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二胎家庭必看)

孩子 0 48

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二胎家庭必看),第1张

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二胎家庭必看)
导读:童年碎片------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一、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 朋友怀了二胎,夫妻两人在大城市打拼不易,考虑到老二出生前后几个月的繁忙,房子又小老人过来的话,实在是住不下。想着先把不满三岁的老大送回老家几个月,等到老二平安出生后,几

童年碎片------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

一、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

朋友怀了二胎,夫妻两人在大城市打拼不易,考虑到老二出生前后几个月的繁忙,房子又小老人过来的话,实在是住不下。想着先把不满三岁的老大送回老家几个月,等到老二平安出生后,几个月后再把老大接回来。朋友认为这是眼下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也就几个月时间,想来应该不会对孩子有太大的影响。

我听到却心里突然一激凌,脱口而出:别!千万别把孩子送回去!

我甚至有些激动的说:孩子以前见过奶奶吗?回过老家吗?跟奶奶关系亲吗?千万别让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

我的朋友不知道,我会如此激动,是因为我记事很早,二岁七个月就开始记事了,因为我比我妹妹大二岁八个月,我在二岁七个月的时候也是被妈妈送回了从来没回过的姥姥家。

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之前,我从来没见过姥姥和三姨,她们来我家几天后,妈妈说姥姥和三姨要带我出去玩,我妈送我们到公交车站的时候,突然给了我一张钱,我认得数字10,我妈说这是10块钱,要我装在口袋里放好,想吃什么让三姨给我买。

那个年代,10块钱就是一张大团结,是很多的钱了。我虽然对钱还没什么概念,但看着妈妈的样子,我心里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安,我开始抱着她哭。我妈哄我说,她在家给我做好吃的,跟姥姥玩回来,晚上就可以吃了,要做乖宝宝,听话。

我就乖乖的跟着三姨她们上了公交,然后上了火车。一上火车我就知道不对劲了,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小,他们对环境的感知是最敏感的。我知道,我回不了家了。火车上那么多人,我很害怕。我很害怕姥姥和三姨把我丢在火车上,这样我就再也见不到爸妈了,三姨那时还小,还没有结婚,跟我说可不能乱跑。我就乖乖的坐着,给我东西我就吃,不哭不闹。其实心里是怕的要命,不敢哭,也不敢闹,怕她们生气,就不管我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妈了!

坐了很久很久的火车,天黑的时候到了村里,姥姥说到家了。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是点的灯,很黑,很暗,姥爷,舅舅小姨们一堆,一个也不认识。第一次在灯下喝很粗很粗的玉米糁粥,我觉得很硬,很难嚼,想哭,四姨说,城市的小丫头,这下可是回不去了。

我马上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喝起来,我至今记得那种感觉:我知道,这不是家,没人会在护着我了,不然我会活不下去。虽然我才两岁多,可当时我就是这种感觉。

在姥姥家的这段日子里, 每个人都对我很好,甚至村里的人也都很喜欢我,对我非常好。都说我懂事,听话,好带的很,好哄的很。不哭不闹的,可是没人知道小孩子的心里也会有悲伤。

我想我妈,可是我不敢说,也不敢问,有次村里有人办喜事,放大戏。全村人都去看了,全家人也把我给带去了,我看了一会儿就困了,姥姥就让五姨送我回来睡觉。等我睡着了,爱玩的五姨把门反锁也去看戏了。谁知道我半夜醒过来想喝水,漆黑一片,叫谁也没人答应,我害怕的哭,叫姥姥,叫二舅,叫三姨,把名字全喊了一遍,可是没人理我。我摸着下床,推门又推不开,我急得大哭起来,害怕又生气,他们都不要我了!他们都不管我了!他们去看戏,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儿!要是我妈,她绝不会这么对我!不对,我妈她肯定是不喜欢我了,不要我了,才把我送到这儿!

