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助理师写一篇作文《我的好师傅》

老人 0 31

美容助理师写一篇作文《我的好师傅》,第1张

美容助理师写一篇作文《我的好师傅》
导读:学校的美容师——沈师傅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一位“隐形人”,这位“隐形人”身兼数职、任劳任怨。他不在教室里,也不在操场上,看似在我们身边,又好像不在我们身边,他就是我们的校工——沈师傅。沈师傅一年四季每天都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可时间

学校的美容师——沈师傅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一位“隐形人”,这位“隐形人”身兼数职、任劳任怨。他不在教室里,也不在操场上,看似在我们身边,又好像不在我们身边,他就是我们的校工——沈师傅。

沈师傅一年四季每天都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可时间一长,他那头发微微泛白,一团一团的黏在一起,看起来凌乱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黝黑发亮,额头上永远积存着晶莹的汗珠。一双本该炯炯有神的眼睛现在已经深隐在眼眶里了。似乎有许多秘密,但又充满了善良和慈爱。沈师傅永远只穿一件最原始的老头衫和一条棕色的裤,那条陈旧的裤子记载着他18年来的辛勤和汗水,这是他辛苦的见证。

扫地、拖地、修建花草……。这么多活是沈师傅365天必干的活。

记得有一次,我因排练走晚了。路过天井楼,看见沈师傅正在卖力地拖着楼梯,从胳膊到脊背青筋都暴露了出来。他那看似细瘦的胳膊,拖起地来可有力了。

突然,沈师傅弯下了腰,用指甲抠了起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同学扔的口香糖。突然,一声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原来沈师傅的指甲被抠断了,可他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的疼痛,又继续扣了起来。过了一会,泡泡糖终于被弄掉了,沈师傅那紧张的面孔放松了下来。这时,一位下了班的老师走了下来,踩脏了沈师傅刚拖好的地,还没等老师向沈师傅道歉,沈师傅却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我再拖。”说完,又赶紧拿起了拖把拖了起来。

就这样,沈师傅托了18年,每天408个楼梯,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很简单,可对一个年近6旬的老人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沈师傅,他们都说你是“隐形人”,可在我心里,你永远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高考# 导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 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优秀作文:以相逢为话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1高考优秀作文:以相逢为话题

 杭州,一个美景和历史并存的城市。热闹非凡的河坊街,历史悠久的雷锋塔,“日月同辉”的钱江新城,汹涌澎湃的钱江大潮,但在这些美景中,最令人难忘的就要数风景如画的西湖了!

 悄悄地,悄悄地,柳浪闻莺的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柳条在空中飞舞着,就像春姑娘飘柔的长发。柳浪闻莺的大草坪上,不时有小鸟低空掠过,有的闲庭信步地走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的“埋头”觅食。微风轻轻拂过,樱花旋转起轻盈的身体,抓住一缕春风,拂起了衣袖,摇曳着,欢舞着。不远处,“日中不再战”的石碑已经伫立在那里53年了,风来雨去,石碑爷爷羡慕地看着眼前这一切,默默地祝福着这里的人们生活更加美好,永远没有战争,永远和平、安宁。远处,白堤的桃花绽开了红彤彤的的小脸蛋,每一朵都千姿百态。断桥上的风筝飞满了天,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也放飞了人们的心情。

 夏天,曲院风荷的荷花显得更加娇羞迷人。“知了,知了”的声音唤醒了荷花姑娘,她从睡梦中苏醒了,慢慢地舒展开了身体,那粉嫩的花瓣映衬着墨绿的荷叶,这幅景象让我不禁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

 南山路上的梧桐叶随着秋的气息纷纷飘落,在空中和妈妈跳起了“梧式龙卷风”。西湖边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甜甜的香味。那花苞米粒般大小,却有着“香味魔法”的桂花精灵,只要稍稍施展魔法,人们就会陶醉在这个“香味世界”,被深深吸引。

 冬天最美,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要数断桥残雪。“下雪了,快看,下雪了!”梅花姑娘用她清柔又动听的声音跟冬爷爷打招呼。皑皑的白雪像棉花糖一样堆积在断桥上,好像永远也望不到尽头。许仙和白娘子或许也会迷失在这片雪的世界里了。

 西湖的春夏秋冬,就像一部唯美的剧目,年复一年上演着。西湖秀美山水,因为有了白居易、苏轼、岳飞、于谦这些伟大诗人、文学家、民族英雄,让人更为留恋。自然的美、人文的美,我享受着,幸福着西湖给予我的!远方的朋友,我在这里,在西湖,期待与你的相逢!你,来吗?

