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挑东西吃。

 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举棋不定。

 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盘、碗之上。

 不准像吸糖果一样吸筷子。

 用筷子尖指人、指东西。

 不准用筷子当刀子。

 除了上述这些物品,怀纸在日料中也很重要,但怀纸并不是餐厅准备好的,而是客人自己带去的。

4、怀纸

 怀纸是折叠起来放在和服的怀中随身携带的两折的和纸,换盘子的时候或喝完茶擦茶碗的口印的时候使用。目前,也有部分餐厅会为顾客准备怀纸,怀纸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以代替餐巾。你可以用它擦嘴角或擦拭桌子上的污迹。

 可以代替小碟子。在食用干点心等有碎渣的食物时,或者在食用有汁液的食物时,可以在左手上放一张怀纸。

 吃烤鱼的时候。用怀纸包着鱼头剔除鱼刺。还可以用怀纸盖住吃剩的鱼骨头,看起来美观一些。

 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素养,那么恰当的使用怀纸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三、用餐礼仪

 在用餐之前和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在用餐之前要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用餐后要说“go-chiso-samadeshita(谢谢您的款待)”,以表达感谢主人预备了这顿美味的饭食。

 日本人的一餐饭食通常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增汤、两三道菜肴。配菜越多则越显正式和体面。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从哪里开始品尝呢用餐的正确顺序是:首先小口喝热汤,然后按照上菜顺序开始品尝菜肴。但如果菜肴很多,或者是一起上菜的,那么对于吃菜的顺序并没有要求,但是不要只集中吃一道菜,有一个顺序循环品尝每道菜肴,让每道菜都比例均等,才能在同一时间内吃光所有菜肴。除此之外,在用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下这些项。

 1 用餐时不要说关于洗手间的事情

 2 口内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3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

 4 用餐时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打嗝

 5 吃到鱼,不能吧鱼刺、鱼骨放到桌子上,而应该放在碟子里

 6 不能匆匆忙忙的吃食物

 7 已经用过的温毛巾要折叠好并摆放好,不可随意放。

 8 在餐桌上要注意照顾身旁的人,尤其是女士或年龄较大的长者

 9 菜没有上完时不可先吃。

 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吃有汤水的食物时因怕汤汁滴落总会在往嘴里送食物时用手托在下面。在日料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担心有汤汁滴落,那就用怀纸来代替盘子,这样做就不失礼数。对于女性而言,赴宴的时候不要喷气味太浓的香水,而且最好手上不要戴大戒指,因为有时盛载日料的器皿很贵重,如果戒指划上器皿就得不偿失了。

 1、排位

 如果是赴宴,主人一般都会安排好客人的座位。主宾或主宾夫妇会面对主人夫妇而坐。来到餐厅,通常是年纪最大的先入席。若有宾客,就由宾客先行。正式宴会,晚辈要比长辈先到。入包厢后,主人或上司应坐在靠内离门口最远的地方,职位最基层的人,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方便传菜或关门。私人聚会,由买单者坐在离门口近的地方。

  2、坐姿

 在就餐时,如果餐厅提供的是我们常见的桌椅,那么维持正常、得体的坐姿就可以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榻榻米”坐姿。当你进入到榻榻米的房间之后,必须要脱掉帽子、手套和鞋子,但可以穿袜子。日本人在坐榻榻米时会坐在座不团(日本人称为Zabuton)上。而正确的做法被称为正座,日语叫Seiza,需要你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根部上。这种坐法很正式。

 比较轻松的做法有盘腿座(日语称为Agura)和横座(日语称为Yoko suwari)。男性一般都是盘腿座,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女性则是横座,就是将双腿少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上述我们讲了日料用餐礼仪中的座位排序、坐姿、用餐时注意事项、餐具的使用和摆放等知识,那么在品尝不同食物的时候,还有那些需要注重的餐桌礼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3、吸物

 在日本你会发现,饮用汤类是不用汤匙的。所以你可以举起碗,先闻一闻香味,然后慢慢喝下。如果汤中有可以食用的食材,用筷子取食即可,可以喝一口然后取食一口。如果汤中有蛤蜊这样的贝壳类,可以用筷子压住壳,然后品尝。

4、刺身

 即生鱼片,一般附有白鱼肉、贝类、金枪鱼、白萝卜丝、紫苏、山葵等。食用时要从淡白色、油脂较少的白肉刺身开始,再到油脂较丰富或味道较重的红肉刺身。在吃比较低端的日料,例如回转寿司之类的,大家经常会把芥末溶于酱油里,然后蘸着吃,但如果吃高端日料的话,一定要注意,芥末是不能溶于酱油!