我越哭越伤心,越哭越大声,越哭越害怕,最后我嗓子都哑了,我也不记得哭了多久,后来是邻居路过听见我在哭,跑去喊我姥姥,他们赶紧回来,看见我光着脚坐在地上哭,哭的快背过气去了,第一次他们听见我不停的哭着要我妈。

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我追着三姨要我妈给我的十块钱。在火车上,姥姥她们怕我弄丢,就给拿走保管着。那天无论他们怎么逗 我吓我,我都不听,不吃饭,我就要我妈给我的十块钱。

直到前些年我结婚,他们还拿这个笑话我,说我从小就机灵,知道护 东西。可是大人们不知道,那天晚上以后,我认定我妈是不要我了,我以后再也见不到我妈了,我妈不喜欢我了。可是我妈还给了我十块钱,要我买好吃的。那是我妈喜欢我的证明,我要是弄丢了,我妈就不喜欢我了。我天天在田野里疯跑,她们怕我弄丢钱,当然不肯给我,而那成了我的一种执念,我只要想妈妈了,我就追着她们要妈妈给我的十块钱!在幼年的我心里,那是妈妈最后给的一件东西,是爱的证明,是唯一带着妈妈爱的东西,想来,真是辛酸!

二、终于回了家,一切都不同了,好像我是多余的。

在姥姥家的那段日子,有次姥姥带我去县城四姨家玩,在院子里结识了一个小女孩,我们玩得很好,她说要和我做好朋友,我也很喜欢她,但是她说要和我做好朋友,我叹了口气,是的,我三岁就会长长的叹气了。我对她说,我做不了你的好朋友,我家离你家太远了。那小女孩说,她知道最远的地方就是她奶奶家,是在这里的乡下。我又长长的叹了口气,说我家要做好久好久的火车才能到呢,也许很快,妈妈就来接我了,我就要离开这里了,所以我们是做不了好朋友的。

我在姥姥家呆了多久?这件事是个悬案。我记得是很久很久,至少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甚至更久。但我妈坚持说是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久远,已无从考证,也许真的是时间不长,但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离开妈妈的每一天都是漫长的。

在我都不抱希望的时候,却终于回到了家,懵懵懂懂的离 开家,莫名其妙的又回了家。为什么要送我离 开,又为什么送我回来。从没人给我说过。

我只记得我妈出来迎我,可我竟有点陌生,我张了张嘴,想喊妈,可是怎么也喊不出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我妈后来回忆说,我成了又黑又瘦的一个农村丫头,连说话口音都变成农村当地口音了,她想抱我,我愣了愣竟躲开了,但是对家里的摆设都还记得,还问她为什么那里少了一张床,我的小凳子去了哪里?但是那句妈,是见面好久以后,张了几次嘴,才勉强的叫了出来。我妈说当时她眼圈就红了。

我的记忆是,这次回来,我头上生了虱子,过了很久,我妈才帮我清理干净。我睡过的床上,多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人儿,小胳膊小腿乱蹬,看着真好玩儿。我妈说这是我妹妹,我以后就是当姐姐的了,要懂得照顾妹妹。看着我妈抱着妹妹的样子,不用任何人跟我说,三岁的我也明白了我被送走的原因是什么。

以后的记忆里,妹妹很容易生病 ,但是长得真好看,真像洋娃娃呀。我很喜欢她。妈妈工作很忙,回来要匆匆忙忙做家务,带妹妹。有时我看见她抱妹妹,我也想到她怀里去,可是总是不敢,终于有次,鼓起勇气靠近她,可她那次正烦着,说,去去去,没看见我正忙着,你先去一边玩着吧,别添乱。几次过后,我再没要她抱过我。

三、从两岁到三十岁,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长。

妈妈待我好吗?她从未打过我一指头,生活上照料的很好。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从小到大,非常非常的懂事,从来没有反抗过我妈,我怕她不爱我,我怕她会再把我送到什么地方去。

