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NO1济正保健品十年非法集资案内幕NO2 32亿元超级骗局——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案NO3政府“误导”群众吉林亿元非法集资谁在推波助澜NO4沈太福十亿元大骗局 NO5投资兰花的谜团NO6谁成就了亿霖“神话”NO7孙大午的生存之道——“
NO1济正保健品十年非法集资案内幕
NO2 32亿元超级骗局——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案
NO3政府“误导”群众吉林亿元非法集资谁在推波助澜
NO4沈太福十亿元大骗局
NO5投资兰花的谜团
NO6谁成就了亿霖“神话”
NO7孙大午的生存之道——“非法集资”还是“合法圈钱”
NO8一夜暴富,一朝解体——女富豪圈钱内幕
NO9“蚁力神”——神话一夜坍塌
NO10山西太原:神秘失踪的“三鑫”老总被抓获
2007年11月20日,上万名“蚁力神”的养殖户无畏于摄氏零下12度的沈阳寒天,晚间聚集在保健品企业“蚁力神”的总部索讨款项。又一起非法集资的大案浮出水面。
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非法集资案件1999起,涉案总价值296亿元。2007年1月至3月,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两类案件就立案342起,涉案总价值59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012%和4823%。
这样的悲剧为何一再重演
这样的骗局为何总能成功
承诺超额回报吸纳公众投资,其实就是一种古老的金融骗局;其实质就是用后来者的投入支付高额利息,直到雪球最终崩塌。
金字塔式的蓬齐骗局,主要策略是向投资者编造故事,投资某种东西可以赚大钱,骗局制造者创造了从当前的投资收益到未来投资收益的正向反馈,让投资者相信,投资便能赚得大量收益,但是投资者付出的投资款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被投向任何真正的资产。相反,第二轮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款付给最初的投资者,将第三轮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款付给第二轮投资者,依此类推。在最初的投资者盈利之后,他们将自己的成功故事转述给其他人,导致又一轮投资者进行更多的投资,新一轮投资者的成功故事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依此类推。这一骗局注定要终结,因为投资者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
在蓬齐骗局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最初的投资者对投资是持非常怀疑态度的,因此,只进行少量的投资,直到投资者看到别人或自己获得了回报,才会对投资充满信心,完全靠暴利和赚钱效应来维持。赚了钱是很有力的证据,完全可以掩盖基本常识和理性的质疑。
历史上的郁金香事件就是蓬齐骗局的典型案例,而近年来在中国屡屡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也再次验证这种充满诱惑的古老骗局的魔力。
NO1济正保健品十年非法集资案内幕
济南市堤口路83号,初冬的清冷空气中,上百名警员在这栋五层楼房门前严阵以待。
11月7日,济正保健品连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楼被贴上了封条,一个精心包装的集资骗局在运行十多年后最终摊牌。自1996年以来,一个精心包装的集资骗局,以保健品销售和发展实业为掩护运行了十二年,高息吸纳了几十万人、几十亿元的民间资金,至今年10月,“滚雪球”的游戏终于无法维持而摊牌。龚印文由其妻范洁聪负责总财务,对非法融资资金进行伪装,有好几套班子专做假帐应付检查,把几十亿的资金进行洗钱,大批资金转移到海外,孩子被送到英国读书,再以香港宁华名义反投资,并在海外购置不动产而外逃。
济南地方政府开始面对数以万计的受骗人群,收拾那位前知名企业家留下的残局。“现在成立了规模达几百人的专案组,市长张建国为总指挥,全力侦破此案。”在公安展开行动的同时,济南地方工商部门也正全面登记投资者情况,集资总金额目前仍未查明。
济正公司的敛财手段不外是吸纳民间资本,但其包装方式颇有特色: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投资者缴纳一定金额的产品押金,替公司销售其保健产品,三个月后公司返还押金,并给予一定的销售费用,押金和销售费用额度则视产品销售情况而定。
这份看似合法的销售合同只是掩人耳目。实际上,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并无产品交割,而是将子虚乌有的产品,每份定价184元,投资者投入资金后,即可以三个月为周期,每期获得至少13。2元的收益。
当地一名高级经济师迅速算出,对济正公司的投资年收益为33。276%。这位退休女士盘算再三,将自己为期五年的定期存款断然取出,投入济正公司。
在不同的时期,济正公司一份“产品”的回报曾高达57元、42元、35元。案发前的今年7月,龚印文忽然将投资收益由原来的每份13。2元增加到16。3元。事后看来,这正是他出逃的先兆。