2高考优秀作文:以相逢为话题

 一截断尺,看似十分简单,但它包含着让我永生难忘的深情;一截断尺,给我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快乐,带来了自信;一截断尺,让我深思,给我启迪,教我怎样做人。

 那天是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从床上爬起,看了一下手表,呀!已经六点二十了,妈妈怎么没有喊醒我?今天六点五十就要期末考试呀!我立即穿上衣裤,急匆匆地吃完早餐,收好书包出了门。

 我蹬着自行车飞快地前行,无暇观看周围的大好风光,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校门,冲进车棚,冲进考场。到了考场,看了看表,六点四十五分,离考试时间还有五分钟。这时,我的脑门上已经淌满了汗水,但心中还是松了口气。我轻松地考完了第一门功课语文。下一场考试是数学,突然发现,我的作图工具没带来。这才想到,因为今天起得晚了,忙乱之中,我把直尺忘在家里了。这时,我的脑门又出汗了,我不由自主地在那里嘟哝起来:“直尺,直尺,我的直尺”我脑中急想:“如果现在去小卖部买直尺的话,就赶不上考试了。”脑中又胡乱地想着考完试后被父亲斥责的情景,不禁打了个寒颤。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清脆的响声从我左耳边传来,我转头一看,只见坐在我左边位置的同学把一根崭新的直尺一折两段,把其中的半截扔在了我的桌上。我一看,情不自禁地嚷起来:“新尺,这可是一支新尺呀”

 他微微一笑说道:“新尺,旧尺,管它呢,都是给别人用的。”

 我眼睛盯着断尺,就像沙漠上的骆驼经过千里跋涉看到了清流,又像久旱的禾苗得到了雨水,我喜出望外,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继而连声说:“谢谢,谢谢”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竟向我伸出了援手;这真是汗中送扇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竟如此的善解人意,如此的慷慨无私,帮助我度过难关;这真是雪中送炭哪,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竟给我送来了温暖,送来了希望!

 那把断尺助我轻松地度过了那一场考试,过后,我向他表达谢意:“谢谢你了!”并问他:“哥们儿,你是哪个班的?”(考试时同一年级的学生是混编的,所以我并不认识他。)

 他抛给我一个“十五班”的回答,便匆匆离开了,我们学校初二年级一个只有十四个班,哪来十五班呢?他是不想让我知道他是几班的,不想让我还他一把新的直尺,那天十分寒冷,腊月的天气地冻三尺,寒气侵骨,然而我心中却热血沸腾,感受到阵阵暖意:他就是我身边的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他就是一个无名英雄,我想谢他,可是他早已跑远了;他不仅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更有着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宽广的胸怀,是我永远的人生的楷模!我进而想到自己逃避值日的行为,想到自己拒绝回答同学向我提问的行为,想到自己消极对待向困难同学捐款的行为,我感到无比的惭愧。我决心,从此以后,我要向这个无名英雄学习,正直、无私、努力为人民服务!

 一次邂逅,一截断尺,拨动了我心灵的琴弦,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教会了我怎样生活、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做人。

3高考优秀作文:以相逢为话题

 送货工与从头到脚都身着的人的差别很多人都知道,但那只是表面。我和小区一位送货工的一次相逢,至今还让我感觉到阵阵暖意。

 那次,我偶然与他相逢。刚走到楼下,他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他又黑又瘦,肩膀上搭条黑得不能再黑的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只见三轮车上有四大箱啤酒。两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电梯,手挡着电梯门,等他。一帮人走过来,我便示意送货工快点。他却摆摆手,然后,扛起两袋大米“噔噔噔”地向楼上走去。