我很爱我的妹妹,我很喜欢照顾她保护她。我总是说,我妹妹想要这个,我妹妹不喜欢这样,你们不许碰她。这是我妹妹的东西,你们不许拿。可是,有天姑姑问我,别管妹妹了,你自己想要什么呢?我突然很慌乱,躲避着不想回答,又很难过的想哭。

长大了,妈妈高兴我就高兴,妹妹开心我就开心,我和妈妈讲道理,却不亲昵,我很独立成熟,却非常排斥肢体接触。我讨厌别人触碰我。直到我遇见了刘同学。

武志红老师说,每一次的恋爱就是内在小孩寻找理想父母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机会。我才知道我以前是多么的缺乏安全感,那个内在的小孩一直漂泊在外,渴望回家。

我记得我在婚礼上说,以前作为家中的长女,尤其父亲过世之后,我把妈妈和妹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从来都忽略了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很强,足以和全世界对抗,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小孩,需要照顾,需要撒娇。感谢有这么一个人,让我可以卸下盔甲,不再逞强,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弱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那天,我哭着和妈妈拥抱在了一起。从两岁到30岁,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长,经历种种,那个惊惶无助的小孩终于回到了家。

现在,看着我儿子有时用力的哭闹,我都很高兴又好笑。儿子,你比妈妈当年勇敢很多呢!妈妈当年,连哭闹的勇气都没有,我只希望你做一个纯粹的小孩,该哭就哭,该闹就闹,不需要你过早的懂事,我慢慢陪你长大就好。

如果你打算要二胎,请尽量让大宝在你们身边,如果不能,请尽量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那种感觉会生出毒刺,生出荆棘,困住他,折磨他,让他自卑,让他胆怯,让他情路坎坷,让他无法做自己。

既然拥有了孩子,那就尽全力好好爱他。

据了解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小时候喜欢回奶奶家,长大后更喜欢去姥姥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原因有三。

可可小时候周末更喜欢去奶奶家,因为姑姑生了一个比自己两岁的哥哥,非常活泼,常常会带着自己玩。可是长大后可可发现,爷爷奶奶的注意力都在哥哥身上,只有白天和哥哥一起玩的时候才会注意到自己,早上和晚上他们都会去姑姑屋里看哥哥,一整个周末最多就来妈妈屋里看望自己一次。

而且有一次可可发现,无论做什么在爷爷奶奶面前都是哥哥优先,自己觉得很委屈,但是到了外婆家就不会这样,外公外婆对待自己和哥哥弟弟都是一样的,自此以后就不爱去奶奶家了,更多的是去姥姥家。

2、去姥姥家更自在

小时候,孩子们都喜欢玩玩闹闹,内心想法很少,很多东西都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事情就慢慢明白了。很多孩子长大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姥姥家可以随心所欲,没有那么多规矩。

甚至妈妈在这里也很任性,一跨入姥姥家的门就啥也不会做了。如果奶奶和妈妈之间本来就有隔阂,孩子内心深处与奶奶是不太亲近的,不亲近的叔叔伯伯也会让孩子惧怕来奶奶家。

3、是由姥姥带大的

“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姥爷天天菜市场,爸爸回家就上网”,这是新时期带娃的贴切写照,尤其是大部分女孩子都是由姥姥养大的,而孩子喜欢去谁家,和跟谁更亲有很大关系。

小芸就是从小被姥姥带大的孩子,在她心目中姥姥是自己家,爸爸妈妈的家更像是“亲戚家”。一到寒暑假她都喜欢黏着姥姥,每次妈妈买什么吃的喝的,小芸都会问妈妈有没有姥姥的份,这让妈妈很是吃醋。

显然谁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长,谁对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他自然就和谁更亲。

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带孩子和不带孩子的画风的区别有: 总所周知,正月初二是出嫁女人回娘家的重要日子,出嫁女人回带着丈夫以及孩子回娘家拜年。古代封建思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一辈的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以及大年初一不能回门,如果回门的话,就会把娘家吃穷。所以只有大年初二以及初三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俗称“迎婿日”。

