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封面图 随着 5 月底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最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落实,国家鼓励年轻人生娃的决心可见一斑。 年轻人的顾虑却很多:买不起房子如何生?生了谁来带?高昂的教育成本怎么负担?社交平
封面图
随着 5 月底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最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落实,国家鼓励年轻人生娃的决心可见一斑。
年轻人的顾虑却很多:买不起房子如何生?生了谁来带?高昂的教育成本怎么负担?社交平台上总能看到各种观点不一的争论。
在这里,人类幼崽的可爱行为成为了最具杀伤力的劝生武器,年轻人的意志出现一丝丝动摇,这么可爱为什么不生一个呢?
更有画风清奇者,评论区清一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出内伤”,让你错以为走到了什么笑话群,定睛一看确实是 育儿 话题没错。 这里一反 育儿 的焦虑气氛,没有学区房、也没有鸡娃虎妈,就是跟你聊聊跟10后孩子们的 搞笑 日常。
“生孩子是一件挺慎重的事,他们说看完我的文章想生娃了大概率也是玩笑。但是我确实想通过自身经历带出快乐的一面,也不能总是让贩卖焦虑的内容大行其道。”坚定地远离鸡娃路线、走 搞笑 风的80后 育儿 博主刮刮油说。
刮刮油,金融从业者,文艺中年,两个孩子的父亲。 名为 育儿 博主,他却常常自称“儿育博主”,被一儿一女教育着成长。 最近他出了一本新书《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被读者称为“成年爹妈里的叛徒”、“家长群里的卧底”、“ 育儿 界的快乐源泉”。
刮刮油的儿子和女儿
他的粉丝年龄跨度上到60岁的大爷大妈,下到五六年级的调皮学生,可谓老少通吃。当然其中除了成年爹妈,最多的是18-26岁的年轻人。
总有迷茫的年轻人问他:刮哥,你看我应该结婚吗?我是不是要生娃?
他的回答总是: 我不劝婚更不劝生。讲个我自己的故事你自己掂量吧。
以下为刮刮油口述。
我叫刮刮油,北京人,有一个12岁的儿子和即将满8岁的女儿。上周三我刚刚度过了40岁的生日。
生日那天,一进门女儿就热情地拿来一张她的画递给我,上面画着一只骑自行车的卷毛猴子。她说这是画的我,我问为什么头发是棕色的,她答因为黑笔没水儿了。一个父亲过生日有女儿给画画,我美滋滋地一阵欣慰,很快我又看了看,那上面这行小字是什么颜色笔写的呢?
再之前的时候父亲节,我闺女依旧以手绘的形式表达心意。她送给我一张自制的节日贺卡,上面是她用彩色纸粘贴和彩笔绘画的我们俩,我内心刚刚泛起感动,她说: “爸爸,只有一张粉色的彩纸了,因为是父亲节,所以我给你脸了!”
我的感动硬生生咽了回去,我希望她好好说话。
在当父亲之前,谁还不是个青葱少年,意气风发。也曾年轻也曾自恋,心系诗和远方, 直到有一天成为一个女孩的父亲,被一句话噎住成了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对身心灵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
年轻时的刮刮油
像我女儿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特别喜欢玩化妆的 游戏 ,她找不到人就常常抓着我给我画。 蓝色的眼影、粉色的腮红直接往脸上招呼,经常满头顶着各种小辫儿,五颜六色的发卡,带一个粉红色的兔耳朵化身兔女郎也是常有的事儿。
论一个父亲的职业修养:化妆后的刮刮油
有一次我女儿心血来潮想给我涂指甲油,那天正好是周日的晚上,我温柔地请求道,别涂了吧爸爸明天要上班,她不依不饶,后来我爱人救场说没事我这边有洗甲水。我就放心大胆地让她涂起来,粉的绿的,每个指头都不一样的颜色。
完事儿之后我让爱人去把洗甲水找出来,她找了半天发现没有,我面对着五彩斑斓的指甲非常无助,抠也抠不下来,这家伙刷得像油漆一样厚。
第二天我坐地铁上班,全程都是紧握双拳,正在这时手机突然不合时宜地响起来,我伸出手来正准备按键操作,旁边一束鄙夷的目光朝我射过来,身边的大姐不自觉地向旁边躲去,我知道她看着我五颜六色的指甲,一定觉得我是变态。
在这之后,我家除了常备急救药品之外,洗甲水也成为了常备物品之一。
后来圣诞节,我准备给闺女送个礼物,想到她如此热衷化妆和扎辫子,我灵机一动给她买了个假发娃娃,不是那种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而是按她要求像美发店里那种用来练手的假人脑袋,因为这事儿,我创作出了我至今为止点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 《成年人不要老瞎JB灵机一动和转念一想》 ,老读者应该很熟悉了。我从来没想过,这么一个假脑袋后来让我变成一个真神经。
(以下内容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脑袋到货之后,我女儿就开心地玩起来,又梳头发又戴发卡,不过很快她就厌倦了美发领域而径直杀入了彩妆领域。 我看她用彩笔细细勾勒着脑袋的嘴唇、刘海、睫毛,虽然觉得跟美丽有点背道而驰,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美吗
直到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她给脑袋卸妆的过程,她用喷壶给脑袋喷脸之后的场景,绝对比恐怖**还要惊悚!
