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肩膀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近日,安徽一父亲背着还不满一岁的女婴一天跑12小时的外卖,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为什么这位父亲会带着女婴跑外卖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视频中的主人公是一位31岁的父亲,他的妻子也患有精神疾病,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肩膀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近日,安徽一父亲背着还不满一岁的女婴一天跑12小时的外卖,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为什么这位父亲会带着女婴跑外卖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视频中的主人公是一位31岁的父亲,他的妻子也患有精神疾病,不能照看孩子,父母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照看孩子,为了生活,他只能自己每天带着孩子去跑外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基本上跑12个小时的外卖。
天底下没有任何父母是不心疼孩子的,那为什么这个视频当中的父亲,宁愿自己带孩子也不愿意把他交给他的母亲呢,原来是孩子的母亲具有精神分裂症,如果把孩子交给她的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孩子母亲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能照顾好孩子呢,所以,没有办法,为了生活,也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他只好每天带孩子跑外卖。
这位父亲无疑是伟大的,宝宝也是非常可怜的,可是为了生活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据这位父亲说,宝宝是非常懂事的,基本上他跑起外卖就已经睡着了,每天他都会把孩子需要的奶粉,尿不湿,水壶,还有其他东西都一一准备好,也会在跑外卖的途中看看自己的宝贝孩子,看他饿不饿,冷不冷,需不需要喝热水等等,虽然他已经在尽自己的力量去让自己的孩子过更好的生活,但是还是有很多网友指责这位父亲,说他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让这么小的宝宝跟着他受苦,万一生病感冒了到时候受罪的还是孩子。其实广大网友也是好意,但是每个为生活奋斗的人都应当得到尊重,有一个这么爱孩子的父亲,相信他们的以后会越来越好。
赵斌已经在外“流浪”18天。3月26日早晨9点,他出门跑外卖;晚上10点回家,发现小区已经封了。赵斌去附近超市要了两个纸板,在一个地下停车场睡了五晚,白天把睡觉的家什藏起来,骑车去跑单。到了4月1日,一个好心的车店老板让赵斌借住在自己店里的阁楼上,他总算不用白天藏铺盖了。4月6日,上海官方在发布会中提到,疫情封控中仍有11万名外卖骑手在外。他们承担着全市2500万居民的配送需求,而在小区大面积封闭的情况下,在外就意味着无法回家。4月12日,“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发布消息,对外卖员是不是没有地方可住做了报道。
外卖员流浪发求助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他很平凡,什么都给不了我,但又什么都给了我”杭州骑士候鸟夏令营,孩子的告白看哭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朱慧婷 郭民日 汪娟
“他虽然没有让我住上别墅,但也没有让我流浪街头,他虽然没有让我穿得起几千块的名牌,但也没让我冻着,他虽然没有让我成为富二代,但也没少给我零花钱,他很平凡,什么都给不了我,但又什么都给了我。爸爸,您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您教会了我努力很重要,也是您告诉了我如何长大。我向神明许愿,我的爸爸要健康快乐,爸爸记得少抽烟少喝酒多运动,你的健康是全家人的幸福。”
河南人王海亮今年36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他在杭州做闪送两年多了。
