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过年是最难忘的往事

老人 0 66

春节回老家过年是最难忘的往事,第1张

春节回老家过年是最难忘的往事
导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春节一直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就意味着我们的来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每逢春节,我们都装扮一新、喜气洋洋地迎接它的到来。一年以来,我们也许洒下了不少辛苦的汗水、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春节一直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就意味着我们的来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每逢春节,我们都装扮一新、喜气洋洋地迎接它的到来。一年以来,我们也许洒下了不少辛苦的汗水、流下了不少委屈的泪水,甚至有可能付出了不少没有回报的努力。但是春节到来,一切烦忧都会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随风而去。因为,是春节让我们换上了新装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是春节让我们忙里偷闲充分地享受人生的幸福;是春节让我们和家人团聚一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是春节让亲朋好友们久别重逢才能相互分享到大家成功的喜悦。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一天,我们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饺子就开始了对过年的认真预演和耐心准备。几乎每一天都有安排: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准备招待客人的糖果和瓜子、做好奖励小孩的麻花和年糕等等。另外,无论是否需要,都要买一大堆新鲜的蔬菜以“招财”。“三十”这一天最热闹。这一天一大早,村委会就开始忙活起来。他们先是打开村子的大喇叭放起好听的京剧,然后组织青年团员和中小学生给烈军属送春联,以表示永远不忘革命先烈和烈属军属的伟大贡献。给烈军属送春联是我们村春节期间最隆重的项目之一,我几乎每年都要积极参加。送春联的队伍排得很长,最前边的是村领导,后面跟着的是敲锣打鼓的,再后边是扭秧歌的、踩高跷的,最后便跟着一大群自愿参加的群众。

“除夕之夜”更是万家灯火、热闹非凡。这天晚上,我们全家人团聚一堂,吃着年夜饭(部分包着硬币和大枣的水饺)、放着鞭炮辞旧迎新,欢欢乐乐地迎接新的一年的胜利到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所有晚辈见到长辈的第一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爷爷奶奶过年好”或者是“爸爸妈妈过年好”等等拜年的吉利话。长辈则回答一声“都好,都好!”,然后给拜年的晚辈派发“红包”。新的一年就正式开始了。早饭过后,就开始祭祖,然后给同姓门里的叔伯拜年。初二,嫁出去的闺女携带家人回娘家团聚拜年,初三是亲朋好友之间的拜年活动,基本上是忙到初七,“年”节才算结束了。初八一上班,全体工作人员举行一个“收心仪式”,都把心收了回来,迅速稳定心情进入状态,开始正式开工上班。

回顾以往,有人说最难忘的是童年的春节,因为春节期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尽情的花妈妈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还有人说,过年时最高兴的是老年人,因为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儿孙满堂的幸福和喜悦。对我来说,每一年的春节都记忆犹新。但是,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青少年时代在外求学时放寒假回家过年的春节。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远在千里之外求学读书,一学期只能回家一次。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电话也很少,交通也不方便,我们跟家里联系只能靠书信。“家书抵万金”哪,每天下午一下课,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传达室找自己的来信。找到了来信,不管是父母的,还是兄弟姐妹的,还是朋友同学的,拿到信就会欢呼雀跃地回到宿舍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一封封的来信写满了浓浓的乡情。没有来信的日子,心中的失落和寂寥无与伦比,就更加怀念家人,更加思念家乡。经过一学期的苦苦煎熬,终于盼来了期末。

期末考试,也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应对的。一想到即将回家过年,心情豪迈、意气风发,考试答卷也就一气呵成顺顺利利。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心情轻松地评选完“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然后跟老师、同学简单告别,就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返乡之旅。

返乡的第一站是济南,再从济南中转坐整整一夜的火车到烟台。我经常是中午到济南,乘坐下午六点半的“303”次列车到烟台。这一下午等车的时间,我花钱特别大方,留下需要买车票钱,余下的几乎全部买了书,总是买上厚厚的一沓书。上了火车,一旦找到了座位,放下忐忑的心就埋头看书。那种津津有味、心满意足的经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并且终身难忘。