但是一想到她不画它就要画我的样子,不管怎样我还是忍了下来。
但我万万没想到,小孩子的花样绝不止于此。很快她就给这个心爱的玩具起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名字:冯!起!红!
这让我是难以接受的!
我曾经绞尽脑汁试图找出这个名字的来历,但她身边既没有冯姓小伙伴,她本人也不爱好乡村类型影视作品。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玩具如果没有名字,或者像小可爱这种泛指的小名,那么怎么玩都还算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一旦它有了冯起红这种风格的名字,仿佛就有了羁绊和生命。仿佛“世界上真有这么一个人”的感觉,这种“跟他们过日子”的感受是很独特的。
所以,她在给冯起红化妆并轻唤她“起红”的时候,场景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起红你还好吗起红
很快,冯起红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我们家的各个角落。因为脑袋太大,哪个收纳箱也放不进去,所以它时常会出现在吃饭的椅子上,睡觉的床上,半夜起床厕所门口的地上。当它直愣愣盯着我时,通常我是尽可能避免跟它对视的。
但有一天我还是被它吓坏了,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打算收拾第二天出去要带的东西, 结果拉开包,冯起红静静地躺在里面发出了死亡凝视。
这一次我再也无法按捺心里长久积攒的委屈和恐惧,我朝着女儿歇斯底里地大吼:
“拿走拿走!呜呜呜!我要打死冯起红!!”
她看到我展现出了仿佛精神崩溃的样子,露出了同情的表情,悻悻的从我包里揪出冯起红,提拉着她溜达回了屋。
这就是一个成年人为了做一个父亲所付出的代价,从此我还多了一个爱称:冯起红他姥爷。
下面我们来聊聊我的儿子。跟儿子的相处就正常了许多,而且时不时也可以来一场男人与男人间的对话。
我儿子开学马上上初一了,印象中他还是个小毛孩,现在一转身,俨然是学校里的学长模样。 打王者荣耀打得也比我好了,他马上升星耀,而我还是个铂金。
刮刮油的儿子
但让我对他真的刮目相看是因为几次无意中的对话。
有一次我去接我儿子下课,听到有两个家长聊天。他们说现在的小学生身体越来越笨拙,跑几步都费劲,远不如他们小时候灵活。
我问儿子:“这说得有点夸张吧。”他说:“嗯,夸张了。我们班灵活的同学多了。”
我说:“那你生气吗?要我我就不服。”
他说:“嗨,我没什么生气的,他们又没有说我,我也不是他们说那种人,我干嘛要主动上去不服气。”
这话听起来是多么的坦荡,我似乎已经好久没听过周围的任何成年人说过这话了。相反,一位女性单口喜剧演员的吐槽就能瞬间激起千万成年网民的愤怒,这充分说明,相比于孩子,大人有的时候更脆弱。
当然,这种通透的觉悟有的时候如果用在我身上,常常会让我觉得他是我爸爸。
比如当我试图与他探讨学习的意义时,我说:我希望你能理解,学习这件事,不是为我,不是为你妈妈,而是为了你自己,为你今后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获得那种自在的状态。
他作思考状,点头认可。
“行,你觉得有道理的话,那以后学习要更加专注,好好写作业吧!”说完我就准备走,说话点到为止,留下一个酷酷的背影。
他马上回过味来:那如果我就想当个要饭的,现在还用写作业吗?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第欧根尼上身,马上就要说出那句著名的:“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还有一次,我带儿子去上课,后排坐着一对母女,母亲在指导女儿学习,能看出来双方都投入了极大的情绪,突然母亲再也无法克制怒气,爆出一声怒吼:“这有什么难的?你为什么不会啊!”全屋人被吓了一跳。
后来我问儿子: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不会”,你怎么回答?