开头这段文字,是女儿发给他的父亲节短信,“说真的,看流泪了,今年过年没回家,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女儿了。”
今年暑假,儿子和女儿从老家来杭州,一家人终于团聚。今天(7月18日)一早,全家人都换上簇新的白T恤,一起来参加一个特别的夏令营。
“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成绩很优秀,会做简单的面条,儿子上初中了,什么饭都会做,平时兄妹俩在老家就互相照顾,我没怎么操过心。”王海亮说。
小姑娘名叫王俊齐,抱着新书包,两只眼眸亮晶晶的。
她说那些告白开头部分是网上看来的,觉得就是她爸爸的模样,后面是自己写的:“我爸爸是快递员,每日挣钱养家,我觉得他很伟大。爸爸送外卖,我有时候自己点外卖,觉得有一点愧疚。”
小姑娘很懂事,喜欢写作文,特别希望能在夏令营里学唱歌。
今天(7月18日)开班的夏令营,是为王海亮这样的父女们定制的。
杭州西湖区骑士(小哥)小候鸟首期暑期公益夏令营,是专门面向小哥子女的夏令营——从今天开始,近4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小朋友,将一起完成两周的学习。本次夏令营由浙江开放大学、西湖区委组织部、西湖区总工会、西溪街道共同主办,由“小哥学院”和西溪街道总工会承办。
“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好不容易暑假把孩子接过来,但平时又很忙。小哥学院的暑期夏令营课程多,全部免费,让孩子能在我们身边过个丰富的假期,真的很感谢。”王海亮说。
对在外辛苦打拼的人来说,孩子就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6月中旬,西湖区对“小哥学院”学员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到不少小哥流露出对暑假的期待,那就是马上就能与放暑假的孩子相见。可是,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如何利用假期增进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小哥们既期待又发愁的事。
为解决小哥“暑假甜蜜的烦恼”,西湖区总工会、西溪街道总工会联合浙江开放大学,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面向小哥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
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思维模式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夏令营分设了两个班级,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舒适的课堂环境,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还配备班主任1名,助教2名,志愿者2名。除了夯实基础的暑假作业辅导之外,还有小小歌唱家、小小科学家、西点烘焙、茶艺、人工智能体验等有趣的课程。
“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学到学习,学到生活。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还特别开设了红色小课堂,让小候鸟们从小树立知党史、明党意、跟党走的思想,更好传承红色记忆。”西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震宇表示。
来自安徽的“小候鸟”小宇,今天上完第一次红色小课堂,“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
小宇的爸爸是叮咚买菜的外卖员,每天风雨无阻奔波在杭城大街小巷之间,无论多晚到家,都要抽时间在手机上学习小哥学院的线上课程。言传身教的力量,让小宇感受到爸爸工作的辛苦和学习努力的重要。在小宇眼里,爸爸是他的榜样,更是他的骄傲。
“我喜欢运河文化体验课,因为我老家在河北,上下学路上都要经过京杭大运河,每次看到都会想起爸爸就在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杭州,我想好好看看运河。”盒马鲜生外卖员小任的女儿拿着夏令营的课表,满心欢喜地说。