今年10月,龚印文离开济南,当月,济正公司停止对投资者发放本息,而此种情形在过去十年间从未发生过。公司方面给出的解释是,龚印文董事长正在北京办理直销牌照,然后到美国办理上市,10月21日回来就给大家发钱。
然而奇迹没有出现。10月23日,龚印文发回一份传真,称“目前的情况是不能继续经营了,就是再解决三个亿、五个亿也没有用”,因此要停止经营,“从2008年底开始还款”。但龚印文还款的前提条件是,“公司正常发展,上市成功、直销拿到牌照,才有还大家钱的保证”;而且“必须是在大家不闹、政府不立案的情况下”,因为政府一旦立案,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缓兵之计显然没有说服力。10月24日起,济正公司的投资者开始采取行动。此后两日,讨债者一度堵塞交通,“济正事件”正式公开化。
10月28日,济南市副市长张泽在济正公司门口开会,确认政府会出面解决问题。并要求受害者分别到各自所在的区工商局去登记。
济正案发后,济南市工商局曾发表一封致市民公开信,号召打击非法传销。然而,传销与非法集资有本质的区别:传销参与者的收益只能从其下线缴交的产品费用中获得,非法集资者则对所有投资者许以高额回报,因而波及面更广。
济正公司确实使用了传销手段以提高其集资雪球的滚动速度,但这个骗局的更大特色是通过兴办实业和社会活动,骗取各种政治资源以狐假虎威。
现年58岁的龚印文,本身就是一名前政府官员。他曾任枣庄市市中区、台儿庄区副区长,1989年-1992年起任枣庄市体委主任。
济正公司的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山东省济怀保健品有限公司,后于1997年成立山东省济怀保健品连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销售济怀保健品。
济怀保健品连锁销售公司虽然注册在济阳县,但实际业务开展始终在济南,这就是济怀保健品济南分公司的前身。2006年2月,济怀公司更名为济正公司。
据记者了解,龚印文大约在2000年掌握了济正公司,随后便开始大力包装集资骗局。此时,济正公司逐步降低了每份集资的收益,以延缓集资链的断裂,并开始发展实业,稳固投资者信心。
2004年,济正公司收购了山东“隆宝堂”医药公司。这是一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药店,济正试图借此发展加盟经营,但并未成功。
2005年,济正在济南大桥镇圈地1200亩,号称投资1。5亿元建设东方绿舟农林科技生态观光园。这个地处偏僻的娱乐公园在装点了一些人工景观后,宣称要发展旅游产业。实际上,其最大功能是吸引当地各级政府官员的光临,随后,一批领导合影出现在济正公司的宣传栏中。
龚印文把弟弟送的奔驰车锁进了车库,整天开着一辆陈旧的丰田;他有六套同样款式的西装,别人误以为他从来不换外套;集资款实际并不存入公司账户,而是直接存入龚印文个人账户。对此,龚印文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稳重。企业要稳重,首先领导者要稳重。”龚印文并不大方的,经常感慨:你们光看见我挣钱,你们知道我送了多少钱银行卡
扮演慈善家是龚印文夫妇的另一个拿手好戏。他们多次“捐出善款”引来当地媒体的报道和追捧。就在龚印文潜逃之前,他与山东省慈善总会合作,宣布将为全省最贫困的100名糖尿病患者和100名高血压患者免费提供药品。
今年8月6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主办的“‘相约济正’——庆祝《曲艺》杂志创刊50周年文艺晚会”在济南举办,济正公司承办了这场盛会,一时明星云集,高官满座。投资者自然难以想象这家公司的骗局即将崩塌。
作为一名前任官员,龚印文自然长于运作地方政治资源。此前,济正公司曾出资慰问公安干警,赞助举办济南公安系统联谊会。在多家公安部门参与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故事》,济正公司充当了赞助商。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的活动,龚印文的办公室里挂满与各级部门官员的合影,这些合影亦同样出现在济正公司的数百个集资分点。
济南当地人士介绍,济正公司的集资活动一度引来外地的竞争者,其中包括南京润在生物科技公司、宁阳绿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长清泰灵塔陵园等传销或非法集资公司,济正便频频“举报”,将对手“绳之以法”。
除了以传销手段提高其集资滚动速度,济正非法集资骗局的更大特色是通过兴办实业和社会活动,骗取各种政治资源,以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
与这些对手形成对比的是,济正公司定期举办的投资推广会,不限制人身自由,不集体高呼口号而是请出投资专家模样的人,列数字,算收益。
在济正骗局崩塌一月之后,尚无官方数字证实集资亏空的规模。
济正公司的集资周期是半个月,还款周期则为三个月。投资者介绍他人参与集资,每份可获0。6元收益;如果能介绍3000份,并保持每期4%以上的增长,就可以成为“营业部经理”。营业部经理可享有每月300元至500元的固定收入,每份集资提成0。5元,超出4%的部分每份可再提0。3元。据有关当事人介绍,济正公司的近300个分部在堤口路附近有四个据点,济正公司在这四个据点各设一名会计,将集资款项直接入账提走。
今年7月,龚印文在潜逃前夕,一手提高集资回报率,另一手将营业部经理的业务指标降低至每人1000份。至案发前,济正公司共成立过290多个营业分部,其中64号分部曾一期完成任务8万份,价值1亿元。
一位今年8月成为经理的投资者称,她一共做了五期(两个半月),集资总额400多万元。她确认,在200多名经理中,自己的份额是“很小的”。
