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每次计划带孩子出门玩之前,我都会问几个问题:去哪里? 要开车吗? 有多远的路程? 但凡要开车去远一点的路程我就会焦虑,因为新鲜感一过了,孩子就会开始不耐烦,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哭闹来表示不满,三岁多的孩子就会像复读机一样不厌其烦的询问是
每次计划带孩子出门玩之前,我都会问几个问题:
去哪里?
要开车吗?
有多远的路程?
但凡要开车去远一点的路程我就会焦虑,因为新鲜感一过了,孩子就会开始不耐烦,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哭闹来表示不满,三岁多的孩子就会像复读机一样不厌其烦的询问是不是快到了!
“妈妈,还有多久啊,我们快到了吗?”
“没有到呢,还早!”
几秒钟之后,她又开始问“妈妈,那现在到了吗?”
“还没有,还有一会儿呢!”
不到一分钟,她又重复问“妈妈,到底还有多远啊?”并且,开始要哭的节奏!
我也有些不耐烦了“你这孩子,怎么就听不懂话呢?跟你说了还有一会儿,到了妈妈自然会告诉你!”
孩子一听我的语气有些强硬,正好找到了哭泣的理由,哇哇哇大哭起来!
噢我的天了,我该怎么办?
道理也讲了,哄也哄了,凶也凶了,每次出门坐车都这样,简直烦透了!如果可以真想立刻马上下车!
本来出去玩的好心情,一下子变成了我和孩子拉锯战,孩子越催我越没有耐心,没有耐心就会吼孩子,孩子的哭闹声必然会影响大家的心情,也会影响爸爸开车!
不行,我不能再偷懒,我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理解!理解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法 。
如何能真正去理解孩子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像孩子一样去看待问题!
1 坐在安全座椅上不能随意动有些不舒服。
2 大人们可以玩手机聊天,想事情,对小朋友而言,没手机玩,没事情思考, 妈妈也不会一直陪我聊天。
3 能适合在车上玩耍的玩具实在太少 ,以为给孩子一个玩具他就能乖乖玩到目的地?开玩笑!
4 总是告诉孩子“一会儿就到了”,一会儿到底是多久?
原来如此,我们总以大人的要求去期望孩子能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去做,如果孩子做不到,我们就感到失望、焦虑、愤怒!
如果能遥控孩子该多好啊
如何能让孩子愉快的度过长途坐车的时间呢?
首先, 提前预期(孩子哭闹的可能性很大),有心理准备的话,就算孩子真的会哭闹,我们也能接受!
就像意大利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著作中写到:只要我期望我的孩子有某种好的表现,我就会紧张焦虑,不能以孩子本来的样子去看待他们。”
当我们能欣然接受孩子坐车会哭闹的现象,就好比接受孩子出生时候的第一声哭闹那样!想必我们就不会因为孩子哭闹而对他们吼叫!
其次 ,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的适合在车里玩耍的玩具。
“适合”很重要,玩具的话除了一些购买的玩具之外,我会优先推荐一个叫“妈妈牌”的玩具!这个玩具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孩子的情绪和喜好而灵活多变。
“找中指”的游戏
估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就是左手五个指头向中间聚拢紧挨在一起,左右包住右手,让孩子去找右手的中指母!偶尔可以将中指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可以和孩子轮流玩!
“窗外有什么”的游戏
我看到窗外的一个东西,给孩子描述出几个词语,让孩子根据这些词语猜猜是什么,也可以和孩子轮流玩,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玩很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和孩子玩的各种游戏,只不过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游戏。
也许,有妈妈会说,这样也太累了吧,哪有这么好的耐心和孩子玩?是啊,当我们不愿意做某事的时候,孩子玩真的这会感觉很累!不过,我们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正如心理学家费鲁奇说的“无论我身在何处,都意味着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因此我就身在此处”。
问题已经出现的时候,越抗拒越糟糕,与其让大家都不开心,不如耐心陪孩子玩上一会儿,孩子很容易满足,耐心陪伴半小时之后,他们兴许会开启自言自语功能,自己和自己玩!
最后,给孩子解释“一会儿、半小时、一小时……”是多久!
当我们回答孩子说:还有一会儿才到的时候,就像小时候我们遇到不会做的题去问老师,老师会说“这个用公式就可以”,可是“哪个公式呢?”如果我真的明白的话也就不会去问了!
同理,我们大人自然知道“一会儿”是多久,而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因此,当孩子再一次问我还有多久到,我会这样跟她说:“我们还没到,还有一会儿呢,你想知道一会儿是多久吗?”
