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女孩,我曾两次被父母“送人”

爸爸 0 49

作为一个女孩,我曾两次被父母“送人”,第1张

作为一个女孩,我曾两次被父母“送人”
导读:我是极其不愿意跟朋友讨论童年的,因为他们的童年大都是彩色的,热闹的,欢乐的。而我关于童年的记忆只是两个被遗弃的噩梦,以及不堪回首的几件“耻辱”往事。我的童年是灰色的,是挣扎的,是每日在惶恐中度过的。 所以,我不愿意提起它,就仿佛它是我心头的

我是极其不愿意跟朋友讨论童年的,因为他们的童年大都是彩色的,热闹的,欢乐的。而我关于童年的记忆只是两个被遗弃的噩梦,以及不堪回首的几件“耻辱”往事。我的童年是灰色的,是挣扎的,是每日在惶恐中度过的。

所以,我不愿意提起它,就仿佛它是我心头的一块伤疤,轻轻一碰就让人痛不欲生。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极其想要一个男孩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男女平等的观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生一个男孩是值得庆贺的,而女孩对等的似乎就是三个字“便宜货”。

但是很不幸,似乎上天并不懂我父母的愿望,所以从老大开始一直到我,都是女孩。我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孩,其实应该算第五个。因为大了以后才知道在我前面其实还有一个姐姐的,只是因为意外去世了。

在生三姐的时候,我本来是教师的母亲就因为违反了政策而被开除,从一个知识分子,吃公家饭的人,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母亲和父亲就似乎偏要证明什么一样,一定要生出一个男孩。

所以在三姐之后有了我,婴儿时期没有记忆,但我也可以凭借在长大之后听大家的描述能够猜出当时的景象,我的出生必定是不被喜欢的。即使在我之后,父母终于有了男孩,那我也注定是不被喜欢的。

家里孩子多了,负担也就重了,父母自然就动起了送孩子的主意。当然在送谁的问题上,他们不需要迟疑,肯定是我。这个吊车尾的女孩子,这个所谓的“赔钱货”。

第一次被送,大概是在一岁的时候,这一段的记忆我没有,但是并不妨碍我知道它,因为长大以后周围的邻居总会反复用开玩笑的口吻一遍一遍叙述。而且大概是为了让我能够在长大之后心存感恩之心,我的父母也总是不厌其烦的提起,似乎把我留在家里,是他们给予我的恩赐,而我需要感恩戴德。

送的人家本来有一个女孩,但是后来出意外死了,所以才急着想要一个孩子。那家的家庭条件挺好,据说男人是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女人是个教师。说句不中听的话,我有时都希望我的父母当时能把我送出去。

但是很可惜,没有成功。据母亲后来给我讲述是因为我三姐抓着我的小被子,哭着不放手,所以没有放走。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想去计较,因为即使没有被送走,只是单单想到我要被送人,就足以给我很大的恐惧感。

当然那时的我并不会表述,所以家里人也并不知道。反而觉得我三姐是个小功臣,而他们则是选择了伟大的父母。

第二次被送走的经历可以说要比第一次惨烈了许多,因为那时的我已经开始上学,已经有了思维,有了周围人不断重复的被送走的故事记忆。

第二次要送的对象是我的表姨家,说是表姨,但和我母亲如同亲姐妹。送的原因是他家只有一个男孩,所以想要一个女孩,而我家恰好负担又重,似乎是本着帮助家人渡过难关的本意,所以他们提出了这个要求。

那时候,根本不需要大人怎么开口,我就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我的整个童年生涯里,我的姨夫,那个个子高大,方脸,短眉,圆眼镜的男人,一直都是我的噩梦。每次放学回家,只要看到家门口有车子,我就会跑走,或是去邻居家,或者就是独自一人跑到屋后的山上躲起来,远远地看着。

大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躲到山上去的,因为邻居家也不安全,父母很容易就能找到。而山上就不同,我身量小,藏在灌木从里,就很难被发现。每次躲在山上看着母亲和父亲在山底喊着我的名字,我都会害怕。

但是最害怕的还是等到车子离开后,我偷偷下山回家,因为母亲会骂人,父亲不说话,但总是板着一张脸。我必须小心翼翼,做更多的事情,在家里找到一丝存在感,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送走。

