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真的只是为了让他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吗?

孩子 0 36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真的只是为了让他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吗?,第1张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真的只是为了让他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吗?
导读: 1、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真的只是为了让他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吗?2、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3、小孩子上学送什么礼物好呢??4、送孩子上学路上能做什么、有哪些好处?5、朋友的孩子上小学,送什么礼物比较好?6、送孩子上学,家长要注
  • 1、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真的只是为了让他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吗?
  • 2、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
  • 3、小孩子上学送什么礼物好呢??
  • 4、送孩子上学路上能做什么、有哪些好处?
  • 5、朋友的孩子上小学,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 6、送孩子上学,家长要注意什么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一般都是为了让孩子考个好大学,将来谋个好工作。但是,教育者不能只单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让孩子沦为学习书本知识的机器。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完善最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不仅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还要在和同辈群体的相处中学会待人接物,学会爱国爱党爱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在幼儿园上学哪些是要学会的?宝贝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不免兴奋又忐忑:上幼儿园的宝贝,会有怎样的成长呢?他能从幼儿园学到什么呢?

有的爸爸妈妈希望幼儿园能多教些东西,最好是双语教学,琴棋书画幼小衔接课程一样不落;有的则希望幼儿园以“玩”为主,让宝贝享受单纯、快乐的上学前时光,在玩中成长。

到幼儿园学“生活”

真心爸妈偏向后者。我们不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多好的英语、多少才艺,能认多少字,学会做什么难度数学题,我们更看重的是,孩子能在一个愉悦、有爱的环境中,完成他们初步的“社会化”过程,学到对他们未来成长更加重要的那些东西——与人相处的能力、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合作精神、韧性(宽容、忍耐、妥协、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面对生活的开放性和了解生活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才会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独立面对生活,既乐于有益社会和他人,也能在纷繁社会生活中保有“自我”、让自己生活得幸福、快乐的成人。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第一个关键阶段。

他在幼儿园学到多少知识、才艺并不重要,那些知识他未来都能学到,那些才艺,他到成年后还有无比多机会可以开始学习。但在幼儿园年龄段应具备的社会化意识和能力,当时没有学到,过后很难弥补,并且那些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会在未来的小学、中学阶段,成为孩子成长中诸多问题和困扰的源头。

从这个意义上讲,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让他去学知识和才艺,而是让他去学习“生活”的。

幼儿园带给孩子的生活能力

1、与人相处

上幼儿园前,孩子接触到的“他人”非常少的,而且这些他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阿姨,几乎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在院子里一块儿玩的小伙伴,也只是在各自照顾者的悉心呵护之下,做极其有限的互动。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会很容易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认为万事万物都应该为我转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很难发展起来。

进入幼儿园,孩子会接触到更多“他人”——老师、保育员、同班小朋友、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孩子需要接受这些以往没有接触过的人,和他们发生各种各样的互动,建立符合幼儿园规则的关系。

这些,对于孩子,是全新的课题。孩子需要在这个过程中:

重新定位自己——哦,原来我不是世界的中心;

学会定位他人——她是老师,我需要遵从,她是小朋友,我们不能互相争抢;

学会理解他人的表达和正确表达自己——老师这么要求我,我应该努力做到,我有什么要求,要和老师好好说,不能像对爸爸妈妈那样哭闹。

在幼儿园,孩子慢慢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学会与生活中这些新角色的“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出最初的与人相处的能力。

2、适应集体生活规则

在自己家里,生活细节上,大人配合孩子的时候居多,每个孩子也会建立起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在幼儿园,面对那么多孩子,老师完全没有办法做到适应每个孩子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幼儿园需要依赖集体生活的规则才能正常运转:

什么时候吃饭;

如何吃饭;

上厕所怎么排队;

什么时间要洗手、什么时间喝水、什么时间午睡;

上课时小朋友们该怎么做;

园外活动时小朋友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孩子们在适应这些规则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统一、轮流、秩序、等待、遵从等意识,这些意识,会深深扎根在他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他未来的行为规范的一部分。

学会适应这些规则,就是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不能适应这些规则,他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会过得相当困难;如果连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都不能适应,上小学后也很难适应学校的规则——他很可能成为让所有老师烦恼的“问题”学生,既令别人困扰,自己也享受不到高质量的学校生活。

3、合作

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需要互相合作——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在游戏中承担不同角色,在这些合作活动中,孩子们会培养出初步的合作精神:

懂得一些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来做;

懂得大家一起做事,有时需要步调一致,有时需要分工合作;

懂得在大家一起做事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懂得给他人支持也接受他人的支持;

懂得配合别人也接受别人的配合;

懂得自己有时候是主角,有时候需要做配角。

孩子在幼儿园建立起的合作精神,对于他未来上小学、中学、大学、进入社会都非常重要。

4、韧性——宽容、忍耐、妥协、坚持

我们不会对孩子做什么“挫折教育”,但是很关注孩子从幼儿园阶段起,就培养出一定的“韧性”,或者叫“弹性”:

宽容:明白他人和我不同,我不能期待所有人的行动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学会不吹毛求疵,不睚眦必报。

忍耐:明白幼儿园不是自己家,不能什么都由着我自己,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收到一定的约束是必要的,而不是不可忍受的。

妥协:明白自己不是幼儿园唯一的宝贝,和小朋友相处,不能处处抢先、时时要尖,要做必要的妥协、让步。

坚持:一些活动自己可能感到困难,但不能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需要坚强、坚持,慢慢适应自己以往不擅长、不胜任的活动。

说这些,可能会让一些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感到沮丧——我孩子在家里是宝贝,上到幼儿园又要宽容、又要忍耐、又要妥协、又要坚持,岂不是去受委屈去了吗?