大年初二回娘家,女婿一般都会拿着很多礼物,几乎没有空手的。女儿回门带礼物忌为单,中国传统文化倾向双数,因此在送礼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二、六、八等。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这样才显得吉利如果有能。力,礼物当然是越多越好,女儿回夫家的时候,娘家要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吃完中午饭,就必须在晚饭之后赶回婆家,当然回娘家并不是固定在初二,初三也可以,一切都看当地习俗。

民间一直流传不能午睡,初二回娘家肯定要一起吃午饭,吃完午饭很容易午睡,因为平时大家都有午睡的习惯。但是在大年初二,千万不能在娘家午睡,如果在白天午睡,就代表着一整年都会很懒惰。因为过年期间很多客人前来拜年,如果午睡会显得很失礼,老人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当然这些只是封建迷信,如果实在不适合可以选择适当午睡,毕竟身体更为重要,尤其是开车的人。

过年了去外婆家这不很正常吗?

第一,可以让你妈妈休息一下。

第二,让孩子和他妈在一起增加母子情。

又不是不送回来,即使真的让姥姥带,你们家不更轻松吗?

你的意思是,儿媳妇过年在她娘家过吗?这有什么想不开的?在哪过都一样,别为这个纠结。过年虽然人多热闹,但是,人累谁知道。

是你老婆不懂事。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带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挺辛苦的。

更重要的是爷爷奶奶心疼孙子那份重心,爷爷奶奶照顾孩子每个细节,他们都会倾心倾力,无微不至去做。

老人照顾自己的孙子,不会涂什么回报,只想减轻儿子儿媳肩上的负担。

也可以花钱给保姆带,当爷爷奶奶的不放心,再累也不愿意让自家孙子受委屈。

这样爷爷奶奶心里想的就是自家后代,做为儿子儿媳就不能照顾照顾老人心情吗?

过完大年三十,初一;初二都能带着孩子去给外公外婆拜年。这样安排也合乎中国传统的礼仪,又不伤爷爷奶奶的心。

再说,你也有老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你的孩子会跟着学习,你就不怕你的孩子比你更不懂事!

世间的人,都要以心换心,千万不要自己的任性,伤了老人的心。

看了你的问题,大意是:你们夫妻都在外面工作,女儿八个月大了,在老家,平时都是奶奶带,现在你们回老家了,你们带孩子,可是孩子认人了,晚上你们哄不睡,而老婆又执意要回娘家过年,她弟弟来接,即使女儿不带过去,她也要回娘家陪父母过年,而你认为,女儿在哪你在哪,现在有了分歧,你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是这样吗?

其实,这一段话看着简单,内涵很丰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说出来的话吧?但不管怎么样,你现在都是在拿着孩子说事儿,你得问问你自己:你是怎么打算的?

现在交通很方便,小舅子还有车,既然愿意接送,应该路不远,你大可以和父母商量:她想回家陪父母过个年,如果她家中午过,你们就中午过去,晚上回来陪父母过;如果她家晚上过,你家就可以中午过,晚上你们过去,初一再回来,不就都顾全了?

如果你坚持,她是你家媳妇,过年一定要在你家,你就是老封建了。一样的生养,一样的培养,人家女儿咋就不能陪着父母过年了?二十年以后,你女儿也得嫁人,也嫁一个你这样的,你该作何感想呢?

世上的事儿总有办法解决,只要大家都能够退一步,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如果大家都较劲儿,最后小疙瘩挽成了大疙瘩,就会影响感情了。

所以,对你媳妇说,媳妇在哪里过年,你就在哪里过年;你们在哪里过年,女儿就跟着在哪里过年,哪怕是哭,哪怕是闹,哪怕是不睡觉,也得带着,你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利用假期好好弥补一下吧!