第二次被送走的经历一直持续到今天,依旧让我有很大的阴影。但是家里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把我的行为定义为是不听话和调皮。现在我能和姨夫一家很正常的打招呼,但是每次见到姨夫,其实还是害怕的,只是我不说而已。

有了这两次经历之后,我在家永远小心翼翼,即使进了学校,进了 社会 我也总是小心翼翼,讨好别人。我害怕大家不喜欢我,我害怕自己被抛弃,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

我的整个童年,还零星有记忆的,都是灰色的,阴暗的,我很少记得自己笑过,记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像个讨生活的长工一般,在家里永远不敢开口要求什么,我只希望自己能过得悄无声息,不被任何人记住,然后慢慢长大。

我不喜欢待在家里,因为家里很压抑。我童年里第一次张口跟母亲提要求,是在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买一本课外辅导书。

我记不清开头,但我记得结局。那天母亲和大姐赶集回来很远,因为半路上车坏了,她们有些气急败坏。回家以后,又碰上了停电,所以所有的怒气就都集中在了一起。

我记得很清楚,当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圆桌上,母亲和大姐开始轮番发火,最后其余两个姐姐也加入了进去,当然矛头都是我,为了帮我买一本书,然后她们没有赶上早车为了帮我买一本书,所以今天才这么倒霉。

当时的屋子很暗,蜡烛照不清她们的脸,但黑暗挡不住她们的咒骂,我偷偷抹着眼泪接过了那本书。崭新的书面上,正中间写着“三年级(下)”。

而我是四年级。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搞笑事。估计很多人都看错过表,由此引起的好笑事应该也不少。有些家长做事是很不靠谱的,尤其是那些当爸爸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学生的爸爸就因为早晨看错表,凌晨两点半就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这个家长到底有多不靠谱呢?

一、为什么这位学生会在两点半就被爸爸送到了学校呢?

据介绍,这件事是山东济南的这位学生的妈妈分享到网上的,估计也是因为这件事太搞笑了,所以忍不住也让大家一起高兴一下。也让人们看看这位学生的爸爸到底有多不靠谱。原来,这位爸爸在晚上看表的时候,把两点看成了五点,于是急急忙忙把孩子叫起来,收拾一下,开车往学校走。因为时间太早,路上基本为什么人,这父子俩还比较纳闷,为什么今天没什么人呢?到了学校,教室也没开灯,但是,这两个人也没多想。这位学生到了教室,才发现,刚刚两点半。于是,又让学校的保安给家长打电话,他的爸爸又去接了一次,这一折腾,回到家,发现刚刚四点钟。

二、这个做爸爸的都多不靠谱!

他们看到车上的表,还以为是车上的表坏了。说到这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看到路上没人,学校有没开灯,居然不知道再看看表,既然怀疑车上的表坏了,至少可以看看手机吧。其实,像这种事,只要稍微多想一点,也不至于会折腾半夜,这一折腾,觉是睡不了了,估计也没有一点睡意了。所以,做事的时候还是多想一点,没有什么坏处。

关于“爸爸看错时间凌晨2点半送娃上学,爸爸究竟有多不靠谱?”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被父亲认定为精神病,并送到了精神病院,那么精神病院肯定也会对这个人进行鉴定,是否属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如果精神病院已经认定该人属于精神病患者,那么他就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必须有监护人,那么监护人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送他进精神病院,属于正常的医疗行为,并不属于侵犯人身安全。

我跟你有过一样的经历,像是心碎了一样难过。

后来我安慰自己:它的下一个主人比我更爱它,环境更适合它,人家能把它培养成一名出色工作犬。

再想想自己:为什么贝贝跟了自己五个月,一些不好习惯没有得到纠正,追车是非常危险的事。

它还小,很快就会适应新的环境,别难过了。

从人之常情来说,你去找被送给别人的妹妹。这是很好的一个想法。但是作为人不能太自私自利。如果你宠我。收养家的。那个角度上来看这个事情,那你做的绝对是不对的。人家从小就收养了你的妹妹。英国长期的。感情培养。我想你的妹妹肯定又融入人家那个家庭了。过着很平静的生活。如果你突然的介入。可以说是在这个水里扔了一块大大的石头。会起波澜的。对,本身是好心收养你妹妹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做人要讲良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