 我摁了10层,电梯呼呼直上。到了第五层,电梯停了,电梯门缓缓地打开,几个人走了下去。瞧!那不是送货工么?只见他扛着大米,走上楼来了,喘着粗气,时不时地摘下汗巾,擦着豆儿大的汗珠。有人挡着电梯门,对送货工说道:“朋友上来吧!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气,多好啊!上来吧。”送货工迟疑了一下,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谢啦!”又扛着米袋“噔噔噔”地向更高的楼层走去。我纳闷,为什么他不肯乘电梯,却扛着那么重的东西走楼梯呢?真是个“怪人”。恰好他身后有位牵着小狗的阿姨从他身边走过,马上捂住鼻子了,好像在抱怨:真是的,这么浓的汗馊味,难闻死了。

 我把心中的疑惑告诉妈妈,妈妈说道:“送货工身上汗味重,怕影响别人,所以他宁愿搬重物爬楼梯,也不原与大家乘电梯。懂了吗?”我好像忽然知道,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温暖只是一瞬间的感觉,但它会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让你感觉到美好。即使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时也会如久别的亲人

  情景短剧

  《一张合家欢》

  编剧:蔡中华

  演职人员:赵学义——饰演一退休老职工(爷爷)

  贾怀燕——饰演一退休家属工(奶奶

  姜小东——饰演一名作业 工(父亲)

  姜丽芬——饰演一名采油女工(母亲)

  赵 霞——饰演一名中学孩子(孙女

  曹前飞——饰演一名大学 生

  奶奶:厂史馆建设要照片,这刚照了几张,这老头子和红红咋就没影了呢?(找找,然后,喊:)老头子……红红……

  孙女:奶奶……我们在这呢!(小跑着,拽出老头子。)

  爷爷:这厂区建设真是变化大啊!我越看呐,这心里是越敞亮啊!看看……(做比划的动作)

  孙女:奶奶,奶奶。我记得小时候来过一次,好象……好象跟以前不同了呢?

  奶奶:那是啊!那个时候你刚有点懂事。那时候这里还有平房区。咱们就是从这平房区,搬迁过了松原市,咱进城了!

  爷爷:是啊!是啊!这变化真是了不得啊!!过去,咱刚来那会儿能住进干打垒已经觉得不错了。可没几年,咱又搬进了新盖的平房。

  奶奶:红红,你看,爷爷奶奶的家应该是在哪儿!(指着远方)厂里新盖的楼房,本来也得由你爷爷这个老劳模优先享受啊!可你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了。

  爷爷:可没曾想,这平房区改造,咱直接就进了城了。

  奶奶:这真是一辈子都不敢想的好事情啊!

  孙女:爷爷,奶奶。瞧你们今天穿成这样!大家的目光都朝这边看稀奇呢!好象你们是演员似的。

  爷爷:演员?对!咱就是演员。虽然我已经从一线退休20多年了,可我的心呐!还一直牵挂着红岗的一草一木啊!

  奶奶:走!今天咱就当一把演员。(挽起爷俩的手臂)把咱过去的那些故事,好好的给咱的红红讲讲,让咱的小石油接班人,早一天接受教育。

  孙女:奶奶,奶奶,你们还有故事呐!快给我讲讲——

  (三个人绕场走了一圈后停下脚步)

  爷爷:红红,看见没有?那口井!就是我们从玉门来以后打的第一口生产井。她的名字叫152井。到现在,它还不停的生产着呐。

  孙女:(嘻嘻笑着……)象爷爷奶奶一样青春用驻,宝刀不老!

  奶奶:红红,你可不知道!当初你爷爷他们是怎么样打下的这第一口生产井呐!(停顿一下)你过去总埋怨我们,为什么总爱看《铁人王进喜》的**?为什么总爱看《生命树》记录片。

  爷爷:是啊!过去我们打这第一口生产井那真是艰难啊!象**《铁人王进喜》里那样,人拉肩扛,把设备运到了现场。寒冬腊月里,那镐头刨在地上,就是一个星星啊!我们就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凭着不懈的努力和意志顽强,挖好了泥浆坑,安装好了设备……

  奶奶:红红,想想……象不象那铁人王进喜里的一幕幕?过去的那些石油人啊!他们就是咱红岗这块土地上的《生命树》啊!

