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按照我个人的想法,家长最好不要陪同孩子一起去。虽然我知道这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甚至说跨省。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家长陪孩子去。我当时是在郑州上的大学,路程还是比较远的,坐车需要一天。但是我是自己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前往了学校。虽然路上吃了很多苦,
按照我个人的想法,家长最好不要陪同孩子一起去。虽然我知道这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甚至说跨省。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家长陪孩子去。我当时是在郑州上的大学,路程还是比较远的,坐车需要一天。但是我是自己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前往了学校。虽然路上吃了很多苦,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毕竟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本来计划的是火车上刷剧吃东西,结果全程都在看着行李,再加上网络的问题,这个计划可以说是破产了。
孩子终究还是要离开家长,独立的去闯荡这个世界。而离开家的过程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一簇而就的。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就可以独立的支撑其自己的衣食住行了。虽然再不经意间,但是确实会让人略有伤感。不过事情总是需要慢慢去习惯的,习惯了也就好了。在大学报到的时候,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人。有和我一样,背起行囊,独自“流浪”的。还有全家出动,多管齐下的。
我们寝室有5个人,其中我年龄最大,块头也最大,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寝室的大哥。而老四则属于那种标准的温室里的花朵。在报道的那天,我和老三都是背着包自己来报道的。老二是他老爹跟着,老五是老妈和老爹跟着。我们安排好自己的床铺之后,老四才姗姗来迟。我看了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员出动。后来问了老四才知道,姥姥腿脚不好在车里守着。姥爷则出去给他买生活用品去了。虽然说起这事也不是很好意思,但是他还是苦笑着应对。
老四的人确实不错,非常大方。每次洗头膏和洗面奶都是买大瓶的。鉴于男生寝室的优良传统,洗头膏理所当然的被我们征用,成为了寝室专用的洗头膏。而老四始终没说什么,只是我感觉过意不去,然后开始和老四轮流着买,最后老二老三也加入了进来。老五则选择购买寝室专用的洗衣液。但是尴尬的是,老四不会套被罩。而且是那种怎么教都学不会的那种,如果感觉没有画面,可以脑补一下学高数的情形,就是那种怎么都学不会的那种。更别提军训的时候叠方块被了。每次都是他的被教官掀翻。
后来大家都参加工作了,老二和老四进入了一个单位不同的部门。不过工位是挨着的,所以他俩也理所当然的合租。酒桌上老二和我们笑着讲,老四不会刷鞋,只好把鞋子放进洗衣机里。闹出来的动静甚至惊动了楼下的物业,人家以为他俩在家里私自砸墙呢。
如果说我是路边随便生长的野花,那么老四绝对是那种温室里面精心培育的花朵。论学习,寝室里没有一个比他更强。在高数上的思路之敏捷,不亚于开启大招的剑圣面对一个0-8的ADC。但是在生活方面,他就是那个0-8的ADC。
可以进大学参观。大部分大学都采用的是半开放式管理,允许他人进入学校进行参观,但不是所有学校一些警察类或者军事类学校是不对外进行开放,而且进入大学院校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登记。
参观大学的好处:
1、参观大学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好的视觉上、心理上的冲击,能够让学生对上一个好的大学充满动力。可能有的学生一开始没有信心上很好的大学,但是看到更优秀的学校的校园后就会决定努力、发愤图强上好的学校。
2、每年都有学生在去访校前很喜欢某一所学校,但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个学校并不是最合适的。能够去到自己亲自参观过的学校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理上对于匹配度的满足。所以很多时候光看资料感觉很喜欢某一学校,但实际可能不是这个样子。
3、去大学参观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去了本地或者外地的大学参观,从而明确了自己当下的目标。
如果学校比较远,而且又没有和自己一样被录取同一所学校的同学的话,建议还是家长送比较好的,尤其是孩子独自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的话,可能连语言说话的方式都会和别人有所差异,会容易感动害怕和恐慌。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家长应该送的。
当然,如果是和同学一起去学校的话,这样是最好的,家长可以不用送的,毕竟,孩子们有自己的小团体,可以相互照顾,不至于孤立无援,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安全等等。
如果学校比较近的话,那送不送也都是可以的。并且孩子可以很快的在新的学校打开自己的生活圈,不用太过担心。