他想了想说:我要是能回答出我为什么不会,我怎么还能不会呢?
无法反驳的逻辑!确实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孩子有什么知识不会,但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出自己为什么不会,那还真是个人才。
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 有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他们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只要你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想要生孩子的年轻人请注意,抚养孩子是一个需要承认自己变老、认识到自己局限性的过程。很多时候你发现自己的人生经验再无用处,你在各方面已经比不过孩子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 我无意中在一个本子上发现了儿子设计的小 游戏 ,一个出色而吸引人的拍手 游戏 充分体现了他的设计天赋。 我自己拍了一下,一分钟拍只能拍168下,可以说很具有挑战性了。
在这个教育大变革的年代,注定是年轻父母需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在“鸡娃”大潮中坚持做一个“成年爹妈里的叛徒”,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在本周,“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家长群里也瞬间炸了锅,在这个趋势下,原来可以通过掏钱报班而“偷懒”的家长们,必须要实打实地自己上了。
关于鸡娃,作为家长避无可避,但培养孩子不是二极管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打鸡血和大撒把两个选择。
作为一个比孩子更爱玩的父亲,我还是给儿子和女儿都报了课,有关于主课学习的,也有音乐和运动的班儿。
但我有三个原则。首先就是 必须得跟孩子商量 ,他们通常对于一个兴趣班的内容并没有感知,只要不反感就可以上上看。另外要 持续观察孩子是否乐在其中 ,至于怎么分辨,斯蒂芬·金告诉过我们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习项目规定的时间外,根本没有碰它的意愿,那还是趁早干点别的吧。
第二就是 作为他们的一份子,我会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 比如孩子们在上钢琴课,回到家哥哥妹妹四手联弹,我这个“捣蛋”父亲必然也要掺和一下,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终于带上疯癫的老父亲,一起演奏周杰伦的《稻香》,他们弹,我贡献美妙丰沛的歌喉。
最后就是 补偿机制,不管课外班再怎么有趣,仍旧占据了孩子们最重要的玩的时间。 所以每周不管多忙,我一定会安排一整天让孩子们什么都不做,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偶尔有重要的事情,比如小伙伴的生日,有全家人都喜欢的难得演出,那课外班也可以不上。
我想给他们传达的一个信息是,实际上你所干的这些事情,包括上辅导班让自己成绩更好一点,上兴趣班让自己会的东西多一点,它可能会让你在过程中有一些难受,但是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你的这辈子过得更高兴 ,如果说现在有了更高兴的事儿,上课可以放到一边儿,我们先做更高兴的事儿,学习不能喧宾夺主。
刮刮油的女儿
还有一点,我觉得家长们想要大家都愉快,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越早认识就越皆大欢喜。
实在不行,您可以想想您自己,“孙悟空他妈”是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石头;“哪吒他妈”的孕期长达168周;“超人他妈”从太空胶囊里捡来的他,他亲爹会上天。您是哪位?
承认吧,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不见得就过得不好。
我觉得有些人对于生孩子有些误区,总觉得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不顾一切地付出,让孩子获得最好的。 但换个角度想,我们作为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就不能因此而收获吗?
我在28岁的那一年,我爱人怀了老大。那时候我正好有一个调去欧洲工作的机会,两人一合计,我就去了。
但我是一个特别没有工作运的人,刚去就赶上了08年金融危机,减员减薪,到那里我什么都还没干,就降薪1/5,工作量却只增不减,常常工作到九十点再一个人回去做饭。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我不但挣不了钱,我也没有发展自己的事业,还没有在家人身边照顾。
我常常想起当时我爱人去机场送我的场景,当时有好多领导和同事都去了,围在一起说一些冠冕堂皇的送别话,我尝试把他们推开,然后想在人群中找到我爱人跟她说几句话。
她一个人站在很远的地方,怎么叫她都不过来,我爱人那时候怀孕5个月已经显怀了,肚子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这个场景常常折磨着我,让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后来儿子出生了。每一次我跟孩子视频的时候,我看到他在怀里抱着,看到他一点点长大,原来跟小兔子一样,然后慢慢长出头发,长出下面的两颗牙,然后会扭着屁股爬来爬去, 而这些我都没有参与到。
在欧洲工作的第三年,我下决心辞职回到北京,那时我的儿子已经快两岁了,就已经完全不是我想的那种状态了。我还记得 他刚一见到我,就立刻把脸捂住,他其实是不认识我的 ,那个电脑视频里的爸爸他并不知道是谁。
那段时间应该是我最难过的时候,我觉得我整个人生都选错了一条路。
后来,我找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单位要求新人学习业务的方式,就是把你发到他的呼叫中心去接咨询电话。
因为涉及到很多违约咨询,对象很多又是金融老赖,所以每天接听100多个电话,基本上就是在全程挨骂,还必须礼貌回应。每天我都在跟自己较劲,我觉得我怎么就混到这种程度了呢?