  孙女:(若有所思的样子)那爷爷、奶奶,你们过去有象我们今天吃的麦当劳、汉堡包什么的吗?

  爷爷:(抚摩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的说:)孩子!这你得问问你奶奶了。(拉过一边东瞧西望,做惊讶动作的奶奶)老伴儿,别看了。这变化大着呐!快给咱红红讲讲你那过去种田的事情吧!

  奶奶:我们这些油田家属随你爷爷来的那会儿,你爷爷每个月的伙食定量标准是27斤半。拖儿带女的,哪家他也吃不饱肚皮啊!于是,我们家属们一商量,就在春天开荒种田。为的是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好让你爷爷他们不再惦记着老婆孩子,更好的为油田多生产原油!

  爷爷:红红,那金**的苞谷面窝窝头;那红彤彤的高粱米饭;那白面做的馍馍……都是你奶奶她们……

  孙女:(未等爷爷把话说完,就抢着回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奶奶:这孩子。过去,那真是艰苦啊!你爷爷他们在井上为石油会战,我们家属就在田间搞劳动会战。

  爷爷:红红,看见爷爷奶奶那个宝贝箱子没?

  孙女:看见了,看见了!可里面没啥宝贝啊?都是一些奖状、劳动光荣的老头衫,还有就是……就是……

  奶奶:就是什么?

  孙女:就是一股捂巴味儿!

  爷爷:这孩子!那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啊!都是我们洒下的汗水和辛勤的工作和劳动,才获得的奖励呐!

  奶奶:死老头子!咱俩比了那么多年,到底你也没有拉下我什么啊!

  孙女:爷爷,奶奶,你们比什么了啊?快说快说说……

  爷爷:我得一个奖状,你奶奶她就眼红,她也给我拿了一个印着“生产先进”的大脸盆。我们那会儿是,互相比着、较着劲儿争当先进和劳模。

  孙女:你们那一箱子宝贝疙瘩,都没有我妈妈去年获得的那一个劳模值钱啊!好多好多的钱啊!我们同学都夸奖我有个好妈妈。可羡慕我了!

  奶奶:是啊!现在就差你爸爸是落后分子了。

  爷爷:那怎么叫落后分子呢?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生产原油,谈不上谁光荣谁就第一的。

  孙女:哎!真的。我妈妈在哪个井组呢?

  爷爷:别急别急!快到了。

  (三个人一起向前继续走着……孙女东跑西颠着,摘着草原上的野花)

  奶奶:老头子,你看现在这去计量间的小路也铺上了水泥路。这油田发展真是越来越快了啊!

  爷爷:可不是!过去咱是赶着马车去上班,这一路上七扭八转的,耽误老多时间了。看看现在,这上班是坐大巴车,冬天冷不着,夏天热不着,这是多大的改善啊!

  奶奶:过去,你一上班我就偷摸给你塞两个白面馍馍,可你舍不得吃,又偷摸的换成了苞谷面窝窝头和咸菜。那个时候啊,每每看到你偷摸放下的白面馍馍,我这心那!好酸好酸!

  爷爷:可不管怎么的!你们那些家属真的很能干啊!我们终于是吃饱了肚皮啊!别管吃好吃坏,搁现在来讲,那叫……那叫……回归自然!

  奶奶:呵呵……这死老头子到会宽慰人。

  爷爷:红红,快来!(等孙女跑过来,手里已经摘到了许多的野花)看见没(指着那附近的计量间),你妈妈就在那上班呢。

  (第四个人物出场)

  孙女:(手捧着鲜花,一路喊着妈妈跑去)妈妈……妈妈

  妈妈:咦?红红,你怎么来了?

  孙女:妈妈,妈妈。爷爷奶奶也来了。(指着走来的爷爷奶奶)

  妈妈:(快走几步,搀扶住两位老人。亲切的叫道:)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来了?(然后,赶紧让两位老人坐下)

  奶奶:这不,厂史馆要照片。你爸爸说想要还原历史,就让我也跟着穿这一身打扮来了。照完像,你爸爸说你们都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想来看看你们呐。

  爷爷:这老婆子!倒打一耙子。明明是你想好儿媳妇了,还拉我垫背。哈哈……

  孙女:(把鲜花举到妈妈面前)向妈妈敬礼!鲜花送给我们的大劳模!