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带孩子们感受杭州的风土人情,也让一直为杭城奔波奋斗的小哥们增强归属感,这也是爱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我为上海送外卖,已18天有家难回
| 流浪骑手仍然找不到睡觉的地方。
赵斌已经在外“流浪”18天。
3月26日早晨9点,他出门跑外卖;晚上10点回家,发现小区已经封了。
妈妈在小区门口给他换了一辆满电的电瓶车,又递给他两样东西:一个垫子,一床被子。赵斌去附近超市要了两个纸板,在一个地下停车场睡了五晚,白天把睡觉的家什藏起来,骑车去跑单。
到了4月1日,一个好心的车店老板让赵斌借住在自己店里的阁楼上,他总算不用白天藏铺盖了。
4月6日,上海官方在发布会中提到,疫情封控中仍有11万名外卖骑手在外。他们承担着全市2500万居民的配送需求,而在小区大面积封闭的情况下,在外就意味着无法回家。
4月12日,“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发布消息,对外卖员是不是没有地方可住做了报道。饿了么、蜂鸟、美团等平台负责人都称疫情封控中,平台有为骑手准备的免费住宿,此外有“众包”骑手也称申请到了免费的酒店。
但作为众包骑手,赵斌没有捕捉到申请住宿的消息,一直到12日的晚上,赵斌仍住在车店的阁楼上,出门遇到的骑手还在说“待会儿找个地方睡觉”。
赵斌也和同行聊聊天,最多的两个话题就是:单价和睡觉。有的人睡在桥洞,但是那里不遮风避雨,卫生条件也很差;有的人睡在ATM自动取款机小隔舱中,小是小点,但不怕下雨,还带锁。
刚开始的几天,赵斌明显感觉到单量变多,即便是正常接外卖平台的订单,日收入也从四五百涨到了六七百。但是4月1日更严格的防疫措施下来后,外卖单子也不好跑了。
他也脱离平台“帮买”,有时候让客户看着给点跑腿费,有时候直接报价80~100元,也有的时候干脆不收费。
一个女孩找赵斌买烟,说自己没钱了,来上海工作才一天就被封控在小区里,工作也没了。赵斌给她买了烟,还顺便带了一些肉过去,肉没要女孩付钱,跑腿费也没有收。然而女孩甚至没有说一句谢谢,还是让他心里不舒服了一阵。
给赵斌借住车店的老板,后来确诊新冠阳性,转运之前,他给赵斌打电话,拜托赵斌买点水果、抗原自测试剂盒。赵斌听他的语气并不慌张,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这个关键时刻帮助自己的大哥。
他买了东西,还自己花钱给老板买了几瓶饮料,放在小区门口,会有志愿者帮忙送上去。至今,赵斌和老板仅有的一次“一面之缘”,还只是老板给他扔钥匙那天,一个在地面一个在五楼窗口的匆匆一眼。
赵斌没有月入过万,这段日子他总共赚了一万多元钱。近一周,赵斌已经不怎么出去了,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出去跑单,不为别的,他说自己也会害怕:“都是拿命在跑。”
以下为赵斌口述实录。
A
我家里有几辆电瓶车,每次跑到快没电了,我就回家换一辆继续。
3月26日,晚上10点,我电瓶车快没电了就想回家,到了小区门口却发现拉起了绿网,还拴着铁丝,旁边坐着穿志愿者马甲的人,已经封禁了。
我是进不去了,就让我妈推一辆电瓶车和我换,她还给我递出来垫子、被子,我得找个地方睡觉。
我知道有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开在小区门外,那是我之前帮朋友租房子去过的小区。于是我先去超市要了俩纸板,又借了个充电宝,就去那个停车场睡觉。先铺纸板,再放个垫子,天气还有点冷,好在我的被子还挺暖和。
活了34年,这也是头回睡地下室。以前做过的工作很多,那时候给电力公司做外包的活儿,风吹日晒的也得爬电线杆,所以这个苦还是能吃的。我睡觉也向来比较沉,那天早晨九点出门跑单,一直折腾到快凌晨躺下,挺累的,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起来,把睡觉的家伙什藏在楼梯间的角落,骑上摩托去跑单了。
其实对小区被封这个事也有心理准备,天天在外面跑,看到不少小区已经陆续在封,我们小区算封得比较晚的了。再上路就能感觉出来,单量明显变多。
我还是照常在外卖平台接单,以前一天赚四五百,封控之后一样跑十几个小时,可以赚六七百。
除了晚上委屈点,其他感觉还行,但是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很快就不能待了。有天晚上我回去准备睡觉了,把电瓶车推到小区旁的充电桩准备充个电。这时候就看到有两个女孩子居然从停车场跑出来了,要知道这个小区早就封了,我朋友都被封在里面了的。
那两个女孩子也看到我了,我就假装专心地坐在电瓶车上等充电,她们过了十分钟提着几个袋子回来了,又从停车场进去,这下我明白了,应该是偷偷跑出来买东西的。
正巧那天白天,我还听到这个小区的业主在门口和居委的人吵架,说他们不该放人出去什么的,那这两件事凑一起,我就害怕了。