那时候常常带着情绪回到家,在跟儿子交流的时候也会没有耐心。有一次他在我身边吃东西,把那个碗打翻了,我跟他说别打翻,然后他吃着吃着又打翻了,因为这件事情我就爆发了,那时候他也就是两岁多,我跟他大声嚷嚷,发了很大的火,然后他吓得大哭着跑开。
过了一会儿,他又回来找我说话,拿着玩具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找我玩,我的心里是非常难过的。
我当时突然就想,我到底把多少耐心给了别人,给了外人,给了那些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义的人,即便是我明明知道他就是为了攻击你侮辱你,我仍旧还要保持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跟他好好说话, 但是我面对自己的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那种情况,我怎么就控制不住这个情绪了呢?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决定今后我一定要把这种控制情绪的方式尽量用在家里,然后学会有一些冷静的空间。
当我发现自己能好好说话之后,我和儿子的感情突飞猛进,他开始主动在肢体动作上跟我亲近,抓抓我的头发,或者往我身上爬,我不在的时候也会常常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这种状态就是可以非常治愈。
我不管在外头遇上什么事,回到家我发现 这个孩子对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可以跟他好好说话的时候,他就可以回复我非常好的一个状态,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也没有规矩 ,我们在血缘关系上是最亲密的人,然后我们好好地对待彼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感情的交流,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事情。
如果现在问我有什么是做父亲前完全想不到的事,那就是 我以前没有想到我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这么多,还有比如说我想做的更好,我想变成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
很多快乐的东西你盯住了他,然后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快乐的人了。
(文中由刮刮油提供)
可取。首先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其次是让孩子接受警察的教育;再者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在以下三方面的教育效果。
一、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
首先是孩子在偷钱之后,作为父亲的第一时间将其送到了派出所,而后有相应的警察叔叔对其进行相应的开导教育,通过这种形式的开导教育可以让孩子在第一时间里理解到偷钱的错误性,并且在后续的过程中加以改正,后续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着重下功夫,不可以让孩子再次重蹈覆辙,相信孩子在到了派出所后,心里也会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二、让孩子接受警察的教育
其次是送孩子到派出所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是希望通过借助这种形式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到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社会知识,以及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孩子,可以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保障,防止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向歪路。
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再者可以让孩子通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改变自己后续的做法,通过将孩子送到派出所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在接受到派出所警察的教育之后,获得了更多的人生宝贵经验,以及人生的正确价值观,通过梳理争取的三观,而后孩子会有更好的一个自律性,可以帮助孩子子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民。