再说了,自己不被缠一缠,怎么知道养大孩子不容易,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哦!

你的所有理由和借口加起来就一句话“你觉得她嫁到你们家就不想让她回娘家。”

所有的话语都是为了让最后说出来的话语显得合情合理吧?所有的借口都是为了说出最后那句“不让回娘家过年的话语。”不要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不要说服不了就试图道德绑架。

第一,你说女儿八个月,一直由你妈带,晚上哄不好。

你家孩子一直是你妈带着吗?还是她只是还不适应由你们来带。你试过两次了?是一直让她哭坚持带着,还是看她哭了就交给她奶奶带了?我觉得你更多的可能选择的是后者吧!

在这里我不否认奶奶对于孩子的付出,照顾孩子的细心,但是我觉得谁都无法替代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孩子可能已经习惯了奶奶的照顾,一时间不喜欢妈妈的靠近,也是有的。这一情况恰恰说明应该让父母和孩子多多相处,让孩子多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第二,你觉得现在没有车,去她娘家不方便。

那你什么时候可以买车?说句不好听的,你一辈子买不了车,是不是你老婆一辈子都回不了娘家过年。能力不行,屁事还多。请问是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你没有车,她弟来接,你以孩子晚上可能会哭,可能会被大半夜送回来为由不让媳妇带着孩子回去。那她现在一个人回去,你没有后顾之忧了,你为什么还不同意?你又舍不得女儿了,你外出打工的时候带着孩子?你一回家就和孩子亲到寸步不离的地步?

孩子不习惯可以哄;没有车可以想办法,但是一颗不想让媳妇回家的心怎么都改变不了。

要想让媳妇心甘情愿地为你家付出,你就要拿出对你父母好的劲头,加倍地对她的父母好。想想她也曾是她爸妈手心里的宝,你们现在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你想陪着你的父母,她就不想陪着她的父母。

一声妈千斤重,叫你一声你敢应?“妈”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多的是爱和付出。不要说什么“婆婆也是妈”的鬼话。她敢对着她妈发脾气,发了脾气她妈依旧爱她,你妈能吗?她妈无论多晚都会为她留一盏灯,只要她说她想吃,她妈毫无怨言的为她洗手做羹汤,你妈会吗?

不要说“嫁到你们家,你妈就是她妈。”那我问你,你娶了人家的女儿,丈母娘是你妈吗?做人不要太双标。更何况你每次去丈母家都被奉为上宾,你媳妇在你家又是什么样的待遇?

从血缘、亲缘上来说。孩子应该和你媳妇更亲——他在你媳妇肚子里面呆了10个月,你媳妇还经历了腹开八层或者宫开十指。那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好点的会觉得媳妇辛苦了,不好的还会觉得媳妇矫情。孩子生出来就跟你姓,你现在还不让孩子和她妈亲,阻止孩子回外婆家。请问你是处于什么心理?你是站在什么立场?

过年回那个家,一直都是困扰小年轻的难题。我觉得那个父母都应该得到陪伴,那个父母都应该得到重视。回哪个家过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对方心中有没有你。

唯有爱和关怀能解千古难题。

愿每个儿女都能得偿所愿。

愿每个父母都能儿孙绕膝。

你跟你妈孩子天天见面,尽管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你老婆估计跟丈母娘应该是聚少离多吧,再说了,你父母也可以借机休 养生 息一下,何乐不为呢?……

看完你写的,觉得你的标题应该改成:过年了 老婆坚持要回娘家陪她父母过年 怎么办?

我来捋一捋啊

你和你老婆无法哄孩子睡觉,会一直哭,不睡。所以,孩子晚上还得继续由奶奶哄睡。

即使带走,晚上也得返回来。否则就会出现晚上哭和不睡的问题。

老婆说 实在不能带孩子也可以,那她自己回去;你也不同意,因为你要跟女儿在一起。

我实在没明白你的点,老婆又没有要求你跟她一起回去。

她自己回去 ,缓解了她的思家之情,保证了女儿晚上的睡眠,也满足了你一定要跟女儿在一起的诉求。这是成本最低 效果最好的办法了,你却要用“拥有车”来解决

疫情之下,赚钱不易。谁都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经济什么时候能恢复到一年前。

要是你一直没有攒够买车的钱,那老婆就都不回去了么?