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到达烟台。一下火车,我就大步流星赶到 汽车 站,换乘 汽车 直奔文登老家。到文登下车后再换车去我们家乡小镇的一个停车点,这时候往往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从停车站点到我们村还有六里地,这六里地穿过一片片的田野,经过的是田间的山路,就只能靠步行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要一踏上乡间的小路,这首小曲子就浮现在我的脑海。越是黄昏,越是思乡;离家越近,心情越是迫切。马上就要见到爸爸妈妈了;马上就要见到姐姐妹妹了;马上就要见到我爱不释手的那些集邮册和图画书了。此时的我,更是归心似箭。

家乡的一草一木分外亲切,夕阳的晚霞流光溢彩,我欣赏着这一切,莫名的喜悦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边走边唱:“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吧,我已是豪情万丈------”。四野无人,五音不全得我只有在此时此地才敢放声高歌、百无禁忌。有时,我会捡起小路上的一颗小石子向路边的小树林投去,“呼”的一声,惊起一群鸟雀。我的心情好到了极点。

穿过一座小山,离我们村就只有二、三百米的距离了。山脚下还有一座小型水库。每次走到这里,我都要蹲在水库边上用清澈的河水洗一把脸,洗去一路的疲惫和满脸的灰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即将踏入家门,远远望去,村子里炊烟袅袅,我突然感觉到些许的茫然和无措。

当我微微颤抖地打开家门时,映入眼帘的是母亲略微有点佝偻的身影和布满皱纹的笑脸。我已是热泪盈眶,张开双臂扑入母亲的怀抱。

现在,交通方便多了,自己也有了私家车。回一趟家,再也用不着中转几次列车了,这样的春节回家的经历不会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春节期间,以前这种春节回家过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而今想来似乎有种恍如隔世之感,竟然是那么久远、那么芬芳。

姐妹新年祝福语如下:

1、爱人要选温柔似水甜如蜜的,同事要选埋头苦干没脾气的,朋友要选羊头狗脑流鼻涕的,过年了快把鼻涕擦了,干净的过个年!

2、鞭炮开花是迎春的笑脸,短信铃声是给朋友拜年。看,金龙带来新年的春天;听,童生吟念墙上的春联。愿,幸福生活乐无边。

3、成长本来就是一个逐渐孤立无援的过程,你要努力强大起来,然后独当一面。

4、春节到,齐欢笑,姑娘爱戴花,小伙爱放炮,爷爷奶奶把舞跳,叔叔阿姨歌没调。四世同堂呱呱叫,房内屋外乐滔滔。

5、春节佳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您,健康快乐唱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富已经跟随你。祝春节快乐!

6、福旺多多又长远,朋友人人心相联;工作个个都冒尖,伴侣对对把手牵;财运日日赚大钱,安居乐业艳阳天。春节如愿!

8个字的姐妹暖心句子:

1、你我友谊,年深月久。

2、不灭之光,照向远方。

3、朋友如酒,味浓易醉。

4、岁月沧桑,情谊依旧。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不灭之光,有你更亮。

7、友谊不变,感情不减。

8、友谊万岁,真情地久。

  除夕: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除夕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春节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走在大街上,行人可真多,各式各样的灯挂在树上。走在草坪中间,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座小凉亭,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

  再向两边看,草坪上各种形状的灯都有,有小房子的,还有荷花池的……远远地看去,真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灯多,人自然也就多,观赏灯的人真是摩肩接踵。再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我们拿着照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幕热烈欢腾的场景。

  吃过饭后,我在街上走,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我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家乡的春节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春节的这一天。新年又到了,往事如风,把我以前的记忆全部都带走了,这一年又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年夜饭可丰盛了,有妈妈拿手的红烧鱼,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家乡的传统菜卤蛋卤肉卤鸡… 馒头也有,听说春节我们这里一定要吃馒头,一年的开头嘛!我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两口,却看见里面有个黑黑的东西。这是什么?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硬币呀。奶奶说:“吃到硬币就可以一年走金运!”哦,原来是这样!表妹听到,也立刻拿起了一个馒头!家乡的春节还真有趣啊!