但请理性地想想,成人生活在社会中,是否也需要这些韧性,去应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孩子容忍度低、脆弱、该让步时不懂让步,该坚持时不能坚持,他未来要面对多少困境?

5、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在幼儿园,还需要做不少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擦完手挂好自己的毛巾,喝完水放好自己的水杯,吃饭时把自己喂饱,午睡时给自己换上睡觉的衣服,睡醒时再把衣服换好,活动时摆好自己的小椅子,有时还需要帮老师从玩具柜中取出玩具和收好玩具,去上幼儿园时把小书包放到自己的小格子,放学时再背好自己的小书包。

别小看这些小小的日常活动,它们都是很重要的“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训练,孩子能自己把这些小事情做好,上学后就很容易学会照顾好自己的书包、自己记好作业并完成作业。上幼儿园时在这些小事情上有困难的孩子,上学后会有更多困难。

6、了解生活

幼儿园生活本身,就与家庭生活不同,孩子适应并享受幼儿园生活,就是一种开放的、学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时如何生活的姿态和能力。

而且,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会培养孩子的开放性,也让孩子更多了解生活。比如真心爸妈觉得两个孩子在幼儿园收获最大的几项活动:

每周的园外活动:幼儿园会带孩子们去博物馆、科技馆、公园、郊区养殖园等各种各样的地方,孩子们会看到无比多有趣的事物,还培养出后来这么多年爱去博物馆、科技馆的习惯。

每学期的采购活动: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带孩子们去附近的超市,告诉孩子每人可以买几块钱的零食,然后让孩子自己挑选。这让孩子既学会自己买东西,也建立起金钱、预算的观念。

各种节日的手工制作活动:母亲节父亲节给妈妈爸爸做小礼物、端午节包糉子、中秋节打月饼、元宵节包汤圆。这些活动的意义,都远远不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那么简单。

爸爸妈妈能帮到什么?

对于一个身心发展正常、爸爸妈妈能给与正确引导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出这些能力并不困难。

爸爸妈妈能给予孩子的引导包括:鼓励孩子配合老师的要求;鼓励孩子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当孩子有不喜欢上幼儿园的表现时,仔细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每天和孩子就上幼儿园斗智斗勇斗狠;当孩子表示被小朋友欺负时,了解真实情况,认真分析是不是孩子和人相处能力的问题;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吃饭、穿衣等生活上的困难时,在家里帮助孩子做些提升生活能力的训练……

但也有爸爸妈妈,并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就认为是别的小朋友欺负自家孩子;老师给孩子一些建议,就认为是老师不喜欢自家孩子;每天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而不关心孩子“体验”到了什么;只关心孩子的英语、才艺、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而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好好生活等等等等。

祝上学的孩子祝福语四个字如下:

1、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学业有成、学无止境、独占鳌头、更进一步、摘得桂冠、才高八斗、旗开得胜、喜气盈门、八面威风、光耀门帽、学海无涯、道山学海、首屈一指、一举夺魁、学有所成、聪明令俐、喜气盈门。

2、金榜题名、直取苍龙、艳冠群芳、乘风破浪、八方来运、朝气如虹、首屈一指、前程似锦、学无止境、通才硕学、扶摇直上、百尺竿头、马到成功、鹏程万里、梦想成真、佑德荫福、一鼓作气、金榜题名、拨云见日。

3、学业有成、学富五车、学有所成、不负众望、一往无前、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前程锦绣、才高八斗、鹤立鸡群、庄敬自强、更进一步、冠压群芳、道山学海、璞玉初成、百尺竿头、直取苍龙。

4、艳冠群芳、光耀门帽、名列榜首、学富五车、一枝独秀、前程锦绣、名列前茅、平步青云、独占鳌头、拨云见日、鱼跃龙门、天之骄子、早日成才、出类拔萃、百事称心、三元及第、佑德荫福、开开心心、出类拔萃。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朋友的孩子上小学,可以选择送下面几种礼物,都是非常不错的。

1、儿童玩具

玩具也是小孩子比较喜欢的礼物之一,天真活泼的他们都有贪玩的本性,男孩子可以送一些电动玩具,女孩子嘛,送一些娃娃之类的礼物比较合适,还可以选择一些益智类的玩具,让小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

2、儿童手表

这个手表是送给孩子比较不错的礼物之一,漂亮的手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比较喜欢,也能为孩子的活力注入新鲜的血液,现在比较流行智能的儿童手表,还带GPS定位功能,对儿童的安全也是一种保障。

3、铅笔套盒

孩子正式上小学的阶段,每天需要大量的写字,所以送给孩子一个铅笔套盒,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铅笔供孩子来书写使用,特别的实用,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4、书包

孩子上小学书包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给孩子买一款特别新颖的儿童书包,背着去上学,特别的有面子,而且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