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当别人还在讨论是两周多能不能去上幼儿园,家长为什么把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家嘟嘟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送到早托班了。在送早托班两周后,嘟嘟就已基本适应了,从刚去时的经常抱着,吃饭靠喂,送的时候大哭,到每次笑着跟我说再见,完全自己吃饭
当别人还在讨论是两周多能不能去上幼儿园,家长为什么把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家嘟嘟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送到早托班了。
在送早托班两周后,嘟嘟就已基本适应了,从刚去时的经常抱着,吃饭靠喂,送的时候大哭,到每次笑着跟我说再见,完全自己吃饭,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嘟嘟已经喜欢上托班了。
据我的观察,那个早托班增加的孩子有不少,送孩子到早托班的,主要是有这几类。
一是像我这种,自己要上班,老人身体不好带不了,而保姆带又不放心。
二是双方老人不在身边,全职妈妈自己带孩子,老大还小,妈妈又生了二胎,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
三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没有退休,或者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帮忙带孩子。
以上这几种情况,在人群中应该不在少数。
有一次我接嘟嘟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妈妈在和早托班的负责人聊天,她说现在早托班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早托班却很少,很多家庭想把孩子送到托班,但是却找不到这样的机构。
有些人可能会说,孩子那么小,就送到早托班,父母狠心。
其实早托班在我国过去非常普遍,叫做托儿所,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很多的单位都设置托儿所,有专门的人来照顾这些孩子。
其实一岁之后,会走路的孩子就可以送到托班了。
1、孩子会走路了,不用经常抱着。
2、能听懂父母和老师的指令,懂得配合老师。
比如老师让吃饭,都乖乖的坐在桌子旁边等待。
3、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已经开始对同伴感兴趣。
比如我家嘟嘟,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看到别的小朋友就很高兴,在托班比在家里活动多,有人陪玩,所以每次一说去找老师和小朋友,都会非常高兴。
4、手的精细化动作发育,能够学会自己吃饭。
嘟嘟上早托班后学会了自己吃饭,原来虽然也能自己吃,但没有完全独立吃过,在家里总会有人忍不住去喂,在托班看到别的孩子自己吃,慢慢也就学会了自己吃。
如果宝妈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做饭,还要做家务,会非常辛苦,带着孩子不方便做营养丰富的辅食。早托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做饭有厨师,按照孩子的特点来设计菜谱食谱,营养上也能够保证。
所以让孩子上早托班,虽然感觉无奈,但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更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上早托班吗?
以下是一些不支持孩子做家务的常见理由:
1 家务活可能过于困难或太危险:一些家长可能不希望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具备完成家务活动的技能或能力,并且可能受伤。
2 觉得自己做更好: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如果孩子去做家务,他们不会做得像自己那样好,因此不希望孩子加入家务。
3 孩子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一些家长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更关注学业,而不是家务活动。
4 省略孩子,维护家庭地位:一些家长认为家务活是他们的工作,不应该把这个责任转嫁给孩子,因为孩子是“家庭成员”,家务应该是他们无需参与的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从小不参与家务,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家务技能和责任感,影响他们的成长。需要寻找一些合适的方式去培养孩子的家务意识并让他们参与。
1 请亲友帮忙:如果有亲戚或朋友在附近,可以请求他们帮忙照顾孩子。这样既能解决孩子的看护问题,也能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2 寻求专业托育机构:可以考虑将孩子送到附近的托育机构或日托中心,让专业的老师照顾孩子。这样可以确保孩子得到良好的照顾,同时家长也能安心工作。
3 请家政服务:可以考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让他们在家中照顾孩子。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能减轻家长的压力。
4 轮流照顾:如果有多个孩子,可以考虑轮流照顾。例如,在工作日将孩子带到其中一位家长的工作单位,然后在休息日将孩子带到另一位家长的工作单位。
5 安排孩子参加兴趣班或课外活动: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课外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习新技能,也能减轻家长的照顾压力。
6 考虑兼职或灵活工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考虑找一份兼职或灵活工作,这样既能照顾孩子,也能维持一定的收入。
7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为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时间表,确保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和娱乐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减轻家长的照顾负担。
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孩子在照顾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关心和关爱。
老婆把小孩送到同事家里玩
自己没有在看护孩子的范围内
如果老婆有事需要做
这种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建议
把孩子交给别人看护
同时别人有了责任也是在给别人找麻烦
如果真的有急事去做应该把孩子送到父母家
这样更合适一些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