  吃完年夜饭,我和表妹一口气跑到街上来玩。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处处显出新年的喜气。“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了!我们去那边看吧!”表妹大喊了起来,兴奋地拉着我的手,来到了花灯的海洋。花灯大多数是椭圆形。瞧,这个红通通的笑话灯,看起来最有春节喜气了。它在四周各用银线串上了两颗珍珠,一共有8颗,晶莹剔透,闪着银光,因此这个花灯叫做“八发”,全名是“恭喜发财”。还有粉红色的“莲花”,绿色的“四季如春”,**的“鸿运金福” ……到处满目琳琅,看着使人眼花缭乱。

  “来,猜灯谜,一元一次,猜对有奖品……”这时,一个中年男人正拿着一张纸条在思索着,不一会儿,店主便高声喊道:“答对了!”就这样,那个男人获得了一个可爱的小猫娃娃,他的小女儿拿着娃娃手舞足蹈,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的心被那小小的奖品给勾住了,再三决定下,我决定花一块钱猜一猜灯谜。说做就做,店主从我选中的灯笼后撕了一张纸条下来:“小朋友,这是你的题目。”我接过纸条一看:“每口挂得高过天,不知旁边有人言。”先前信心十足的我,一看到题目,就傻眼了。怎么这么难?“高过天”,什么东西会高过天?“有人言”,难道子的右边是个“言”字?店主看到我迷惑的样子,说:“给你一个提示,这个字总是跟在错后面。”“错后面?”我一下子想到了关于“错”的词语——“错误”。再看看题目“每口”“高过天”“有人言”,对了,就是“误”!“店主,是误吗?”我问。“恭喜你,答对了!”店主又从礼品箱里拿出了两支笔:“这是你的奖品!”说着,妹妹接过笔,高兴得跳了起来,虽然仅仅是两只笔,给我的却是不小的收获。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咯……”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在我的记忆中,去年春节里发生过许多许多事情,但其中令我最高兴的事还是放烟花和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和变脸。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晚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爷爷和爸爸也抱着一大团大红炮下楼去放了。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兴奋地让妈妈给我点燃爸爸为我买的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的像玫瑰,有的黄的像菊花……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这一夜,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多么希望2010年的春节快点到来呀,那样我又能和去年一样快乐地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放烟花了。

  关于春节的作文(2):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转眼,又一年接近尾声了。看着窗外飘飞的落叶,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景象来。

  记得那一年,我大概十岁。除夕这天,家里可忙碌了。妈妈买来一副对联,站在大门外比比划划的。“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我兴冲冲地跑过去问,“妈妈,你要干吗?”“贴春联呗!过年了,贴上这个才喜气!”妈妈笑盈盈地回答。我赶紧帮忙,和妈妈一起把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到了大门两边。贴好以后,抬头一看,呵呵,真漂亮!红红的大字“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贴完了春联,妈妈便一头扎进厨房预备起年夜饭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从厨房里传出来,想必妈妈正在指挥锅碗瓢盆演奏一支交响曲呢!阵阵香味飘来,馋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赶快尝一口。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鸡、鸭、鱼、肉、蔬菜、海鲜……全齐了,看得人眼花缭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我馋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馋猫似的狼吞虎咽起来。“慢慢吃,小心噎着!”妈妈夹了块鸡肉放到我碗里,“吃了鸡肉,就又长一岁啦,可不能像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如果吃了鸡肉就要长一岁,那我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吃鸡肉,那就永远不会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又给爷爷奶奶各夹了一块鸭肉,说:“鸭肉吃了不会老,你们多吃点!”爷爷乐呵呵地说:“咱们贝贝真孝顺!”奶奶呢?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全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

  吃得差不多了,我往窗外一看,呵,家家灯火通明,大概都在吃团圆饭吧!“哧——噗!”一串烟花升上天空,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整个夜空都照得绚丽多彩,仿佛在预祝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我呆呆地看着,陶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俗话说得好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春节,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彩排,人们都慌神似的抢购过年必备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鲜肉等。

  到了除夕,春节的高潮便到了。街上忽然涌现了许多“小卖部”,专门赚小孩子的钱,他们有的卖玩具枪,卖棉花糖,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再我们这儿,这些都是新年的“特产”。

  大年初一,小孩和老人都会起得很早,小孩是起床磕头挣压岁钱,老人呢,负责发放压岁钱,可忙坏了!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这个春节,很开心!

