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如何看待“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孩子学成后求职被开两千元”?2、花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送孩子出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3、普通家庭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加班加点赚学费可取吗?到海外的留学的:有学霸。通过拿到高额的奖学金而去国外深造,追求更
- 1、如何看待“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孩子学成后求职被开两千元”?
- 2、花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送孩子出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
- 3、普通家庭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加班加点赚学费可取吗?
到海外的留学的:有学霸。通过拿到高额的奖学金而去国外深造,追求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回国发展前景广阔。
有富裕家庭的孩子。父母不甘心孩子就读于国内某一所普通高校,在财力的支撑下,选择让孩子出去镀金,回国继承家族产业的比较多。
有较普通家庭的孩子。孩子成绩一般,但家长有自己的考虑,转换房产、甚至举债让孩子出去镀金,题中说的就属于这一类。
甚至有为了回避国内升学竞争而出国留学镀金的。但回国求职,决定工资收入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有书君提醒大家“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6年花200万,结果孩子学成回国求职被开两千元”的事,不要只看到字面的意思,更别错误解读。
海归回国求职的优势的确不能与过去相提并论了,回国求职的人越来越多,也不是所有的海归回国求职人员能力都强。
1出国留学回国求职,已经过了最优红利时期
海归,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是企业的宠儿。高科技、高学历、高薪是给出国留学镀过金的人们的。
过去能够出国留学的是非常优秀的人,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优秀者回国就业都在重要部门,说明国家非常需要人才、重视人才。
一组数据表明,2007年之前,从国外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44万人,而到了2016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几乎暴增10倍!
物以稀为贵,海归回国求职也就遭遇了从绝对优势到优势不再突出的状况。
如今留学红利日渐减少,出国留学生真的想要有好待遇,尽量做好就业的竞争准备,才能更好地得到实现。
2国内发展潜力使回国求职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据统计:1978年至2007年前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的各类出国留学总人数144万人。到了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短短9年,出国人数暴增了将近4倍。
留学人数大增,质量参差不齐。
在144万人中,自费留学生仅占极少数,也就是说,那时候的留学生,大部分是学业出类拔萃的,少数是家里特别有钱的。
后来增加的大量留学生,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极优秀学生”了。如果参加高考,题主所说的孩子仅能在国内上一所普通大学,无法考取 211高校。
国内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进步。
国内名校,尤其985大学,都有了与国外大学的合作项目,甚至于,有的名牌大学,与国外名校之间,有交换生名额,可以让国内的大学生,直接出国在国外大学里学习、生活半年左右,以此来熟悉国外的教学环境。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中档以上国内985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比国外大学差多少。
题中孩子学的是金融专业,这个专业虽然现在很热门,但是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力要求高,薪资水平偏差很大,很多都与业绩挂钩,主要靠提成,2000元只是底薪。
其实能够到国外学习是很好的选择,关键在于自己要努力争强竞争能力。
3出国留学生回国求职的人不是能力全都优秀
是否有必要出国?账要两边算。
有人曾对50名海归进行随机调查发现,海归薪水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3500元;起薪6000-8000元的海归最多,占40%。这一数值,跟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相差无几。
题中孩子4年的留学,因补习语言、挂科没能及时处理加研究生学习,6年完成学业,花了200万元。
不要以为花了200万,才有一个月2000元的底薪,亏大了。没有特别出众的能力,决定了她在回国就业路上困难重重。
开多少工资,主要是看能力而不是文凭。
海外留学,已褪去了光环,但人才不会被埋没。26岁的女孩进了刚工作底薪2000元,靠“业绩提成”的公司,她自嘲自己的工作是“搬砖”,并不是一般的“搬砖”。
真的有能力,根本不用发愁工资低,还有提成加奖金可以通过能力获得,但是她放弃了。最后,她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月薪5000元的国企,这与她的留学经历应该有关。
确实,她父母卖了家里唯一的房子获得150万元,将卖房款留120万给孩子做留学基金。但剩下的30多万加上家里原来的积蓄用作首付,买了一套180多万的新房,后来涨到了400万元。
从经济上看这件事里的父母能量入为出,充分盘活资源,是很能盘算的人,也有决断力,“堤外损失堤内补”,他们并没有失算。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高薪也是给有能力的人的。留学生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及积累人脉,让自己具备更多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才能在日后的求职路上有好的机遇。
留学需谨慎。
烧钱式的留学意义不大。比较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大学在国内读,毕业之后申请欧美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如果能够成功,既能证明学习能力,也可以花最小的成本来享受欧美的优质教学资源。
有书君邻居的亲戚家为供儿子出国留学借钱,借了几十万外债,父母平时生活省吃简地偿还。孩子拿了双博士回来,上班第一年年薪40万,干了两个月认为工资低不干了。
又学经济学两年,父母再借几万供学,刚上班又说要自己创业,父母哪有钱给他创业啊!