 正确的做法是:芥末应该取少量沾到生鱼片上,再在另一侧三分之一的部分沾酱油,不要太多或太少,佐料少量,才能吃出鱼片的原味。当你在连续吃不同刺身时,可用萝卜泥清一清味蕾。大叶也要同时食用,用大叶包着吃起来也比较容易。

  5、煮物

 以煮为烹饪方法的中间菜,关东煮一般煮到汤汁熬干,味道较重;关西煮则会保留更多汤汁,味道较淡。像芋头一类难以用筷子夹住的食物,千万不能用筷子扎着吃!要记住,用筷子扎是在使用筷子时绝对禁止的一种行为。大盘里的食物,不能用手端着转移一部分到自己的小盘子里。蔬菜类如果块儿比较大,则需要可以掩面食用。

 6、烧物

 即烧烤的食物,一般是烤鱼。吃烤鱼的时候,可以折断鱼尾,再用筷子戳开鱼腹,一支筷子压住鱼头、一支筷子翻除鱼皮(因为鱼皮受碳烤,去鱼皮是一种健康而高雅的吃法),从左吃起。吃烤鱼不可以翻面,用筷子将鱼头、鱼尾、骨头挑出放在餐盘上放,在继续吃另一面。同时吃点白萝卜有去腥效果。吃完后需要用装饰业来遮盖食物残渣。

7、扬物

 即炸类食物,日餐里最著名的扬物就是天妇罗了,其中又以虾为冠。天妇罗的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好的天妇罗外面酥脆可口,里料软滑香甜。吃天妇罗的时候要慢慢咬,不要一口气全吃下去,最好要一点一点吃。那在吃扬物的时候,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品尝呢一般扬物都按照味觉来排列,通常顺序为炸虾、炸鱼、炸蔬菜。

8、蒸物

 即以蒸为主的菜,有时会作为煮物与烧物的替代品出现。食用茶碗蒸物时,先一手拿稳茶杯,另一手拿汤匙划直径后,沿着杯壁在内部划一圈可完美分离蛋与茶杯。之后,以汤匙舀者吃。

9、酢之物

 即醋拌的凉菜,不能当主菜。西餐色拉经过日式改良之后,成为凉拌菜系列中的重要一员。吃醋拌凉菜最好分两、三次吃,不宜一次吃完。

10、御饭、汁、香之物

 即米饭、味噌汤等主食。味噌汤有清汤、酱汤之分,也称止碗,表示一套完整的出菜顺序结束。饭只能填七、八分满,填满饭碗有永别之意。吃饭时,须以碗就口,忌只用筷子夹饭。饭吃到一半才可吃泡菜,且须夹一块吃一块,忌只咬一小口而暂置于饭上。

11、寿司

 寿司时日本人的传统食物,在点菜前就要用温毛巾把手擦干净,然后点菜。如果不知道该点什么,可以问厨师的意见。在日本,征求厨师的意见是很有礼貌的行为。吃寿司时不要用筷子,而是用手。吃寿司的时候也不要蘸太多的调料,会影响鲜味。最好直接把寿司放入口中,一口吃下去。在就餐的过程中,不要让厨师拿饮料、筷子、账单等物品,这样对人家非常的不礼貌。

 步骤

 1 拿好寿司 — 不要紧捏。

 2 微微倾斜。

 3 把它反过来。

 4 轻轻沾点酱油。

 5 把整件寿司放进口里,先嚐沾了酱油的生鱼片之口感与鲜味。

 注:把寿司反过来的原因很简单:直接把酱油沾到米饭上容易使饭团散掉。也会因米饭沾得太多酱油而破坏寿司的味道。

 12、汤

 日本的味增汤(Miso shiro)很有名,喝汤时应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把碗端到嘴边喝,一边喝一边用筷子搅动。端碗时,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喝汤时最好发出声音,不要觉得不文雅,发出声音表明这汤非常好喝,是对厨师的一种尊重。