  三十这天,按照惯例,全家孩子团圆的时刻,早上在大伯家,中午在二伯家,晚上在我家。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几个经常在一起,长大了,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一年很难见上一面,很难都凑到一起。大堂哥回家了,带回了女朋友,弟弟也回家了,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其他几个人倒是每年春节都在家。

  看到弟弟的时候,心里有些小小的骄傲!胖了些,成熟了些。在家几天,我一直叫他“森哥哥”。

  所有的孩子在一起疯啊闹啊!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突然觉得奶奶真是幸运,儿孙满堂!拜祭爷爷的时候,我深深的磕了三下头,心想,如果爷爷在就好了!

  以前因为读书,每次春节都是我最先离开。这次,有的是时间,所以很是享受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光。回家的一个礼拜里,身上带了两个手机,却很少用。那一天,等我忙完了家里的事,把奶奶送回去,手机短信已经爆满!五十来条短信,有班上的同学,有红会的伙伴,也有很久未联系的小学同学等我一条一条回复完,已经半夜三点多,赶紧睡觉,兄弟姐妹几个约好八点起床去给奶奶百拜年的。

  初一那天,手机还是不停的响,却除了短信问候,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里的感动。前两天拜完年,剩下大把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突然接到一个小学同学的短信,她要来我家拜年。于是我在家等她,很多年了,还是一眼认出了她。准备出门时小堂妹又来喊“杨洋姐姐带我去乐滋比”。于是我们找了个座位,一边聊天,一边照顾小堂妹吃东西。

  我们聊各自最近的生活,聊小时候的事。很多事情,她竟然都还记得,记得那时每到放学,很多同学就到我家,拿出很多凳子,摆成很长一排,然后开始做作业 记得我家院子里种的薄荷记得有一次她在我家做完做作业,肚子饿了,刚好弟弟也饿了,于是弟弟自己做了蛋炒饭,后来有一天,她妈妈说,她妈妈做了蛋炒饭她却不吃,吵着要吃我弟弟做的那种

  回来后又去了婷儿家拜年,每年都去给她爷爷拜年的。虽然我们只是小学六年级同学,但是一直很要好,她们一家人都和我很熟。简单的言谈,熟悉的拥抱,挥挥手告别

  初一就这么过了。

  初二清早就被爸爸叫了起来,和爸爸、大伯、五叔、堂妹一起去拜年,五叔开车的水平终究还是不敌爸爸,一圈下来,我和堂妹都晕乎了。中午回到五叔家就开始犯迷糊,直接躺奶奶床上睡了。刚闭上眼,爸爸来电话,说表伯来我们家了,要看看我。于是只好在没有睁开眼的情况下拉上堂妹速度奔回家。

  话只说了几句,堂妹就吵着要去乐滋比,只好在极度犯困的情况下拖着她出门了。不到十岁的孩子,实在是不能想象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胃口,一个人吃那么多东西,才吃两口,就跑去儿童乐园玩会儿,不到一会儿又回来继续吃,反复、反复,最后我实在是困得不行,就找了个有阳光的角落睡着了,等她吃玩、玩完再来叫我。终于,一个小时后,她要回去了。

  一个美好的下午,眼看又将在乐滋比看她吃东西度过了,突然接到霞姐和COW的短信,说马上到我家拜年。从我家出来后,一起去COW家拜年。第一次去她家,见到了“传说”中的她的帅哥皇阿玛,果真名不虚传啊!呵呵。

  正准备回家的,她家也正来了客人,起身时一看,居然是我高中的恩师和师母!呼呼!可开心了!江老师看起来老了不少,想当年,他二十来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有着一颗慈父的心,鼓励我和我的那群朋友们共同走过了高中三年时光,一直到现在,都是最最支持我的老师,兼朋友。

  每次去看他,他都会亲自下厨给我做菜,我说准备过几天去看他,他说,这次也不例外,提前打招呼,准备几个小菜等着我,好好叙叙旧。

  回家了,给妈妈说了这次偶遇,妈妈又开始絮叨江老师的好:“你上高中的时候啊,江老师天天给你煎药要不是他啊,你”每次说到江老师她都这样。看着恩师一次比一次的憔悴,心里确实很不好受,但想想,也许,他会很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呢,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群可爱的学生