我是不建议送的。孩子到了地方有校车接的,而且走之前都跟学校联系好的。做父母的不放手,孩子永远成长不了……
我家妞妞四年前考到上海,临走前,想让我去送,一方面我确实不好请假,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想锻炼一下她。于是我对她说:“妈妈不送你,把省下来的路费钱给你你到了上海多给自己置点东西。”她同意了……
快开学了,我给她买好了飞机票,送她到机场。她一路上没说话,我知道她是害怕,没一个人出过远门,这次自己跑这么远,心里肯定纠结 ……但她一路上没哭,进了安检门,我望着送她,我不希望她回头,她一回头,我也会哭的……结果在进去的一瞬间,她慢慢地回过头,叫了声“妈妈”,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安慰她,去吧,下了飞机有人接呢……她才拉着皮箱进了候机室……
五个小时以后,她给我打电话说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也见到了接机的老师让我放心。
到了晚上,她又给我打电话说了她在学校一天的情况。她自己去交的学费,然后领了宿舍钥匙 ,又和同学一起去学校住宿管理处买了统一的被褥,还和同学一起出去买了一些日用品……她的声音里带着掩藏不了的兴奋……
最后她告诉我说:“妈妈,你不知道,我们宿舍八个人,睡得上下铺。除了我没妈妈送,其余七个都是妈妈送来的!她们的妈妈给帮着交学费,给洗衣服,给打饭,甚至铺床都是妈妈在铺,就只有我一个人,什么都是自己,其他的阿姨都夸我能干呢……”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泛起丝丝愧疚,但我依然告诉她:“你看,妈妈没送你,你很有成就感吧……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妈妈在帮着干,只有我家的琪琪最能干,自己什么都会干!”……
孩子的路终究得她自己走,我们替不了一点点,不如早点放手,让他们去适应 社会 ,适应环境。
我们干得越多,孩子会得就会越少。有一天需要他自己去面对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尽心尽责”,孩子会不会怨恨我们呢?
其实,现在孩子上大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时间宽裕,80%的家长都会选择送。
一来,孩子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第一次出远门,家长心里有太多牵挂,太多不舍。再信赖孩子,也想亲自把孩子送到学校,心里才踏实。特别是女孩子,家长更不放心,能送是一定要送的。我同事家孩子去青海大学上学,父母虽然很忙,硬是挤出时间,陪孩子去报道,安排好后,才放心赶回来。否则,孩子独自去学,家长在家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阖家出去 旅游 也是常态。借送孩子上大学之际,来一场全家出游,不仅和孩子共享欢乐,而且能感受到大学的氛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孩子到异地上学,才有了去当地 旅游 的机会。
再者孩子去上学,要带很多行李,有的下了 汽车 ,还要坐火车,甚至赶飞机,一路辗转,如果父母有时间送一程,可以帮孩子一把。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相对而言的。现在,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如果孩子自立能力很强,家长超放心,完全可以不送。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旅途注意的事项,及时和家长联系。如果有同学结伴而行,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家富有,包专机护送都是应该的。因为我没有那笔钱,孩子就是自己坐火车去上学的。
孩子上大学,家长要不要送?首先家庭形成共识是否要送只上大学。每一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觉得要送那就送,觉得不要送那就不送,以家庭成员形成共识为主。很多的家庭为了孩子读书上大学其实是没有机会,一家人外出 旅游 的,然后就有孩子读大学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一个机会,一家人来一个亲子共游,然后再送孩子去上学,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其次,以训练孩子为目的不送。孩子第1次出远门,这是一个训练他很好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去上大学的路线,怎么购车?怎么行走,甚至可以结伴而行,这里的结伴而行的伙伴就是和孩子一起上大学的同学,朋友都是可以的。这就很好的训练了孩子独立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甚至独自外出的能力。
我觉得送吧,不管是本省、跨省还是家门口,送孩子去读大学是一种情怀呀。
当孩子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生阶段,就好比高考的时候,父母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在门口期盼的等待,陪伴你人生其中一个重要时刻,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随着孩子的成长,到步入 社会 ,越来越独立自主,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左右,参与他人生大小事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何其珍贵!