注意事项:这种形式的教育虽然有些偏激,但是效果往往是很好的,因为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需要这种类似偏激的教育,才能从中推动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不好,因为美国史丹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群4岁的小朋友,给他们每人1颗好吃的棉花糖,并告诉小朋友说,如果可以等15分钟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第2颗棉花糖。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小孩子无法等待,就急着把棉花糖吃掉了。后来经过长期追踪发现,那些可以等候15分钟再吃棉花糖的小孩子,长大以后的成就,比那些不愿意等待的孩子要来得优秀。这就是所谓的“棉花糖理论”。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养原则。
如果父母没办法让孩子学会等候,不但当下会给大人找麻烦,长大以后自己也会有更多的麻烦。
刘老师:当孩子因为要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闹耍赖时,做妈妈的不要因为爱面子而抓狂,你一定要撑住,一定要坚持不退让,不能妥协。你要故作镇定地不理他,好像没看到他在吵,也不要理会旁人的眼光,让孩子去闹,没关系。只要你坚持得住,孩子很快就知道他这招没用,就会停止哭闹。要是你一让步,或是去修理他,那以后就没完没了了。
小孩子爱乱花钱买东西,是因为他对金钱的主控权出了问题,从小就不懂得控制自己花钱的欲望。社会上有很多卡债族、月光族,就是因为刚出社会工作,第一次取得金钱的主控权,但是却控制不了花钱的冲动,因为家里从小就没有教他要怎么处理手上的金钱。
建议从小就要适度的给孩子金钱的主控权,给他零用钱,让他自己决定如何花用,让他学着做金钱的主人,父母只要从旁引导就好。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都是花爸爸妈妈的钱,没有花钱的经验,长大就不会乱花钱,事实可能正好相反;从小没有花钱的经验,长大一有钱就不懂得节制,问题就更麻烦了。
黄医生:有位爸爸在他儿子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孩子金钱的使用观念。有一次孩子吵着要买他很喜欢的战斗陀螺,可是家里明明已经有10几个了,爸爸就不同意让他买。但是这位爸爸做了很好的教育,他不是一味的不同意,而是跟孩子说,如果他可以忍耐30天,爸爸就同意让他买。“30天好久喔!”孩子当然是会“作”,可是爸爸也没有妥协退让,依然坚持要孩子等30天。刚开始前几天,孩子会很可爱的天天问爸爸“30天到了没”一个礼拜之后,他就忘记了,也不再问了。这位爸爸一直坚持到第30天,刚好孩子又突然问起,爸爸就称许孩子表现很棒,就同意去买了,孩子就非常开心。
与孩子的“理财沟通五部曲”
很多父母都不晓得要怎么教育孩子正确的金钱使用观念,这里提出一个“理财沟通五部曲”跟爸爸妈妈分享。
1 共同讨论-多久给一次零用钱、零用钱要用在哪些地方。
2 订定规则-多少钱以上要先跟父母报备、要学着记账。
3设定开源节流目标-要怎么花、怎么存,才能买到怎样的东西。
4 检视成败-有没有忍住不乱花有没有照实记账
5 把握原则-没有达到目标,零用钱就不增加;如果表现很好,下次就加码。
王宏哲儿童发展专家:
教育孩子金钱价值观可以参考以下的几个步骤:
1 看一看-看看手上有多少零用钱、够不够用。
2 想一想-跟孩子讨论这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3 说一说-引导孩子说说这个东西有什么价值。
4 听一听-再跟孩子说为什么下次才要买给他。
当然,孩子未必会如大人期待的做出回应,有可能会说出一些让你不知怎么响应的话,或是讲一些似是而非、你也无法否定的理由。比方说,你跟孩子讨论为何要买这个玩具,孩子回答你:“因为同学都有,就我没有,所以我也要买。”我的看法是,什么理由都可以,就这句“别人有,我也要有”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孩子真的这么说,父母可以直接反驳他说:“爸爸有看到别人有什么,就去买什么吗”你要用你自己跟他比较,你没有这样,孩子就没办法拿这当理由。你可以再跟孩子说:“我不是没有钱,但是我的钱还有其他安排。”,“爸爸并没有跟着流行买东西,也不是人家有什么我就要什么,所以你也不可以!”
教养小叮咛
◎ 从小试着让孩子参与家里金钱的使用,让孩子知道父母大概赚多少钱、家里有哪些固定的开销、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藉此引导孩子了解花钱的正确观念。
◎ 不要常说小孩子不懂事,好好念书就好,钱的事不用他管,这会造成孩子对金钱的不负责任。更不要因为宠孩子,就不顾家庭经济条件而打肿脸充胖子的随意供应孩子的物质需求。
观念是非题
X 现在孩子生得少,都是家里的宝,父母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 小孩子在外面吵着买东西,父母要避免当场情绪失控地发怒。给我加点分号不好?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范文篇1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三毛既可怜又聪明又勤奋。
说他勤奋是因为他一心想着上学。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不愿意上学,他妈妈不管怎么劝他,他都不肯去上学,最后竟然连书包都没有拿,就跑走了。可三毛却向他的妈妈说:“他不想去上学,但我想去上学,你可以把他的书包给我,让我去上学吗?”小男孩的妈妈当然一口拒绝:“不行!”
他很聪明,因为有一次小男孩迟到了,门房大爷对他们大声训斥,唾沫溅了他们一脸,三毛只好用雨伞挡在前面,这样唾沫就溅不到了。还有一次,三毛和小男孩在米袋上划了一个口子,米就“哗!哗!哗!”的流出来,小男孩就在后面接着。这真叫“草船借箭”啊!
