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学入学家长是否应该送去?

孩子 0 81

孩子大学入学家长是否应该送去?,第1张

孩子大学入学家长是否应该送去?
导读:送不送看情况,如果是女生,不管远近,条件允许,最好送一下(自己80年代初上大学父母不放心让姐姐送的)。男生如果独立性不强,从未离开过父母,那还是送一下。如果独立性强的话,而他自己想独自去学校,那也可以不送。因为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大二的学长很

送不送看情况,如果是女生,不管远近,条件允许,最好送一下(自己80年代初上大学父母不放心让姐姐送的)。男生如果独立性不强,从未离开过父母,那还是送一下。如果独立性强的话,而他自己想独自去学校,那也可以不送。因为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大二的学长很快会跟他们联系,车站都有自己的学长来接,报名注册都会带着你办,也会带你熟悉校园坏境。我家的我们没有送到学校,只送到火车站。但在大学九年级里(同一个学校)我们也去过三次参观了他们不同的校区,最后一次是毕业典礼。

虽然孩子从年龄上讲,孩子已经成年人了,但是毕竟独自出远门的机会还是很少,家长肯定会担心孩子路上的安全,旅途中的东西自己拿着费劲啊,等等。家长会陪着孩子,帮助孩子增长一些独自出门的经验。

当然家长送孩子。也会了解孩子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了解学生的舍友的基本情况。了解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家长也放心。

当然有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强,也会选择独立去上学,家长放心的话也没问题。毕竟现在交通很便利。

一是:基本上小孩第一次出远门,路上不放心,舍不得小孩自己去。二是:家长也想看看小孩上的大学环境,大部分家长也没有读过大学;一部分不会送,小孩自己会去,再说像农村的家长好多受文化教育不多,不知道怎么送。

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努力,家长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大学里可以放松的学习了,十几年的苦读,孩子也要离开家里的父母,千里之外读书,父母既是欢喜又是担忧的,长这么大的孩子没离开父母这么久和这么远。。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条件如下:

1、家长在沈阳居住一年以上,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

2、在沈阳办理社区的证明,有派出所签发的居住证。

3、拿社区开的居住证明、居住证、身份证去街道办理小孩去上学介绍信,去居住证地的小学办理上学手续。

沈阳浑南三小挺好的。浑南新区第三小学,创建于2008年,坐落于亚泰国际花园的别墅区内。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校,国家“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沈阳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校等荣誉。浑南一小、二小、三小,三个学校里沈阳浑南三小最好的。

主要优势:

学校校园整洁、幽雅,管理规范,现代化办学条件优越,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育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学校拥有团结实干、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特色显著;已经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爱心育人的氛围,并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严谨、高效务实的教师队伍。

-浑南新区第三小学

学校要求孩子、父母同一户口家长假离婚助孩子进热点校

 原标题:学校要求孩子、父母同一户口家长假离婚助孩子进热点校

 学校内老师正在给学生办理入学手续

 为让孩子顺利上小学,夫妻俩选择了假离婚。

 昨日一早,沈阳市大东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口就聚集了至少五对要离婚的夫妻,但他们并非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而是为了送孩子上小学。

 要求户口在一处家长:离婚最快捷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我们才知道学校要求父母和孩子必须在一个户口上,现在进行户口迁移显然已经来不及了,离婚是最快捷的方法了。”家长刘女士(化名)说。

 刘女士家住沈阳市大东区枫合万嘉小区,属于大东区杏坛小学教育集团大北二校区的学区范围,刘女士称17日才得知只有孩子的户口与夫妻双方户口在一起才能办理入学手续。

 记者在大北二小学门前看到校外张贴的公告,“学生入学要求户口与房证两证合一,人户合一,学生与父母同住,户口、房证一年以上。两证不统一、人户分离、外地来沈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由教育局相对就近,统一分配到指定学校就读。”公告显示报名时间只有17、18日两天。

 若两证不统一将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到指定学校就读。刘女士说:“我家离大北二小学步行只有3分钟,如果就因我丈夫户口不和我们在一起,孩子就要舍近求远去其他学校,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昨一婚登处至少5对夫妻因孩离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孩子上学假离婚并非个例。昨日,记者在沈阳市大东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一天时间至少有5对假离婚的夫妻。