  这次偶遇,让很久不想打开的心,有了一丝微笑。

  初二,也离开了。

  初三,清晨,小宝贝和小姨要回家了,回东北,想要去送她们的,但是没有起床。小姨也许不理解,以为我不喜欢宝贝。其实是怕见到那种分别的场面,尤其是要很久才能见到小宝贝。也许是半年,也许是好几年。

  然后,霞姐的电话和短信来了,要我去她家吃饭。霞姐之所以称之为霞姐,不是因为她是我姐姐,而是高中认识她时大家都这么叫。她和COW,都是我的高中学姐。

  初二在一起时,家里就一直催着要她快点回,相亲去!听到相亲的消息,感到相当意外,原来自己那么的脱离生活。

  以前去哪里都是爸爸送,这次车坏了,只好自己找车,结果等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最后没办法,霞姐亲自打车过来接我,总算是到了。

  吃完饭,一起去南湖公园玩,过惯了淑女生活,终于找到机会疯一疯了,于是一起去体能乐园玩。立在自己眼前的是一个很高很高的网,陡坡向上,全是绳子结成的网,我深深的吸一口气,开始爬。爬到一半时,感觉不行了,看看下面我就想晕,有些恐高的。一咬牙,继续!停在最高的那个地方的时候,心里突然没那么害怕了,然后想到了一个人的一句话,想哭,看看霞姐,眼泪瞬间回去了。我知道,我没什么怕的了!不应该怕了!

  疯玩了很久,手拉得很疼,心也笑了很久,心想,下次还要来,和一大群朋友一起!

  初三也快结束了。给霞姐发了短信,说,只要霞姐觉得好,晓思一定会支持!说的是她相亲的对象。

  其实,在体能乐园的时候,故意不和霞姐在一起,远远的看着他们在一起聊天,霞姐还不好意思地偷偷看我,给我打手势、使眼色,心里有些暖暖的感觉。她要幸福就好了!

  初四,也就是今天,也是刚起床,胡联颖,也就是刚讲到的那个小学同学,发短信来问我什么时候去她家,等我吃饭,于是出门约了两个同样是小学同学的朋友,一起去了。同样是等车,然后一起看**(《叶问》),一起吃饭,一起回家。胡联颖的妈妈、爸爸和哥哥,都还记得我,原来我们都住在一起,后来她们家搬家了。见面了,说起来,还是那么亲切。

  初四已经过了,现在已经一点多了,初五。准备去看江老师的,去重温高中和老师相处的时光。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沙发,一片夕阳下的阴影,让记忆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暑假的午后,老师的形象,依旧那么高大,纵使平凡。

  初六陶叔叔来麻城,陶叔叔是爸爸二十年未见的好友,联系上后还是那么要好,虽然没见面,却给了我很多的关心,爸爸说要好好招待。

  初七,一中补习班同学聚会,很是期待

  那时的同桌,和一些朋友,一起走过了最最艰难的岁月,也是那段岁月,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爸爸妈妈在身后深深地睡了,转身看看,回头继续写。

  弟弟还没回家,小孩子,还是那么贪玩。不管多久不联系,不管发生什么事,姐弟俩总是那么要好。傻笑的弟弟,骄傲的姐姐,准确点,是为他骄傲的姐姐,凑到一起,不认识的人都会说:“你弟弟?”熟悉的同学都会给别人介绍说:“她弟弟很帅!”帅帅的老弟,其实很懂事。

  突然发现自己很喜欢这种生活,没有牵绊,没有担忧,没有伤感,有的只是很多很多的感动,很多很多的惊喜,和微微的释怀……

  想到了我的大学同学们,一群可爱的同学。总是那么爱睡觉、迷恋**和小说、聪明绝顶的何艳;“勤劳”、好心的刘丹;温顺可人的柯;漂亮的谱;大方、善解人意的睿睿;豪放、会照顾人的老大;老实、肯干的三儿;唱歌超级好听、说话超级搞笑的美人鱼;迷恋军人到极点、善良的小卢;坚强、能干的校花;有威信、有魄力的方方土;人走了、心还在07社会的饭饭;家里的顶梁柱小猪;可爱的南京人孔孔;善良、文笔漂亮的飘;家里的小弟带花的伟;学习高手东方同学;好好先生、某人眼中的标准好男人自然;搞怪、用心教大家舞蹈的秋成;不啦不啦就成了我们湖北人准女婿的班长大人沃肥;每次考试都会问我考场、偶尔上课问我教室、突然给我很难拿到的素质教育中心的票的俞方伟;老说我们是小孩子、其实早就把我们当一家人的老姚;工科出身、却见解不凡的隆兄……