我朋友下楼找我,我俩隔着小区的栅栏聊了几句,我和他说了这个事情,我说我不能在这睡了,太危险了,这要是抓跑出来的人,一看到我,给我也干进去了怎么办。
趁没人,我去藏东西的地方掏出来我的纸板和被子什么的,当晚就跑去了附近的一家商场。
那个商场还营业,但是人已经很少了,白天都很冷清,我也很顺利地到了地下停车场,在那里又睡了几天。
在地下室睡地这几天,我倒是没在同个地方看到骑手睡觉的。但是我知道大家晚上都得找地方休息,有时候白天我们也会聊聊,有的人睡在桥洞,那地方什么垃圾都有,还有些不明物体;有的人谁在ATM自动取款机的隔间里,遮风避雨的还带锁。
3月底的那几天,总体来说还可以忍受。我白天在外面照常接平台的单,饿了就随便买点什么吃了,看到核酸检测点,我就去测一下核酸。但是到了4月1日,浦东全部封控,感觉一下就不一样了。
那天白天,外面还在开的店一下变得很少,我只在下午六点休息的时候,坐在电瓶车上吃了块面包。白天一直在下雨,没有雨衣,我的衣服都淋湿了,也没办法,就任它去。夜里十一点,之前认识的一个卖菜小哥喊我去帮他“抢货”。
不存在什么提前订好去提货,他开着一辆小轿车,我们开车到一处,等卡车来,一等一小时,车到了,就赶紧下车上去“抢”。很多卖菜的一起凑到大卡车那儿搬货,人特别多,二十个都有了。土豆、番茄、洋葱、大葱……都是成箱、成捆的,不论斤卖。一处“抢”完,我们就开车去下一处。他二十多的小伙,加上我,我俩算是“抢”的够他卖几天了。
那会儿已经不下雨了,我身上挂着湿衣服,特冷。忙到半夜三点多,我们实在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就满街找吃的。
突然我看到一家兰州牛肉面馆前面听着骑手的车,我猜可能是在接外卖单。最近有很多餐馆都会上线个十来分钟,接几单外卖就下线。
我们跑到门口,果然是有人的,但是门锁着,进不去。我就隔着门,和老板说我是骑手,我实在太饿了,能不能给我卖碗面。老板是个年轻人,胖胖的,刚开始有点犹豫,因为不允许堂食嘛,我就好说歹说,我真的太饿了。
那个老板人很好的,还是给我们做了两碗面,用一次性饭盒装着递出来,也没多收钱,一碗十三块。我们就在路边吃了。好冷,吃着那个面喝着那个汤,滋味没得说,我还发了个朋友圈呢。
赵斌发的朋友圈
B
那天也是一个转折点,我不用再睡地下室了。吃完面,买菜小哥就提议说在车里凑合一晚,后座有东西,我俩在前排趴着睡,第二天六点就醒来了,腰酸背痛的。菜店小哥跟我说,他认识一个车店老板,现在反正在封控在家里呢出不来,可以把店借给我住住。
他家窗户临街,我就去路边等,他把钥匙丢下来,这个好心的车店老板我也就见了那么一次,还是我在路上,他在五楼,远远的,根本看不清长相。
我拿了自己去店里开门,店里一楼是摆放的电瓶车,楼上是一个小阁楼,我就在那里休息,把家伙什都铺在地上。除此之外店里还有热水器可以洗澡,有电磁炉可以做饭,我告别了地下室。
最开始帮人跑腿买东西不是我自己主动的,有天我接了一个平台外卖单,下单的是位大姐,她联系我问我可不可以帮忙买包烟带过去,后来她住在别墅区,还建了个群,把我和一些业主拉了进去。
刚开始我就说跑腿费看着给就行了,有的给二三十,有的给五十,也有的给一百。这样帮忙买了几天,疫情也越来越严重了,我感觉每一单都在用生命跑。而且拿着各种需求去一个个买再送过去,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也比较累的,我没有在商品上加价,就提出说跑腿费这样不行了,之后就80~100元,你们看着给。
有一天他们那个小区十几个单子,我和另一个大哥一起跑去超市、菜场、药店挨个帮忙买,有的东西这家超市或者菜场没有,我还会去多找几家问问,争取都给买到。从早晨九点一直忙到下午两三点,跑腿费一共收了900块,最后和大哥五五分,一人赚450元。
而且这其中还有五六单买药的,我到了小区门口联系不到人,在群里没有回复,私信也没有动静,等了好久。那批药的价格得有两千多,也是我先垫付的,然后就一直联系不到人,这下差点砸到我手里。还好那个药店的老板娘人比较好,我拿回去她都帮我退掉了。
那这个收入,说实话我正常接外卖平台的单子,时间精力来说没有赚更多,甚至是更少的,但是有的顾客不这么觉得。开始有人给大姐发私信说我收费贵,还有的人直接质疑我给商品加价。
我挺生气的,在群里回复说买东西的店名都告诉你们,你们查了电话打去问好了,我有没有加价一分钱?然后我就退群了。反正有人觉得真需要什么东西,这个跑腿的费用也能接受,找我,我还是会去给买,这个事情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人有的时候挺奇怪的,我心里挺无奈的,我知道有的骑手会加价到商品里,跑腿费用收的少,其实加价很狠的,但买东西的人反而觉得挺好。那天我去一个超市买东西,就看到另一个骑手拿了两条烟,说平时是300块的,卖人700块,跑腿费倒是只有50块。
我也知道真的有赚了比较多的骑手,我有不是这行的朋友住在别的区,说那里让人给买东西收费已经到两三百了,很夸张。我想给他们送点东西过去,没通行证也过不去,没办法。