 记者赶到时,家住大东区的赵先生正在填写离婚协议书。赵先生告诉记者:“办理入学不仅需要离婚证明,还需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所在学区房的房主一方。只有符合这几个条件,孩子才能顺利入学。”

 同时赵先生告诉记者,在办理离婚的原因中,他们都写的是“感情不和”,夫妻自愿达成离婚协议,不需要调解,所以因为是“协议离婚”,办理程序简单而且快。

 下午,刘女士又向记者反馈,学校不仅要查看父母的离婚证明,还需要拿出单身证明,而单身证明需要在离婚第二天才能办理。

 不合并户口涉及动迁补偿等原因

 只要父母双方户口在一起,孩子就能顺利入学,但为什么很多人仍不愿将户口合并,办理迁移呢

 “我丈夫户口所在地的房产涉及到动迁、占地,如果将户口迁移出来与我合并,将减少一大笔赔偿金。相比合并户口,离婚的成本相对较低。”刘女士告诉记者。

 同样是昨日离婚的赵先生,则是因为自己是外地农村户口,能享受到非农户口没有的一些福利待遇,所以宁愿假离婚。

 谈到离婚之后的生活,赵先生表示和婚前一样,只是与妻子的关系变成了“男女朋友”。“我们不能马上复婚,主要是担心孩子入学后还会有需要离婚证明的时候。”赵先生坦言,“今天带着孩子来办离婚手续,虽然我尽力和他解释我和他妈妈是假装离婚,但能看出来孩子很没有安全感,我有些担心。”

 ■回应

 学校:“人户合一”是按要求执行

 昨日,记者来到大北二校,该校两位老师正在校园内接待新生入学报名。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是否对户口有要求,一位招生老师说:“父母双方和孩子必须在一个户口簿上。”记者表示自己有特殊情况,该老师表示这是教育局规定的,他们也不能违反政策,并表示“这个政策已经实行好几年了”。

 记者问:“如果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吗”该老师表示:“可以。”

 杏坛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在招生中一直都要求“人户合一”,也就是学区内入学新生,父母双方和孩子在同一户口簿上。2011年,大北二校并入杏坛集团后,也是按照这个政策执行。这也是大东区教育局的要求。

 区教育局:不符合条件会相对就近安排

 昨日,记者联系到大东区教育局相关人士,此消息得到确认。

 大东区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大东区要求父母双方与子女在一个户口簿上,并且多年都是执行的这个政策。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两证不统一、人户分离、外地来沈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由教育局相对就近、统一分配到指定学校就读。

 ■其他区咋要求

 除沈河区外

 热点校均要求“人户合一”

 和平区:

 特殊情况需出证明

 “热点学校要求父母和孩子都在一个户口簿上,也就是同户同住,如果有极特殊情况,出示相关证明材料,也可视为符合条件。”和平区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父母有户口在部队的或者涉及特殊区域、特殊问题的,可具体对待。但如果是有一方因征地补偿等主观原因不想把户口迁在一起的,则不符合条件。

 “就学有这些条件限制,因为学校就那么大,教室就那么多,学校容纳不下那么多孩子。”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孩子,可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而且一定也是口碑不错的学校。”

 铁西区:

 没离异等要“人户合一”

 铁西区教育局初教科相关人员介绍,到热点学校就读,对于父母非部队工作的、没离异的,要求父母与孩子都在一个户口簿上。

 皇姑区:

 特殊情况可考虑

 “皇姑区到热点学校就读,正常是要求父母双方和孩子在一个户口簿上,这样也才合情合理。”皇姑区教育局计财科相关人员介绍,但对于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是现役军人的,则特殊对待,具体情况由学校自己拿捏。

 “如果有特殊情况,在学校招生时解释清楚,应该也是没问题的。”该人员表示,这些限制条件不是为了卡掉哪个孩子,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对待,不会因此不让孩子念书。

 沈河区:

 父母一方在户口上即可

 只有沈河区的招生条件有所区别。“今年的政策是,热点学校孩子的户口只要和父母一方在一个户口簿上即可。”沈河区教育局初教科相关人员介绍,这只是今年的政策,明年上学的要以明年政策为准。该人员表示,明年可能会调整为父母双方和孩子都在一个户口簿上。

 沈阳市教育局:

 学区方案没细化到户口

 沈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对于一些城区要求“父母双方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是知情的。

 最近,沈阳市教育局出台了市内五区小学初中大学区和学位划分具体方案,但是对于户口的要求没像各区要求得那么细致。

 “有一个现实是,近两年小学新生入学人数较大,去年猪宝宝,今年是奥运宝宝,这对学校的接纳能力是一个考验。”该人员介绍,因为学生太多了,学校接纳能力有限,才会有这些限制条件。杏坛集团的大北二校尤其突出,它是大东区最热点的学校,这也是它要求比较严格的原因。

⑴ 沈阳小学入学政策2020年派位和学区同时报名可以吗

沈阳小学入学政策2020年排位。和学区同时报名可以吗?现在已开始报名了,可以的都排位和学区。

⑵ 求助:沈阳应昌小学,孩子入学学校要求条件

1。属于!

2,好象不到三年也可以 落户口就行

3直系亲属 必须

PS: 如果不是可以找人 小学好弄 给点钱就行!

给分吧 我也沈阳的!

⑶ 沈阳孩子上小学都用什么手续呀

1、孩子上小学什么手续也不需要。

2、小学入学只要够6周岁就可以入学,这是孩子受教专育的权利,是国家义属务教育法的规定。

3、孩子入学 最好要有户口,这样可以办理学籍,如果没有户口的话,可以先入学,然后补办户口,再补办学籍。

⑷ 沈阳市铁西区小学入学户口不满一年怎么办

一、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铁西区教育局对小学入学户口入户时间没有限制。

二、《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

1、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要合理拟定学区划分方案,确保本地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即2009年9月1日前出生)都有公办学校的学位。其中五城区学区划分方案报本级人民 批准实施,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城市公办学校(含高等院校附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划定的学区做好招生工作,不得擅自跨学区招生。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

2、各区、县(市)要制定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推进工作时间表,2015年全市所有小学100%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所有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3、继续义务教育实施阳光分班和普通高中均衡编班,合理排座,不得设置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班等。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统计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正常入学。

4、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由各区、县(市)教育局依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号)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5、工作日程安排:

4-5月上旬各区、县(市)教育局完成小学毕业生普查工作。

5月18—22日(周一至周五)组织各区县(市)教育局开展跨区升学登记工作。

6月12日(周五)组织各区、县(市)教育局进行跨区升学换挡工作。五城区上报学区划分实施方案(含领导小组名单、牵头科室和相关科室的责任分工等内容)。

8月14日(周五)五城区上报经区 审定同意的《2015年沈阳市公办中小学入学学位分配确认单》、《大学区(教育集团)划分表》、《学位分配表》。各区、县(市)教育局提交阳光分班工作实施方案。

8月15日(周六)市教育局向社会公布五城区中小学入学学位分配情况。

8月21日(周五)区、县(市)教育局和学校完成新生名单录入工作。

8月24日(周一)区、县(市)教育局公布“阳光分班”操作安排,通知有关参加人员。

8月25—27日在区、县(市)行风监督员、教育局纪检监察人员、家长代表共同监督下运用分班软件现场随机编班。

⑸ 沈阳市沈河区小学入学标准

沈河区来小学入学标准:

1。户籍转源入时间的限制(满3年)

2。户口本、房证两证统一,人户不分开

3。学生与父母同住”的政策

今年招生政策新增加一条:从明年起同时要求学区内每套住房小学3年内,初中3年内只能安排一名适龄儿童入学(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⑹ 外地孩子在沈阳上学需要什么手续

首先去所在的社区办理居住证,带着身份证户口本还有租房合同应该就可以办理了。然后去小学报名,具体的可以问社区的工作人员。

⑺ 沈阳孩子上小学报名需要什么

想 了解 最详细 最准确的 办理方法 和到底需要什么 证件 我 毕竟不知道你是不是 当地的回答 外来人员 和 本地 人员上学 的 手续和 证件都不是 一样的 所以你 先 拨打114 在 询问 教育局电话 问道以后 就拨打 教育 局电话 问他们 2010年我孩子上 小学一年级 办理 入学手续 需要什么 证件 在把 自己的 是不是 外来人员说明 对方就知道 如何回答你了