  (爷孙三代人,哈哈哈哈笑着……)

  爷爷:(站起身,惊讶的赞叹着,目光充满了欣喜。)老婆子,快看呐!这冰箱、平板电视,这滚桶洗衣机、这衣柜……样样俱全呐!

  奶奶:可不是!再看看你们那过去,铁桌子、铁椅子,就是那窗户啊!也还是用砖头垒的。看看现在,这窗明几净的。难怪咱儿媳妇把这里当成家了!

  爷爷:好哇!好哇!咱儿媳妇把这里当成了家,那也应该啊!咱这叫“奉献社会,学会感恩。”!

  孙女:(牵住妈妈的手,撒娇的样子。)妈妈,妈妈,爸爸呢?他不来看看我吗?

  妈妈:孩子。你还别说,你爸爸他们今天就在我这个计量间不远的地方干活呢!你爸爸他把他们班的饭盒全搁在我这里了,一会啊!准来取!呵呵……

  孙女:好啊!好啊!我能看见我爸爸啦!

  爷爷:(拉过妈妈的手)孩子,我们想你们啊!(做抹眼泪的样子)孩子,今天不是厂庆吗?怎么你们还要上班呢?

  妈妈:爸爸,今天我和他爸爸都是义务献班。我们想过个有意义的厂庆35周年。

  爷爷:好啊!好啊!不愧是咱家的大劳模!不愧是咱的好儿媳妇啊!

  奶奶:瞧把你美得!这嘴都合不上了。你爸呀!他这一辈子就喜欢敬业的人,谁要是不好好工作,他是一丁点儿也看不上那样的人。

  (第五、六人物出场)

  爸爸:红红,你怎么来了?啊!爸、妈你们怎么也来了?

  (爸爸过去握手之际,大学生顺势接过管钳和油手套。)

  爸爸:红红,瞧你那眼神好像对我有意见啊!

  孙女:爸爸,你怎么穿成这样呢?象是?

  爸爸:象什么?

  孙女:象个油炸蛋!(然后躲到爷爷奶奶后面去)

  爷爷:这孩子。(抚摩着孙女)这位是……?

  爸爸:爸爸,这位是我们新来的实习生,刚从大庆石油学院分配来不久。

  (妈妈接过管钳和油手套,放到一边)

  大学生:大叔、大婶好。

  爷爷:好好好!你是大学生。咱红岗的明天有希望啊!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咱红岗的建设出力啊!咱红岗的大发展、再辉煌,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大学生:谢谢大叔的教诲。我一定好好珍惜现在,好好的把自己工作做好。

  大学生:(对着孙女)小朋友好。你叫红红对吧?你爸爸常提起你呢!说你学习可好了,都拿了好几个班组第一了。

  孙女:(兴高采烈的欢喜着……)叔叔好!我要继续努力!

  大学生:对!(做和孙女拍掌的姿势)我们继续努力,赶上你妈妈和爸爸。

  孙女:(看不起的眼神)我爸爸可赶不上我妈妈。(骄傲的样子)我妈妈是大劳模呢!

  大学生:这回,你爸爸也当劳模了!前几天开表彰会,你爸爸穿上西服、扎上领带、胸前佩带着大红花上主席台领奖了呢!可帅了!

  孙女:(跑过去搂住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你们真酷!

  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了)哈哈!好啊!老子英雄儿好汉,咱家就是生产劳模啊!哈哈……

  奶奶:这老头子,今天这一趟没白来啊!

  孙女:(从书包里拿出照相机,跑到大学生跟前。)叔叔,叔叔,难得我们一家团圆,今天又是红岗的厂庆,我们想要留份精彩的瞬间,你给我们照张相可以吗?

  大学生:(接过照相机)好的,好的。来,我喊:一二三……

  (集体喊:红岗是我家,发展靠大家!)