一转眼高考就过去两个多月,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个高校人,每年秋季学期开学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熙熙攘攘的新面孔,带着好奇也带着期盼。
不过,现在的新生与十年前的早已大不一样了,很多人中学期间都有游学经历,周围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也多得是,他们对大学已经不那么陌生也不那么羞涩。我见过不少新生,来学校没两天,校门外的网吧已经门清了,或者已经换上运动装备找球场打球了。从整体来看,现在很大一部分新生已经不需要父母来送,给他们打好包,办好卡,打上钱,他们估计连一丝不舍都不会表现出来,就像脱笼的鸟,所以,如果家长走不开无法亲自去送,那也没有关系,让孩子独自去上学,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洗礼。
从如果家长有条件去送,我个人还是非常建议去送的。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一种仪式感,让孩子从心理上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来了之后最好能和辅导员当面交流一下,建立一些联系(不一定要请吃饭,报到时都很忙,就算请也不会去),加个微信就行,没事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就可以了。
如果还有条件,提前几天出发,和孩子一路玩过去。呃,主要是这样的机会以后估计越来越少了,一旦上了大学,孩子真的就飞走了。
送与不送,按实际情况考虑吧!我从小到大就一直住校,父母不是很关心我的学业问题,所以无论去哪里都是我一个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同时家庭环境也不好,父母也不想花费钱去和我一同去学校,等经济条件允许了我一定会带他们参观我的大学校园。而且我也不愿意让我的父母为此奔波,他们已经很辛苦了为我做的够多了,我不想让他们在劳累了。一般孩子上大学送孩子到学校的原因无非就两种。
第一种就是孩子的自立能力比较差,有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经历过住校,突然一下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这样的孩子很难一时习惯。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也不是很想家就是突然换了个地方生活一时半会很难适应,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的。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送孩子去学校,陪孩子逛逛校园,熟悉了环境、舍友同时再鼓励孩子自立,孩子肯定会坚持下去的,慢慢的也就自立了。父母完全可以放心孩子,孩子总要一个去经历大风大浪,我们必须要让他学会独自去面对问题,不遭遇狂风的鸟儿是不会成长的。
第二种就是孩子考上大学了,全家人读很高兴,陪孩子一起去大学里边看看,了解一下孩子大学的生活。如果条件允许,我介意家长们还是陪孩子一起去大学吧,孩子并不是在乎你们的钱,真正在乎的是你们的陪伴,你们的一声鼓励以及肯定。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和他一起去大学的,我会和孩子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我还要告诉孩子大学应该如何度过。你们呢?
我女儿要离开我去读大学了 请问送还是不送好呢?我心里难过不送的话肯定肯定会更难过的可能会有好长时间的不安 我为什么会犹豫送或不送呢?太远 那 太远 应该更要送 是不是?求建议 求回答……
对于父母送孩子去外地上大学,是否在报到当天回来还是第二天回来,取决于具体情况。
如果学校距离家庭所在地不远,那么可以在报到当天返回。但如果学校距离较远,考虑到旅行所需的行程时间和可能的疲劳,建议在报到后的第二天回来。
此外,应考虑孩子的自立能力。如果孩子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那么父母可以考虑在报到当天返回。反之,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可能需要父母的帮助,那么父母可能需要多待一天,直到孩子完全适应新环境。
总的来说,这个决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校距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父母的安排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