⑻ 外地人如何在沈阳小学生入学

请您持原校借读证明和当地教育局批准的手续,到现居住的学区学校申请借读版,居住的学区学校权安排有困难,到居住所在地的教育局办理借读手续。

如果小孩新入学,可持外地户口簿和居住地街道有关证明到居住地学区的学校就读,居住地学区的学校安排有困难,到居住所在地的教育局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根据市有关部门规定(沈价发[1997]73号),小学借读生收费每学期300元,不再另收杂费。

部门:沈阳教育局

⑼ 入学沈阳市实验小学需要什么条件

你好哦

我就是沈阳市实验小学的,

我六年级。

首先需要交纳15000(一万五,现在不一定了回,我当时是15000)

然后呢还要户口在答那里,

或者你在永环小区里住也可以的。

其次呢,

可能要等明年的暑假,

带着户口本和孩子(呵呵)

一起到市实验一部(平安保险那个)

然后让警卫审查一下,

就可以见老师了。

如果我是五年级的话,

还可以见到你的女儿呢,

可爱吗?

题外了~~~呵呵,

就这样了,

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⑽ 外地户口在沈阳市上小学怎么办

请持原校借读证明和当地教育局批准的手续,到现居住的学区学校申请借读,居住的学区学校安排有困难,到居住所在地的教育局办理借读手续。

如果小孩新入学,可持外地户口簿和居住地街道有关证明到居住地学区的学校就读,居住地学区的学校安排有困难,到居住所在地的教育局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根据市有关部门规定(沈价发[1997]73号),小学借读生收费每学期300元,不再另收杂费。

部门信息:沈阳教育局。

(10)沈阳小学入学条件扩展阅读: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

现实意义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 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 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

地区政策

北京市就近入学政策。

北京市“小升初”仍然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少的家长提出疑问:就近入学原则怎么理解?与居住地仅一墙之隔的某知名中学为啥就不招我家的孩子?

“按照市教委多年来小学升初中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可在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相关证明)就近入学。”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就近入学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

按照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肯定会公布,市教委要求区县教委文件中必须公布学校招生范围,但这个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确实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

另据记者了解,在“小升初”中,市教委只提供相关政策的大原则,区县教委则负责制定各区县“小升初”政策的细则,因此各区县的“小升初” 政策也有所不同。

任何一种招生政策都有自己的漏洞,包括“小升初”正在全面推广的“电子学籍”管理方式。记者了解到,为了遵循“小升初” 实行“免试就近”原则,不少想择校到东城、西城、海淀等基础教育较强区县的家长,

就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孩子的户口转入“择校”所在区县的“指定区域”,从而达到按照“就近入学”也能上个“好学校”的目的。为此,一些不堪生源太多压力的中学不惜违法出台“潜规则”,对“就近入学”招录的学生户口转入时间做出了限制。

体改校不得提前招生 就近入学比例将扩大

市教委对限制小升初实验班招生动了真格。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2014年初中入学外语、科技、课改等实验班将全部取消,暂时保留的体制改革校也不得提前开展小升初招生活动。

同时,2014年小升初将扩大“有计划的划片就近入学比例”。

市教委负责人介绍说,作为缓解择校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措施,2015年市教委将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各种重点班、实验班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2014年将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以开展实验研究和办特色班为名举办实验班,并以此为名测试选拔学生。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2007年小学初中入学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建立在普通班级和学生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用2到 3年时间逐步取消各类实验班。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本市初中入学招生中,外语、科技、课改等实验班将全部取消,初中校现有的实验班将逐步消化。暂时保留的体制改革校也不得提前开展小升初招生活动。这意味着往年小升初跨区择校和提前操作的出口将进一步被严格限制。

2014年“小升初”仍将坚持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依托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严格控制规定渠道之外的跨区流动和二次流动。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表示,如果学生属于正常流动,如从学籍所在区县流动到户籍或住宅所在地就读,只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办理手续就可以。

文体艺术特长生仍将保留

“小升初取消实验班的做法我完全支持。”本市一区县教委副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初中入学实验班的招生已经“走味”了——实验班成为不少学校争夺优秀生源的幌子,不仅违背实验的实质性意义,而且直接相悖于义务教育法均衡教育的原则。

这位负责人表示,取消实验班并不等于教育主管部门无视学生的特殊才能,2014年初中入学中,文体、艺术等特长生还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