他也非常的可怜:是因为他无家可归,就算有家,最后也还是和他们分散了。有一次渔翁救了三毛,渔翁教了三毛许多知识,如:撒网、划船……可是因为渔翁被枪打死了。还有一次,三毛救一位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决定收留他,小男孩的妈妈招待三毛吃饭,三毛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把饭都吃光了!男孩的爸爸妈妈还让三毛进了学校,可是一场无情的大火毁了三毛的家,三毛号啕大哭,小男孩和妈妈抱头大哭,男孩爸爸临走时还给了三毛一点钱,希望三毛可以养活自己,就这样小男孩和爸爸妈妈离开了三毛。
我的`最深感觉是三毛没有家而我有完美的家,三毛会帮助流浪汉,而我不会,在小男孩偷饼吃的时候他能挺身而出让自己受苦。有一次,三毛当了小偷但因空手回来被爷叔打了一顿,三毛就把衣服扔向爷叔,他不想当小偷了。我觉得他这种品质很好,当小偷是偷人家东西的,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句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就可以成功。
我希望三毛以后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范文篇2假期中,我读了张乐平爷爷的《三毛流浪记》。这是一本漫画故事书。一看到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三毛,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该书主要描写了中国旧社会一个无爹无娘无名字的流浪儿三毛,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着一件又破又小的香港衫,四处流浪的故事。三毛是一个孤儿,经受了重重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自信、乐观的生生活态度,并且还有着一颗善良、单纯、同情的心。
骨瘦如柴的三毛,无论走到哪儿,路人都会向他投去怜悯的目光。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三毛被冻得瑟瑟发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三毛汗如雨下,却找不到一个乘凉的地方;暴风雨时,别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而三毛只能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雨。他从没自暴自弃,他心里充满理想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努力去赚钱打工养活自己,他去帮车夫推车赚钱,推车还差点丢了性命,头被撞了个大包,好不容易推到桥上,车上无情的阔太太扔了一百元纸币给三毛,这张纸币在当时连半根油条都买不到。三毛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别的工作。为了生存,他跪在路边乞讨,总算要到了一点钱,这时,旁边又来了一个乞丐,他说要不到钱就投黄浦江自杀了。善良的三毛把自己辛苦要到的钱全部给了他,转眼那人换上长衫、礼帽,原来是个假乞丐,三毛上当了,这种情况己经发生好几次,他辛苦赚来的钱,都给骗走了,可他依然“知错不改”,还是老样子。
故事中的三毛可爱、机灵、意志坚强又乐于助人。他恨坏人经常同那些欺压人民的坏蛋作斗争。他同情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做过保姆,擦过皮鞋,吃过很多苦,但不管怎样,他都很乐观。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穿得暖,都有书读。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向三毛学习,乐于助人,乐观向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向困难低头。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范文篇3这个周末我读完了《三毛流浪记全集》,读完后我觉得三毛很可怜,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个流浪儿童,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和小鸟都有它们的母亲照顾,而自己却孤苦伶仃,他的心里非常难受。三毛也想过美好的幸福生活,好不容易有一个老渔夫救了他,于是三毛和老渔夫相依为命,可是好景不长,三毛失去了比亲人还亲的老渔夫爷爷。
三毛满心欢喜的来到上海,他想着到了上海马上就有饭吃了,可是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哪里有饭吃?三毛为了要饭吃,竟然把有钱人拴狗的绳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让有钱人给他一个包子吃。
三毛心底很善良,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摘花,不幸掉入水中,三毛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把小男孩救了上来,小男孩的爸爸为了感激三毛,就把三毛收留下了,这时三毛又一次有了家的感觉,又有饭吃了,有床睡了,三毛每天送小男孩上学,帮阿姨干活,三毛还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小男孩的爸爸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上学,三毛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小男孩的家里着火了,小男孩的爸爸没法收留三毛了,三毛又一次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了。
三毛从阳台上看着对面的一个母亲在唱着歌哄着自己亲爱的孩子睡觉,他看的很伤心,哭着哭着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在梦中,三毛梦见自己的妈妈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三毛,三毛撩起衣服让妈妈看他的伤痕,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抱头痛哭,突然三毛被疼醒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
看到三毛儿童时期坎坷的经历,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美好,每天有父母的疼爱,姥姥姥爷的关心,每天吃着香喷喷的饭菜,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牛奶和鸡蛋,送我们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车接车送我们上学,不让我们受到风吹雨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爸爸为我操心,要给弟弟做好榜样。在学校时上课认真听讲,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要尊敬老师、和同学团结友爱,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学生。



要快.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