出国留学竞争能力不强的年轻人,学会了享受生活,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为父母考虑。
要留学的家庭需慎重考虑:对留学学校和大环境政策一定要了解清楚。出国留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很有必要做留学调研,一是留学的学校是否有名气,日后回国就业是否具备竞争力;
二是选择的专业,是否存在稀缺性,是否方便就业。选择留学世界名校的名专业,不失为一个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的选择。
如果是孩子自己考上海外学校的,那出国深造,享受国外的优等教育政策,增长见识,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孩子学成归国后工资肯定会高。
但如果孩子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 想要送出国镀金回来找一份好的工作,那要看自己付出的努力。自身没有较强的资质,回国就业只能面临起薪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相差无几的局面。
留学生回国后能力水平良莠不齐,而企业不养闲人,他们要招的是有能力的人,不仅是要有留学经验的人。
“天时、地利、人和”是获得成功的条件,有的海归开始不太适应国内的环境,得有适应的过程。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真有本事的人不会被埋没。
送孩子出国读书,不管是念研究生还是什么,都应该是基于家庭综合实力和孩子长远发展方向来进行长线规划和衡量,当然财务自由的情况除外,想清楚上面这个问题,那么送孩子出国念书就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但找不到确定的答案,那么这个选择的风险性和未知因素可能过高。
家长不能盲目攀比切莫只看到身边一些家庭送孩子出国念书的表面现象,忽略了各个家庭各自不同的底层原因,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这样的结果幸运的话可以改变生活质量,不幸的话可能拖垮一个家庭,同时打击孩子的信心,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人生很多经历是金钱买不到的人生有很多东西,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出国留学的这段时间,对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独立能力、孩子的思维发展等方面都是复合型的。不能仅仅用最后找到工作的工资来衡量是否值得。而要看这段经历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是有没有好处,这种好处体现的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还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三观都是正确的,但是最起码这种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种人生经历,值得珍藏。
很多人想留在国外留在国外对于很多在发达国家留学的人是最大的愿望。特别是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如果毕业之后能够在这些国家里下来,找到工作并最后拿到了绿卡。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改变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所以,他们不会计较金钱的。因为,如果你想出国定居,但是通过投资移民,成本比读书要高很多。特别是读书之后还是可以找工作,而很多投资移民的人根本不具备找工作的能力。
普通家庭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加班加点赚学费我觉得是不可取的。首先加班加点赚学费会让自己的身体透支,其次是出国留学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加班加点也很难赚取留学的费用。一般来说,出国留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10万块钱,加上其他的费用,包括吃饭等大概需要2万块钱,一般来说,出国留学是两到三年的时间,需要花30多万。普通家庭每年赚的钱大概是五六万,去掉日常开销的话,大概只能剩两万块钱左右。所以,想要赚钱让孩子留学的话真的是很难,因为出国留学需要用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孩子的成绩非常好,可以自己赚取奖学金。但即使是有奖学金的情况下,也需要负担一些费用,这个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是一个负担。我可以理解,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国留学,将来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能出人头地。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才行,如果孩子真的想出国留学的话,他可以自己努力打工赚钱,这样再加上父母赚的钱,还有可能会出国留学。但如果只靠父母赚钱,想让孩子出国留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是能赚很多钱让孩子出国留学,那么父母的身体也透支了,健康一旦没有了,就什么都没了。如果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的话,也要问问孩子的意见,看他是不是想出国留学。如果孩子不喜欢的话,父母做再多也是没用的,只有孩子自己喜欢,父母做的才是有用。所以凡事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每天都开心。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