“你看我打开的两只手掌,左手和右手隔了很远的一段距离,右手要慢慢走,才能越来越靠近左手,当两只手掌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哦!”
我一边说一边比划,将右手一点一点靠近左手。每次她询问是否快到的时候,我就用手给她比划,并且有意识将右手更靠近左手一些,让她明白我们在前进,而且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几次之后,孩子不再反复询问我是否快到了,而是自己学着比划,很多时候,我假装不耐烦地问她我们快到了吗?她会正儿八经的给我比划,说还有一会儿,让我耐心等待!
孩子在“一会儿是多久”的比划中,理解了时间的长度, 他们会非常开心,也会觉得很好玩!
记得小时候有一首歌里这样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全家喜洋洋”,而妈妈一脸的急躁不耐烦,孩子会更加烦躁!
带孩子长途出门旅行 :
耐心陪伴比说教、吼叫重要
“妈妈牌”玩具也比其他任何玩具更有效!
Ps:小测验:
当孩子失去耐心变得烦躁的时候,请看看我们自己的样子,如果你认真去观察,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情绪的真实写照!孩子急躁不耐烦的样子——就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孕妇临盆的时候,行动缓慢需要用车送去医院。一些司机送了临产孕妇到医院后,才后知后觉禁忌的问题,担心这样做有忌讳影响到自己运势,那么开车送临产孕妇吉利吗?送快生的孕妇去医院生孩子有忌讳吗?
送快生的孕妇去医院生孩子没有忌讳或禁忌,相反这是在做好事,临产孕妇快生了,司机见义勇为,将临产孕妇送到医院里面,帮助临产孕妇规避危险,避免胎儿半路出生。孕妇生孩子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只有在医院生孩子才能提高安全性,司机能将临产孕妇及时送去医院,可能挽救孕妇及胎儿的性命。
因此,司机见到临产孕妇时,不要觉得她大着肚子坐自己车存在禁忌,或是觉得送大肚子孕妇去生孩子不好,存在禁忌而拒绝搭载她。这种封建迷信的思想或想法,有些时候可能害人一尸两命,请要及时纠正。
民间有些地方可能存在送大肚子孕妇生孩子会沾上邪气的说法,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些说法毫无事实依据,并不科学,人们不要盲目相信。为了避免遇到司机拒载的情况,临近 预产期 的孕妇自己也应该要做好去医院计划。
车几乎是一个家庭必须的设施了,当然我家还没有车,比较苦逼。没关系,等我有孩子了,我也要买车,这样多方便,去哪再也不用挤公交,抢的士了。很多家长也会选择开车接送自己的子女上学放学,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
先来说下为什么买车?
大家都知道的,城市生活很拥挤,出门越来越不方便。没有车的话,出门只有打车和挤公交车,往往高峰期的时候却总是打不到车,挤死在公交车上甚至都挤不上去。反正便宜的车子也不贵,一般家庭都负担的起,再说有了孩子,就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在外挤公交,打车了。干什么事出门都会方便点~
那为什么开车送孩子上下学呢?
①、心疼自己的孩子: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不是自己的最爱呀。反正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我还没有孩子,但是对我家的大外甥已经只宠爱至极了。就像每天孩子不用那么辛苦的挤公交,早上可以多睡会,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放学可以早点回家。
②、担心孩子的安全:现在城市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车辆也是越来的越多。我记得我小时读书的时候,都是在村上的小学读书的,根本没有什么车子来回穿梭,都是走在乡间的田野上,安全的不得了。但是现在呢?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在城市里买房子,读书也是在城市里,那么上学的路上自然就是有很多的车辆。能放心孩子在车如流水的道路上走着吗?反正我是不放心,孩子的哪有那么高的安全意识啊~
③、怕孩子被拐跑:现在拐卖儿童的现象越来越多,孩子又是天性单纯的人,伪装起来的人是好坏人根本分不清。他们有可能就在上学或是放学的途中被人给拐跑了。你说谁放心孩子独自在外上下学呢?
④、为了维护孩子的面子:现在学校的孩子家家户户都有车,父母都开车送自己的孩子上学,而自己家的孩子呢?只能挤公交,骑电瓶车送去学校。孩子们的攀比心理也很严重,别人家的孩子就会故意的排挤自己的孩子,说他没有车接车送,家里穷。真的,虽然这样的观念极其的不好,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平等的对待,我想这样的行为还是可以理解的。
同样,未来我也会买一辆车,接送我的孩子上下学,因为我爱他,想给他最好的一切。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