13、面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吃面条一定要发出声响,这样表明面很好吃。这是对的,但是当面端上来后不能马上吃。要先欣赏一下面的“外贸”,然后闻闻味道,最后再吃。日本人通常会直接从汤碗上把面条吸入口中,吃面之前不能加调料,这表示不相信厨师煮的面,但等你吃了几口之后,就可以添加自己想要的调料了。喝汤的时候,日本人一般都端起碗来喝,但也可以用汤匙舀着喝。

14、饭

 这里的饭专指白米饭(Gohan),吃饭时用左手把碗端到胸前,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不要离嘴太近,之后用右手拿筷子。不要狼吞虎咽,最好是把嘴里的食物吃完后再吃下一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菜放在饭上,而是要先吃饭再吃菜。

15、咖喱饭

 咖喱饭并不仅仅是印度的传统美食,日本的咖喱饭也很有名,在日本咖喱饭叫Kare Raisu。吃饭时,先把咖喱香料放在饭上,然后用大汤匙来吃,不要用筷子,然后慢慢吃。

16、饮酒礼仪

 在日本,20岁以后才能喝酒。男性持酒杯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按杯缘,其余手指自然向内侧弯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别人第一次为你倒酒时,出于礼貌一定要喝一小口,如果你不胜酒力,不想多喝可以在第二次的时候说出来,日本并没有劝酒的习惯。

 在日本,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而是两个人相互给对方斟酒。斟酒的时候要看着杯口,离开座位斟酒的时候,不要拿着自己的酒瓶给人斟酒,一定要用对方桌子上放着的酒瓶斟酒。斟酒时注意不要让杯子和酒壶相撞,如果酒壶或酒瓶很重的话,用右手拿着的同时可以用左手轻轻扶住,注意斟酒要斟满。另一方在斟酒时不要把酒杯拿在手里,而是要放在桌子上。

 饮酒须知

 喝含有酒精的饮料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所以在日本喝酒时您也可以入乡随俗的常去看看朋友的杯子,一旦他们的杯子快空了,就给他们斟上一些酒。同样,如果朋友要为您斟酒,那就迅速喝空酒杯,并且拿起酒杯接受朋友的好意吧。在一些高级餐馆里,比如提供怀石料理的日式餐厅(日本大餐),喝醉酒被视为是一种很失态的行为。在异国他乡,即使在普通的小酒馆也该尽量避免喝醉酒而引起的不愉快。

 用餐开始,大家通常说这“干杯(kanpai)”,然后举杯共饮。这个时候应该避免讲中国话“请,请(ching,ching)”因为“请(qing)”的发音,很容易被日本人听为“qin”,而日文发音“qin qin”,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17、饮茶礼仪

 日本人很爱饮茶,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和之后会端上煎茶。饮茶礼仪有男女之分,女士喝茶的正确方式是用右手拿着端茶杯,而左手的手指也要支撑着茶杯。男士则是用一只或双手端茶杯都可以。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勿让餐桌上脏乱狼藉

 吃剩的鱼骨,鸡骨,肉骨,还有海鲜贝类等,请勿直接放在餐桌上面,应该集中放在盘子的一处,尽量不让同桌人看到残渣影响食欲,也会让店里的服务员方便收拾餐桌。

  2, 就餐时应该将碗盘拿在手里

 在就餐时,应该将碗或盘拿起至胸前再吃,若不拿起碗或盘子,而是低头凑近餐具吃,不但不美观,而且还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3, 视个人食量适量拿取食物

 日本人认为,不剩余食物和不浪费食物才是就餐的礼仪,是对食物的尊重。所以,在日本自助餐厅里面就餐时,一定要视个人食量,勤拿少取食物,避免浪费。

4,开动了和谢谢招待

 在日本就餐之前,大家都要双手合掌说一句“开动了” (发音:i ta da gi mas)、用完餐后要说“谢谢招待”(发音:go qi sou wu sa ma dei xi ta )。这是对食物和制作料理的厨师一种尊重和敬意。

5, 干杯之后的饮酒方式

 在日本的小酒馆-居酒屋里面,就餐前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众人会一同干杯。不过,在日本,大家干杯之后,日本人不会一口喝干,而是先喝一口,然后大家一边聊天一边用餐,日本人比较喜欢享受慢慢喝酒的过程。和中国人的干杯的意义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