最后建议,她想回去,就让她回去吧。至于回去待的时间长短,你们都可以好好协商。

女人的娘家也是娘。过年了想看看自己的娘,是人之常情。

看你的描述给人的感觉是你很自私,只从你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孩子八个月大了,一直由你妈带,这个时期孩子也认人了,这么大的孩子平时跟着谁,谁给喂奶,就认谁为妈,这是孩子感觉上的妈妈。孩子这么小,你们两口子把孩子扔在家里,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太好的,这容易造成孩子对爸爸妈妈生疏,并且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需要后期付出很大努力也很难修复的。

因此,现在都回来了,多跟妈妈没什么不好,刚开始孩子不适应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做妈妈做爸爸的多付出一些,用心让孩子感觉到你们对他的爱,慢慢修复这种 情感 。

过年了,有弟弟来接,你媳妇的亲弟弟,肯定她是信任的,姐弟之间的 情感 只有她知道,你可能有些见外了,如果实你弟弟接你们,是不是你也不会感觉见外呢?能回去,带着孩子带着媳妇回她娘家看看,也让姥姥看看孩子,可以在那少待两天,然后再回家,不是更好,不知道你们纠结什么。

做为一个男人,女人怀孕十月度过鬼门关辛苦生了孩子,还在孩子这么小就出去打工,也很不容易,这么小的要求,你应该权衡好,这个家需要你去负责任,需要你去担当,希望你能更全面多为你的小家,从你的孩子,你的爱人这里考虑一些,你的家会更幸福,安定。

换位思考,体会一下你老婆的想法。

这已经明确表示了你老婆的意愿: 无论带不带孩子,她是一定要回娘家的。

这么看来,你拿着孩子说事有点不厚道,为什么你老婆这么坚持要回娘家,你有想过背后的原因吗?我觉得这才是症结所在。

找到原因才好解决问题,好好和你老婆沟通一下,看看为什么她对回娘家一事这么执着。

一般来说,孩子妈妈都是最先考虑孩子的,孩子在哪里适应得好就回哪里,但是你家这样的,即使不带孩子也要回娘家的,真的不多。

带孩子不容易,何况你们的孩子才8个月,也不是你们带在身边的。

一般说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哪个妈妈舍得这么早就为了生计离开孩子。再说了,孩子不是你老婆一个人的,你也有责任,在你的问题里我没有看到你做了什么,反倒是对你老婆的指责不少。

婚姻不易,带孩子更不易,适当妥协没有什么不好。

你觉得女儿在哪,家就在哪。可我觉得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幼小的孩子应该跟妈妈在一起,虽然孩子在哭,你让孩子选,还是会要妈妈!

如果外婆家不是特别远,就让弟弟来接。东西准备齐全,热水,奶粉,尿不湿……小朋友八个月在路上基本睡觉,累了下车透透气,问题不会太大。

我家就是不到一岁回的老家,火车加 汽车 ,孩子跟着妈妈,一直都很乖。

还有你担心孩子晚上哭,你们两口子搞不定,我倒觉得这是个机会,给你们和孩子亲近的机会。你和媳妇都要学习怎么照顾孩子,就是忙到夜里一宿不睡,抱着孩子瞎溜达,自己困到崩溃,也要学会自己带娃。

你想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就不哭了,看着像心疼孩子,感觉更像是当父母的在逃避责任,偷懒。

经历了生子,每个女人都很脆弱,需要到她的港湾里寻找力量,那是她的家,那里有丈夫给不了的东西。希望你能克服困难,陪妻子走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