  想到了红会的一家人。每个周二都会带好多好多零食我们吃的可爱的任老师;倔强、责任心重、能力超强的小张(中弛);电脑高手、深藏不露、经常出现在危急时刻的老张(晨);办事效率超高、漂亮得不得了的靓靓;每张海报都让人惊喜、培养“后代”数量和质量都超高的本家杨鑫;身兼数职的谢芝优;在我最难受的时候给我帮助的张鹏;急救家族实力最强的阿花田;同伴家族老大朱婷;负责任、认真、会员中脱颖而出的吴庆楠和徐婷;抱着心爱的十七岁生日礼物依依不舍地送到募捐箱前的刘亮;献血现场晕倒的何天骄;默默关心红会、默默支持我的郝祺;为红会做了很多贡献的杨露……

  想到了大学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老乡们。大学里认识的第一个老乡、总是出现在我最困难时的枭雄;亲密姐妹黄峥;活地图、不厌其烦听我废话的王杲;像个姐姐一样的田钰婷;经常想他们请教问题的学姐学长易丽叶、彭勃;给我一段最最快乐时光的俊……

  想到了那些很有缘的朋友,真真、筱芳、伟哥……

  噼里啪啦过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上天,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幽默的相声,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就快上学了,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依旧的笑声,依旧的喜庆,依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时,心里总会暖洋洋的……

中国人过年就讲究个团团圆圆,没结婚的年轻人除夕时自然是和家里人一起吃年夜饭,而有了小家庭的夫妻这顿年夜饭有可能在自己的小家吃,也有可能去男方,或女方父母家。虽然年夜饭只有一顿,但是过年可有好几天,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没见到的亲人还可以约个时间,亲亲热热见见面吃吃饭。

这不,河南一个家庭五个女儿约好了回母亲家吃饭,连丈夫带孩子,大大小小,一共二十多口人,吃饭的时候饭桌都坐不下,只能转圈吃饭,这场景可真是热闹。

除了吃酒席,我已经有好多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聚餐了。还记得小时候有几次过年,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因为父亲那边的兄弟姐妹不少,屋里、院子里、站着的、坐着的、你追我赶的到处都是人。等到吃饭的时候,做上两大桌子菜,男士一桌,女士一桌,小孩子没地方坐,人多也贪玩,就这边吃一点,那边吃一点,有时会把男士那桌的菜端到一边,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吃,比如糯米饭,比如刚吃锅的拔丝红薯。本来年夜饭是没有这些菜色的,但是因为孩子多,爱吃这些,才特意做出来的。 

等孩子离开饭桌,大人们才开始正式吃起来,男士那边喝酒吃菜,一顿饭能吃上两三个小时,女士这边快一些,因为都不怎么喝酒,所以相互说说各自见闻,这顿饭也吃得热热闹闹。

后来长大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就在自己家里吃年夜饭了。以前年纪小,年夜饭只要跟着吃就行了,现在可不能偷懒,要跟在一旁给爸爸妈妈打下手了。

虽然现在在小家庭吃年夜饭,人口没有那么多,但是菜色也不少,常常计划着做八个菜,但往往越做越多,通常是十个的样子。三十中午过后,就开始做准备,素菜择好洗净,切成丝或者末备用,肉类也从冰箱里拿出解冻,等到时间差不多,就开火上锅,因为有些菜需要炖煮,所以早早就得做好准备。有时摆盘上桌时间晚了,就把饭桌挪到客厅,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年夜饭,虽然只有几个人,年夜饭依然吃得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因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阖家团圆,所以过年期间,无论吃年夜饭,还是吃饺子,大家都是一起动手,节日气氛有了,感情也更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