在外面遇到同行,取餐的时候聊聊天,最多的两个话题有两个,一个是最近的单价低了,另一个是在哪儿睡觉。前天我又去吃拉面,遇到个取餐的外卖小哥,矮胖矮胖的,他说头一宿就坐在电瓶车上睡的,之前还睡过桥洞。
你和我说众包也可以申请酒店,客服电话打了之后有人给我回电话了,但是说酒店已经满了。
C
工作嘛,不管是跑平台的外卖单,还是自己帮人买东西收点跑腿费,那肯定还是出来赚钱的,但是我也想做自己,不要太亏心了。
跑腿的费用收的不算高,有时候干脆就让看着给,也有不收的时候。买东西也不是说问一家没有就没有,我还是会多问问,甚至有时候我觉得哪家的明显价格太高了,也会去别家给人买。
有一次有个女孩也是在外卖平台点东西的时候,联系我说能不能带包烟,我顺便就给她带过去了。然后我和她说,之后还需要买什么的话,找我就行了,给个跑腿费就行,我帮你买。
过了几天女孩在微信上联系我买烟,我说可以的,跑腿费看着给就行,也没报价格。结果我这么一提,女孩就说她没钱了,刚来上海找到工作上班一天就封禁在家了,工作也没了。我当时还和她开玩笑,说没钱就戒烟吧。
但玩笑归玩笑,我还是去给她买了烟,顺路回去取了一点冻肉和菜,一块送过去了,结果她连句谢谢也没说。
怎么说呢,付出总归是有回报的,但人不是每一次付出都会有回报。
那个给我借住店面的老板,前几天也确诊新冠阳性了,他给我打电话,说当晚就要转运了,让我帮忙买点水果和抗原自测试剂盒。我给他买过去,还自己给他买了几瓶饮料,还是没见到面的,放在小区门口,会有志愿者给他送去。
本来我们之前没什么联系,这次之后,我们就时不时在微信上聊聊天。他确诊之后等了几天才转运,结果去了方舱第二天就转阴了,现在还没运回来。大哥不管是之前打电话给我,还是后来聊天,都没表现出紧张什么的,我就想着,也是吃过苦的人吧。
赵斌昨天拍的上海街道
最近我跑单的次数也少了,肯定有人现在很振奋地在跑单,但是我还是有点害怕的。
我爸妈也挺担心我的,每天打电话都会嘱咐我多注意,我爸还说让我干脆就不要再跑了。我今天就只出去跑了一次,是帮之前的一个顾客买点肉和菜。
另一方面,也会有心理负担,我给那么多人送东西,如果我真的确诊了,去方舱没什么的,但是他们得吓死吧。
说起来,我做外卖也就一个月。
之前我在餐饮行业,去年在上海的一个店面做店长。夏天我辞职回老家四川,把我那套2015年就买了的房子装修了一下,顺便还过了个年,可能有十年都没有那样休息过了。回到上海之后重新找工作,就一直没有找到符合我预期薪资的,突发奇想注册了众包,跑外卖,时间灵活,想停就停,随时可以关机下线。
3月底上海疫情开始变严重的时候,我没有想过会很快就好。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在北京的店面做店长,堂食一封就封了一个月,我和其他员工就在店里忙外卖,我给他们做饭,有时候我们一起弹弹吉他,唱唱歌。
这次我在上海这几周,也算是看到了很多事,那别人怎么做,我也没办法去评论,只能说是看个热闹。
这次疫情过后,可能餐饮行业的情况会更差,我应该会继续跑外卖。
(赵斌为化名)
生活从来都是不易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上,有些人怨天怨地,总是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但是有些人却自强不息,在逆境中拼搏。
宝爸抱着女儿送外卖,大雨中左手拎娃右手提外卖,画面让人很心酸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组照片火了,一位宝爸爸抱着女儿送外卖,大在雨中左手领着孩子,右手提外卖,画面让人非常心酸,据了解这位宝爸叫李邦勇,今年40岁,他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养家,在工作期间,他不慎将手圈进了机器里,造成了伤残,从此以后,他便没有办法再干重活。
3年前,妻子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离家出走,留下他们父女两独自生活,从此,他便开始了一边生活一边工作的日子,因为女儿太小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年纪也大了,没有办法帮带孩子,所以他一边送外卖一边带着女儿,平时就把女儿放在车上,天气冷,刮风下雨的时候就把女儿藏在前面车座,用挡被盖起来,在中午和晚上用餐高峰期的时候,他就一手拎着女儿,一手提着外卖,女儿很娇小也很懂事,无论在爸爸的怀里还是前座都不吵不闹,乖巧的样子反而让人感到非常心酸。
当他的事迹传开以后,很多人都表示心疼,问他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幼儿园,他说自己没有足够的钱送孩子上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尽量带着孩子,开车也不会那么快,网友评论“生活不易,请善待他们”。