另据一位当地银行界人士介绍,济正公司的开户行在光大银行和平路支行。集资款实际并不存入公司账户,而是直接存入龚印文个人账户,“其个人账户的资金一直在1。5亿元左右,高的时候达到1。8亿元。”
这位银行人士认为,由于非法集资的成本高昂,而且需要不断地滚动,在账户上的剩余资金会远远低于集资总额。
显然,在这起非法集资大案的规模查清之后,当地有关部门面临着善后和监管反思的问题。这也正是今年以来国家全面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公司把几年前买的车作为奖励赠送给员工,涉及哪些税?
公司需要缴纳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相当于固定资产清理;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上牌照时候要缴纳。
(1)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视同销售是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2所得税也需要看用途,基本没有离开企业不用视同销售;
(2)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二十五条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以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3)个税:”
1、企业为股东购置汽车。企业为股东购车,税务处理实务中要视企业的经济类型分别进行处理: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为个人投资者购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其他企业为个人投资者购车。财税〔2003〕158号规定,对投资者取得的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
3企业为非股东雇员购车。企业为非股东雇员购车,员工应将取得的所得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实物向雇员提供福利如何计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15号)规定,企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雇员购买车辆,车辆发票均填写雇员姓名,并商定该雇员在企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该汽车的所有权完全归雇员个人所有。个人取得实物所得应在取得实物的当月,按照有关凭证上注明的价格并入其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可按企业法规取得该财产所有权需达到的工作年限内(高于5年的按5年计算)平均分月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司奖励的汽车个人如何缴个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第十条规定:“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以实物奖励员工,应按以上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相信大部分人上班就是为了赚钱,有很多公司都是有年终奖的。而今要到了年底放假的事,很多公司也已经发了年终奖。山东德州有一位老板给自己的40名优秀员工每人奖励了一辆车,那么,这位老板的做法真的好吗?
一、这些员工拿到车钥匙都十分开心。
据了解,这家企业在今年年底,给40名优秀员工每人发了一辆车,总价值1500万,而且,这还只是年终奖的一部分。只是听一听就激动,这不仅让其他企业的员工羡慕的不行不行的。而且,拿到这些奖励的大多是八零后,心里当然也十分高兴。有人表示,拿着车钥匙,比中了五百万还高兴。
二、这些员工肯定给企业带来了不少利润。
既然做出了贡献,就应该得到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今年的年终奖怎么发,直接影响着员工们明年的干活劲头。每个人上班不就是为了挣钱吗,这样的年终奖也充分提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让人们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干,就肯定能够在收入上有所提现。这对企业的发现也是有好处的。有些企业效益好了,不愿意给员工多大点钱,效益差了,又想给员工少发点钱,这样的公司根本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人们觉得,即使自己出再多的力,也不会得到多少。甚至可能出现磨洋工的做法,这对企业的发展肯定没有任何好处。
三、这个企业的员工肯定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效益好。
像这样的企业,每个员工都希望企业效益好了因为企业效益好了,老板才能给自己发的多。
关于“老板给40名员工每人奖励一辆车,在你看来这种做法真的好吗?”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