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购物卡最实惠!男女通用,100、200、500的面值!如果非要物品无非就是U盘(100以下)、MP5(500以下)、咖啡壶(300以下)、茶具(200以下)、新年公仔(100以下)、洗发水(100-200)、工艺台灯(200以下)、食用菜籽
购物卡最实惠!男女通用,100、200、500的面值!
如果非要物品无非就是U盘(100以下)、MP5(500以下)、咖啡壶(300以下)、茶具(200以下)、新年公仔(100以下)、洗发水(100-200)、工艺台灯(200以下)、食用菜籽油(100以下)、礼品橄榄油(400以内)、移动硬盘(500以下)、礼品酒(500以下)、网球拍(500以下)、溜冰鞋(500以内)、礼品水杯(100-300元)、茶叶礼品装(买一斤老板送包装100-500)、雀巢咖啡礼品装(158-258)还有礼品蜂蜜什么的,反正吃的、用的、玩的、逛一趟商场什么都知道了。 要记住买得东西一定要是消耗品,虽然他们有,但是他们还是愿意要。
买水杯,温暖人心,
去厂家批量定制,反正要常年用,预算也超不了多少!上面写上字,某公司感谢您多年来为公司所做贡献,在您生日之际,某某(老板)携全体员工祝您生日快乐,工作开心之类的
那么发放节日福利有哪些核心模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特点?接下来就详细来说说:
1 发放线上现金红包
最基础的做法自然是把经费均摊为给员工发放的线上红包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较大弊端。问题首先体现在线上中小额现金福利所能产生的激励效果上:
不难发现,线上支付只提高了流通交易的效率,在观念上,大家依然没有把数字货币与货币等同起来:比如在线上购物时经常因为没有消费的实感而支出过多;又比如在线上获得中小额转账时,人们的获得感与纸质货币、实物赠予的并不等价。
也就是说,如果将现金红包作为主要的节日福利手段,很可能面临当下毫无获得感,反馈寥寥的尴尬境地。因此,不少企业会偏向选用实物礼品。
此外,奖金收入同样属于个人收入,在明年将实施的合并计税方法中,将可能提高员工个人所得税缴费及税务核算难度。
2 发放统一礼品
每到节日前夕,社交平台上都能看见晒出单位礼品的热点话题,可见统一发放礼品实则是不少企业的传统发放方式。比起先前提到的现金红包,实物礼品使得一笔数字货币变得可视化、实体化;采购时更可以选用符合节日调性的礼品,融入节日氛围。
然而这种福利模式也同样面临着一些不便:
大型企业在大批量采购福利礼品时多数能获得较优惠的折扣,但礼品的搬运、派发将是一段消耗HR不少精力的重复性工作,即使是派发礼品点券也同样需要员工另行支出交通成本;且礼品集中派发将难以兼顾假期或异地办公的员工。
对中小微型企业而言,采购量较少则礼品派发相较简单,但也意味着往往无法获得较大的折扣,变相提高了节日福利方案的成本。
并且,统一发放礼品不能满足员工的当下需求。粮油米面等虽然是可常备物资,但与员工最期待的礼品需求还有很远的距离。
3 让员工决定礼品
“让员工决定礼品”可以通过兑换型的福利模式实现:
它与第二种模式相同,发放的是实物礼品,不同的是采用了一种革新式的发放流程——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档价格的礼品套餐,包含日用、家电、个人兴趣等各类礼品,而HR为员工匹配套餐后,员工就可以在该套餐内挑选任意礼品兑换。
这一福利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把选择礼品的主动权交给了员工,让每位员工都能按自己的当下需求选择。正如统一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早已不适用于如今员工个性化发展的工作常态,员工福利发放模式也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只有从满足员工个体需求的角度出发,才能精准发挥激励效果。
兑换型福利模式收获了HR与员工的双重好评,原因除了尊重员工个性化需求的理念以外,还在于它自然地解决了其他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礼品采购复杂?HR只需要为员工匹配套餐,不再需要纠结于选品、采购、议价、发放了;
礼品搬运麻烦?如今平台送货到家,员工只需坐收礼品;
外地员工怎么办?平台网点遍布全国,全国员工的兑换流程相同;
折扣不够优惠?平台已整合供应商资源,提供批量采购的价格优惠!
综上所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几种主流节日福利发放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关系。不难看出,第三种节日福利模式有着理念与制度上的较大优势,可在简化人事管理难度的同时,满足员工节日福利礼品的个性化需求,达到更高水平的员工激励效果。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