从事高强度工作,带着孩子真的好吗?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忙碌,甚至对孩子来说有些危险,所以只好将年幼的孩子寄养在老家,成了留守儿童,但也有一些无可奈何的父母,被迫要带着孩子从事高强度工作。其实当爹妈的,不管怎么选择,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待在父母身边,吃点苦也没有关系。
同样是贫困的家庭,留守儿童们心灵的空缺,是很难填补的,而眼睁睁看着父母养家糊口的孩子,反而懂事得更早。
家长带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的爱
一般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比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会更加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更加有安全感,也会更加有自信,相对于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父母给孩子精神上的满足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那即使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知道还有爸爸妈妈陪伴着自己,会更加坚强更加有底气地去面对未知的困难的挫折。
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也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对孩子的启蒙培训非常重要,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等等原因从小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缺少了最基本的价值观与教养的教育,就很容易走上歪路,尤其是到了十几岁青春期时。
父母是孩子的港湾,有爸妈的孩子才像个宝,希望所有的爸妈都能事业亲情双丰收。
近期,云南省一名外卖员背着小宝宝,坚持送外卖的视频。突然走红网络,全网的网友都十分的心疼,这个懂事乖巧的宝宝。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身上肩负着养家糊口,把宝宝健康养大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人生本来就不是公平的。有的孩子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生下来就注定是前程似锦。从小比爸爸妈妈当作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辈子就被父母安排的非常好,完全不用再靠自己去拼搏、去奋斗。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的幸运。近几日,云南一位外卖员爸爸,送餐的过程中要背着自己的孩子。一年四季,这个小宝宝都要陪伴着爸爸在外面奔波,没有任何童年的快乐。网友们非常的辛酸不舍。小孩子一点不哭闹,静静的陪着爸爸。懂事的令人心痛。我相信,这位爸爸内心是非常难过的,也是万分无奈的。实在没有办法,养家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不能懈怠。
二、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我相信,宝宝长大后也会理解自己的爸爸。觉得非常的伟大,非常的不容易。云南外卖爸爸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够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见证孩子快乐的成年。也是一直简单的幸福,和莫大的安慰。宝宝长大后,也会好好孝顺爸爸,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吧。
三、相关资料。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得这个父亲身上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